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戰略視閾下藏區特色村落發展模式調查

2020-10-12 14:32罡拉卓瑪
新西部下半月 2020年8期
關鍵詞:德吉村落特色

打造特色村落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環節之一,是有效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展步伐的一個途徑。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通過在易地搬遷項目德吉村實施以藏文化為主題的“文化旅游+精準扶貧+鄉村振興”模式,逐漸形成德吉村特色發展模式,為鄉村振興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近幾年,在鄉村振興戰略推動下,藏區文化旅游產業快速增長,對藏區的發展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條件,以自然景觀為依托的生態旅游、寺院為中心的文化旅游、草原為載體的民俗旅游活動得到國內外廣大游客的認可,各級政府也對其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昂拉鄉德吉村作為新型藏族村落,以政府扶持和自身建設的方式,超越了傳統的文化和民俗旅游。在政府的財政支持和大力宣傳下,德吉村依托黃河水岸景區,以藏文化為主題的“鄉村振興+美麗鄉村+文化旅游+精準扶貧”模式,通過種植藏茶、體驗鄉村文化等多種渠道,推動了特色村落的蓬勃發展。

德吉村概況

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東南部,東南與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碌曲縣、瑪曲縣和青海省果洛州瑪沁縣為鄰,西北與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縣、貴德縣和海東市化隆、循化縣接壤。州府所在地隆務鎮距省會西寧市182公里。全州總面積1.88萬平方公里,占青海省面積的2.63%。黃南藏族自治州南部澤庫、河南兩縣屬于青南牧區,是畜牧業的主要基地。全州轄有同仁縣、尖扎縣、澤庫縣、河南蒙古族自治縣,有28個鄉、7個鎮、7個居委會、251個村(牧)委會。

尖扎縣位于黃南藏族自治州北部,全縣總面積1714平方公里,占黃南藏族自治州總面積的9.57%。全縣轄3鎮6鄉1個辦事處, 86個行政村,全縣現有人口64138人,有藏、回、撒拉、土等民族。昂拉鄉是尖扎縣黃河南岸典型的安多農耕文化區,總面積47.7 1平方公里,轄有10個村,共有1052戶,4272人,全鄉共有回族70戶、303人,是一個藏回雜居的農業鄉?,F有耕地3368畝,人均占有耕地1.19畝,均為自流水灌溉的水澆地。2015年,當地政府投入400萬元對措加村60戶、尖巴昂村10戶農家樂進行改造,投入200萬元修建昂拉鄉旅游集散中心,并對昂拉鄉旅游業進行整體規劃,以促進全鄉經濟社會發展。轄區橫跨黃河兩岸谷地,地勢較為平坦,光熱資源豐富,土地肥沃,適宜種植大田蔬菜、特色雜果、冬小麥等喜溫作物,是尖扎縣最早也最成功發展復種作物的鄉鎮,具有豐富的農業資源優勢。

2016年,德吉村建立,成為昂拉鄉的一個行政村?!暗录睘椴卣Z,具有“幸?!敝?。這一年,尖扎縣為了實現2020年脫貧攻堅,將易地扶貧搬遷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舉措,對全縣淺腦山地區生存條件惡劣、基礎設施嚴重滯后的7個鄉鎮30個村農牧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226戶893人,同步搬遷非建檔戶25戶53人,共251戶946人進行集中搬遷安置,在青海省尖扎縣昂拉鄉河東地區實施了易地搬遷項目。2017年集中安置落實完成后,德吉村依托黃河水利風景、氣候、海拔、區位等優勢,積極創新探索扶貧易地搬遷與鄉村振興戰略相結合、與新能源利用相結合、與發揮資源優勢相結合、與發揮區位優勢相結合、與文化旅游業相結合的新路子,培育了以鄉村旅游為龍頭,特色農業、文化、光伏等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的“多業共生、多輪驅動”扶貧特色產業。據統計,2018年,德吉村接待游客2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320萬元,門票收入10萬元。

