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戲曲秦腔演唱中演員如何把握節奏技巧分析

2020-09-10 08:55強春梅
看世界·學術下半月 2020年12期
關鍵詞:演員演唱秦腔

強春梅

摘要:節奏運用在戲曲秦腔藝術魅力的展現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很大成都航體現了一個演員的表演功力,是考量演員功力的主要指標。本文主要從四個方面即處理好節奏與情感之間的關系、處理好節奏與板式之間的關系、處理好節奏與時空之間的關系、處理好節奏與行當之間的關系出發,詳細的對戲曲秦腔演唱中演員應把握的節奏技巧進行了分析,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戲曲;秦腔;演唱;演員;節奏技巧

在戲曲表演藝術中,節奏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同樣,節奏也是整個戲曲演唱過程中的靈魂。通俗講,節奏就是音樂在速度上的快慢節拍,表達了音調關系。如何處理好戲曲秦腔中“節奏與演唱”之間的關系,這對于進一步研究戲曲秦腔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處理好節奏與情感之間的關系

節奏是抒發情感的紐帶,同時在詮釋情感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節奏變化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情感,同時情感對節奏具有一定的制約性。在演唱過程中,演員在節奏的統攝下應做到音調準確、轉板靈活與齊整,實現對人物情感的充分展示,達到演員情感與觀眾情感節奏共鳴的目的。在整個戲曲秦腔的表演過程中,如果能正確把握情感的節奏變化、情節的跌宕起伏,那么必然會打造出精湛的藝術作品。

首先,應發揮節奏對情感的調控作用。在秦腔表演過程中,節奏與情感表達貫穿于整個戲曲,情感與節奏相輔相成,所以,演員在情感變化與情感宣泄過程中均應發揮節奏的調控作用,以提高戲曲秦腔的藝術效果。

其次,應發揮節奏與情感表達的助力作用。例如將《斷橋》中最抒情的唱法劃按層次進行表達,如《斷橋》的前幾句最為抒情,完全抒寫的是主人公當時的心境,從整個詞義上可以明顯看出白云仙當時的心境,當她與法??鄳鹬翑鄻蜻厱r,當時已身心疲憊、百感交集,內心的愛與恨、悲與愁、情與仇等情緒展現的淋漓精致,所以,在演唱過程中,可以借助“苦音二六板”慢而抒情的特點,在基本一致的速度里巧妙把握與當時人物情感相符的節奏,在拖腔與收聲上進行把控,通過對字與字之間的節奏變化進行改變,充分發揮情感節奏在此過程中的作用,如此一來,在整體速度不變的基礎上,實現內部節奏隨演員理解不同而發生改變的目的。

二、處理好節奏與行當之間的關系

唱腔節奏應與行當保持一致,應服從于行當。行當不同,其唱腔節奏不同,也就是說不同的行當不僅其個性特色表現突出,同時也其多樣性與復雜性特性也表現的非常明顯。

唱腔節奏應與角色保持一致,應服從于角色。各行當的角色并不一樣,在節奏運用過程中也表現出了多樣性,所以,對唱腔節奏必須把握準確。通過對節奏的巧妙把握,實現對人物形象的刻畫。同樣是旦角,但在節奏把握與唱腔語速上閨閣旦、正旦、老旦、小旦、花旦、武旦等之間依然存在較大區別;如《表花》扮演閨閣旦的小姐與扮演小花旦的丫鬟,因他們所扮演的身份不同,其唱腔節奏完全不同,按照常規,可完全通過花音二六板進行處理,但考慮到戲曲人物當時在游園時的心情,在戲曲作者總體設計的基礎上,可采用花音二導板的唱法,使得整個音樂表現的更加流暢、歡快;《表花》首句的結尾部分,如果采用二音子即彩腔,為更能體現出丫鬟的活潑與機敏等明顯的個性特點,在丫鬟演唱第五句時可以由歡音快二六板替換二導板,從而使得整個戲曲的律動感更加突出、明顯。

