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圖書出版如何引導大眾審美

2020-09-10 08:55馬迎節
看世界·學術下半月 2020年12期
關鍵詞:圖書出版審美價值

摘要:圖書出版承擔著推動社會整體文化進步的責任,現下短視頻、影視作品、圖片等數字產物存在于大眾生活的角角落落,導致大眾的審美浮于事物表面,落于俗套。審美這一行為是具有價值,這一價值是審美主體與客體相互作用產生的,但是大眾面對五彩斑斕的世界時,無法專心面對一件事物從內到外欣賞它的美,更是無法獲得其中所蘊含的真正價值。所以本文從審美價值出發,探究圖書出版應如何引導大眾審美。

關鍵詞:審美價值;圖書出版;大眾審美

一、前言

審美價值可以借助審美對象特有的屬性,滿足審美主體的審美需求,從而讓主體具有審美感受,這種感受對于個人來說是獨特的?;ヂ摼W的發展無疑給大眾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新鮮的樂趣,但同時也存在著許多弊端。大眾在閑暇時刻,對互聯網投來的”精神食糧”來者不拒,久而久之便會習慣這種“投食”而喪失自主的審美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耐心,一味的接受并贊同互聯網上所表達的觀念。在國家大力發展高新科技,革新祖國面貌時,文化軟實力同樣也不可忽視,所以圖書出版自然要奉獻出一份力來引導大眾的審美。

二、審美價值

審美價值的本質眾說紛紜,沒有較為明晰的說法,但通過總結學者們的表述,可以將審美價值的本質大致概括為以下三種:一是認為審美價值是審美主體在進行審美實踐時,所能感受到的審美客體具有的獨有特性。二是將大眾與社會之間存在的審美關系看作審美價值審。三是認為審美客體與主體之間產生的特定效應是審美價值。[1] 可以看出以上三種說法都表達了審美主體和客體對審美價值的重要性。

三、互聯網下大眾審美的轉變

在互聯網上隨手點擊任何界面,各種信息就會隨著手指或鼠標滑向觀眾。大眾從未像今天這樣陷入信息的浩瀚海洋。暴露在如此廣闊的信息場中,在滿足了受眾審美需求的同時,也使得受眾的審美感知能力受到極大的挑戰。通過互聯網具有的便捷性,大眾審美得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進而呈現出民族審美的盛況,在這個意義上,大眾審美表現出多樣化和淺顯化化的特點。

(一)大眾審美多樣化

自媒體為大眾獨特的審美需求提供了物質基礎,同時也提供了技術保障,其自由、平等、共享的精神為大眾的自我表達提供了平臺和渠道。[2]在物質和信息豐富的背景下,群眾的審美標準越來越多樣化,審美理想逐步進步,審美需求不斷豐富。

但在大眾審美需求不斷豐富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旁觀者開始懷著極大的參與熱情進入互聯網,審美環境逐漸紛繁多樣,但所傳播的內容卻良莠不齊、難辨真偽。同時,傳播者為了迎合了觀眾感性的審美偏好,對事物的描述過于具體化、主觀化,這種審美環境除了容易讓大眾處在很多信息都來不及處理的焦慮中,還限制了審美主體的想象力,對大眾的審美心理歷程造成嚴重的影響,使大眾審美需求出現庸俗化和被動化的局面。

(二)大眾審美淺顯化

過多的圖影式表達也會妨礙個性化體驗實現。人們通過視覺體驗,雖然能夠更加清晰的將世界把握為圖像,但是視覺文化的繁榮表層,隱藏的是人們對理性或者理智的舍棄。[4]這種看似“無微不至”的圖像、圖影式的表達方式,反而阻礙了大眾獨特審美的實現。

當下,由于移動互聯網具有量大、快速的傳播特點,使得大眾的審美實踐難以突破已有的審美體驗,感官性、直接性的審美體驗遠遠多于反思性的體驗,大眾審美便自然呈現出淺顯性。不斷更新換代的移動互聯網將源源不斷的信息傳遞給大眾,這種“轟炸式”的信息傳播高估了大眾的接受能力,每個人即使拼勁全力也無法仔細的審視所面對的信息,更不用提能夠對所接收到的信息做出有深度的思考。與此不同的是,以文字為載體的表達方式反而能夠激發大眾的審美想象力,使其從自我想象中品味到獨特的個人價值,并獲取深刻的審美體驗感。

