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生美感教育課程內容的探索與研究

2020-09-10 07:22葉菡
看世界·學術下半月 2020年12期
關鍵詞:中學生

摘要: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中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重視程度逐漸增加,美感教育作為培養學生心靈美、行為美的純然形式,已成為當下中學教育重點?;诖?,本文首先闡述了中學生美感教育的課程內容實踐價值,并從多個角度展開中學階段美感教育課程實施路徑分析,旨在推進美育滲透,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關鍵詞:中學生;美感教育;美育課程內容

引言:美感教育并非單純的審美提升,而是滲透在各學科中的藝術思想,是學生學習生活中必備素質,可有效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與思想水平,對于中學教育而言,美感教育課程不僅可優化現有教學結構,更可引導學生塑造健康心靈與健全人格,激發其內在美感潛能,促進中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一、中學生美感教育課程內容研究的實踐價值

自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來,不斷強調綜合素質與陶冶情操,經過長期實踐發展,美感教育應實現教育階段的全面滲透,尤其對于中學生而言,其正處于學習習慣養成、道德價值觀念重要形成期,美感教育課程內容不僅可有助于學生全面綜合素質提高,更可在美育課程教學中發展自身興趣,培育學生發散式思維[1]。在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背景下,中學生美育課程內容價值逐漸突顯,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第一,相較于傳統學科,美感教育形態更為自由,即可實現學科滲透,又可自成體系補充課程內容,美感教育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充實學生思想,逐漸引導學生產生行為美、心靈美,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規范自身行為,便于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第二,中學生美感教育課程內容便于學生在寓教于樂過程中形成多元化思維,通過感受形象美感提升審美認知,基于美育課程內容優化心理結構,并逐漸將知識轉變為道德智慧,便于學生在后續生活中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避免成為“書呆子”;第三,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現階段已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在此背景下,中學教育作為教學基礎,更需立足于世界,面向未來展開教學活動,中學生美感教育課程內容可進一步優化教學結構,將各科知識相融合,形成中學知識網絡,規避單一學科、單一知識造成的死板教育。

二、中學生美感教育課程實施路徑分析

中學是青春期的開始,學生在這個階段喜歡萌發希望自己和別人不一樣的想法,追求個性,渴望能夠得到他人的承認和喜歡,自身愛美,希望別人也喜歡美的自己,所以中學是開展美感教育最好的時期。對于中學生而言,美感教育課程內容具有較強的實踐價值,在實現過程中,可借助多元化美育課程、學科教學美育滲透、落實美育與德育結合、家校共育深化課程、深化美育文化傳承等方式完成課程探索。

(一)多元化美育課程

對于中學生美感教育課程而言,但在現階段課程結構與教學計劃中,美育課程較為單一,在全面落實中學生美感教育內容時,可集審美、知識、觀念等為一體,結合現有教學資源構建多元化美育課程。例如:面對單一化美育課程,可結合實際教學條件拓展美育課程內容,受到教學計劃與目標限制,可在大數據支持下,學??擅嫦蛑袑W生調查其美育課程喜愛度,根據美育課程比例選擇學生較為喜愛的美育課程開展,除此之外可定期展開美育課程知識講座,教師結合自身經驗普及美育知識,可充分激發學生興趣愛好與美育課程熱情,教師可于講座過程中,積極展開師生互動,提高美育講座有效性。

(二)學科教學美育滲透

中學生美感教育不僅可通過自身學科體現,更可將其融入到傳統科目教學中,實現美育滲透,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同時更便于學生加深學科間聯系,構建知識網絡。例如:美術課是與美育教學直接接觸的學科,因此在美感教育與學科融合過程中,應于美術課堂逐步引導學生提升自身審美。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就語文教學內容實現美感教育滲透,馬致遠《天凈沙﹒秋思》是中學必學古詩詞,“枯藤”、“老樹”、“昏鴉”中通過各種意象呈現出一幅秋郊夕照圖,學生通過品讀詩句即可感受到凄涼悲苦的意境,可以通過繪畫表現一個飄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鄉、倦于飄泊的凄苦愁楚的情感,以此實現美育滲透[2]。還可以通過制作地理課程教學中需求的地球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地理教學的具體化、形象化,從而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為記憶創造條件。通過制作細胞膜模型,把抽象的微觀結構宏觀化、具體化、形象化,從而使學生更好理解細胞膜的結構。