三、處理好節奏與時空之間的關系

一個優秀的戲曲劇目,其空間、時間與情感節奏把握的非常到位,屬于不可獲取的組成部分,只有將戲曲節奏的綜合性、延續性與運動性等進行深刻把握并結合在一起,方可提高整個戲曲的藝術效果及加之。在戲曲秦腔的表演過程中,空間轉換、時間流逝與劇情變化等之間始終保持一種相互變化的狀態,該變化即便有不同,但也不會因此而停止轉變。通常情況下,時空在節奏把握過程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在性因素,通過節奏,可展現時空概念,情感節奏、空間節奏與時間節奏之間相輔相成。所以,對于戲曲演員而言,在實際演唱過程中,應正確處理時間、空間與節奏之間的關系,在動靜轉變、抑揚頓挫中,讓觀眾感受空間與時間兩個維度轉變過程中所帶來的戲曲情節變化,進在情緒、合拍上與演員形成共勉。如在《楊七娘》這部戲曲中,楊七娘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回到大宋,命令部下給兒子送信;很多人都認為楊七娘的兒子肯定能按照母親囑咐回到大宋,但信使回到元帥府并告知元帥楊七娘“楊肚兒拒絕回歸大宋!”,在這種情形下,楊家所有將士們都被這樣的拒絕感到非常震驚,情緒也在頃刻間被凝固。因興奮的動態節奏立馬轉變為靜態的時空節奏,轉變速度極快,此時一個突出起來的清唱:“睛天霹靂當頭棒,噩耗似箭穿胸膛,驚魂未定心緒亂,肝裂心碎百感傷!”,將整個劇情在情感節奏上的把控展現的非常到位,通過這種方式處理唱腔節奏,從而更全面的反應出了時空感之間的轉變,展現了戲曲人物的復雜情緒。

四、處理好節奏與板式之間的關系

戲曲秦腔的基本板式,其旋律豐富、感情細膩且節奏相當嚴謹,隨著科學技術與戲曲文化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人們對戲曲的審美觀也隨之發生了轉變。

首先,加強對戲曲傳統板式節奏的靈活應用。所謂傳統板式,即整個唱詞在劇目中所展現出的各種節奏規律。從結構形式上講,秦腔屬于板腔體音樂結構的一種形式,通常采用的形式包括二導板、二六板、尖板、代板、慢板、滾板。本文以慢板與緊代板為代表進行說明:相對而言,慢板敘事式演唱如泣如訴,其節奏較慢,在整個演唱過程中主要表現出抒情節奏,相對于慢板敘事式演唱,緊代板式的演唱慷慨激昂,人物情緒更加激烈,如狂風暴雨,整個節奏把握與慢板敘事式完全不同。不管是慢板節奏還是緊代板節奏,在不同的劇情中均得到了靈活應用,且發揮著不同的作用,能達到感染觀眾、與觀眾共鳴的目的。

其次,應充分認識到傳統板式節奏進行創新與改革的必要性。對秦腔傳統板式的改革創新,應以整個劇情、人物特性、人物情感變化、戲曲臺詞等為基礎,對其進行整體設計與精準把握,在時代發展過程中,尋找最佳契合點,不管在聽覺上還是在視覺上,均應與觀眾的審美情趣完美的結合起來,真正實現與觀眾內心情感的共鳴。例如《三上轎》中“奴的夫遭陷害尸骨未葬……”,傳統唱法以慢板為主,但為了更鮮明的將人物情感展現出來,可以采用“苦音尖板”的方式進行演唱,以傳統慢板式為基礎,將民族聲樂的演唱技巧與音樂元素融入其中,在首句前兩字與后兩字的高強部分通過快速演唱的方式進對人物情感進行展現,同時將京劇女高音的唱腔技巧融入到拖腔部分,通過這一技巧的設置,可充分體現出戲曲人物當時的悲痛情感;第二句“見二老顫巍巍熱淚流淌”,演唱節奏與旋律節奏隨著情緒壓抑的表現逐漸轉變成舒緩且附有間歇性的抒情狀,這一板式的創新與變化是在原有板式節奏型的基礎上增強了抒情性與旋律性,使得演員在演唱過程中將節奏把握的更加巧妙,從而大大增強了整個戲曲的感染力。

參考文獻:

[1]楊宏偉.戲曲秦腔旦角表演藝術及技巧[J].戲劇之家,2018(24).

[2]張紅.戲曲秦腔演員技巧把握分析[J].戲劇之家,2018(45).

[3]孫曉鵬.漫談秦腔戲曲的小生行當[J].戲劇之家,2019(22).

猜你喜歡
演員演唱秦腔
我的秦腔半生緣
互聯網時代下秦腔的傳承與發展對策探索
宋詞演唱走入課堂之初體驗
雜技藝術與音樂簡析
《瑯琊榜》淺評
聲樂教學略見
演唱者要善于發現美創造美
群眾自發組織演唱秦腔悼念陳忠實先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