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舞蹈類課程思政教學探索

2020-10-09 02:09孟丹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20年20期
關鍵詞:改革思路舞蹈教學人文素養

孟丹

摘 要 高職院校藝術專業學生,肩負著傳承文化的重擔,負責文化的傳播。對于高職院校舞蹈專業學生的思政教育,主要就是依靠思政課程,在專業課程中并沒有體現出思政教育,導致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并不能充分滿足未來企業崗位的需求?;诖?,就需要高職院校轉變對待思政教育的態度,積極將傳統的思政課程轉變為課程思政,使得課程思政能夠充分發揮積極作用,促進舞蹈類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 高職院校 舞蹈教學 改革思路 人文素養 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

針對高職院校舞蹈類課程思政教學的開展,本文首先提出了高職院校舞蹈類課程思政的重要性,其次提出了高職院校舞蹈類思政課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高職院校舞蹈類課程思政教學策略。旨在通過分析高職院校舞蹈類課程思政教學的方法,有效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政政治高度。

1高職院校舞蹈類課程思政的重要性

通常而言,高職院校學生的文化程度相對較低,對于思想政治的關注度也相對較低,具有較強的自我意識。同時,高職舞蹈類專業的學生,對于專業課的重視遠遠高于文化課的重視程度,并且大部分學生對于思政課程并不感興趣,導致部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較低,不具備合格的職業道德素養,缺乏較強的崗位適應能力等多種問題。但是,大部分學生對于專業課程的興趣卻較高,因此,高職院校就可以在專業課程中融合思政教育的內容,便于學生接受思想課程的內容,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以及道德觀的樹立,更好的培養舞蹈類專業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

2高職院校舞蹈類思政課存在的問題

2.1對待思政課態度冷淡

高職院校舞蹈專業學生,大部分學生對于文化課都較為排斥,且具有嚴重的偏科現象。因此針對政治課,更是缺乏興趣,導致大部分學生沒有明確的政治方向以及政治信仰,缺乏參與政治的積極性,缺乏良好的政治思想意識。

2.2對政治思想缺乏正確的理解

大部分高職院校在教導學生的過程中,受藝術無國界理念的影響,大部分舞蹈專業學生對于政治課程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問題,沒有正確了理解相關的政治理論知識,導致大部分學生缺乏歷史使命感,過度重視自我,將實現個人目標作為人生的最終目標,過度崇拜西方的自由主義思想。雖然舞蹈專業學生的思想較為活潑,但是卻缺乏一定的深度,缺乏一定的理性,并且對于制定的規劃缺少較高的自制力進行執行。同時,大部分舞蹈類專業學生邁入社會較早,還沒有堅定樹立人生觀、道德觀以及價值觀,較為容易受到社會上各種思想的影響。

2.3德育實效性有待提升

高職院校舞蹈類專業的學生,對于思想政治課程的態度,大都是采取“臨時抱佛腳”的態度,考試成績過關即可,并不最求更深一層次的理解掌握。對待思政課程具有一定的消極態度,進而導致學生在步入社會之后,缺乏正確的道德信念,缺乏集體觀念,不具備良好的誠信意識,缺乏社會責任感。

3高職院校舞蹈類課程思政教學策略

近幾年,高職院校逐漸重視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在不斷實踐的道路上,逐漸將思政課程轉變為課程思政。而高職院校舞蹈類專業,如何更好的在專業課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高度,就需要學校制定有效的方法途徑,推進課程思政教育的全面施行,為高職院校舞蹈類學生步入社會、適應崗位奠定良好的基礎。

3.1提高課程思政的重視程度

為了能夠有效發揮出課程思政的重要作用,營造良好的思政教育課堂氛圍,就需要高職院校重視課程思政的重要作用。從高職院校的領導層人員到各個專業的任課教師,都需要提高對思政課的重視程度,同時加強師資、教學設備等方面的投入,進而使得課程思政建設能夠得到良好建設,保障課程思政的質量。另外,還需要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在開展思政課教學的過程中,不應該僅僅局限于課堂的50分鐘,還應該在專業課程中,科學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班主任教師還需要定期開展思政與專業融合的主題班會,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高度。并且舞蹈類專業的團委會還需要定期組織相關的活動,讓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到良好的思政范圍,進而能夠將所學的思政知識漸漸融入到生活當中,保障學生思想政治高度的提升。

