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合作社+農戶”扶貧模式的創新實踐研究

2020-10-10 11:59肖湘湘許麗娟陳泉
中國商論 2020年18期
關鍵詞:合作社產業扶貧龍頭企業

肖湘湘 許麗娟 陳泉

摘 要:L集團依托“企業+合作社+農戶”利益聯結機制,落實主體性和共享性,采用“8+3”扶貧開發方案和系列扶貧舉措,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扶貧帶動作用,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但產業基礎薄弱、利益聯結阻滯、經濟利益受損等問題也嚴重削弱了L集團產業扶貧的時效性。為此,各行為主體應積極承擔責任,以提升企業實力、完善利益聯結、強化政策支持等手段鞏固龍頭企業扶貧成果,助力產業振興及精準脫貧。

關鍵詞:產業扶貧 ?龍頭企業 ?合作社 ?農戶

中圖分類號:F27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0)09(b)--03

1 問題的提出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近年來,隨著脫貧攻堅的深入推進,我國扶貧開發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果,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得到了有效緩解?;卩l村振興戰略,回顧精準扶貧背景下“三農”問題的變革歷程,產業振興聯合產業扶貧既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手段,又是推動脫貧開發的必由之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制度載體影響著產業扶貧的質量與效能,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蓬勃興起,展現出產業化經營的強大生命力。其中,“企業+基地+農戶”“企業+合作社+農戶”等以龍頭企業為主導的聯結模式有力推動農業朝著產業化、規?;较蜣D變,在脫貧攻堅戰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L集團旗下龍頭企業均采用“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以其成熟的產業扶貧模式及創新實踐,在安徽省宿松縣的扶貧開發工作中做出了卓越貢獻?;凇皥詻Q推進精準扶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代任務,以L集團油茶產業鏈為例,旨在深入探究“企業+合作社+農戶”內在聯動機制的基礎上,充分發掘L集團產業扶貧的特色經驗和實踐路徑,并針對龍頭企業扶貧的若干困境,為豐富產業扶貧政策、推廣可復制的產業扶貧模式提供一定的理論嘗試和實踐借鑒。

2 “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的內在聯動機制

2.1 “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概要

早期的農業產業化經營多為“企業+農戶”模式,生產和回收過程分離,導致生產程序缺失、農產品合格率低、違約現象突出等弊病?!捌髽I+合作社+農戶”模式中,合作社作為農戶與企業之間的中轉點,橫向連接企業與農戶,提高組織化程度,推動產業鏈的橫向一體化,縱向連接生產、加工、運輸、銷售等環節,形成產業鏈的縱向一體化。

2.2 企業、合作社、農戶之間的利益關系

2.2.1 “企業+合作社+農戶”的主體性

農戶按照規定的時間、數量、質量等要素進行規范化生產;積極接受培訓,適應產業發展需求;主動參與協商,了解合作社的運行狀況;以多種形式參與企業經營,充分發揮主體性作用等。

合作社擬定相應的協調機制,形成科學高效的組織架構和獨立自主的決策體系;健全進退機制,理順成員結構;完善利益分配,處理好企業與農戶之間積累與消費、按股分紅與按惠顧額返利的關系等。在合作社問題上,中國多數合作社不具有“所有者與惠顧者同一”的本質規定,因而部分學者認為中國并不存在真正的農民合作社,但也有學者提出“異化或偽形的合作社仍具有合作特性,屬于產業化和股份合作制的過渡性中間組織,富有中國本土特色的創新形態” [1]。

企業依據市場風向提供生產信息和生產資料,督促合作社和農戶調整產品結構,保證生產績效;引入“互聯網+”“生態+”等現代理念,推進農業與旅游、教育、養老等產業深度融合;強化社會責任感和共同體意識,采取直接投資、參股經營等形式,引導農戶加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等。

2.2.2 “企業+合作社+農戶”的共享性

處在產業鏈低端的小農戶可通過加入合作社或企業獲得資金、技術、市場、信息等方面的優勢資源,降低農業生產成本,穩定農產品銷售價格,也可以通過就業、入股、分紅等方式豐富自身收入來源;通過接受企業或合作社的管理和培訓,獲得專業技能,開展標準化的生產與規?;慕洜I活動;通過加入共同體避免個體與其他市場主體發生交易時利益受損,增強農戶應對自然和市場風險的能力等。