德吉村特色村落的發展路徑

2017年以來,德吉村以民俗文化、射箭文化、黃河文化、農耕文化等元素為載體,建設了獨具民族風格的藏式搬遷住宅,并實施了休閑廣場、碼頭、自駕游營地、露天沙灘、婚紗攝影基地、花海、農耕體驗、農家樂、小吃廣場等旅游后續產業項目,還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引進中青建設集團對德吉村景區進行市場化運營,為搬遷的貧困群眾“背靠山水美景吃上旅游飯”打下了堅實基礎。

(一)以優勢資源為主的文化旅游,夯實脫貧攻堅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生態旅游作為一種全新的旅游方式越來越受歡迎。德吉村以豐富的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相融合的重要戰略,深入挖掘文化內涵,不斷提升文化品位,使旅游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當地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過程中,瞄準德吉村依山傍水,景色宜人,鄉村旅游發展潛力巨大的優勢,發展特色旅游項目。動員30戶搬遷群眾開辦了各具特色的農家樂,38戶搬遷群眾在美食廣場經營土燒饃、酸奶、糌粑、釀皮等當地特色飲食,逐步打造出“品地方美食,住藏式民宅,游黃河風光”的旅游發展模式,將搬遷群眾牢牢綁定在產業發展鏈上,開創了文化旅游與脫貧致富融合發展的新局面。2019年,德吉村接待游客28萬人次,車輛5.2萬輛,旅游綜合收入740萬元,群眾分紅80余萬元。

2018年,尖扎縣總投資450萬元,修建德吉村花海及農事體驗區、售票管理用房、圍欄、廊道、停車場和游步道及觀景亭等易地扶貧產業項目。為了提高貧困戶收入,尖扎縣委、縣政府總投資180萬元改造提升30戶農家樂基礎設施,安排16戶貧困戶在景區入口、出口、停車場等區域工作,有的還成了觀光車駕駛員,每人每月發放補助500元。購置5輛自行車和10個沙灘椅,分別分配給六戶貧困戶自行管理運營。2019年,與中青建設集團簽訂協議,著力建設集水上旅游開發、休閑游樂設施、中高端游客接待中心、民俗文化餐飲一條街、拓展訓練基地、農耕文化休閑體驗、異地化季節性康養基地于一體,多種業態融合發展的旅游綜合體。

為了開發農村旅游,在坎布拉國家森林公園和五彩神箭等文化旅游經驗基礎上,德吉村在尖扎縣委、縣政府的支持和引導下,實現文化與旅游融合的多元化、擴大化、縱深化,促進德吉村文化旅游發展,是當地村民收入水平大幅提升,為尖扎縣的脫貧攻堅作出了貢獻。

(二)發展特色農業,推動旅游文化多樣化

近年來,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交通設施的不斷改善升級,以特色農業為核心的鄉村旅游得到了快速發展,為我國農業的發展和農民增收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發展特色農業作為實現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也對農村社會的和諧穩定具有一定的影響。雖然青海藏區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和鮮明的農牧業特色文化,有利于形成農旅融合發展的典型模式,全面推動藏區脫貧攻堅,但由于生態脆弱、旅游服務設施不完善、服務人才短缺等因素,仍然存在旅游無法轉型升級為產業化、市場化、規?;瘑栴}。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尖扎縣德吉村由傳統農業轉向特色農業,以種植藏茶、各類鮮花、經濟作物等農業為基礎,形成農業產值為主要受益來源,旅游附屬發展的“旅游賦能型”農業。

德吉村堅持把特色農業作為提高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實現持續增收,穩定脫貧的根本舉措,把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做為壯大村集體經濟的主要途徑,因地制宜,以土地流轉、租賃等方式,利用230畝土地(每畝每年1000元),其中40畝土地創辦苗木合作社、160畝土地創辦藏茶種植合作社、30畝土地建設農事體驗園,引導和扶持村民創辦農業合作社,增加了群眾收入。同時,積極引導和扶持貧困群眾創辦以苗木、藏茶種植和農事體驗為一體的綜合性觀光農業園,形成了集聚優勢和規模效應。通過與當地政府簽訂協議,苗木合作社培育的苗木在每年的國土綠化中自產自銷。貧困戶村民通過苗木培育、藏茶種植和農事采摘等年收入達100萬元以上,年人均增收達7000元,切實解決了貧困群眾就近就地打工難的問題。

