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滲透訓練:提升學生習作素養的必由之路

2020-10-09 13:02呂香芝
讀與寫·下旬刊 2020年10期
關鍵詞:貼近生活

呂香芝

摘要:管建剛老師說:“習作就是為了自我的表達和與人交流”。在習作的過程中教師就要能夠利用多維的渠道滲透學生的習作訓練,讓學生在習作的過程能夠感受到快感和幸福感,。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習作的綜合素養。

關鍵詞:滲透訓練;習作素養;貼近生活

中圖分類號:G623.2 ?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30-0033-01

管建剛老師曾經說過:“寫作就是為了自我的表達和與人交流。如果學生不懂得寫作是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學生就不能知道寫作的方向在哪里,學生的寫作僅僅是受命于教師的作業,根本享受不到寫作的快感、榮譽感和幸福感?!边@段話的意思非常明白“自我表達和與人際交流”是別人不能代替的,只能學生親歷親為親悟親身體驗??墒钱斚碌膶W生,他們都是一些碎片的閱讀的,不會積累,不會表達,針對學生的現狀筆者采用滲透訓練,提升學生習作素養。

1.貼近生活,滲透訓練

當下的學生生活其實很單一,教師在訓練學生的習作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而應該滲透到整個校內校外的生活,讓學生能夠把生活和語文的學習有機的融合,能夠讓學生做個有心的人,養成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及時積累、隨筆記錄的好習慣。但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要能抓住生活的點滴,例如我們學校曾經組織學生給操場上的周圍填土,看著學校堆著高高的土丘,老師帶著學生一鏟一鏟把圖填到操場的周圍,為此,筆者借助于信息手段,拍攝了很多精彩的瞬間,接著筆者借助于學校的公眾號寫了一篇篇新聞報道,每個學生學生看到自己生活的場景,都覺得非常的有趣。在這樣的激勵下,學生習作的熱情也被激發起來,學生很快也寫出一篇篇詳實而又生動的文章,筆者抽出幾篇讓學生評議,學生感受語文與生活同在,生活就是習作的源頭。

學校組織了春游,回來之后,筆者并沒有讓學生去寫,可是班里的很多學生都把精彩的見聞和感受寫了出來,其中有的學生這樣寫道:“田野,蔥蔥綠綠的,像一片柔軟的綠毯?!薄靶『?,叮叮咚咚的,似乎在唱著春天的歌”……這樣精彩的片段層出不窮。

學校開展整本書閱讀活動,同時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閱讀采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展示出來。剛開始的時候,很多的學生非常的為難,認為讀書就可以,為什么還有做這些多余的事的,各種的抱怨聲不絕于耳,筆者就聽著學生的抱怨,當學生的抱怨聲漸漸停止,筆者說道:“同學們,心情不好吧,老師讀書也要做思維導圖,剛開始的時候和你們一樣,抱怨、憤怒,感覺太無聊,可是我的心理話沒地說,怎么辦,我就寫在我的隨筆日記上,請同學們聽聽我的心理話?!碑敼P者讀完了筆者的這篇日記,學生大吃一驚,原來這樣也能寫出一篇隨筆,太好了。學生立刻把自己的情緒寫在自己的隨筆日記上。當學生把隨筆日記寫好,筆者就展示了筆者在讀《歷史深處的憂慮》做的思維導圖,當學生看到我做的思維導圖時,被這樣形式表達所吸引著,學生情不自禁地想去閱讀,想去嘗試,不久學生一幅幅精美的思維導圖呈現在筆者的面前,當看著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時,我一一評價,當筆者問到學生為什么這樣制作能否說出你理由和你制作的艱辛的過程時,有個學生感慨地說:“我反反復復做了幾遍,第一遍感覺沒有把主要的人物寫清楚,第二遍感覺色彩搭配的不合理,第三遍感覺形狀不美觀,這幅思維導圖是我第四遍的作品,無論從色彩上、人物的分析上和構圖上我是比較滿意的?!笨粗鴮W生展示的作品,筆者就引導學生把自己制作的過程和遇到的困難用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學生很快就能用隨筆的形式把自己在制作思維導圖遇到種種的困難和制作的過程寫了出來。

從這些事可以看出,學生的習作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教師的慢慢的引導,讓學生做個有心的人,讓學生自己去感受生活,這樣讓學生隨筆習作訓練學生就不會感覺到是一種負擔了,學生寫著寫著,就把隨筆日記當作了一種樂趣,學生在寫隨筆的過程學生的各種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和訓練,學生的情感生活也豐潤了,語文學科滲透在生活中也落實了。

2.因勢利導,在學科中滲透訓練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特別是學生在習作的過程,可以在其他學科中搜集一些相關的信息。在數學課上一些理性的公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形式去表達;部編輯教材中有一個單元的內容都是寫動物,比如《母雞》、《貓》等這些文章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也能明白某一些道理,但是如果讓學生能結合《勞動與技術》了解母雞和貓的生活習性,學生在寫隨筆就簡單多了。從《勞動與技術》中還能了解到剪枝的學問;從《科學》中能夠了解物質的三態變化;從《道德與法治》中能夠知道奉獻和索取等等,讓學生能夠通過學科間滲透,讓學生在不同的學科中不斷地搜集、不斷地積累,這樣學生在寫隨筆就能順手拈來。

當然學科的滲透并不是讓作文課的學習排擠其他課的學習,而是讓其他課的學習能為作文課提供相關的素材,讓學生能夠加深對其他學科的理解,讓語文學科訓練源于其他學科,又能有效地服務其她學科。當然,這些融合,需要教師精湛的專業知識和廣博的相關學科訓練的滲透,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著親身的體驗,有著活教材,這樣才能有效激發學生習作的興趣。

3.結語

總之,學生的隨筆訓練既是學生生活的積累,又是語文綜合能力訓練;既是學生完成知識和能力的轉化的過程,又是學生語文學習和思想教育相融合的過程。學生的習作隨筆訓練是學個性化學習的過程,讓學生能夠運用語文學習的規律,為自己終身的學習奠定堅實基礎。我們教師在教學中要能注重滲透性的隨筆習作訓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能感覺習作的有趣,這樣就能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 管建剛.我的作文教學故事.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05-01.

[2] 管建剛.《我的作文訓練系統》.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05-01.

[3] 潘俐.義務教育第二學段讀寫能力轉換研究.蘇州大學,2017.

猜你喜歡
貼近生活
為有源頭活水來
讓英語教學回歸生活本真
幸福的人
高中語文課程應該更加貼近生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