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戲劇治療在留守兒童小組中的應用

2020-09-10 08:26楊祖艷譚洪雨潘靜張紹普
看世界·學術下半月 2020年12期
關鍵詞:社會工作者組員戲劇

楊祖艷 譚洪雨 潘靜 張紹普

摘要:留守兒童成長過程中,由于親情缺失、家庭社會化過程的不充分等,也可能會出現各種心理問題,通過研究戲劇治療在留守兒童小組的適用性與優勢,發現戲劇治療對留守兒童的許多問題能起到積極作用。本文將簡單介紹戲劇治療的內容,整理戲劇治療所具有的獨特優勢總結戲劇治療的運用,通過規范戲劇治療暖身、聚焦、角色扮演、閉幕、去除角色、戲劇性儀式等程序,得出一套在留守兒童小組中的具體操作方法。

關鍵詞:戲劇治療;留守兒童小組

研究背景

由于成長環境某些要素的缺失,留守兒童身心成長常常伴隨著一些問題,而在強調不對留守兒童進行貼標簽、污名化的介入中,戲劇治療展現了其獨特的優勢。1968年,Cerf 在美國肯塔基州路易斯威爾市的州立中央醫院的兒童治療中心工作,進行一個兒童劇場的導演和主持連續進行的工作坊,Cerf稱他的工作為戲劇治療。課程單元每周持續進行,并且強調學生們有一些技巧要學習,Cerf的描述如下:“戲劇經驗可以促進心理失常的青少年的人格發展,角色扮演和功能技巧練習,可以成為他們自我了解和與他人接觸交往的有益助力,我在訓練中用他們做演員?!?/p>

本文基于筆者的經歷,以在安昌幸福小學開展的“戲劇計劃”小組為例,嘗試不斷完善戲劇治療在留守兒童小組中的具體開展步驟,引導組員改變自己的偏差行為,改善人際關系,發展健全人格。

研究意義

留守兒童的相關問題是近十來年來社會關注的重點,為了給留守兒童提供一個更好的環境,許多專家學者提出了許多建議。留守兒童成長過程中,由于親情缺失、家庭社會化過程的不充分等情況,會表現出親情淡漠、不同程度的人格缺陷、行為偏差、自尊心差、情緒低落,并表現出內向、抑郁、自卑、多疑、焦慮、敏感、緊張等心理問題,研究戲劇治療在留守兒童小組的適用性與優勢,發現戲劇治療對留守兒童的許多問題起到的積極作用,進而完善戲劇治療的具體操作方法,以便今后更好地運用與推廣。

概念界定

1.戲劇治療

美國戲劇治療協會給戲劇治療下的定義是:系統而有意地使用戲劇和電影的方法,實現癥狀減輕、生理整合與個體成長的治療[1]。英國戲劇治療協會認為戲劇療法是用以幫助人們了解社會交往,減緩心理問題、精神疾病、或其他身心障礙的方法,它可以促進個人、團體以口語和身體溝通的創造性架構來了解自身,并作象征性表達。兩者都揭示了戲劇療法的戲劇形式、治療對象與治療效果 [2]。? 顧名思義,戲劇治療就是一種在戲劇治療師的引導下,以戲劇為載體,使被治療者參與其中,通過基本的暖身、演出、結束的戲劇過程起到支持和治療的作用,最終達到被治療者情況變好、發展健全人格效果的一種治療手段。

一、戲劇治療運用于留守兒童小組的優勢

(一)趣味性

對年齡較小的兒童來講,小組活動內容的趣味性是很重要的一個部分。結合音樂、手工、動作、語言等多種元素的戲劇治療,能吸引兒童的注意力。當小組的吸引力足夠,組員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也會展現出極大的熱情與創造力。這也從一定程度上,使小組組員能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更快的敞開心扉、釋放能量。而當組員越樂于參與戲劇治療的過程,戲劇治療越能對組員產生正向的治療效果。

(二)參與性

戲劇治療的參與性,指的是戲劇治療的參與者是一個主動的角色。傳統的治療方法,治療對象往往是被動的,問題的發現、闡釋、解決,更多依賴于治療師。這很容易使患者產生主動性不強,積極性不高等問題。戲劇治療很好的解決了傳統治療方法的不足:小組帶領者在戲劇治療的過程中是一個引導組員的組織者角色,有時候也可能是導演。但是,小組帶領者并不直接指出組員的問題。組員在演出中,他們是舞臺的主角,組員有著更強的主人翁意識、更強的責任感 [3]。組員在受到啟發后進行的深刻的自我探索,更觸及內心深處,更具治療效果。

