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施農業工程的發展路徑與深化方案分析

2020-10-12 17:11曹慶波
關鍵詞:設施農民工程

曹慶波

摘要:文章首先針對設施農業工程的概念與特征展開必要的說明,而后進一步就如何積極推進我國設施農業工程實現深化發展加以討論。

關鍵字:設施農業工程;發展;方案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總體社會背景之下,農業同樣必須實現發展,才能實現其經濟價值,才能實現產業環境的更新,切實提升農民自身利益的同時,也是謀求農業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所在。而設施農業工程,在目前農業這個特殊的發展階段中,其價值不容忽視。

一、設施農業工程的概念與特征

從概念上看,所謂設施農業,就是在環境相對可控條件下,采用工程技術手段,進行動植物高效生產的一種現代農業方式。其應用環境多為密集型的農業種植和養殖領域,相對而言工作空間要求比較小,大多可以實現立體化的種植或養殖,同時對環境,諸如溫度濕度等要素要求比較高的情況。從技術的層面看,設施農業工程處于多個學科交叉的邊緣領域之中,目前仍然處于多個領域相關技術融合的初步階段,但是就發展本身而言,相對比較穩健,已經取得了諸多應用成果,正在不斷的深化和推廣之中。

設施農業工程的本質,是利用多項技術手段,來實現對于自然光溫等條件的改變和優化,為動植物的生長創造良好條件,使其能夠實現全天候生長,加速農業種植養殖進程,縮短收獲周期,提升農業生產經濟效益。作為一個全面的生產技術體系,設施農業工程涉及到多個方面專業領域,諸如環境安全型溫室、環境安全型畜禽舍、環境安全型菇房等,都是設施農業工程的應用范本。而從發展的角度看,我國設施農業工程在現階段呈現出如下幾個突出特征。

首先,需求總量大,但是自動化水平仍然有待于進一步的提升。需求總量大,會從市場的角度推進設施農業體系實現大規模的快速發展,但是這種發展仍然屬于一種粗放型的發展狀態,因此從根本上看,我國的設施農業工程本身,在自動化水平和管控的精確性方面就存在嚴重不足。這種局面也造成了我國該領域市場的猶豫不前,甚至于很多農業工程并算不上是符合概念的設施農業工程,而只是溫室,簡單具備防雨保溫等基本功能而已。土地利用率低下、采光性能差、溫度調節無法有效把控,以及機械程度和自動化程度欠缺,仍然是我國在該領域面對的突出問題。

其次,溫室類型過少,無法滿足市場需求。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氣候差異較大,對應地,不同地區對于設施農業工程的要求也會存在比較大的區別。但是從市場供給的角度看,設施農業工程技術和物料的供給端,都不能實現面向市場的良好服務。甚至于設施農業工程更多只承擔起了物料經銷商的角色,并不能提供完整的工程框架以及持續的全生命周期技術支持。在市場環境中,則突出表現為,花唄地區的農業設施,可能在華中和華南地區難以取得同樣好的農業種植養殖收益,并且農民在技術支持的獲取方面,更多需要獨立尋求解決方案,而無法通過供應商實現一站式的服務-物料采購。

最后,目前的設施農業工程還存在一些負面作用。比較突出的表現,即為設施農業工程對于其內部的土壤環境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并且相關設置農業工程的物料,在自然環境中的代謝兩個方面問題。對于前者而言,設施農業工程之下,會因為設備構成不合理,或者工程規模大等細節問題,造成設施內土壤板結和鹽堿化的問題,導致土壤pH值大幅度下降,最終形成酸化問題。而對于后者而言,設施農業工程中淘汰下來廢棄的塑料覆膜等物料,如果處理不當,必然會給自然界帶來不利影響。

