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了勝仗再投降

2020-09-26 10:38張劍鋒
百家講壇 2020年8期
關鍵詞:大炮英國日本

張劍鋒

1863年8月,日本薩摩藩(日本幕府統治下的一個地方諸侯,在今九州島鹿兒島縣)與英國爆發戰爭。

這次戰爭的導火索是1862年9月的“生麥事件”。當時有四個英國人在橫濱附近的生麥村游玩時馬匹受驚,撞上薩摩藩大名(最高長官)島津久光的隊伍,結果被積極“攘夷”的日本武士砍死一人/砍傷兩人,只有唯一的英國女性得以幸免。1863年8月11日,英國艦隊開到鹿兒島同島津久光談判,要求賠償2.5萬英鎊,同時要求逮捕肇事者。據說可能是翻譯不當的緣故,島津久光以為英國人要求懲罰自己,于是斷然拒絕。8月15日,英艦扣住薩摩藩的三艘蒸汽船。中午,裝有80門大炮的薩摩藩岸防炮臺先發制人,開始炮擊英艦。英艦被打得措手不及,到下午兩點才開始還擊。

由于薩摩藩占有天時地利——開戰時暴風雨來臨,英艦搖晃嚴重,準備不足的火炮命中率極低。而英艦停泊的地方正好是薩摩軍常常軍演訓練的地方,且海域狹小,不利于發揮英軍火炮射程遠的優勢,加之英軍因剛取得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勝利而盲目自大,未做充分的戰斗準備,所以盡管在武器裝備上占有明顯優勢,卻未能占到多大便宜。開戰不久,薩摩軍的大炮就擊斃英艦艦長與大副以下多人。次日,雙方再次發生炮戰,英軍依然未能壓倒薩摩軍。8月17日,英軍彈藥幾乎耗盡,被迫撤退。

以弱勝強堪稱大捷,按說島津久光應額手稱慶,封賞將士,然后對英夷采取更嚴厲的政策才對。然而他卻做出幾乎讓所有人吃驚的舉動——原本是堅定的“攘夷派”的他于10月主動派出使節向英國公使謝罪求和,不但拿出2.5萬英鎊的賠償款,還做出懲處“生麥事件”兇手的承諾。

原來,盡管打了勝仗,島津久光卻看到了薩摩藩與英國之間的巨大差距,對方大炮的射程和威力遠超己方。這次薩摩軍雖然依靠各種有利條件僥幸傷亡較小,裝備損壞卻很嚴重——苦心經營多年的集成館(近代工廠區)和鑄幣局被嚴重破壞,鹿兒島城城門、箭樓被毀,房屋被毀者達500多間。如果英軍休整后再次來犯,薩摩藩終將敗北。

正是基于這樣的清醒認識,島津久光決定放棄“攘夷”的觀點,采取“開國”的政策,全面進行現代化改革,向西方學習。而“開國”的第一步,就是放下勝利者的架子,謀求與英國的和解。英國也因薩摩藩的強硬反擊而重新評價其實力,這次事件反而變成薩摩藩與英國合作的契機。于是,薩英戰爭的硝煙剛剛散去,薩摩藩就啟動改革,重建集成館。半年后,1864年6月,薩摩藩創辦了西學(日本稱“蘭學”)學校,接著向英國派出日本第一代赴西方國家的留學生,后來從英國引進日本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近代紡織工廠。不過幾年時間,薩摩藩就走在日本甚至整個亞洲近代化運動的最前列。

有人感慨:日本人運氣真好,付出這么少的“學費”就開啟了近代化運動。然而這樣的運氣中國比日本得到得更早,也更多。1859年,在中國大沽口就發生了幾乎跟薩英戰爭一模一樣的事情。在第二次大沽之戰中,輕敵冒進的英法聯軍被清軍擊敗,可沉浸在“天朝上國”美夢中的清廷盲目自信,認為英夷、法夷終究不是對手,只要任用得人、迎頭痛剿,完全可以擊敗他們。中國這頭睡獅放棄了一個醒來的機會,翻個身子又沉沉睡去。

猜你喜歡
大炮英國日本
探尋日本
流浪狗和大炮
Fancy a curry?Millions do!
英國“脫歐”的經濟賬
日本神社
聲波大炮
英國立法向酗酒“宣戰”
拔牙有“樹”
日本混亂中迎接希拉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