(三)治療性

戲劇并不為治療服務,戲劇歷程本身就是治療[4]。戲劇治療由“戲劇”和“治療”組成,治療性是它不可否認的特點。引人注目的是,通過實踐發現,戲劇治療參與者會不自覺地將現實生活中的沖突在治療小組中重現,也會在小組進程中再現自身現實世界中的問題處理模式、人際交往方式[5]。這就能在小組中及時處理組員的心理問題和生活困境。同時,戲劇治療不運用符號、象征、隱喻等啟發組員去反省自身性格特質,家庭關系,人際交往情況等。通過組內互動,以較小的代價創造沖突,并通過自我知覺、反思引導、隱喻啟示學會化解沖突,學會改正以往的缺陷,習得更好的人際交往方法等。

(四)整合性

戲劇治療最終的整合作用,是指戲劇療法的作用方式、原理、功效的聯合交融[6]。整合性主要表現為三種形式:一是宣泄情緒,通過演繹戲劇中的苦樂悲歡,組員得以完成現實生活中未能完成的情緒表達,這是治療過程第一步。二是相互理解,戲劇治療提供的理解和支持氛圍促進了成員在集體中探索自己問題的意愿,并讓參與者得到歸屬感和凝聚感并從中學習如何表達親密,如何照料別人,如何有吸引力等[7]。三是會心。照威爾士的說法,戲劇是一場會心的儀式,可以改變相遇者的生活。會心是能與別人心靈相遇的能力,能夠在當下盡可能地覺察彼此,并在內心同別人交換角色。鄧旭陽說,會心是兩個人之間面對面的交流,雙方都能感覺到自己進入對方真實內在的方式,并通過對方的目光——恰如通過自己的目光一般——觀察自我[8]。

二、戲劇治療在留守兒童小組中的操作步驟

(一)小組開始階段——暖身

暖身階段在整個小組工作中,經常為破冰環節,以此引出小組主題與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同時,它也是戲劇治療小組的每一節小組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暖身技術包括:一是訂立契約。社會工作者與組員之間要簽訂一份契約,契約內容包括保密、相互尊重、相互信任、遵守規則等內容[9]。同時,組內也要在暖身階段形成小組契約,這更有助于后續小組活動的開展。二是破冰游戲,常作為“熱身活動”用在小組建立之初,使組員變得樂于交往和相互學習,以幫助組員更快、更好地融入團隊[10]。三是音樂暖身。戲劇療法中的音樂暖身指的是通過“即興音樂演奏”或聆聽背景音樂,幫助服務對象放松身心、傾聽內心、理解彼此、體驗感受并增進安全感。此外,舞蹈、繪畫、詩文、化妝、講故事等方式也可用作暖身技巧[11]。四是空椅子技術。此技術需要兩張椅子,要求某位組員先坐在其中一張椅子上,扮演內心沖突情境的一方,然后同一個組員再換坐到另一張椅子上,扮演內心沖突情境的另一方,讓組員所扮演的兩方持續進行對話,以逐步達到自我的整合或者自我與環境的整合[12]。

(二)小組中期階段

1.聚焦

聚焦階段是戲劇治療的正式治療階段,要求社會工作者在充分掌握組員心理問題的基礎上,采用恰當的方法,引導組員聚焦自身的問題。

社會工作者可以引導服務對象聚焦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聚焦于主角,當組員們經過暖身的準備后,志愿選出了擔任主角的組員,社工可以引導其他組員作為輔助者配合主角的表演進程。二是聚焦于劇本和劇目。而在即興戲劇中,應聚焦于創作,即發揮組員的自發性、創造力,將注意力放在組員的現場表演和情感投入上。在正式戲劇治療中,社會工作者能依據主角的特征、意愿和需求選擇適當的劇本。在整個戲劇小組的進程中,前期更多的是采用即興戲劇的技巧,這樣能夠讓組員更多的說出自己的故事、表達自己的情感,甚至重寫生命故事。三是聚焦于問題。通過即興戲劇,組員已經完成了情緒發泄、自我表露,社會工作者要在此基礎上,繼續引導服務對象去發現自我、探索自我和面對自我,這是幫助組員自我覺察的關鍵。通過小組獨特的優勢,發揮組員之間的支持、信任與關懷,通過聚焦活動、戲劇化的投射和移情的作用來幫助組員重新審視自我[13]。

