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三角區域人口聚集功能研究

2020-09-10 04:55張效詩吉海燕
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 2020年1期
關鍵詞:功能分析長三角

張效詩 吉海燕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長三角地區經濟得到了高速增長,特別是長三角經濟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不同類型經濟要素,讓其區域內的人口形成了大規模集聚的現象。在這樣的發展形勢下,長三角區域人口還表現出了快速流入和增長的現象?;诖?,本文針對長三角地區人口聚集功能進行研究,可以更好地對其區域的一般性特質與城市化現象進行分析。

關鍵詞:長三角;人口聚集;功能分析

中圖分類號:C924.24;F299.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052(2020)01-0294-02

根據經濟地理視角來進行分析,長三角區域擁有幾個較大的城市群,其主要包含了上海、江蘇沿江8市以及浙江環杭州灣6市,整個區域占我國國土面積的1 %。整個長三角區域擁有許多的基礎產業,并具備了非常明顯的人才優勢。此外,長三角區域還擁有豐富的水土資源,非常適宜人類居住,已經成為了當前我國主要的人口聚集區。隨著我國經濟以及長三角區域經濟的不斷發展,其整個空間主體功能區建設會越來越完善。同時,在人口遷移政策的開放下,其區域的人口會出現大量的聚集。

一、長三角區域人口承載力分析

1.從資源與景觀生態層面進行分析

當前長三角區域在進行土地利用過程中,主要是以耕地、園林、建設用地、水域等多個方面為主。其中區域內的建設用地達到了我國國土面積的14.8%。在國家城鄉一體化建設的不斷推進作用下,長三角區域內的建設用地也會得到不斷的擴張。根據逾滲理論來進行分析,長三角區域用地結構需要進行合理化的配置,其中需要將水域面積控制在25%,園林建設應該控制在15%。同時,還需要嚴格控制建設用地,其占比不可超出可用土地面積50%。通過這樣的配置方式,結合我國城市規劃人均建設用地標準以及城鎮生態建設來進行綜合分析。其區域內的人均用地可以達到120 m2,這樣可以計算出長三角大城市群能夠承載近2.5億人。

2.從人口就業層面進行分析

對于外部市場中的各個產業發展而言,能夠超出其區人口規模所決定相對應的需求。此外,需要不斷地吸引更多的勞動力以及人才來發展區域產業,這樣會造成區域內人口出現明顯增加。長三角區域長期以來,多以較強的外向型經濟發展為主,區域經濟結構中的外部經濟占比較大。相關研究表明,估計到2030年,長三角區域的人口聚集量將會達到3億人左右,而在主要的長三角城市群中,人口規模也將超出2.1億人。

3.從生態用地層面進行分析

相關研究理論中指出,對于某個區域開發,需要確保其生態建設與經濟建設保持協調。簡單而言,需要確保區域內的人均生態用地為200m2。這也就意味著,長三角區域當前的水域以及未開發用地面積占比為25.6%,根據人均生態用地標準來計算,綜合人均建設用地120m2,長三角區域內能夠容納的人口數量為2.33億人口左右。

二、長江三角區域發展定位分析

1.長江三角區域是我國主要的人口聚集區

根據相關統計報告顯示,長三角區域經濟發展總量占到了全國總量的25%左右。但其人口占比與經濟總量占比則表現出一定的不合理問題。其區域內的常住人口只達到了8%左右。所以,長三角區域需要揮集聚人口功能。以非常豐富的水土資源、面積廣闊、適宜居住等優勢來聚集更多人口,成為我國主要的人口聚集區。

2.長江三角區域是我國國際競爭力較強區域

前文提及到長江三角區域擁有豐富的水、土資源,而且其區位優勢非常明顯。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其區域的發展機制相對較為靈活,并擁有良好的交通運輸環境。這些優勢讓長江三角區域具備了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并能夠在國際分工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長三角區域研發、設計以及加工制造能力得到了高速發展,在國際舞臺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高。當前,長江三角區域的國際制造業占比已經達到了4%左右,成為了我國國際競爭力較強的區域。

3.長江三角區域將進入到全球城市群區域

我國要想追趕發達國家,就需要不斷地加強建設效率。通過合理發展大城市群的方式,形成全球等級的城市群區域。長三角區域主要是以上海為中心,整個區域內的城鎮分布較為密集,而且交通基礎建設較好,已經初步形成了各個城市之間的經濟與人文聯系。這樣為建設全球等級的城市群提供了充足的條件。為此,長三角區域在發展過程中,需要加強區域內現代服務業、金融業以及物流業的發展。通過創新與發展,在區域中大量發展高端制造業,有效實現了空間跨越國家范圍,增強區域經濟在世界經濟舞臺的影響力。

三、有效發揮長三角區域人口聚集功能的幾點建議

1.構建高密度、高效率環境

想要長三角區域人口聚集功能得到有效發揮,需要針對區域內的城市規模擴建過程中,制定有序的發展規劃。結合國家提倡的城鄉一體化建設,把縣級城鎮建設為城市。這樣可以有效地節約建設用地,還可以形成緊湊型城市,但又確保了城市之間的開放空間。此外,還需要構建城市公共服務,不斷增強城市效率,認真做好生態環境治理工作,讓所擴建的城市真正成為人類的宜居城市。

2.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為了更好地形成城市群網絡化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快滬寧、滬杭、滬通城際快速軌道交通建設工作。通過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才能夠緩解高密度城市民眾的交通需求。此外,圍繞規劃建設的城市群,加大高速公路建設力度,并針對長江口航道進行有效整治,不斷滿足長三角區域內各城市之間的交通運輸需求。

3.加強外來人口技能培訓力度

隨著長三角區域人口聚集功能的不斷增強,會吸引大量外來人口。這些外來人口能夠為其區內的經濟發展做出巨大貢獻,自然更應該享受經濟發展的成果。為此,地方政府應該制定有效的外來人口優惠政策,加大對外來人口技能培訓力度,讓其能夠具備較強的就業能力。同時,需要吸引高素質人才進入到區域中服務,有利于促進長三角區域經濟結構的不斷優化與升級。

4.積極構建空間協調制度

為了增強長三角區域的人口聚集功能,需要針對區域內的滬蘇浙兩省一市經濟合作進行協調,在整個區域內形成良好的發展環境。通過不斷地空間協調,可以進一步推進整個區域內各城市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污染防治、生態建設等方面的合作。此外,對于相鄰區域的關鍵產業應該進行合理化布局,通過協調來解決存在的產業布局問題。

四、結語

總之,隨著長三角經濟一體化的深入發展,長三角區域人口已經進入到了集聚化階段。同時,還表現出多層次空間集聚性的特征。為此,本文針對長三角區域人口聚集功能的研究,能夠避免其區域出現人口向產業和城鎮宅間集聚的不完全性方向發展,確保長三角全球等級城市群得到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桂新,董春.中國長三角地區人口遷移空間模式研究[J].人口與經濟,2006,156(3).

[2]王桂新,劉建波.長三角與珠三角地區省際人口遷移比較研究[J].中國人口科學,2007(2).

(責任編輯:李凌峰)

猜你喜歡
功能分析長三角
“1+1=7”凝聚長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2019長三角企業100強
淺析道具在漢族民間舞中的功能
高校多媒體教室設備選型和布局
關于大學音樂欣賞教育與素質教育的功能分析
寧波工程學院排課管理系統功能及數據分析
2014年8月長三角地區主要港口吞吐量
2014年七月長三角地區主要港口吞吐量
2014年5月長三角地區主要港口吞吐量
2013年12月長三角地區主要港口吞吐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