?

雙源CT肝體積對肝癌患者外科手術中應用肝臟體積評估CT成像

2020-09-10 07:22曹俊
中外醫學導報·上半月 2020年7期
關鍵詞:肝癌

曹俊

【摘要】目的:分析肝癌患者在外科手術中應用雙源CT評估肝臟體積的成像質量。方法:選取2019年1月~2020年4月在我院腫瘤科收治的72例肝癌患者為研究對象,以Child-Pugh分級標準為依據,將所有患者分為A、B、C三組,在進行外科手術前實施雙源CT檢查。另選取同期在我院行上腹部雙源CT掃描的50例患者為對照組,評估四組患者的肝臟各葉體積以及肝臟總體積。結果:A、B、C三組患者的肝臟各葉體積與肝臟總體積和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A、B、C三組患者的左外葉、左內葉、右后葉和尾狀葉在肝臟總體積占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A、B、C三組患者的右前葉在肝臟總體積占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經雙源CT成像可知,肝癌患者的肝臟體積要比正常人群小,程度越重體積越小,可為外科手術提供影像學依據。

【關鍵詞】雙源CT;肝體積;肝癌;成像技術

【中圖分類號】R735.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6-7225(2020)07-0066-02

在人體新陳代謝過程中,肝臟發揮出了重要的作用。肝臟體積大小能充分反映出肝臟形態、肝細胞數量以及肝臟的容量等指標,因此了解患者肝臟體積可對掌握其肝臟儲備功能提供有力依據[1-2]。我國是一個肝癌人口大國,肝癌患者人數不斷攀升。且由于肝臟缺乏痛覺神經,在肝癌早期患者并不會表現出明顯癥狀,絕大多數患者一旦確診,疾病在腫瘤的中晚期階段,進而錯過了治療的黃金時期?;诖?,肝癌的早期診斷對后續的治療與預后來說顯得尤為必要。據國內外相關文獻資料報道,但人體肝臟體積變小時,壞死與變性的肝細胞數量也在逐漸下降,肝小葉纖維化程度加深,因此肝臟體積和肝部疾病的嚴重程度息息相關[3-4]。臨床評估肝體積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影像學診斷具有較高的準確性。然而超聲測量有一定程度的偏差,MRI的檢測時間較長,致使一部分患者不耐受。雙源CT是一種新型CT檢查設備,具有可重復性與準確度高的優勢。本文分析肝癌患者在外科手術中應用雙源CT評估肝臟體積的成像質量,并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4月在我院腫瘤科收治的72例肝癌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1例,女31例。年齡為35~68歲,平均年齡(47.5±0.2)歲。以Child-Pugh分級標準為依據,將所有患者分為A、B、C三組。其中A組(A級)19例,B組(B級)35例,C組(C級)18例。另選取同期在我院行上腹部雙源CT掃描的50例患者為對照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為38~70歲,平均年齡(48.2±0.1)歲。

肝癌組患者納入標準為:①經相關影像學檢查,確診為中晚期肝癌患者;②存在單個或多個病灶;③本人及家屬對本次研究內容知情且同意。排除標準為:①合并心臟病患者;②肝臟體積過大超過掃描范圍者;③患者呼吸幅度過大無法配合診斷者。

對照組患者納入標準為:①肝臟無基礎性疾病者;②肝功能無異常者;③未引發肝臟體檢變化病變。排除標準為:①肝靜脈存在異常者;②血液系統異常者;③曾做過肝臟手術的患者。肝癌組患者于對照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研究對象均經雙源CT機進行掃描(德國西門子公司生產,型號為SOMATOM Drive)。在掃描前,操作醫師指導研究對象掌握正確呼吸方法,讓其在掃描時最大程度保持呼吸頻率一致,關鍵點可憋氣。首先進行常規平掃,再行雙期增強掃描。

常規平掃的范圍在患者膈膜頂部直到雙腎的下方,將參數設置在電壓120KV,電流100~160mA,厚層為8mm、螺距為1以及矩陣為512×512。增強掃描則要提前對患者注射造影劑(優維顯,拜耳醫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10970416,規格為100ml:76.89g),注射速率為3.0ml/s,注射容積為100ml。注射造影劑后,動脈期為25~35s,門靜脈期為60~65s,平衡器為150~180s。

將采集到的結果圖像傳入到處理器中進行處理,所有影像學資料需經2名以上影像科工作經驗豐富的主治醫師進行盲法分析,選擇對肝靜脈血管成像清晰的圖像來評估,出現異議的圖像需多方協商,取得一致觀點后采納。

肝體積測量方法為:應用雙源CT機當中的Volume軟件測量肝體積,設定測量閾值在30~300Hu之間,肝臟各葉與肝臟總體積的方法選為層切法,勾畫肝部軸位靜脈期圖像,勾畫時不要將非肝組織納入。由軟件自動計算出體積數據,每個結果經三次檢驗,取平均值為最后結果。