當前在我國設施農業工程發展的過程中,相關的不足還有很多,諸如人才和技術跟不上,未能實現有效的同步發展等,同樣不容忽視。

二、積極推進我國設施農業工程實現深化發展

通過千萬的分析可以發現,當前我國的設施農業工程,仍然處于起步階段,未能實現妥善的產業閉環,綠色設施農業,以及精細化自動化等更無從談起。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一方面要大力推進市場應用,從應用中發現問題和不足,另一個方面則是要加強科技研發力量的投入,以其早日實現設施農業工程的自動化,推進農業生產效率效益更進一步。在未來的一個發展階段中,應當重點著眼于如下幾個細節:

1.以產業的思想打造設施農業工程

當前我國的設施農業工程,從根本上看,仍然停留在技術層面,是不同的技術堆砌起來的一個組合,而不是一個整體。想要切實推進設施農業工程的深入發展,還有必要從產業的角度出發,對其展開審視。必須明確兩個方面的要點問題,其一在于設施農業工程的服務指向,是農民本身,因此一切都要以能夠落實在具體的農業實踐環境中作為衡量準繩。其二則是要求設施農業工程成長成為一個有機體系,將技術和服務,甚至于政策等諸多細節納入其中。唯有這兩個方面的同時落地,才能有效推進設施農業工程的發展和建設。以農民為本,以農民的需求為本,才能幫助設施農業工程落實到具體的應用環境之中,才能發現落實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才能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而只有將技術和服務打包成為一個整體,才能切實降低農民引入相關技術的難度,才能形成設施農業工程的產業鏈。

2.以“互聯網+”有效推動設施農業工程的成熟

“互聯網+”對于設施農業工程發展的價值,同樣需要從兩個方面加以理解。首先,即要讓設施農業工程和其用戶,也就是農民之間實現“互聯網+”,讓農民能夠通過互聯網這個載體,更好的對設施農業工程進行了解和深入的學習。其次,則是要讓“互聯網+”技術融入到設施農業工程的技術框架之下,結合成為一個有機整體。這從根本上看,是要求設施農業工程實現數字化和網絡化,是要求設施農業在實現的過程中,要將存在于其中的每一個細節元素映射到網絡數字環境之中,在網絡上實現對于設施農業園區的全面了解,甚至于引入自動化的終端,對設施農業工程的前端進行遠程控制,從而提升設施農業本身的生產效率。這是設施農業工程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同時也是“互聯網+”在農業領域中落實的一個必然選擇。

3.加強必要的政策以及資金支持

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要求政府必須在現有的農業投入基礎上加大資金投入力度,而設施農業工程作為農業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環節,必然也只有在相關支持之下才能進入更為快速的發展狀態。尤其是對于農民而言,雖然我國農民的知識文化水平在近年來有了顯著的提升,但是仍然有極大的一部分農民處于文化水平相對較低的處境之中,想要讓他們去主動了解設施農業,甚至于拿出一些錢來進行投資,難度都是比較大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必要的政策支持可以消除農民的疑慮,而資金支持則可以減輕設施農業工程引入的第一輪投資壓力,對于加速設施農業工程在基層環境中的應用,有著不容忽視的積極意義。

三、結論

設施農業工程是農業產業發展的必然選擇,這是不容回避的趨勢。但是同時也應當承認,當前我國的設施農業工程,在發展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諸多阻力。唯有結合實際的發展,對障礙一一排除,才能構建起健康快速進步的產業環境,才能使其發揮應有的價值。

參考文獻:

[1]蔣和平,陸世宏,農業工程技術創新與農業現代化[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7(10):13-14.

[2]齊飛,朱明,周新群,魏曉明.農業工程與中國農業現代化相互關系分析[J].群;魏曉明農業工程學報,2015(1):22-23.

[3]馬廣,應義斌,農業工程技術在農業現代化中的作用[J].農機化研究,2017(11):15-16.

[4]王榮海,黎明,周群君,劉曉明,加快我國設施農業工程建設的措施與方法[J].魏曉明農業工程學報,2015(1):22-23.

猜你喜歡
設施農民工程
耕牛和農民
一圖看懂寧波金融“五強”提升工程
高速透平真空泵工程應用
農民
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已達1200萬(等10則)
設施農業文摘
做農民的貼心人
同步閱讀理解兩則
泛濫的“工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