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網絡環境下小學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

2020-09-26 13:22范炎炎
內蒙古教育·理論版 2020年6期
關鍵詞:信守道德品質德育工作

范炎炎

摘 要:德育是素質教育的重點內容,而網絡是現階段學校教育的有力輔助手段,所以,在實施德育工作時,借助網絡教育資源,能夠有效打開德育的新天地,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

關鍵詞:網絡;德育;微課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20)06C-0016-02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我們的教育越來越注重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復合型人才。在開展小學階段的教育教學工作時,教師也開始嘗試結合教育內容和學生思想品質的發展情況,對學生實施品德教育,以期讓學生成長為具有高素質的人才。然而,傳統的黑板加教材的教育方式,大大限制了教師實施德育工作的可能性,使德育工作止步不前。而信息技術的發展,將目前的學校教育帶入了信息化的氛圍中,所以,小學階段的教師可以利用多元化的信息技術,滿足學生進行品德內涵學習的要求,促進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的發展。

一、使用網絡檢索技術,發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隨著素質教育對學生終身學習意識的不斷強調,在目前的教育工作中,教師也開始嘗試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網絡教育環境中含有豐富的學習內容,其中不乏德育的素材,對于學生智力的成長和能力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家長的輔助下進行自主學習,利用網絡檢索工具,在網絡中找到德育相關的內容,進而在自主學習中發展自身的學習能力,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

比如,在向學生教學信守承諾的美好品質時,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自主檢索,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在課堂中,教師先向學生簡單介紹信守承諾的主要內涵,讓學生對這一品德有一個基本的認識。之后,教師向學生布置作業,要求學生在課下通過網絡檢索的方式,找到網絡中對于信守承諾這一道德品質的相關闡述,以及他人在生活中踐行信守承諾的行為資源。課后,學生在家長的輔助下打開瀏覽器,輸入“信守承諾”的關鍵詞,查找與“信守承諾”這一道德品質相關的內容。在不斷閱讀網頁信息的過程中,提取其中有關信守承諾的解釋,提高學生對信守承諾的認識。此外,教師也應當提醒家長,要對學生的自主檢索過程和信息瀏覽過程進行關注,避免學生在自主檢索時出現迷失的現象。

顯而易見,在實施德育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網絡環境的共享性特點,讓學生自主檢索德育內容,從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逐步健全學生的品德素質。

二、利用微課視頻,提供多樣德育學習內容

微課是一種短小精悍的教育資源,是網絡教育技術不斷發展的產物,是小學教育中的有效教育形式。但是,從德育實踐經驗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學習需求,所以,在開展德育工作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制作有關德育內容的短視頻,并以其中的內容進行命名,之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需要,對微課視頻進行篩選,從而在個性化的微課視頻學習中促進自身德育品質的有效成長。

比如,針對“團結友愛”這一德育主題,有的學生喜歡通過故事內容,來學習團結友愛的具體內涵;而有的學生則熱衷于通過理論講解的方式,基于系統的層面進行德育品質的學習;還有的學生則期望通過動畫解說的方式,來認識團結友愛的具體內容。顯然,傳統的德育開展方式無法滿足這一教育要求。所以,教師可以在傳達“團結友愛”這一德育主題前,先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圍繞學生的不同學習需要,制作多種形式的微課短片,然后以這些微課中的具體內容進行命名,并讓學生結合自己的需求對微課視頻進行選擇,這種方便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指導能夠提升德育的質量。

可以看出,教師進行微課視頻的制作,能夠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讓學生在觀看多樣化微課中提升對道德品質的認識,培養自身的高尚品格。

三、借助即時通訊技術,建構家校德育共通渠道

倡導家校合作一直是教師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方法之一,但是,在傳統教育環境中實施家校共建的策略,教師能夠與家長進行聯系的途徑只有家長會、家訪這兩種形式,而無論是哪種形式,對時間的要求都比較高,以至于壓制了家校共建的效率。而即時通訊技術的發展,無疑拉近了教師和家長間的距離,教師可以使用微信等現代通訊技術,與家長進行聯系,使家長在足不出戶的情況下就可以了解學生在學校中道德品質的發展情況,以便配合學校更好地對學生實施德育培養。