1.3觀察指標

評估四組患者的肝臟各葉體積以及肝臟總體積。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0.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A、B、C三組患者的肝臟各葉體積與肝臟總體積和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A、B、C三組患者的左外葉、左內葉、右后葉和尾狀葉在肝臟總體積占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A、B、C三組患者的右前葉在肝臟總體積占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表2。

3 討論

在對肝癌患者行外科手術之前,操作醫師要對患者的肝體積、左右半肝體積以及腫瘤體積等充分掌握,并根據肝體積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手術方案[5-6]。其中肝體積能直接反映出患者肝臟的儲備功能,進而對手術方式和手術時機的選擇提供有效指導,在疾病治療與預后中發揮出重要的作用。

根據本次研究結果可知,A、B、C三組患者的肝臟各葉體積與肝臟總體積和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說明正常的肝細胞數量與肝癌病情的嚴重程度是成正比的,肝損傷程度越深,經雙源CT所測量的肝體積越小[7-8]。A、B、C三組患者的左外葉、左內葉、右后葉和尾狀葉在肝臟總體積占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A、B、C三組患者的右前葉在肝臟總體積占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究其原因,與肝臟供血情況有著緊密聯系。肝左葉的供血較充足,肝部腫瘤會壓迫肝血管,影響到肝血管床面積,因此肝右葉供血低于左葉,萎縮的面積則要比左葉大[9-10]。而尾狀葉的血液來源為門靜脈右后支,血供相對來說比較充足,腫瘤對該范圍影響較小,體積無明顯變化。通常情況下來說,肝癌早期并不會嚴重損傷肝細胞,且肝臟本身帶有再生能力,肝細胞在腫脹后會讓體積增大。隨著肝癌進程加深,肝實質細胞受損嚴重,失去再生能力,體積也會萎縮。

綜上所述,經雙源CT成像可知,肝癌患者的肝臟體積要比正常人群小,程度越重體積越小,可為外科手術提供影像學依據。

參考文獻:

[1]劉巖,騰飛,何新華,等.紅細胞計數和纖維蛋白原聯合血小板計數預測急性肺栓塞危險分層的價值[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20,29(06):829-834.

[2]潘海松,徐慶,鄧凡.MRI與CT在介入治療肝癌后癌腫殘留及復發的早期診斷應用價值研究[J].當代醫學,2020,26(15):14-16.

[3]馮萌云,呂培杰,梁盼,等.肝細胞肝癌一站式增強聯合灌注CT掃描方案的優化及二者參數的相關性[J].河南醫學研究,2020,29(05):781-784.

[4]葛欣.多層螺旋CT在肝臟血管肉瘤和血管瘤鑒別診斷檢測中的影像學特點[J].中國民康醫學,2020,32(03):113-115.

[5]劉春燕,劉小燕,李平,等.冠心病患者PCSK9基因V312F位點多態性與斑塊性質、脂代謝及細胞因子的相關性[J].疑難病雜志,2020,19(01):4-7+20.

[6]周震萍,張長和,周鵬,等.磁共振胰膽管成像聯合雙源CT血管重建在肝門部惡性腫瘤患者術前評估中的價值[J].廣西醫學,2020,42(01):37-40.

[7]周存涼,丁勇生.雙源CT灌注成像在肝癌經導管動脈化療栓塞術后療效評估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裝備,2019,16(11):59-62.

[8]徐興明,滕紅,謝英,等.雙源64排螺旋CT三期動態增強掃描評估肝臟血管瘤血供在介入治療的臨床意義[J].中國CT和MRI雜志,2019,17(10):69-71.

[9]彭波,高晶鑫,張巍巍,等.雙源CT雙動脈期增強掃描在原發性肝癌診斷中的應用效果及診斷率影響觀察[J].當代醫學,2019,25(20):52-53.

[10]方義杰,潘潔琳,盧慧芳,等.應用腫瘤三維體積測量早期評估肝細胞癌索拉非尼靶向治療療效的可行性及可重復性[J].中華放射學雜志,2019(02):133-137.

猜你喜歡
肝癌
AFP、CA19-9、CEA聯合檢測對原發性肝癌的早期診斷價值
預防肝癌 接種乙肝疫苗很重要
預防肝癌 接種乙肝疫苗很重要
舒適護理在肝癌介入護理中的應用
細說肝癌的介入化療栓塞治療及生活指導
如何與肝癌“過招”
聽力正常
乙肝病毒攜帶者會發展成肝癌嗎
重視家族史 預防肝癌
TACE術聯合手術治療中晚期肝癌患者65例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