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防控背景下高職生心理關愛模式構建

2020-09-10 09:55王彩英
看世界·學術下半月 2020年12期
關鍵詞:高職生

摘要:2020初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疫情爆發,給全球人民的工作學習生活都帶來了巨大的變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對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校要充分了解疫情后期高職生心理特點,利用各種資源開展學生心理關愛,進而實現高職院校校園疫情的有效控制,確保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疫情防控背景;高職生;心理關愛

突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使全球人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都受到影響,高職生經歷了史上最長寒假,第一次經歷大規模的傳染病的威脅、經歷封村、封城、網絡教學、和家人一起生活好幾個月,這些不一樣的經歷使學生的生活模式、學習模式、人際交往模式和心理狀態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國內疫情逐漸控制但疫情帶來的心理影響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疫情造成的創傷將在后面的人生中持續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作為高職院校教師,如何精確把握學生的心理狀態,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幫助心理有問題的學生度過難關將是一項重要的課題,本文將著眼于在后疫情時期疫情防控背景下高職生心理狀況的研究以及高職院校如何更好的對學生進行心理關愛進行探討,為高職生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一、疫情防控背景下高職生心理狀態

(一)對病毒的恐懼:近幾個月來高職生見證了新型冠狀病毒的威力,普遍都有焦慮、恐懼感。國外疫情的持續蔓延,國內有些地方的病例的增加,學生的恐懼感也持續存在,尤其在附近城市出現病例的時候顯得尤為明顯。

(二)對網絡的依賴:目前在校的高職生基本都是00后,都是在網絡時代成長起來的學生,網絡已經成為他們的學習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經歷了史上最長寒假和網絡教學后很多學生對網絡形成依賴,網絡信息對他們的影響較大。疫情防控期間各種媒體信息都會被及時關注,情緒容易受媒體信息的影響。

(三)對自由的渴望:高職生大多數在中學期間學習成績不理想,學習目標感不強,學習動力不足,所以對學習的關注度不高,對外界事務的關注度較高,所以學校的疫情防控管理讓高職生的自由度下降,容易產生抗拒和煩躁情緒。

(四)自我評價低自信心不足:高職生是高考最后一個批次錄取的學生,學歷層次較低,再加上多年求學過程中普遍存在學業成績不理想,家長老師批評指責較多等現狀,讓他們自我感覺能力低下,有很強的自卑感和挫敗感,受疫情防控影響,和外界接觸更少,自我展示的機會也更少,容易產生負面的情緒,對自己的評價較低。

(五)對就業的焦慮:受疫情影響,很多行業都受到影響,大學生的就業也勢必會受到較大的沖擊,高職生由于學歷較低,就業難度會更大,很多學生尤其是畢業生普遍比較焦慮、恐懼。

二、疫情防控背景下需要重點關注的學生

(一)直接受疫情影響的學生,如新冠疫情期間,本人有被確診并住院治療或被醫學隔離觀察的學生;因新冠肺炎或其他疾病喪親的學生;受疫情影響家庭經濟出現重大損失而陷入困境的學生都需要重點關注。

(二)新冠疫情居家期間或返校后,心理的認知與情緒發生重大變化或波動,應激反應激烈,出現明顯疑病或失眠癥狀的學生。

(三)返校后出現明顯反常,如上課到課情況、考試情況都不太理想的學生。尤其之前各方面都表現正常,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出現反常的學生,需要關注密切關注。

(四)患有各類精神障礙、心理問題、嚴重身體疾病的學生。這類學生由于自身的各類問題沒有得到解決,會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疫情防控背景又會給這些學生增加新的應激源,需要密切關注病情的變化,給與更多的關愛。

(五)人際關系不良的學生,如因人際沖突離群索居、獨來獨往的學生;與父母關系不良,并在疫情期間頻繁發生沖突的學生,這些學生由于社會支持系統的缺乏一旦遇到問題經常沒有辦法得到外界的幫助,很容易自我壓抑。

三、高職生心理關愛模式探討

(一)學校要利用各種資源建立安全的校園氛圍,提高學生安全感。

1、建立健全信息公開體系,建立學生的安全感

疫情防控期間,校方作為可信任媒體及時向學生公布疫情相關的信息,包括疫情的控制情況、政府的防控措施、學校的防控政策,危機事件的處理流程、疫情自我防疫等準確信息全方位給學生推送,利用高職生偏愛網絡的特點,利用好網絡平臺開展多形式宣傳教育活動,讓學生們能過濾負面的、不實的網絡信息,提升學生的安全感。