依托企業在市場中的主導地位,合作社可以有效解決生產經營成本、農產品收購價格和市場競爭力等深層次問題;利用產業鏈中的地位分工,適當拓展銷售渠道和關系網絡,增加合作社作為獨立市場主體的競爭力;整合組織社員提高生產規?;图s化水平,不斷增強合作社內部凝聚力和外部吸引力等。

通過同合作社、農戶開展廣泛合作,企業可以優化配置土地資產、扶貧資金等有限資源,獲得穩定的原材料和勞動力,有效節省生產成本和交易費用;基于利益共贏原則,不斷完善風險應對機制,增強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在宣傳銷售、品牌建設等方面投入相對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改善企業形象,實現經濟利益和社會利益相統一,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等。

3 L集團的發展現狀與扶貧實踐

3.1 “企業+合作社+農戶”油茶產業鏈的經營實況

L集團位于農業大省安徽,注冊資金約3.29億,旗下省級龍頭企業4家,市級龍頭企業1家?;凇捌髽I+合作社+農戶”產業發展模式,L集團的經營業務覆蓋油茶種植、油茶加工、油茶旅游、生物科技研發、貧困戶就業創業服務等方面,具備完整的油茶產業鏈。

3.1.1 油茶種植

隨著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制度的進一步完善,經嚴格挑選和勘察,L集團已在安徽境內確定了適合大面積發展油茶種植的9個鄉鎮40個行政村,承包土地6.9萬畝,并成功將油茶種植基地建設為了安徽省農業標準化示范基地,全力推動油茶產業的發展。

3.1.2 油茶加工

L集團油茶加工產業園占地200畝,引進專利技術“水法”,徹底摒棄壓榨、浸出等傳統工藝,以純凈水為介質,零添加、零污染、常溫常壓提取油茶籽油,以求全面保留油茶籽原有營養,產出高端保健型食用油。依托生物科技研究院,L集團深度開發油茶產品,培植含有藥用價值的油茶籽,提取含有中藥價值的油茶籽油,躋身中藥油茶行業。

3.1.3 油茶旅游

依托安徽省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L集團啟動“釣魚臺油茶旅游核心區”建設項目,全面帶動鄉域經濟環境和鄉域經濟水平的改善。旅游核心區建設面積約30平方公里,包括油茶香榧園林2.4萬畝、油茶香榧園林游步道9萬米、油茶香榧園景觀亭25座、體驗式農家樂5家等特色區域。

3.1.4 科技研發

從油茶產業亟待解決的問題出發,L集團注重技術研發,登記成立“龍成生物科技研究院”。研究院下設科技研發中心和專家工作站,與北京工商大學、湖南農業大學等多所高校合作,研發洗護品、保健品等多類產品,深度拓展油茶籽產業鏈。

3.2 L集團產業扶貧的實踐路徑

3.2.1 “8+3”系統化扶貧開發方案

產業扶貧是我國開展扶貧工作的主要模式,對發展農村特色產業,帶動貧困戶增收具有強效作用。通過系統研究各地不同的扶貧實踐,林萬龍等(2018)將現實中多樣化的產業扶貧活動歸納為產業發展帶動扶貧模式、瞄準型產業幫扶模式和救濟式產業幫扶模式三類[2]。產業發展帶動扶貧模式具有“涓滴效應”,龍頭企業通過擴大原材料需求、增加就業崗位等途徑帶動貧困戶,但該模式在扶貧過程中缺乏精準性,內生性資源不足的特困地區和自身條件極差的特困人口往往無法從“涓滴效應”帶來的經濟增長中受益。瞄準型產業幫扶模式通過支持貧困戶開展生產活動對接貧困戶,有效培養貧困戶生產經營和市場參與能力,但該模式面臨較大的市場風險,對產業合作的深度和貧困戶的勞動能力要求較高。救濟式產業幫扶模式中企業直接利用產業扶貧資金,給予當地貧困戶一定數額的物質幫助,缺乏可持續性的救濟式扶貧與我國產業扶貧的初衷背道而馳,無法提高貧困戶內在的脫貧能力?;诖?,為切實致力脫貧攻堅,全面支持鄉村振興,L集團在產業扶貧的過程中尊重地方發展實際,靈活運用三類扶貧帶動模式,創立“8+3”扶貧開發方案,即通過包括荒山流轉租金、進園務工薪金、承包管理酬金、超產分成獎金、訂單種植訂金、農副產品售金、貧困子女助學金、銷售額提取扶貧基金在內的“8金”和包括創業就業幫扶、村屬農戶參股分紅幫扶、公益捐助幫扶在內的“3幫扶”,持續不斷地將扶貧資金和就業崗位精準輸入農村地區,既能培養現代化的職業農民,也能有效帶動貧困戶增產增收,對推動農村地區扶貧開發具有重大作用。

