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車改后如何運行機關車輛管理

2020-09-10 09:26張志國
看世界·學術下半月 2020年12期
關鍵詞:管理改革創新與發展

張志國

摘要:現階段,我國對于車改的工作越來越重視,在車輛管理方面有了更多新的要求,并不斷推動車改的落實與發展。但同時,車管制度的發展卻不能夠與當前的新形式同步,其傳統管理方式與當今時代有所脫節的現象仍然存在。此外,車輛的駕駛人員的整體素質與安全心理意識仍需提升。社會上廣泛存在是多車少的現象,且車輛調度的隨意性更是普遍化。促進機關車輛管理制度化,規范化,合理化,完善車輛管理制度是當前應當解決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車輛管理模式;創新與發展;管理改革

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現代化技術也在蓬勃發展,車輛的技術也有一定的進步。然而在車輛管理方面仍存在不足和缺陷,因此,這就需要提高對車輛管理工作的標準和要求。車輛駕駛人員在整體數據方面還有待提高,許多駕駛人員仍然存在僥幸心理,對于車輛管理制度也不完善,無法有效的適應當前新形勢環境下的管理模式。過度的隨意性、自由散漫,都會導致車輛在管理過程當中出現嚴重問題,部分單位在進行車輛管理方面仍然沿用傳統模式。本篇文章中圍繞著如何對機關車輛進行整改和管理,首先論述了目前管理模式的背景,分析該管理模式的優缺點,以及管理過程當中出現的問題,最后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改變傳統的管理方法,促進車輛管理更加先進化科學化,提高車輛服務品質,進行合理的管理控制,提升車輛安全運行的效率。

一、我國公車改革管理模式的定義及背景分析

(一)公車改革管理模式的定義

學術界對公車的普遍定義一般是指:為各大團體、機關、國企里的重要人員在進行公務活動時提供一定數量、一定配置的車輛。例如:車政機關、社會團體和行政事業及其公務人員等。公務用車輛屬于非經營性國有資產,是機關通用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于公務用車,其管理方式還沒有形成統一有效的管理法律法規來規范?,F階段的我國相關公車去法律法規仍然停留在七八十年代計劃經濟體制時代中,與現代化經濟體系存在脫節現象,不能夠適應當今時代的發展。相關公車管理法規規定:相關單位和機構使用的公車數量和標準必須相同,這是“一同”方面?!岸悺狈矫姹憩F在配備公車的檔次是根據公務人員官職的大小和公職層次的高低來決定的,這是現行的公車管理法律之中濃厚等級色彩的表現,也就是所謂的管本位的體現。

(二)公車改革管理模式的背景分析

當前公車改革管理模式仍然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計劃經濟體制中存留下來的,沿用了傳統模式的按需分配的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對當前公車管理體制提供基礎性奠基作用,但同時,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經濟實力穩步上升,傳統的管理模式已逐漸脫離現代化軌道。因此,這種管理模式的弊端也不斷顯露出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不足的現狀:

1.車輛運行成本過高。當前,我國公務用車已普及,使用的車輛數目也很高,但是在使用公務用車方面的花銷也很高。其包括有車輛油費、維修費以及司機的工資和各種福利政策等。據不具體統計,公務用車方面的支出遠遠高于教育等公共事業方面的財政支出。

2.車輛使用效率過低。據調查結果顯示,在我國公車使用中,真正的公車公用遠比公車私用少得多。公車私用現象廣泛存在。

3.超編配置車現象存在。我國公車超編配置是現代公車管理模式的一大基本不足現狀。這一現象嚴重違反了相關公車管理規定,應當受到限制和懲處。在相關規定中明確規定,部長以下官員不能配備有專用公車,但在現實生活中,卻也廣泛存在私自配用專用公車的現象,甚至在該方面的財政支出非常之高,更是有日益走高現象出現。

二、我國公車改革管理模式的分析

(一)貨幣化公車改革模式的優缺點

貨幣化公車改革是公車制度改革中被最廣泛推廣的主要模式之一。據查閱資料顯示,貨幣化公車改革是指在原有基礎上使用買賣、租賃等手段將原有的公車處理掉,從而得到來自黨和政府發放的現金補貼。其優點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財政的成本?,F階段社會上廣泛采用較高的車貼,目的是在降低在優化公車管理模式的同時,降低成本,實現合理的資源配置。貨幣化公車改革的出現,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公車私用的現象,在社會上也形成了良好的效益,更有利于維護良好的干群關系。但同時,其缺點也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在發放車輛補貼方面,存在發放不公平現象,其主要形式是根據官員的高低等級從而進行車補的發放工作,從而營造了一種不公平的不良之風。第二、由于不公平的車輛補貼發放,公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受到影響。一些較低公職的公務人員往往在使用完發放的車輛補貼之后,工作積極性消失殆盡,不愿拿自己的工資補貼公車費用。