四、圖書出版如何引導大眾審美

圖書是承載的知識的載體,更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象征,圖書在人類的發展史上的有無可替代的價值。在現今這個信息轟炸的時代,大眾如果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便會逐漸喪失自主性而出現從眾心理,并且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一些商家只為追求經濟利益而出品審美價值低劣產品,更是推動大眾大眾審美走向歧路。圖書作為傳播思想和國家軟實力的象征,應承擔起引導大眾審美的責任。

(一)打造“深度閱讀”模式

由于互聯網加入圖書市場,圖書市場早已變為大眾需求起主導作用的買方市場。圖書出版要了解大眾需求并發現潛在需求,以及創造大眾需求。圖書出版要想生存就要出版滿足大眾需求的圖書,但是過度的開發同一種類型的圖書反而會喪失大批潛在,不利于出版社的發展。因此圖書出版單位應策劃多元化的選題策劃,出版多種類型的圖書,以此抓住更多讀者的審美需求。

大眾審美具有可塑性,當前的大眾審美基本是由消費社會文化和大眾傳媒引導的,這種審美脫離大眾理性的思考過程,這種可以說是“自我欺騙式”的審美,圖書出版若以大眾審美的標準作為行業標準,無疑是名隨波逐流的幫兇。在深度閱讀中,讀者的反應是孤立的,他只能依靠自己的智慧。我們知道,書籍的一切影響都來自于閱讀實踐,大眾審美的提升必須通過“深度閱讀”來實現。而要實現“深度閱讀”就需要出版商重視并開展有利于全社會的“深度出版”?!吧疃瘸霭妗本褪且载S富的內容和知識吸引讀者,引導讀者的閱讀走向“深度閱讀”的方向,只有通過“深度閱讀”的綜合實踐,才能進一步提高群眾的理性思維,而在理性思維指導下的審美會有一定的方向性,從而消除大眾審美娛樂泛濫化的方向,促進大眾審美向健康方向發展。

(二)打造良好的出版環境

要實現出版市場的良性發展,提高大眾審美水平是非常重要的,這既是圖書出版自身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不可推卸的責任。要實現這一目標,創造良好的出版環境是至關重要的。要創造這樣的環境,就需要使圖書內容合理化,既要滿足大眾文化受眾的需求,又要滿足精英文化受眾的需求,又要滿足主導文化受眾的需求,這就要求在內容形式有合適的圖書來服務于多樣化的受眾。[5]

出版過程的和諧發展也有利于提高大眾審美水平,但如果不管圖書選題質量如何,只想著在圖書發行過程中,采取多種營銷策略抓住大眾的購買欲望,反而是種舍本逐末的做法。書籍一直是“內容為王”的精神文化產品,如果只重視發行階段將會導致圖書出版的發展停滯不前,對大眾審美的良性引導也將無法實現。

五、總結

審美價值是需要審美主客體之間產生相互影響,并且審美主體從中獲得價值,審美客體實現自身的價值?;ヂ摼W的發展使中國的經濟提高,使國民生活便捷,因此在物質方面極度充實的情況下,大眾開始重視精神食糧的獲取,但是大眾在獲取精神食糧的時候容易隨波逐流,被互聯網“牽著鼻子走”,尤其是在大數據下,各類app推送大眾喜歡的觀看的并且是同一類的信息,極大的迎合了大眾的懶惰性,并且讓大眾的審美逐漸缺乏理性化。圖書出版作為精神文化產品,有責任承擔起引導大眾審美的責任,讓大眾不再過于沉迷互聯網世界中,而是在文字中理性思考,獲得自己獨特的審美價值。

參考文獻:

[1]宗營芳.審美價值的基本理論研究[D].陜西: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2008.

[2] 陳貴玲.沖擊與嬗變:自媒體時代大眾審美心理論析[J].新媒體研究,2018(12):1-3.

[3] 桂書生,凌晨.新媒體時代下審美體驗的文化表征[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2016(04):69.

[4] 蘇知花.大眾審美趣味流變與圖書出版研究[D].廣西:廣西師范大學, 2008.

作者簡介:

馬迎節(1997—),女,漢族,籍貫河南省駐馬店市,碩士研究生學歷,出版專業。

猜你喜歡
圖書出版審美價值
網絡語言模因傳播的規范化探索
論中國圖書出版業品牌化運作的理想模式
西班牙出版業發展現狀
數學課堂中的文化滋潤策略
淺析傳統藝術互滲性的當代審美價值
出版產業鏈視角下的圖書質量建設
中國門神畫之美
試論動漫藝術的審美價值
“作好作惡者皆龍友也”
全媒體時代圖書策劃的傳媒化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