3.2.2 緊密型利益聯合機制建設

利益聯結機制是指“各經濟主體之間在利益方面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制約關系及其調節功能”,其中最重要的利益關系和聯結機制是龍頭企業與貧困戶在共同利益上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3]。依據當地油茶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L集團有效依托“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開展扶貧工作。為避免經營主體地位懸殊、利益分配不合理等突出問題,L集團極力維護企業、合作社、農戶之間權責明確、分工有序、報酬對應的利益共同體關系,為當地貧困戶提供有效保障。在利益聯結和分配機制方面,L集團同時采用企業型和股份型兩種高級形式,企業型中個體農戶從屬于企業,農戶或者基地處于企業的生產端,企業與農戶建立產業或勞務合作關系,農戶成為企業的固定員工,按月獲得穩定的工資收入。股份型中L集團向合作社提供現代化管理路徑,采取增資擴股或股權轉讓等方式進行合作,通過合作社組織農戶以資金、土地、生產工具等要素入股油茶產業鏈,農戶有權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三者之間形成具有產權共有關系的利益同盟。此外,在政府的管理和監督下,企業與部分貧困戶直接簽訂長期性產銷合同,為受地形地勢影響而無法參與土地流轉的貧困戶提供充足的生產資料和技術服務,指導其生產出符合標準的農產品,同時對農產品進行保價收購或者兜底回購,保證貧困戶的合理收入預期,并按一定比例返還貧困戶部分利潤。

3.3 L集團產業扶貧的現存困境

3.3.1 產業基礎薄弱

L集團至今僅有七年的成長發展期,七年內旗下企業在基地建設、科技研發、脫貧攻堅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短時間內L集團仍存在產業基礎薄弱的事實。在種植端,當地農戶缺乏對油茶產業鏈的了解,再加上油茶生長周期較長,從栽苗到掛果長達五年,短期看不到收益便會降低農戶的生產積極性和對企業的信任度。在加工端,由于科研成本高昂,先進技術全面推廣的難度大,因而部分產品只能采用傳統的茶油壓榨和提煉技術,油茶綜合加工利用率有待改善。在銷售端,因油茶產品易受氣候、人文等環境因素的影響,再加上作為新興品牌,L集團油茶產業的市場知名度不高,大范圍的市場營銷受限。

3.3.2 利益聯結短板

企業與農戶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是龍頭企業產業扶貧模式持續發揮作用的核心保障,只有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利益關系,才能保證龍頭企業與貧困戶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體,真正實現農業發展、農民增收、企業增效的目的。理論上,L集團與農戶之間已初步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利益聯結機制,但在具體實踐過程中依然面臨著若干困境,信任危機和利益沖突猶存。首先,由于大部分農戶固守傳統,小農意識強烈,對入股企業存在一定程度的排斥心理。其次,合作社機制組織化程度低,在利益聯結問題上缺乏靈活有效的協調機制,時常出現職能掣肘、互相推諉的情況。此外,農戶和企業或農戶與合作社簽訂的合同缺乏約束力和保證機制,油茶籽的收購數量和質量得不到保障,油茶生產存在一定的市場風險。

