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杏鮑菇菌糠栽培雙孢菇關鍵技術

2020-10-12 14:40王妮妮
農業科技與裝備 2020年5期
關鍵詞:關鍵技術栽培

王妮妮

摘要:利用杏鮑菇菌糠生產雙孢菇可以緩解資源短缺矛盾,減少環境污染,促進食用菌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對發酵、播種、覆土前發菌管理、覆土及覆土后發菌管理、出菇管理等環節進行關鍵技術總結,建立杏鮑菇菌糠生產雙孢菇的標準化、集約化、規?;a模式,以期為菇農提供技術指導。

關鍵詞:杏鮑菇菌糠;雙孢菇;栽培;關鍵技術

中圖分類號:S646?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4-1161(2020)05-0001-03

杏鮑菇生產周期短、經濟效益高,種植面積逐年擴大,目前其工廠化栽培日產量超過1 000 t。但是工廠化栽培條件下,二次出菇的杏鮑菇商品價值大打折扣,經濟效益顯著下降,一次出菇后必須更換菌糠,因而產生大量的菌渣,如不對此加以利用,既浪費資源、又污染環境,因此,亟需研究科學處理杏鮑菇菌糠的方法。經過一次出菇后,杏鮑菇菌糠中仍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如粗蛋白、粗脂肪、粗纖維、微量元素等,可以作為草腐菌培養料、飼料、肥料、能源材料等進行循環利用。將杏鮑菇菌糠用于食用菌再生產,可以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本課題將杏鮑菇菌渣與牛糞等進行混合作為培養料生產雙孢菇,總結發酵、播種、覆土前發菌管理、覆土及覆土后發菌管理、出菇管理、采收等環節的關鍵技術,形成杏鮑菇菌糠栽培雙孢菇的標準化、集約化、規?;a模式,為菇農生產提供技術指導,進一步推動遼寧省食用菌產業發展。

1 發酵技術

堆制發酵培養料是雙孢菇栽培的重要技術環節。選用新鮮的工廠化杏鮑菇菌糠、無霉變的玉米秸稈及干燥的優質牛糞,配方為杏鮑菇菌糠30%+玉米秸稈35%+牛糞30%+過磷酸鈣1%+石膏1%+石灰3%。發酵前打掃發酵場地并消毒。

1.1 一次發酵技術

培養料一次發酵在室外進行,建堆流程為主料預濕→翻堆→添加輔料→再翻堆→建堆。建堆前先將選擇好的菌糠破碎后噴淋透水,同時將牛糞噴淋透水,建堆時加入其他輔料,充分拌勻,使培養料含水量為75%。人工建堆堆高1.5~1.8 m,堆寬2.0~2.5 m,堆長度因料量和場地而定。有條件的地區可用鏟車建堆,鏟車起堆規格為25 m×6 m×5 m(長×寬×高)。建堆7 d內經翻堆機翻堆,料溫55~65 ℃,經3~4次翻堆發酵后,使培養料達到含水量70%、含氮量1.8~2.0%、碳氮比20∶1及pH值7.5左右,料外觀呈深紅色或棕紅色,有氨味,不粘手,玉米秸稈段有彈性。發酵12~14 d進行二次發酵。

1.2 二次發酵技術

二次發酵在播種前20 d左右進行,分為前發酵和后發酵。前發酵翻堆3~4次,堆預濕、建堆和翻堆與一次發酵相同。后發酵分3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升溫階段,將料堆溫度上升至58~62 ℃,保持12~24 h;第二階段是恒溫階段,通過通風將菇房中的料溫降低至50~52 ℃,保持4~6 d;第三階段是降溫階段,停止加熱,使房溫和料溫逐漸降低,當料溫在28 ℃以下時,后發酵結束。

2 播種技術

應用6步播種法進行播種,即播種前的準備工作、鋪料、菌種和播種工具消毒、翻料、菌種及培養料檢查和溫度測定、播種。菌種選擇原則為:一選本地當家品種,二選適齡菌種,三選打包和運輸過程中無污染菌種。適宜遼寧地區種植的雙孢菇品種有W192和雙20,其抗逆性強、抗雜菌力強、菌絲生長健壯、優質高產。播種前先要做好菇房(棚)消毒。料鋪好后,控制室溫在22 ℃以下,料溫穩定在25 ℃以下,菇房內無氨味。采用混播+層播和穴播+層播的方式。播種量以培養基的投料量為依據,一般100 m2栽培面積使用750 mL的麥粒菌種200瓶;小粒型品系的菌種,株行距稍大,100 m2使用量為150瓶。播種后,根據培養料發酵程度、干濕度、菇房保濕性調整培養料排緊程度。

3 覆土前發菌管理技術

覆土前發菌期需25~30 d,控制室溫20~25 ℃,料溫20~24 ℃(最高不超過28 ℃),空氣相對濕度70%左右,暗光。播種后要經常檢查有無雜菌、蟲害的發生,如發現雜菌、蟲害應及時采取防治措施以防擴大蔓延。光線過強會影響菌絲生長,可在料面上覆蓋報紙等來遮光、保濕。