(三)加強光伏扶貧,提高貧困戶收入

2015年,全國光伏扶貧試點建設規模達1836兆瓦,對956個貧困村、43萬建檔立卡貧困戶和8.8萬戶失能貧困戶解決了無集體收入問題。德吉村作為一個藏區的貧困村落,存在能源消費結構不合理、能源利用形式落后、能量利用效率低等問題。為了有效利用新能源,2018年起,德吉村每家每戶屋頂安裝光伏發電,給德吉村村民帶來了新的收入。2018年,為了充分利用德吉村光照資源豐富的有利條件,通過扶貧開發與新能源利用及節能減排相結合的方式,利用援建資金在德吉村發展戶用光伏扶貧產業,為251戶搬遷戶在屋頂安裝光伏發電系統并接入電網,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每戶每年實現5000余元的穩定收入。在后續產業發展中,德吉村不僅堅持綠色發展,而且還為無勞動能力或弱勞動能力的搬遷群眾謀到了生計,改變了從前只能靠政府兜底維持生計的困境。

(四)加強技能培訓、促進貧困勞動力就業增收

近年來,各級政府逐年加強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力度,極大地提升了農牧民技能水平,為農牧民就業及農業增收奠定了基礎。2016年德吉村實施易地搬遷以來,尖扎縣大力實施就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走出一條“強、改、全、保、扶”的培訓模式,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德吉村的農牧民個人收入,為藏區的發展和穩定提供了新的思路。

德吉村作為尖扎縣境內貧困戶集中安置的扶貧點,全村人較缺乏就業技能,而且存在嚴重的“等、靠、要”思想,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進程。為了激發搬遷群眾的內生動力,尖扎縣委、縣政府積極發揮“引路人”“鋪路人”的角色,堅持物質脫貧與精神脫貧兩手抓、兩促進。始終堅持“問計于民,問需于民”,讓搬遷貧困群眾擁有更多的知情權、參與權,發揮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結合生態管護、旅游開發、藏區社會治理、產業扶持等積極開發就業崗位,先后開發生態公益性崗位181名、旅游服務人員29名、村警2名、水管員2名、環衛工30名、保安10名、光伏管理員15名,直接解決就業達352人,占全村勞動力的70%,全面實現了就地就業局面。同時,開設農家樂30家,對60名搬遷農牧戶開展廚藝培訓,讓搬遷群眾參與鄉村旅游的開發,實現“開門是店、關門是家”,并引導38戶群眾經營土燒饃、酸奶、糌粑、釀皮等特色餐飲產業,讓游客不僅能夠賞美景,也能品味地方民俗風情。德吉景區成功入選“2018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被評為“全省移民易地搬遷安置示范點”和“AAA級景區”,已成為生態環境優美、風格獨特、特色鮮明的生態景觀村落。

德吉村特色村落的發展特點

自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三農發展熱度空前,也為特色村落的發展帶來了更多的經濟活力,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一)依托黃河沿岸文化生態的發展模式

德吉村作為黃河沿岸的一個行政村,以保護黃河沿岸生態、弘揚黃河文化為宗旨,依托黃河沿岸的文化生態和自然地形地貌,成為集旅游觀光、休閑娛樂、文化展示為一體的特色村落。游客來這里,可以體驗黃河文化、青海藏區農業文化、安多藏族民俗文化等。短短三年時間,曾經貧困的德吉村成為了青海及周邊地區游客眼中的“小三亞”。

(二)藏文化與旅游產業相結合的綜合發展模式

旅游業是德吉村最大的收入來源。當地把藏民族傳統文化融入鄉村旅游發展,增加當地的旅游人文資源,形成德吉村獨特的旅游文化資源,實現了藏族傳統文化的繼承、傳播和發揚,又推動了德吉村經濟的發展,增加當地居民的經濟收入。2019年,德吉村舉行品藏茶、嘗地方美食、農產品展示及“德吉杯·五彩神箭”射箭賽等系列活動,邀請到海西、海北、海南、海東、西寧等45支600余名射箭隊員及裁判員的參與,共賞德吉美景、感受箭鄉神韻、聚力旅游發展,對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升尖扎鄉村旅游的整體質量和服務水平,充分展示射箭之鄉的魅力,進一步加強民族團結,促進傳統射箭文化的發展,增進相互的友誼,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三)政府扶持與村民主體性