(二)市場化公車改革模式的優缺點

所謂的市場化公車改革是指:專門負責車輛組建管理的運行中心將公務車輛全部收回,并統一管理。市場化公車管理模式是以一個專門的公車管理中心為主,以補貼車輛為輔。市場化公車管理與貨幣化公車管理方式相反,但相輔相成,相互補缺,共同形成良好的公車改革模式。市場化公車管理制度的出現與發展使得官本位的主導地位思想逐漸被摒棄,黨員干部的思想得到良好改善轉變,越來越多的公務人員更加規范的使用公車,甚至更多的使用私家車,形成了“私家公用”的良好現象。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公務人員與群眾的環保節約意識,社會上形成良好的學業氛圍,人們更的使用自行車、乘公交車或者是步行,由此拉近了黨群干群的緊密關系。也因此改善了交通擁堵現象,緩解了交通壓力,為人們的出行提供了便利。甚至有效改善了關于司機工作的安置不足現象,從而改良了編制問題,提升公務人員的整體素質。但同時,也產生了一些缺陷:由于車改所成立了機關車輛管理服務隊伍中心,對政府部門的管理及其辦事效率有所影響。其次,還存在車補的標準不合理,以及相關機車服務隊伍不完善等問題。由于沒有統一的標準,很難協調出合理的方案。由于相關機構缺乏經驗,時常出現出車不統一、不及時、不規范等問題。最后,由于它是面向市場化的,可能會使國有資產流失,甚至產生“官商勾結”的腐敗現象。

三、車輛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安全意識仍存在僥幸心理

管理人員是車輛隊伍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他對于車輛管理過程當中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管理人員參與車輛的全程具有重要的作用,更需要管理人員盡職盡責提升自我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堅守安全責任的第一道線,對于車輛的使用和管理都要確保其安全性。然而有的車輛管理人員存在著許多嚴重的問題,就比如說不參加培訓和學習,對于技能的修煉并不關心,沒有一定的職業道德修養,安全意識不高,對于車輛行駛安全重視程度不夠,在行駛過程當中會存在僥幸心理。

(二)管理制度落后、不完善,執行不到位

車輛管理制度也是影響管理改革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雖然在很早之前就已經對車輛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和補充,但是隨著時代的變化社會的進步,也會衍生出許多的實際問題,那么在管理制度方面也存在漏洞,并且在制度執行力度方面也有所不足,管理工作落實不到位。車輛管理的工作主要是對車輛的使用情況,車輛的出車時間車輛的保養維修和使用費用等等方面,然而在這一方面的管理仍然是用傳統的能力制度。也就是采用人工進行記錄和查詢,如果采用管理人員來進行實時登記,那么就會存在一定的不嚴謹性,人工出錯概率較大,缺乏更精細化的管理,造成車輛在管理方面有所忽視。這主要原因歸咎于管理制度落后、不夠完善,管理人員在執行過程當中不到位。由于目前對于車輛管理的透明度并不高,經常會造成工作對接時的疏忽。

(三)車輛調度隨意性大

現代化的時代,使用車輛的次數和職業也越來越多。就比如說,相關的公務人員在處理公務事務方面有所增加,并且分散于各個部門之間還需要進行溝通配合,所以用到車輛的次數也會相應的增加,然而在人車方面的協調度配合不高。如果說,一位公務人員需要去另外一個部門進行工作對接,那么就需要向本部門申請使用車輛,需要走較多的流程。然而有的時候會因為緊急的業務需要立馬出車,那么也會在車輛調度方面有所困難。甚至有的工作人員會出車,然而辦公室并沒有進行相關情況的登記,這樣往往會出現車輛調度隨意性較大的情況。又或者說合并同行、分層車輛的情況,都會造成管理人員對車輛的管理情況并不全面,甚至造成車輛資源的浪費。

(四)車輛管理人員服務意識淡薄

為了配合工作單位的車輛調度工作,車輛管理人員需要有更加優質的服務態度和強烈的責任意識。然而實際情況反映,車輛管理人員在這方面的重視程度不夠,出現服務意識淡薄的現象,存在著一定的私心將公車私用,或者將車輛借給其他人使用收取一定的中介費等等情況,這就進一步的降低了車輛管理人員的職業素質,對于車輛的分配方面不夠嚴謹。

五、車輛運行管理工作的對策

就目前形勢而言,對于車輛管理方面進行改革,就是為了能夠從根本上治理目前存在的問題,有效的降低車輛管理方面的費用,提高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強化車輛管理建設和規范質量管理體系,進一步提升車輛管理和服務品質。