4 覆土及覆土后發菌管理技術

4.1 菌床覆土

雙孢菇栽培必須覆土,覆土質量和方法直接影響雙孢菇的產量和品質。對覆土材料的要求:一是結構疏松、透氣性好、有一定的團粒結構,二是有較高持水能力,三是含有少量的腐殖質和礦物質,四是有適宜的酸堿度(以pH值7.2~8.0為宜),五是無害蟲和病菌,六是含鹽量低于0.4%??蛇x擇泥炭土、壤土、黏壤土作為覆土材料。在接種后22~25 d,菌絲即將長滿培養料時開始覆土。覆土方法有稻殼土一次覆土法、粗細土覆土法和草炭土覆土法3種。

4.2 覆土后發菌管理技術

覆土前期通微風,溫度22~25 ℃,空氣濕度80%~85%,通過“吊菌絲”使菌絲向土層上生長。7~10 d,菌絲達到覆土表面1 cm左右時,逐漸加大菇房通風量,使菌絲定位在此層土層中,提高空氣相對濕度至90%,降低溫度至14~16 ℃,促使子實體迅速形成。爬土階段溫度不易過高,以免菌絲結菌被和形成子座,影響產量。菌絲穿透草炭土厚度的70%~80%時可進行搔菌。搔菌后將床面上多余的草炭土用耙等工具除掉,使菌絲更均勻,整齊扭結。

5 出菇管理技術

5.1 濕度管理

噴水是出菇階段的重要管理技術。子實體含水量為89%~91%,生育階段所吸收的水分主要來源于培養料、覆土層和空氣濕度。水分管理原則為:結菇水要狠,出菇水要穩,轉潮水要準,維持水要常,不打關門水。要噴好壓菌水、結菇水、出菇水、轉潮水、越冬水、發菌水,控制適宜的菇房空氣相對濕度。

5.2 溫度管理

子實體生長發育的最適溫度為14~18 ℃。秋季前期溫度達22 ℃以上時設法降溫;冬季通過凈化棚膜和加厚草苫、棉被給菇房增溫,確保夜間少降溫;春季前期注意保溫,調水不可過早,避免床面過濕,防止春寒傷害菌絲。中后期以降溫保濕為主,白天高溫時不通風,夜間溫度低時再通風,菇房頂可加蓋草苫、室內地面澆水降溫,床面控制用水或不噴水。

5.3 通風管理

秋菇前期夜間及清晨室外溫度比室內溫度低時通風,雨天門窗全部打開,以利于吸入室外比室內溫度低的新鮮空氣和較大濕度。室外溫度在16~20 ℃時,背風通風口要日夜常開,夜間無風時把所有門窗打開。秋菇后期氣溫降到14 ℃以下10 ℃左右時,中午通風,白天風力不大時通風時間可適當長一些,引進棚外的熱空氣,提高棚溫,多開朝南的通風口,隨著氣溫的下降逐漸關閉部分直至全部。越冬期堵塞朝北拔風筒,封閉朝北通氣窗,朝南通風門窗掛防風簾子。春菇前期以保溫保濕為主,少通風,通風安排在中午高溫時進行。春菇后期以降溫保濕為主。

5.4 其他管理

出菇時還要做好光線管理、菌床衛生管理、菌床越冬管理、菌床補肥等工作。栽培場地采取遮陰措施和弱光管理。每次采菇作業后,徹底清掃菇房及床面,把掉下的培養料碎屑、泥塊、菇根之類的雜物清除干凈。菇房越冬管理重點抓好菌床整理及打扦、通風、保溫、保濕、追肥、松土、除老根等技術措施。出菇期間要供給菌床足夠的養分,在雙孢菇產量已收70%~80%時進行追肥效果最好,以營養液碳氮比值為18~20的水溶液為好。

參考文獻

[1] 李輝平,林金盛,曲紹軒,等.杏鮑菇菌渣栽培秀珍菇配方試驗及效益分析[J].食用菌,2015(5):28-29.

[2] 李明暢,欒積毅,盧偉,等.食用菌菌糠的循環利用研究現狀[J].農業裝備技術,2017,43(1):28-30.

[3] 臧春龍.利用杏鮑菇菌糠生產高溫平菇配方篩選試驗[J].農業科學,2019(3):11-14,36.

[4] 王黎明,臧春龍,劉偉,等.利用杏鮑菇菌糠生產秀珍菇試驗[J].農學學報,2018,8(6):68-71.

[5] 郭萬正,魏金濤,趙娜,等.杏鮑菇菌糠配制波爾山羊全混合顆粒日糧的研究[J].中國畜牧雜志,2016,52(15):27-30.

[6] 陸歡,徐寧,王小艷,等.杏鮑菇菌糠制備氨基酸水溶肥[J].食品工業,2020(3):10-13.

猜你喜歡
關鍵技術栽培
防雷關鍵技術在自動氣象站系統中的應用探究
網絡安全態勢感知關鍵技術研究
基于多源衛星影像基礎地理信息數據關鍵技術研究
無人機集群作戰關鍵技術及發展趨勢
AI全科教師開發:基礎、模型與關鍵技術
母 校
草莓的立體栽培
TD—LTE關鍵技術與發展展望
不同培養料栽培金福菇對比試驗
雞腿菇高產栽培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