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綿城市在市政工程中的應用研究

2020-09-10 09:26閆博曹小青
看世界·學術下半月 2020年12期
關鍵詞:海綿城市市政工程應用

閆博 曹小青

摘要:現如今,我國是經濟迅猛發展的新時期,城市建設在不斷加快,作為有效調節城市整體環境的重要途徑,海綿城市逐漸成為城市發展中一個重要的理念及趨勢。它不僅能有效解決我國常見的城市內澇問題,而且能為提高城市規劃建設質量提供有效的基礎保障?;诖?,本文針對海綿理念在城市道路工程中的應用進行討論,希望能為相關從業者提供一點參考建議。

關鍵詞:海綿城市;市政工程;應用

引言

功能多元化是城市未來發展的趨勢,以此來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而城市空間資源的極度稀缺,導致城市中相關設施建設受到空間制約,城市面臨功能負荷過重問題。海綿城市理念便是應對城市發展功能負荷過重的一種有效途徑,城市給排水作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內容,必須正視這一問題。

一、海綿城市理論

海綿城市效應,是指城市的相關設施經過科學改造后,可以如海綿一樣,有效吸附雨水資源,從而緩解城市的用水需求,同時還可以進一步降低城市內澇現象的發生。對于暴雨、干旱等自然災害,城市可以像海綿一樣,具有強大的抵抗作用。通過海綿城市的相關理論,開展和應用具有海綿效應的設計內容,成為當前城市市政給排水工程發展的主要方向。借助海綿效應理論,實現人工干預的有效疏導,進一步優化對于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可為城市的給排水系統緩解壓力。同時對城市綠化、農作物灌溉、城市衛生等多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可以進一步體現環保城市的發展理念,強化城市對于水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提高城市地下水源的補給能力,確保城市水資源循環利用體系的有效構建,有效保障城市的正常運轉。

二、海綿城市在市政工程中的應用

2.1設施維護

1)透水鋪裝①如果發現面層受損,應當立即修補,如若不行就換一個;②當發現滲透性能急劇降低時,可以對其進行沖洗,負壓抽吸處理;③如果發現升降不均衡,可以對其部分區域進行修整。2)滲透塘①滲透塘的植物定期進行修剪,內部的雜草及時清除;②有時由于游泥堆積,導致進出口堵塞,為了保證進出口的流通性,必須定期清理垃圾;③由于水的沖刷作用,有時會導致水土流失,應該采取相應的緩沖措施,可以在內部放置碎石或者安裝其他的防沖刷的裝置;④應該定時清理內部的淤泥,尤其是前置塘和蓄水池,通常沉積物>50%就必須清理;⑤要保證邊坡的穩定性,一旦發生坍塌,及時對邊坡進行加固處理;⑥要保證內部充足的調蓄空間,定時的清理淤泥和沉積物;⑦坡度也會影響調蓄能力,發現調蓄能力不足,有可能是系統中缺少擋水堰,或者是擋水堰不夠高,此時應調整擋水堰;⑧雨水排空時間過長時(一般以36h為界限),應該更換表層的種植土或樹皮覆蓋層;⑨全程應該保證各種警示牌完好無損,如果發現損壞應及時補充或修復。比如防誤接警示、防誤用警示、防誤飲警示、護欄;出口處的水質必須符合要求,否則應該更換填料。3)植草溝、植被緩沖帶①內部植物定期進行修剪,內部的雜草及時清除;②要保證邊坡的穩定性,一旦發生坍塌,及時對邊坡進行加固處理;③要保證內部充足的調蓄空間,定時的清理游泥和沉積物。4)人工土壤滲濾①內部植物定期進行修剪,內部的雜草及時清除;②如果發現配水管被堵塞,需要立即疏通或者是更換配水管;③為了保證土壤的滲透能力,需要置換配水層。

2.2人行道

在海綿城市理念下,市政排水需要圍繞著人行道做出合理的設計與規劃。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選擇一些滲透性較強的施工材料,避免人行道出現積水情況,雨水能夠排放到污水處理系統中,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如果路面上的水資源無法滲透到路面下,那么就需要設計人員能夠認真分析實際情況,同時還要進行合理規劃,從一定的角度設置好排水管,盡快排除路面上的積水。