(一)強化安全教育學習,提升安全責任意識

車輛安全意識是第一要義。這對于車輛管理人員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需要強化安全教育的相關知識。雖然說安全教育的知識內容比較廣泛,但是對于每一位管理人員和駕駛員來說這都是關鍵一步。需要對自己的職責和工作提高重視程度,增加安全責任意識,才能夠保證整個工作科學合理,在可控制的范圍內開展。堅決克服僥幸心理、不作為、懶政怠政。遵守各項規章制度,按照流程合理的進行車輛調度工作。強化自我安全責任意識,樹立優質的服務態度。

(二)注重業務技能培訓,提高安全行車水平

管理人員和駕駛員在業務技能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他們作為安全行駛的核心,對于車輛行駛安全和人身財產安全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還需要相關單位對他們的業務技能和職業考核進行嚴格落實。無論是在管理意識還是車輛技能方面,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就比如說汽車的基本情況、安全行駛的路線,以及汽車維護保養方面的知識,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及時掌握質量的實時動態,加強質量的管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車輛安全事故的發生。

(三)嚴格落實關于治理車輛腐敗的有關規定

有的車輛管理人員存在貪污腐敗的情況,最主要是因為他們在社會責任意識方面不強。這就需要單位嚴格落實車輛腐敗的相關規定,按照國家制定的相關法律條文進行處罰,并且還需要對車輛管理人員開展職業道德培訓。車輛管理人員還需要提升自我的三觀,堅持黨紀國法、嚴于律己,將車輛安全紀律嚴明作為自己職業道德底線。如果發生車輛管理問題第一時間報道,保證車輛人員的安全。

(四)完善車輛管理辦法

堅持安全第一的原則,增強高效服務的意識,就是為了建立健全車輛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車輛管理方法。要想一個單位的車輛做到安全可靠、品質高效的工作,那么科學合理的車輛管理制度,能夠為他們提供更規范的制度保障。首先,要完善管理人員的崗位,優化人員結構,劃分職責范圍,規范每一項工作的流程,落實好車輛管理工作的質量。其次,要完善管理人員的考核制度。嚴格落實好每一位管理人員的工作范圍,一旦出現情況,必須要落實到個人責任獎罰分明,從根本上提升車輛管理人員的職業素養。最后,車輛管理制度到晚上離不開實際情況的需要。那么就要深入基層實際調研分析管理過程當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的進行制度調整,讓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升工作運作。

(五)以信息化創新改變傳統管理模式

傳統的管理模式大都是依靠人工來進行的車輛信息登記和查詢,現代化的發展下更應當使用先進的信息技術,依靠信息平臺的建設來講,車輛信息進行及時的錄入,對于車輛的使用情況進行跟蹤調查,管理人員必須要采用統一的管理模式進行車輛的調度工作,實現對質量信息的實時把控,及時掌握車輛的動態情況,才能夠有效的改善在管理過程當中出現的問題。實現更加科學合理的管理模式,以信息化的技術作為支撐,進一步保障管理工作的安全可靠。有效的降低了質量管理方面的運行成本,規范用車安全。

六、結語

總而言之,我國未來的車輛管理工作會用更多的進步,在制度方面越來越科學,在管理模式上越來越創新,在管理工作上越來越規范。在新形勢的推動下,會有更多的新型方法和內容進行探討和研究。本篇文章所提供的參考意見,主要是能夠為我國未來的質量管理改革工作做好引導,通過相關的監督管理工作,來實現我國質量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王秉璽. 甘肅天水市直機關公車改革執行研究[D].蘭州大學,2019.

[2]趙立濤.淺議車改后車輛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風,2018(31):138.

[3].創新方法? 統一標準? 深化公務用車制度改革[J].中國機關后勤,2017(10):43-45.

[4]杜志明.車改后如何做好現階段車輛管理工作[J].科技風,2017(08):261.

[5].多措并舉? 保障車改后機關公務出行[J].中國機關后勤,2017(02):35.

[6]葛歡歡. 地方政府公務用車改革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6.

[7]蔡春芳. 上海市Q區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困境及對策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6.

[8]薛瑋. 武侯區機關公務用車集中管理改革的案例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6.

[9]樊岸青. 我國公車改革管理模式研究[D].鄭州大學,2012.

[10]胡應蘭.論事業單位公務車輛的管理[J].咸寧學院學報,2010,30(08):101+106.

猜你喜歡
管理改革創新與發展
信息化背景下企業檔案管理改革研究
互聯網浪潮中銀行國際業務的創新與發展
傳承民族文化,教學“真”的美術
論新興媒體在企業管理中的運用
高?;鶎訉W術組織管理機制現狀與改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