政府作為特色村落保護者,要擔當平衡各方權利和義務的職責,對在特色村落中從事旅游服務業、第三服務業、民俗文化產業等開發商的經營范圍和權責義務進行規范和整頓,將村落的保護和產業發展落實到法律的框架內。同時,發揮政府的積極引導作用,充分挖掘民族文化和自然資源,激活村民的積極性,進而讓村民體現出在旅游文化中的主體性。在尖扎縣委、縣政府的積極引導下,德吉村充分挖掘藏文化積極因素,并將其融入鄉村旅游發展,規范管理,實現鄉村旅游的規范化和市場化。通過合理的旅游資源規劃和相應的資金扶持,改善鄉村的基礎旅游設施,完善鄉村旅游服務意識、建立鄉村行業協會、健全安全衛生救助機制和行政監督管理體系。

2019年7月4日,德吉村外包給旅游公司。根據外包協議,自當年起,外包商對德吉村251家分紅戶每家補助1000元,第二年每家每戶的補助提升為1500元,第三年每家每戶補助再次增加為2000元。從第四年開始,以每戶2000元的補助為基數,每戶每年增加100元。同時,從2019年開始,公司將安排凈利潤的15%用于壯大村集體經濟,并保證以后每五年遞增3%,最終達到30%。為了推動德吉景區社區集體經濟發展,2020年,外包商對德吉社區資助3萬元,擬在2021年資助4萬元。同時,尖扎縣對德吉村21戶農家樂24名從業人員進行業務技能和綜合素質的培訓,并幫助村民開發輔助產品,將村民推到開發旅游文化一線,培育村民的旅游文化思想,實現德吉村旅游文化的可持續發展。

總 結

特色村落發展離不開科學規劃和旅游資源整合,這不僅要政府加大投入,同時也需要當地居民的積極配合。發展特色村落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手段,鄉村振興戰略是特色村落延續和發展的主要保障,為特色村落發展提供了全新的政策視角。德吉村作為可持續發展的特色村落,把特色村落的歷史文化、生產活動及藏文化和景觀建筑相互融合,保持環境的健康發展和加強生產的經濟效益。特別是區域性城鄉互動旅游發展模式,對曾經標有“貧困”標簽的德吉村特色村落的旅游發展帶來了更多的發展機遇。

村落作為最初的孕育生命的人類聚居地,在人類社會的發展中始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特色村落是村落經過長時期積淀并傳承下來的人、建筑、自然的協和體,是人類進化過程中與自然協調共生的結果。德吉村獨具特色的藏文化,形成了尖扎縣一帶地理氣候、地形地貌、地方材料、鄉村建筑等自然因素和文脈傳承、生活習慣、宗教禮儀和風俗人情等人文因素相結合的人文條件,為德吉村的旅游文化提供了新內容,由此形成“德吉村模式”。毫無疑問,這種模式對藏區脫貧攻堅提供了新思路、新模式,也對藏區的社會經濟發展和和諧穩定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參考文獻

[1][日]藤井明.聚落探訪[M].寧晶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年.

[2]孫九霞.傳承與變遷——旅游中的族群與文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

[3]國家民委經濟發展司.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經驗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3年.

[4]周建明.中國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4年.

[5]周嵐,朱光亞,張鑑.鄉愁的記憶:江蘇村落遺產特色和價值研究[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7年.

[6]王思明,劉馨秋.中國傳統村落:記憶、傳承與發展研究[M].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年.

作者簡介

罡拉卓瑪 青海省社會科學院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為藏學和宗教學

猜你喜歡
德吉村落特色
油畫《村落》
德吉:創業路上收獲成長
格桑德吉:感動中國的最美鄉村女教師
A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Similarities in Belief Systems between Navajo sand Tibetans
引發海嘯(下)
特色睡床滿足孩子們的童年夢
格桑德吉:感動中國的最美鄉村女教師
2009年熱門特色風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創特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