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師視唱練耳課程中旋律聽寫的分析與訓練

2020-09-10 10:14郅勇
喜劇世界·中旬刊 2020年12期
關鍵詞:視唱練耳

郅勇

摘 要:高師視唱練耳教學不僅是對學生音樂聽覺技能的訓練,更重要的是在學習過程中,激發其想象力、創造力,在聽覺訓練中感受、理解、體驗音樂之美,最終讓學生的音樂綜合能力得到不斷的發展與提升,且能服務于音樂實踐與音樂教學。本文主要通過對旋律聽寫各環節的教學分析與基本訓練作簡要闡述,旨在豐富視唱練耳課程的教學與實踐,并提出有益參考。

關鍵詞:視唱練耳;旋律聽寫;聽覺訓練

基金課題:寧夏師范學院校級科研項目資金資助,項目編號:NXSFYB2047。

視唱練耳課程旋律聽寫環節主要由旋律聽唱與旋律聽寫兩部分組成。但這兩部分又可以分為很多子項。如音組的模唱與構唱、短旋律訓練、調式的訓練、節奏的訓練等等,其目的是通過教學內容,增強學生對節奏的感知能力、對調式調性的認知,對音樂作品風格的準確把握。旋律的聽寫與視唱的訓練是相輔相成、相互補充、缺一不可的。

旋律聽寫主要訓練學生的音高感、節奏感、節拍感、速度感以及調式調性感等多種音樂感覺,通過系統的旋律聽寫訓練,發展學生的音樂記憶能力、書寫與記譜能力、分析與理解音樂的能力。而這些能力的培養,無疑對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舞臺表演能力及音樂審美能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旋律聽寫技能訓練的時候,既要重視基本的技能訓練,更要重視旋律聽寫訓練中學生們的心理特征與基本規律,要了解學生在旋律聽寫過程中的心理特征,制定循序漸進、符合學生心理狀態的教學內容,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旋律記憶的水平。

如何訓練與提高學生旋律聽寫能力呢?

一、加強對音組、短旋律的訓練

音組的訓練可以脫離節奏、節拍,單獨進行音高的訓練,主要練習學生對旋律音程連續進行及距離感的掌握程度。但,此項訓練的前提是必須熟練掌握單音聽寫環節中的所有自然音程,只有對兩個音之間的距離和音程感熟練掌握,音組的訓練才能有所收獲。這種練習就像小孩子學習走路一樣,一步一個腳印。不能急于求成,欲速則不達。

短旋律訓練具有一定的節奏感、節拍感、速度感及強弱感,旋律聽寫的長度一般以四小節為宜,短旋不宜過長。因為主要練習學生的短時記憶能力,旋律過長會干擾聽力。

在旋律聽寫中,音高訓練可以是音組的訓練,也可以是短旋律的訓練,主要以此方法訓練學生的短時記憶能力和對音高連續進行的聽辨能力。當然,在音組訓練過程中,教師需要設計出合理的、科學的、有效的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環節,讓學生從教學中真正掌握音與音之間的距離感及效果,感受音與音連續進行的動力。開始訓練的時候,需要從窄音程訓練,慢慢地增加音程的寬度和難度,直至擴大到所有的單音程的音組練習。

二、加強對節奏感、節拍感、速度感的訓練

旋律聽寫環節的訓練中,節奏的訓練往往是被忽視的,這樣反而影響了旋律聽寫的進度和效果。學生記譜速度慢、記譜能力差、音高與節奏不能很好地結合以及不能準確地記錄旋律等一系列問題。節奏是旋律的“骨架”,如果沒有“骨架”,旋律也就成了一堆無序的音符。因此,節奏訓練在旋律聽寫中是至關重要的。甚至可以說學生對節奏、節拍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著旋律聽記的成敗。

首先,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系統的、分階段的掌握各種不同的基本節奏型,節拍的強弱規律,在教學實施中用不同的速度感、強弱感訓練節奏,這樣,不但可以訓練學生的節奏感,同時讓學生在節奏聽寫中體會和感受到不同的速度變化和強弱感,為進一步旋律聽寫打下堅實的基礎。

