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繼承傳統,到戲曲文化進校園

2020-09-10 11:38王浩
喜劇世界·中旬刊 2020年12期

王浩

摘要:戲曲文化在中國流傳了上千年,是一部集曲藝、歌舞、器樂于一體的世界性戲劇史詩,是中華燦爛文化的瑰寶。當前社會形勢下,戲劇逐漸被娛樂及其他藝術形式所取代,并走向衰落。所以,尋求對新時期中國戲曲的繼承與發展,必須全力以赴。本文就是從戲劇進校園的角度來研究戲劇的校園傳承,從戲曲藝術傳承的現狀出發,對戲曲進校園的意義進行探討,以供借鑒。

關鍵詞:戲曲文化;藝術傳承;戲曲進校園

戲曲藝術是中國傳統聲樂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中國戲曲的傳播還存在一些問題。以互聯網的興起、新媒體的出現為例,不僅為人們創造了很多休閑娛樂的機會,也豐富了藝術欣賞的內容。但也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使得戲曲作為一種古老的藝術形式,在新時代里離青年越來越遠,它的傳承也面臨著許多問題。

一、戲曲藝術傳承現狀

中國戲曲文化的傳承目前已進入關鍵時期。這既體現了繼承藝術形式的意義,又對繼承民族精神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并能有效地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鑒于此,每個中國人都應該重視戲曲文化的傳承,為保護和傳承戲曲藝術做出自己的貢獻。與歌舞不同的是,戲劇有多種形式,而且表演困難。這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是一種民族創造智慧的重要源泉。但時至今日,中國戲曲的傳承狀況仍然不容樂觀。據統計,1983年,我國戲曲事業在改革開放初期還保留著374個劇種,2012年降為286個,減少了近100個,剩下的74個劇種只保留一個職業劇團或民間劇團。地方戲劇正逐漸消失?;厥讘蚯囆g的發展歷程,自20世紀改革開放以來,內文化市場空前繁榮,民眾可選擇的文化休閑方式日趨豐富。正是在這種背景的推動下,作為大眾休閑重要方式的戲曲文化藝術在各種新的文化、娛樂、休閑方式的沖擊下,逐漸失去了觀眾,壓縮了戲曲藝術的生存空間。然而,對于中國傳統戲曲文化的發展與傳承,也不能過于悲觀。近些年來,由于我國綜合國力的提高,使得我國優秀的民族文化開始在世界范圍內產生深遠的影響。同時,人們對我們國家優秀文化的信心也越來越強了。但近幾年來,國家加大了對傳統文化的宣傳力度,在各級文化建設和教育工作中,也加大了宣傳力度。所以,人民大眾,尤其是新生代青年,對戲曲的鑒賞能力也要逐步提高。因此,戲劇市場不會出現“無人關注”的局面,但在有利于當代戲曲發展的大文化背景下,我們應該“不斷進步”“有所作為”。針對2016年重振戲曲的重要任務,教育部提出,傳統演藝在校園的普及力度加大,這就是“校園戲劇”活動在全國興起的原因。

二、戲曲進校園的重要意義

(一)能夠提高學生的藝術審美表現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通過在學校教育領域引入優秀的戲曲文化,使學生認識到對優秀戲曲文化的接觸和理解,從而了解戲曲文化的受眾范圍,同時通過對戲曲文化的訓練,培養學生戲曲文化的服飾美、形體美,感受戲曲文化的魅力和語言直觀地說,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水平。

(二)使戲劇工作者積極參與傳統戲劇文化的革新,促進地方戲劇的健康發展

今后一段時間內,將戲曲文化融入戲曲藝術中去,以保證戲曲文化在校園里形成濃厚的興趣,以保證戲曲文化的形成,并通過不斷創新,達到對學生的有效吸引。

三、如何促進戲曲進校園傳承

(一)積極創設有利于戲曲文化傳播的氛圍

為了能夠讓校園內有濃厚的戲曲文化氣息,讓校園內的每一位學生都能在這樣的氛圍下對戲曲文化進行學習和研究,學校也應該開設戲劇文化課程。通過課程體系的設計,使學生對戲曲文化史、演員簡介、戲服說明、戲臉、戲劇劇目等方面有一個較全面的了解,從而更好地理解和了解優秀的戲曲文化、促進戲曲文化的普及和發展。另外,學校也要考慮利用課間休息時間,通過校園廣播站向學生播放歌劇唱段,達到良好效果。

(二)以課堂和社團作為戲曲平臺

校園戲劇活動以課堂、社團為主要平臺,這是與學生關系最密切的兩個活動場所,班社活動也是學生接觸戲劇的重要平臺。身為群眾文化工作者、宣傳傳承者,要牢牢把握兩個平臺,切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戲劇課上,我們應該多帶一些戲劇方面的知識或者請一些戲劇藝術家給學生講課。另外,我們還可以積極地組織和組建校園戲劇社團,為了讓學生有一個堅實的戲曲基礎,應鼓勵中小學加入專業團體還應聘請戲曲藝術專家和導師,定期給孩子們講課,在普及戲曲的基礎上,提高學生對戲劇課的興趣,使學習戲曲的興趣得到極大的提高。

(三)打造專業化的戲曲教師隊伍

學院在招生時,要選拔一批專業素質較好的戲曲教師,或者聘請國內外著名戲曲藝術家擔任兼職教師,以建立一支具有較高專業水平的戲曲文化教師隊伍。

(四)注重帶領學生進行品戲活動

教師應引導學生在戲劇文化課教學中,系統地開展戲劇活動。也就是,教師不滿足于給學生彈奏一些著名的詠嘆調,而讓學生缺乏理解的教學活動陷入困境,引導學生領略戲曲藝術的精髓使文教活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大學生樹立文化自信,實現自我認同,意義重大。由于劇團演員不可能長期深入每一所學校,走進每一堂戲劇音樂課,在學校里有效地、長期地、可操作地、持續地落實,所以作為群眾文化工作者,我們就有責任把劇團進校園這件事做好。學校要想充分發揮校園戲曲的價值,就要更好地開展戲曲教育和校園戲曲活動。

參考文獻:

[1]郭曉輝,劉常興.河南大學生戲曲文化認知調查分析[J].河南農業,2020(03):38-39.

[2]柯卓英.基于大學生戲曲文化素養調研的思考——以秦腔藝術為例[J].戲劇文學,2017(02):127-13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