3.3.3 經濟收益與社會效益沖突

作為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市場主體,龍頭企業往往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承擔農村發展、扶貧開發等社會責任會增加企業經營成本,降低企業的利潤水平。在產業扶貧的過程中,L集團在雇傭培訓農村勞動力方面耗費了大量時間和資金成本,在生產收購過程中不僅要承擔因農村水利、電力、交通等公共基礎設施的不完善而導致的額外成本,還要面臨農作物產量和農產品質量不穩定的運營風險。此外,由于產業鏈的特殊性,企業和合作社辦理生產許可證、審批材料的流程繁瑣復雜,在油茶籽加工產品的質量檢驗問題上面臨巨大的設備和技術難題。如若相關政府部門無法提供有效協助,L集團將會在市場競爭中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經濟收益與社會效益存在沖突勢必會影響L集團扶貧開發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難以實現產業扶貧的成效。

4 “企業+合作社+農戶”產業扶貧模式的優化建議

4.1 提升企業實力,助推產業扶貧

當地政府要建立積極有效的扶持政策,對龍頭企業進行市場化的系統管理,從地區資源結構體系、地區農產品種植結構以及產業政策等方面建立健全完整的分析機制[4],最大程度地發揮地區的資源優勢和企業的生產優勢,以政府和企業的綜合實力帶動產業的發展。在種植端,L集團應及時向農戶宣傳普及油茶種植的相關知識,使農戶在企業成長壯大過程中增收獲益,提升農戶參與的積極性和對企業的信任度。在加工端,L集團應靈活利用公司財政和社會資源,推進油茶育種、栽培和精深加工等重要環節的技術創新,提高油茶籽生產加工效率。在銷售端,L集團應強化風險意識,建立健全防控應對機制化解生產銷售危機,同時充分利用數字媒體擴大品牌知名度,提高產品的市場占有率。

4.2 完善利益聯結,健全監督機制

基于“企業+合作社+農戶”產業扶貧模式,激發貧困戶的脫貧意識和致富動力,鼓勵農民將土地經營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等資產入股合作社,同時設置專項資金提供土地流轉后的社會保障服務,減少農戶入股的后顧之憂。此外,建立產權明晰的合作機制,明確各參與主體的財產占有權和收益權,在政府部門的組織下,經流轉雙方參考、協商、意見統一后,簽訂有規范文本格式的合同,確保農戶分享企業發展紅利。最后,優化契約合同制度,建立上下級政府、政府與社會組織、政府與經營主體聯動的綜合監督體系,以法律精神規范各方的共同體意識和契約意識,對企業、合作社或農戶的惡意違約行為實施有效懲罰,維護契約形式和內容的完備性,使經營活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4.3 強化政策支持,降低幫扶成本

在支持龍頭企業產業扶貧的問題上,政府應從多方面精簡龍頭企業產業扶貧的成本,比如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確保公共服務項目向龍頭企業傾斜,為企業發展和產業扶貧提供有利的外部環境;建立健全科學的技術支持體系,協助企業為農民提供技術培訓和專業教育,減輕企業的用工成本和管理成本;在項目審核、產品驗收、稅務辦理、貸款申請等事務中精簡多余的行政程序等。此外,政府還應從政策上強化對龍頭企業的支持,在財政稅收、金融貸款、土地流轉等方面給予信用檢驗合格的龍頭企業一定的支持和保障,通過建立健全政策支撐和扶貧統籌的控制策略,確保龍頭企業實際的經濟收益遠高于扶貧開發成本,充分調動龍頭企業的積極性,確保經濟利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徐旭初,吳彬.異化抑或創新?——對中國農民合作社特殊性的理論思考[J].中國農村經濟,2017(12).

林萬龍,華中昱,徐娜.產業扶貧的主要模式、實踐困境與解決對策——基于河南、湖南、湖北、廣西四省區若干貧困縣的調研總結[J].經濟縱橫,2018(07).

王強.農業龍頭企業參與精準扶貧的實踐研究[D].太原:山西大學,2019.

劉任平,劉蘭星.精準扶貧中的龍頭企業模式及其運行措施[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04).

猜你喜歡
合作社產業扶貧龍頭企業
興寧19家企業獲評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
蔬菜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實踐與啟示
完善專業合作社社會化服務,促進家庭農場發展
煙農專業合作社用工管理探析
廣西省產業扶貧探析
踐行“產業扶貧”農民增收超10倍
淺析迪慶州精準扶貧情況
海南橡膠被認定為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