其次,部分學生在記錄節奏的時候出現拍速不穩定,在旋律聽辨開始時拍速正確,隨后便出現節奏凌亂現象,這種情況一般是擊拍的時候越來越快造成的。這就要求此環節加強對學生速度的穩定感培養。

再次,良好的節奏訓練是為了更好的感知和記憶旋律中豐富變化的節奏并劃分節奏型。訓練中不要試圖一個一個的區分音符的時值,正確的方法是迅速將旋律拆分成塊狀節奏型。訓練時運用以下方法,把節奏型作為一個個不同的形象去感知。另外,一邊看譜,一邊想象該節奏的音響,將視覺圖形轉化為聽覺形象,并能夠有表情地讀出節奏型。一邊聽節奏,一邊想象該節奏的記譜形式,并同時將節奏速記下來,也可用代碼形式,迅速將聽覺形象轉換為視覺圖形,讓眼前具有畫面感。

最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學生左手擊拍,右手擊節拍強弱,口唱節奏等立體節奏練習,加強學生對縱向節奏感知力。

三、加強調式、調性感的訓練

調式是幾個或幾個以上的樂音按照一定的規律結合在一起,并且以一個重要的音為中心,即主音。調性則包括主音的高度及調式的類別。而旋律中的每個音,不是孤立、單獨存在的,而是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的。因此,在旋律聽寫中,建立良好的調式、調性感是至關重要的。學生應該掌握基本樂理課程中關于調式部分的內容。其包括西洋大、小調,五聲調式、七聲調式及六聲調式等等。熟知調式,是旋律聽寫的前提。其次,在教學中讓學生多構唱、模唱不同調式的音階、穩定音級、主和弦、下屬和弦、屬和弦及屬七和弦等,并且結合相關音樂作品的聆聽,增強學生對調式調性的感知力,加強對調式調性感的準確把握能力。在旋律聽寫中,由于學生存在著對固定調與首調唱名法的問題,因此,不必特意強調學生用哪一種方式記譜,而是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引導,獲得準確的結果才是重要的。

四、加強背、記、聽、寫的綜合訓練

熟悉并掌握各種音樂風格、不同年代的音樂語言,使之在頭腦中形成具有某種音響聯系與記譜模式的聽覺表象。這種音樂聽覺表象的積累,可能是耳濡目染的無意識行為,類似于我們平時對各類音樂作品的瀏覽,也可能是有意識的活動,如視唱、背唱、聽寫和默譜等。許多視唱練耳教材為我們旋律聽寫練習提供了大量實用而豐富的音樂素材。比如,讓學生將視唱教材中所選的中、外經典音樂作品的主題,先手擊節拍將音高與節奏準確演唱,再精確背譜默寫曲調。經此長期背唱與視唱的積累,不但能增強學生的記憶能力,而且有利于其內心聽覺的建立。當然,模唱是訓練聽覺記憶的重要方式。模唱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出學生對旋律的領悟能力與記憶能力。我們常把有無準確、迅速的模唱能力作為衡量學生音樂素質優劣的標準之一。大量模唱各種音樂風格的旋律,由簡單到繁復,可逐步提高學生音樂記憶力的長度,調動其音樂記憶力的積極性,達到促進其記憶能力的發展。

總之,旋律聽寫環節是訓練學生音樂的綜合能力,教師在培養學生聽覺能力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雅先.視唱練耳教學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6.

[2]尹正文.視唱練耳教學法[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3]王光耀.視唱練耳教學法論集[M].西安:太白文藝出版社,1999.

猜你喜歡
視唱練耳
論視唱練耳對于節奏的訓練
淺談視唱練耳與基本樂理在教學中融合應用策略
運用多媒體加強高考生音樂視唱練耳輔導的幾點認識
淺談學前音樂課中的有效教學
音樂軟件EarMaster在視唱練耳教學中的應用
貴州省高師本科院校樂理和視唱練耳課程整合探索
視唱練耳對古箏演奏教學的作用
對二人臺表演專業視唱練耳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
基于《教師教育課程標準》下的視唱練耳教學改革
淺析音樂多元化思維與視唱練耳教育的銜接轉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