以尊老愛幼的品質培養來說,教師除了在學校對學生進行這一品質的教育、讓學生尊師敬長之外,也可以通過微信將這一德育主題傳達給家長,并向家長講解讓學生形成尊老愛幼品質的重要意義,提高家長對學生尊老愛幼品質的重視。之后,教師指導家長在生活中對學生的行為進行觀察,看看學生是否切實地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尊老愛幼的精神,對于缺失這一品質的學生,教師可以遠程指導家長對學生進行糾正,讓學生在不斷的行為改進中,落實對尊老愛幼品質的學習。此外,家長也可以將生活中培養學生尊老愛幼品質的具體情況和學生的成長情況反饋給教師,以便教師結合每一個學生的具體發展情況,為學生設計針對性的教育策略,以提高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效果。

由此看出,即時通訊技術不僅打破了人們之間進行交往的方式,也為教師實施德育指導、建立家校共育的教育環境提供了路徑,真正地讓學生在家長和教師的輔助下,實現全面成長。

四、應用網絡直播課程,拓展學生德育學習路徑

在對學生進行道德品質的教育指導過程中,經常出現部分教師力不從心的現象,究其根本是教師本身對高尚道德品質理解不深入造成的,這嚴重制約了學校德育的質量。因此,加強小學教師的品德教育刻不容緩。而為了更加快速地解決這一問題,讓學生能夠有一個良好的道德品質學習環境,教師可以請知名教師進行遠程直播教學,以拓展學生的德育知識學習路徑。

比如,教學無私奉獻精神時,除了學校教師對學生進行教育指導外,教師也可以請一些當地的知名教師進行網絡直播教學,讓學生在本校就可以接受其他教師的指導,在拓寬自己學習路徑的過程中,提高對無私奉獻精神的理解。此外,網絡直播課程也具有互動的功能,學生可以直接將自己的疑問告知開展直播課程的教師,進行即時的互動,使學生在及時解決自己的疑惑中,更好地完成對無私奉獻精神的學習。同時,網絡直播課程這一新穎的教育方式,也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強化學生對無私奉獻精神的認識。

基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網絡直播課程的優勢能夠彌補本校教育中的不足,為學生拓寬德育的路徑,讓學生在與名師互動過程中,完成對德育內涵的有效理解。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網絡環境是未來社會發展的大環境,信息化的社會也是未來社會發展的主要趨勢,所以,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指導中,教師應當主動利用多樣化的網絡教育資源,豐富學生學習德育知識的方法,讓學生在增強自身學習興趣的同時,逐步形成高尚的品格,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全面發展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李菊香.小學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新課程(中),2019,(10).

[2]陳萬禮.網絡時代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途徑[J].西部素質教育,2019,(22).

[3]李婷,權玲玲.網絡環境下開展小學德育工作的思考[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14).

[4]張明塘.基于微課的學校德育教育教學探討[J].才智,2016,(10).

[5]李萌.淺談個性化教育背景下微視頻的德育作用[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5,(6).

[6]吳志強.基于網絡環境下的小學德育教育研究[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4,(21).

[7]曹慧萍,吳頌欣.網絡平臺提升小學數學課堂德育效能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電化教育,2013,(5).

[8]楊淑霞.小學德育教育在網絡形勢下的新方法[J].學周刊,2012,(28).

[9]張文瑞.對網絡時代小學德育工作的思考[J].學周刊,2012(13).

[10]馬鳳蘭.“互聯網+”背景下做好班級德育工作的幾點思考[J].甘肅教育,2016(17).

猜你喜歡
信守道德品質德育工作
品質培養勢在必行
一株草
取之有道
在解決“道德沖突”中升華小學生道德品質
信守承諾,莫負眾生
淺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對策
承諾
教育部下發關于印發《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討如何提高新時期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好奇”的代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