2.角色扮演與角色分工

戲劇療法中的角色扮演是治療的主要環節和活動內容,它的目的除了要讓組員具有行為層面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還要協助組員從內心層面去感知他人角色背后的情緒、心理和精神,并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釋放情緒、紓解壓力、改善認知、升華思維和改變行為。角色扮演需要漸進的過程和敏感地體悟 [9]。

角色分工是“戲劇治療”小組的特色,組員除了擔任演員之外,還可以選擇成為道具組、編劇組、導演組成員。這樣的分工并非不讓其他組員參與戲劇治療的過程,而是在考慮到并非所有的組員都能接受平時表演與最終匯演時站上舞臺的情況后所設計的。并且,在擅長表演的組員之外,也有其他組員或許更擅長與熱愛手工、劇本撰寫等,整個小組成員依然是戲劇的參與者,也會參與所有的暖身、聚焦、排練等過程。

案例二:

組員小紅,10歲,女,正讀四年級。小紅是一個比較活潑、開朗的女生,但是也是一個不太守小組規范的組員,平時開展小組活動很喜歡搶社工的話頭接著說話?!皯騽∮媱潯钡牡谌澲黝}是:我的校園生活——所有組員們分成三個小組,組內進行劇本創作,并進行分組表演的主題任務。小紅那一組表演的場景是,一個班級里的一對好閨蜜因為一個誤會,她們開始互相不理睬對方;終于有一天她們遇見,便大吵了起來,小紅飾演的角色這才哭著說出了自己的委屈與難受,最終兩個人彼此知道了一切都是誤會,重歸于好。

在表演的過程中,小紅難以抑制地嚎啕大哭。社工當時也感到十分震驚,敏感地察覺到小紅表達出的情緒一定是來自自己的真實經歷。表演結束后的分享中,小紅表示這是最近兩周發生在她身上的真實故事,她和她的閨蜜仍然還沒和好,她非常難受卻無人訴說,也感到不知道怎么處理。在引導小紅敘述完自己的故事,宣泄完自己的情緒后,社工與其他組員一起給予了小紅一些建議;并且引導小紅裝扮成自己與自己的好朋友,完成了一段“空椅子”的對話,這個過程中小紅再一次留下了眼淚。

作為主角身體、心靈、精神的告白,主角獨白所展示的信息很重要,不僅有利于主角從組員那里獲得更好的理解與支持,也有利于社會工作者針對性地引導主角深入地認識自己。這個經歷也讓筆者體會到了“戲劇治療”獨特的魅力與震撼的效果。

(三)小組結束階段

1.閉幕和去除角色

閉幕和去除角色可以同時發生,但確實是兩個過程,前者要求有一個明確的時間點為界限,那之后組員不再進入戲劇空間,因戲劇表演而存在的演員和觀眾之間的屏障會消失;去除角色是幫助患者從心理上脫離戲劇情境,這個階段預示著組員從治療關系和角色中脫離出來,為重回現實做好準備[14] 。

社會工作者要引導組員完成以下三方面任務:一是相互揭露。社會工作者引導主角、輔角分別坦誠說出自己作為演員“此時此刻”的感受,并向對方傾訴對于角色本身的想法。二是語言練習,即社會工作者要組員分別正式向對方說出這樣一句話:“我是……,我不是……”。所謂“我是……”,揭示了表達者在現實社會生活中的身份和角色,所謂“我不是……”,指是表達者在戲劇中所扮演的身份和角色。這給予了服務對象充足的時間回歸現實。三是肢體動作??梢宰屩鹘桥c輔角在表演結束后互相握手或擁抱,不僅能讓演員成功的去除角色,更體現了服務對象釋懷過去和重寫生命故事的心路歷程[15]。