2.3海綿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綠化帶建設中的應用

作為城市發展的主要載體及重要推動力,城市道路在城市規劃設計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城市道路建設中有效應用海綿城市理論有著十分重要的實踐意義。我國針對城市道路積水問題,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將路面的積水引導流向道路兩旁的綠化帶中。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許多城市道路在設計過程中并沒有規劃足夠的綠化帶,因此很難滿對于道路積水的消化需求。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在城市道路規劃設計過程中,結合項目現場實際情況,融入海綿城市理念,有針對性地采取解決措施。例如,引入海綿城市理念,針對城市道路橫斷面的綠化帶進行優化調整,設置排水溝、雨水口等設施。將海綿城市理念具體應用在綠化帶的優化改造中時,需要重點加強綠化帶整體設計的優化、排水設施的規劃,合理選擇滿足現場實際需求的植物進行配植,保障城市道路綠化帶中的植物能有效地存活且健康生長。此外,可以將城市道路兩旁的綠化帶中心處設計為淺碟形,對引導過來的雨水進行有效的收集,并通過在其中布置礫石、砂石等過濾材料以及在下方增加滲水管,對凈化過后的雨水進行有效的收集,不僅能提高雨水滲透速率,而且能有效地對雨水進行收集及重復利用。此外,為了充分滿足城市道路對雨水積水的排水需求,綠化帶的設計優化方案需要結合現場實際進行優化,可以通過在綠化帶兩側設置花壇石等提高雨水的引導排入效果。

2.4城市道路給排水設計

城市道路是城市防汛、防澇的主要區域,是內澇問題聚焦點,直接影響城市居民出行便利。設計中應把握3個方面:1)加強路面設計。在符合道路設計自身標準的同時,應兼顧路面滲水能力設計,減低路面“鋼化”程度,便于雨水能有效滲入地下,及時進入水系生態系統循環之中。既要防止雨水滲入對路基的破壞,又要利用路面排水,根據路面高低差,注重路基排水裝置設置的環節設計,亦可在路面路基上層鋪設防水材料。2)加強綠化帶設計。綠化帶對雨水具有收集、凈化、蓄積的功能,設計中,應注意控制綠化帶與路面的高低差,確保路面雨水被及時收集。綠化帶土層鋪設可仿效自然凈水原理,分別在上中2層中鋪設細土、沙石,底部安裝滲透裝置,使水分能夠回滲地下。3)設置銜接帶。在地勢落差較大以及路面與綠化帶之間,可設置銜接帶。按功能類型劃分,一是設置排水緩沖銜接帶。地勢落差較大區域是排水薄弱環節,銜接帶的設置可緩沖雨水瞬時徑流量過大對給排水系統造成的壓力。二是設置雨水內滲銜接帶。如可在綠化帶、下沉式綠地、生活區與道路交通匯集區應用先進科學技術,提高雨水內滲效率。三是設置蓄水凈水銜接帶。尤其對于水資源匱乏或水資源污染嚴重地區,設置蓄水凈水銜接帶十分必要,借此可保證給排水的平衡與水質的安全。

結語

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家對于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們對于居住環境質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在這種情況下建設“海綿城市”既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我們響應國家政策的需要,在未來將具有廣闊的市場。

參考文獻:

[1]高兆.基于GI規劃設計的山地城市雨洪管理研究[D].西南大學,2015.

[2]耿莎莎.基于城市規劃視角下的城市內澇防治研究[D].蘭州大學:蘭州大學,2013.

[3]姜麗寧.基于綠色基礎設施理論的城市雨洪管理研究[D].浙江農林大學,2013.

[4]孔祥鋒.城市雨水利用的生態設計研究[J].中國科技信息,2007,11:24-25.

[5]趙志勇,莫愷,向文艷.“海綿城市”規劃設計思路:以永定河生態新區為例[J].中國給水排水,2015,17:111-118.

猜你喜歡
海綿城市市政工程應用
市政工程施工現場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地下管線施工技術在市政工程中的重要性及應用研究
加強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分析
“海綿城市”理念下,構建低影響雨水開發系統的研究綜述
GM(1,1)白化微分優化方程預測模型建模過程應用分析
煤礦井下坑道鉆機人機工程學應用分析
氣體分離提純應用變壓吸附技術的分析
會計與統計的比較研究
中國為何要建“海綿城市”
基坑施工對原有市政工程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