2、加強校園管理,保證學生的安全

學校要做好校園疫情防控措施的部署,創設安全的校園環境, 疫情防控期間,加強對校園流動人員的管理、體溫監測、行程監測的工作;加強校園的衛生管理,做好消殺工作,保證學生的安全。

3、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提高學生的歸屬感

疫情防控期間,學生大部分時間都在校內活動,學校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如體育類活動,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文娛類活動增加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營造和諧的校園氛圍,提高學生的歸屬感。

4、加強對學生的教育疏導,增強抗疫勝利的信心

利用主題班會、校園媒體進行抗疫先進事跡感人故事的分享討論,提升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增加學生抗疫勝利的信心。

(二)構建高職生心理素養培養的課程體系,提高學生心理健康品質。

疫情防控期間高職生面對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及時有效的自我調節能力。未來就業創業也對學生的心理品質有較高的要求,需要有堅定的目標、較好行動力、抗壓耐挫能力。學校要分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面臨的心理問題,把心理健康教育與專業教育、素質教育相結合建立大學生心理支持課程建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悅納自我,提升學生的情緒管理能力,提高適應能力。

(三)構建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機制

學校應注重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個體差異,構建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提高心理健康輔導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1、 建立健全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機制,完善危機干預預案。

建立健全“四級”預警防控體系,通過學校、院系、班級、宿舍做好疫情期間重點關注群體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工作。做好重點關注人群的篩查工作,及時提前預警,并實時關注心理狀態,必要時及時轉介。

2、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意識。

針對全體學生開展針對疫情期間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的心理健康專題教育,提高學生的心理安全意識,自我保健意識。通過線上線下多種形式提供心理關懷和心理指導的內容,提高學生自我情緒調整的能力。

3、建立心理健康檔案,及時了解學生心理狀況。

及時組織專業人員對學生心理問題進行摸排,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準確把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對全校學生進行分類引導,把解決思想問題、心理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在心理關愛和暖心幫扶中開展教育引導,并在符合倫理規范的范圍內對重點關注群體進行關注。

4、關注重點人群,做好心理幫扶工作。

加強重點關注學生的關愛和支持,輔導員要經常開展談心談話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進行關懷,給予其充足的情感、生活、學業支持,心理中心專業教師經常對學生進行評估,必要時進行心理干預。針對疫情期間產生嚴重心理問題的個別學生,學校應提供長期專業心理干預、轉介和支持服務。對情緒波動較明顯的學生,心理中心專業教師應主動對接學生,一對一進行溝通與關懷,根據不同個體反應進行心理支持與關懷,及時進行評估,傳授正念或放松技巧,使其情緒正?;?。

5、建立互動模式,增加學生聯結感。

輔導員、班級心理委員應主動深入學生群體,通過現場談心或者網絡平臺開展多形式的互動活動,鼓勵同學間相互支持與鼓勵,發揮朋輩互助功能,利用現代通訊手段溝通及其他日?;顒?。增加人際的互動與鏈接,幫助學生建立社會支持系統。

6、宣傳心理援助資源,提供心理幫扶渠道。

學??梢酝ㄟ^校園網、班級群等網絡平臺或校園公告欄、宿管站等宣傳窗口給學生提供多形式心理援助的渠道和方法,鼓勵學生主動使用心理援助資源獲得心理支持。

疫情防控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面對更多的挑戰和壓力,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充分結合疫情防控背景下高職生心理特點,利用各種資源開展學生心理關愛,進而實現高職院校校園疫情的有效控制,確保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李鴻翼,蒙博,張勇,趙丹丹.后疫情時代關于我國高校大學生健康教育的思考.衛生管理與醫學教育,2020.7

[2] 王晨雪,謝春輝.發揮朋輩團隊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1

[3] 葉彬強,徐勇,董明.新冠肺炎疫情下“00 后”大學新生心理狀況調查分析.重慶理工大學學報.2020.6

作者簡介:

王彩英 女 江蘇 南京? 1974年8月 鐘山職業技術學院 研究方向:心理學、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歡
高職生
積極心理學視域下高職生就業觀教育研究
高職生頂崗實習過程中輔導員的角色定位研究
關于高職院校法學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探析
高職生開展電子競技運動的現狀調查與分析
高職生的學習現狀與改善措施
關于高職生換元積分法教學的探索
高職生自我容納與容納他人調查研究
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發展的影響因素
輔導員如何引導高職生樹立良好的婚戀觀
高職生責任意識教育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