(三)落實美育與德育結合

美感教育課程中,可充分融合實踐活動強化中學生美育與德育教學。例如:強化學生健康美育意識,開設校園“愛國”、“抗疫”、“感恩”等主題手抄報比賽活動,實現美感熏陶的同時,調動學生美育積極性,引導想學生形成積極進取的拼搏精神,加強對“真”、“善”、“美”的追求,提高國民對祖國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將優秀學生作品展示,不僅可提高學生藝術鑒賞能力,能夠增強學生藝術自信,繼而深化學生審美認知,在潛移默化中實現美感教育與品德教育,以此彰顯美感教育價值。

(四)家校共育深化課程

中學生美感教育不僅受學校課程內容影響,家庭教育觀念同樣為關鍵性影響因素,受到傳統教育觀念限制。家長普遍認為美感教育課程并非主要學習內容,不可過多浪費教育資源,但對于中學生而言,家庭氛圍與家長觀念影響較大,而且美不僅和藝術專業有關,它理應存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在落實美感教育課程過程中,應得到家長支持與認可,以此實現家校共育深化美育課程。例如:為轉變家長傳統觀念,可通過座談會形式深化家校溝通,以此引導家長參與到美感教育課程建設中。除此之外可選用家長易于接受的美感教育課程,實現美育、德育融合教學,例如:采用生態美育內容吸引家長注意,結合當下垃圾分類等生態問題開展“大手拉小手”生態美育活動,引導家長與學生共同學習垃圾分類知識,并繪制“垃圾怪物”信息卡片,將生活垃圾按照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標準進行分類,卡片繪制過程中,需融合美術材料、審美觀念,通過“垃圾怪物”形象與色彩運用提高學生審美層次,充分彰顯美感教育課程內容。

(五)深化美育文化傳承

中學生自身的理解和邏輯能力相比小學有很大的提升,所以可以在中學生美育課程中融入更多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美感教育的價值之一就是文化認同,在美育教學過程中,可基于文化傳承與創新進一步深化課程內容。例如:設置文化美育課程,由老師圍繞湖南 “湘繡”、“銅官窯”等本土優秀中華傳統文化內容展開針對性美育教學,教授學生感悟湘繡針法變幻與色彩運用,通過賞析湘繡經典作品實現美感教學,此外可結合當地銅官窯特色了解彩陶文化,從彩唐橋、“夢回大唐”瓷板文化長廊中感受唐代版畫與官窯瓷器美感,突出美術教學美育滲透??商峁┙虒W選項由學生選取課程主題,定期更換教學內容,學習中華優秀文化的同時落實美感教育,引導學生感受文化美,并提升學生審美觀念,激發其美育學習熱情,推動經典文化的傳承,以此全面深化中學生美感教育課程內容。

結語:綜上所述,中學生正常處于價值觀念形成的重要時期,其思想道德與價值認知易受到外界環境影響,美感教育課程作為全面素質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應因材施教塑造美感教育文化氛圍,實現美育元素的各學科滲透,結合看課程實踐活動,以文化傳承為基石,推動中學美育教育課程內容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方霞. 中學美感教育實施現狀個案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9.

[2]承國萍.淺談中學語文教學中的美感教育[J].科學大眾,2008(03):29-30.

作者簡介:

葉菡(1979-)女;漢,籍貫:湖南株洲;最高學歷:研究生;目前職稱:副教授;研究方向:設計文化。

猜你喜歡
中學生
中學生原創作文精選
中學生原創作文精選
中學生原創作文精選
中學生原創作文精選
中學生原創作文精選
中學生原創作文精選
中學生原創作文精選
中學生原創作文精選
中學生原創作文精選
歡迎來到《中學生博覽》大型團購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