3.2明確課程思政的教學目的

教學目標的制定,主要就是教師在開展課程思政教學過程中,對預期目標的教學效果進行總結分析,不僅僅代表著課程思政教育開展的起點,還能夠將課程思政教育開展的終點結果充分體現出來。因此,高職院校舞蹈類專業教師在制定課程思政教學目標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將知識與思政價值進行良好的融合,將其作為教育的基礎,圍繞專業知識教學目標、情感教學目標,構建合理的課程思政教育體系。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道德觀,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形成良好的人格,充分發揮課程思政的積極作用,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高度。同時,在此過程中,還需要引導學生在學習專業課程知識的過程中,對歷史文化、國家發展歷程進行詳細的了解掌握,并在專業知識課程中,讓學生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了解文化傳承的重要性,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情感目標,通過在專業課程實踐過程中思想政治內容的學習,激發學生潛在的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愛國情懷。同時,教師還可以適當引導學生樹立一定的行為目標,在專業課程的實踐過程中,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職業道德素養,進而使得學生思想政治覺悟能夠得到有(下轉第178頁)(上接第176頁)效提升。

3.3開展針對性和階段性的舞蹈教學

在目前的高職院校中,舞蹈專業學生主要分兩類:一是直接通過高考報考舞蹈專業的學生,這些學生有著較強的舞蹈基礎和能力。二是來自普通中?;蚱渌麑W校的學生,這些學生通常不具備舞蹈基礎。因此,高職院校學生舞蹈基礎的差異性還是比較大的,這給統一教學造成了一定的困難。同時,高職院校學生的身體條件不同,如身高、身體比例、身體的柔韌度等各不相同,適合和擅長的舞蹈種類也不相同。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考慮到學生的這些差異,針對不同的學習對象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進而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教師要在新課標的指導下,用不同的手段解決不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比如,對于學習芭蕾舞的學生,教師要從基礎的腳尖站立訓練開始,由淺至深地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教育和引導學生,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在平常的授課過程中積極鼓勵每一個學生,讓學生不僅學好每一個基本動作或基礎知識,還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情操。

3.4在社會實踐中融入思政教育內容

通常而言,高職院校的舞蹈類學生具有較多的社會實踐機會,都能夠感受到舞臺演出的魅力,但是在演出的過程中,都需要由專業教師或者輔導員共同幫助完成,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努力將思政教育內容融入到其中,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

例如:舞蹈類專業學生會面臨部分規模較大且任務較重的實踐機會,通常從舞蹈排練階段到演出階段,會具有較長的準備時間,但是由于演出之前,對于演出舞臺并不了解,舞蹈節目都會面臨被更改的情況。因此,部分學生在此過程中不可避免就會出現煩躁的情緒,甚至還會有部分學生產生抱怨心理。在此時,專業教師以及輔導員就可以及時召集表演學生進行開會,對學生產生的不良情緒進行合理疏導,鼓勵學生、讓學生在以飽滿的態度融入到彩排當中,并且從專業的角度對節目進行分析,幫助學生更好的梳理出排練演出方案,保證演出的順利進行。

4總結

在舞蹈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對舞蹈技能和舞蹈知識的學習,還要注意更新教學理念,制定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教育教學方案,推動舞蹈事業的發展,為社會培養更多舞蹈人才。

參考文獻

[1] 蔣曉奇.高職舞蹈課程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的策略研究[J].黃河之聲,2020(07):151.

[2] 周慧君.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實用性研究[J].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22(01):94-96.

[3] 劉廣予.高職舞蹈課程教學與地域文化的融入[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20(05):52-53.

猜你喜歡
改革思路舞蹈教學人文素養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研究現狀與改革思路
淺談舞蹈演員良好個人修養的養成
淺談舞蹈演員的舞臺表現能力培養
高校人文素養教育勢在必行
試論戲曲的改革與發展
教師在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中的影響
高校 《大學語文》 課程教學模式的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