2戲劇性儀式與總結分享

該階段一般包括總結回顧戲劇治療全過程,參與小組的成員交流彼此的看法和體會等,這之后可使患者徹底擺脫戲劇情境,重新回到現實生活。這一階段,是關鍵的分享階段。對一個小組來說,組員們能相遇,共同經歷、分享一段有笑有淚的旅程,從而達到自身的改變和升華,本身就極具價值和意義。

它包括以下四個階段:首先是整合,將組員在整個戲劇表演、小組發展過程中所有的言行舉止、心理體驗等進行綜合性的思考,思考整個過程中的所思所想所感以及獲得的經驗,最終完成的一個總結。其次是回顧,不僅是對戲劇小組各階段的回顧,也是對治療效果的回顧。社會工作者和組員一同找出在治療過程中仍存的疑惑和未解的問題,通過回放劇場、放大、重復表演、示范等方式再討論與治療。這里的回顧應當是愉快的,它也給服務對象提供了再次認識、發現、審視自我的機會[16]。再次是評價。評價重點放在治療效果上,可是社會工作者對組員參與小組前后的效果評估,也可是服務對象對自己認知與行為上改變的內在評估。最后是慶祝。慶祝會讓服務對象有一種儀式感,透過外在的慶?;顒舆M入到服務對象的內心深處,讓其最終告別糾結、痛苦等一系列不良情緒。這樣的慶?;顒涌梢允潜碚脮?、分享會,也可是一場頒獎典禮以及一場盛宴等。

三、結論

戲劇治療在留守兒童小組中展現出趣味性、參與性、治療性、整合性等獨特優勢,證明應該被繼續在這個領域應用與推廣。經過實踐發現,戲劇治療暖身、聚焦、角色扮演、閉幕、去除角色、戲劇性儀式等程序,與小組工作的具體進程能進行很好的鑲嵌、整合,最終得出了一套戲劇治療在留守兒童小組中的具體操作方法。

參考文獻:

[1]美國藝術治療協會網站,https://www.arttherapy.org/aata.aboutus.hwnl.2019.4

[2]延平.戲劇療法[J].諮商與輔導. 2012(4):29-31.

[3]胡珺.從團體戲劇治療角度看其觀眾的特殊性一一以心理劇技術為例 [J].云南藝術學院學報.2013(2):16-19.

[4]姜璐璐.談戲劇活動的療育性[J].藝術科技.2017(9):78-82.

[5]沈圣杰,于曄,張瑜雪.戲劇治療在中國社會工作情境中的應用研究[J].戲劇之家.2017(3):21-23.

[6]劉睿.戲劇療法及其在社會工作中可能的應用[D].合肥:安徽大學,2013.6.

[7]Barba,E. and Savarese,A Dictionary of Theatre Anthropology,London:Routledge. 1991.

[8]鄧旭陽.桑志芹.心理劇與情境劇理論與實踐[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9:26-30.

[9]劉斌志,羅秋宇.社會工作實踐中的戲劇療法:運用指引與反思[J].社會工作.2018(4):85-89.

[10](美)羅伯特·斯萊文.教育心理學,姚默林等譯,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 2004 :67-73.

[11]Hill,C. The foolish dramatherapist,An exploration of the role of the fool,Dramatherapy,2005:27(2),3-10.

[12]劉鵬志. “空椅子技術”在心理咨詢中的應用[J].思想·理論·教育,2005 (18):48-51.

[13]Landy,R,Persona and Performance: The Meaning of Role in Drama Therapy and Everyday of Life. NewYork: Guilford;1996.

[14]李曉輝,張大均.戲劇治療的回顧與展望 [J].醫學與哲學(A).2012(6): 22-26.

[15]蔡淑暉. <戲劇療法簡介)(第一、二章)翻譯實踐報告 [D].重慶:重慶大學,2016.

[16](美)卡塔琳·特蓮雀妮,陳佾均.方法:工作中的舞蹈戲劇顧問[J].PAR 表演藝術雜志,2016(11):47-48.

猜你喜歡
社會工作者組員戲劇
社會工作者職業化和專業化的現狀及對策
傳統戲劇——木偶戲
戲劇評論如何助推戲劇創作
當組長真不容易
馬戲團
回憶流金歲月
小小組長不好當
我國女性社會工作人員的激勵機制研究
論戲劇欣賞與戲劇批評
還是不錯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