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2020-10-14 21:34李梅
新教育時代·學生版 2020年17期
關鍵詞:邏輯思維能力現實意義培養方法

李梅

摘要:隨著我國新課改步伐的加快,有關小學數學教學理念和方式也發生了系統性的變化,開始將邏輯思維培養作為重點內容,集中鍛煉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實踐應用技能。而本文則旨在強調小學數學教學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的現實意義前提下,探討現代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怎樣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現實意義;培養方法

引言

數學屬于社會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輔助工具,進行數學教學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充分鍛煉學生個體的邏輯思維能力,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至于究竟如何科學有效地安排這類工作,相關細節會在后續深入性延展。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現實意義

選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加入邏輯思維培養部分,不單單可以輔助學生快速完成不同等級難度的學習任務,同時更可以為他們日后獨立思考和應對各類生活難題,指引方向。結合新課程標準觀察分析,任何學科知識的構建,都要兼顧教學的系統性、完善性、邏輯性、權威性特征,如此才可以迎合學生多元化的學習和發展需要,更好地貫徹素質化教育方針[1]。如在平常的數學教學中,假若教師可以巧妙地使用圖片、列表、探索、觀察、驗證等輔導模式,便能夠令學生迸發出更多的熱情去主動思考問題,在教師的提示和同學的互動作用下,拓寬視野和思維范疇,更加積極勇敢地面對學習、生活中的種種挑戰。由此看來,選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加強對學生邏輯思維的訓練,的確顯得十分關鍵。

二、現代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妥善方法

1.加強數學語言訓練

數學學習實際上就是活躍數學思維的活動過程,而這一切都要依靠于數學語言才能順利進行,換句話說,只有熟練掌握數學語言,才能夠促成小學數學教學活動高效率、高水平地進行[2]。作為一名優秀的小學數學教師,第一要務就是將數學語言和數學知識點緊密融合,隨后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進行邏輯性和準確性思維。

好比說在進行△=〇+〇,△+〇=18題目解答時,教師就可以教會學生進行數學語言轉化,即三角形是圓形的兩倍,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圓形相加等于18,那么就代表圓形的三倍是18,便可以快速得到圓形是6,三角形是12。又如給出既定條件“修一條180米長的水渠,第一日修了三分之一”,隨后鼓勵學生結合已有知識點和實踐經驗來補充、解決問題,這樣一來就能夠同步鍛煉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令他們即便面對各類難題都可以快速提煉出脈絡明了的知識點。

2.利用變式去鍛煉學生的觀察、對比技能

在針對教材內的例題進行講解時,教師要妥善把握挖掘深度,包括適當變化例題來拓寬和延伸知識點等等。至于變化的方式則包含改變條件和結論、圖形變換、類比拓展等等,旨在引導學生進行多個層面的探討解析,將一個題目變成一類題型,帶動知識的遷移和拓展。

好比說一類習題的內容為“甲乙兩地相距2400千米,兩艘輪船分別從兩地同時對開,其中快輪速度為80km/h,而慢輪的速度為60km/h,那么要過多少時間兩船才會相遇?”教師可以基于此來引導學生進行題目轉變,即前面條件不變,問題則是“經過8個小時后兩船的距離是多少?”之后再要求學生對比兩個題目的相同點和差異性,再結合已知條件去進行解答,實現自身思維由簡易到復雜、由一般到特殊的過渡,從而更加精準性和完整性地梳理各類數量關系,理清解題要點。

3.透過多種解題方法去教會學生靈活思維

在實際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還要注意彰顯算法的多元化。即鼓勵學生憑借以往經驗和既有的邏輯思維慣性,去沿用更多差異化的計算方式來解題,進一步穩固他們自主探索的積極性。特別是在面對相同問題時,教師當鼓勵學生盡量開發出最多的解題方法,借此增強他們的思維發散和創新潛力。

好比說“修路隊正在修一條公路,已修和未修部分的比為5:3,又知道已修比未修部分多600米,請計算這條路的總長度?”隨后再引導學生總結出多種解題方法,一方面將這條路平均分成八份,已修占全長的5/8,未修的則占3/8,然后再配合對應的數量除以對應的分率,就能夠得知這條路的總長度,對應的算式是:600÷(5/8-3/8)=2400米。再有一方面則是將“已修部分與未修部分的比是5:3”這個條件改成“未修部分是已修部分的3/5”,就可以得知已修分率為1,未修分率為3/5,隨后再借助對應的數量來除以分率,分別計算出已修和未修的長度,相加之和就是總長度。對應的公式表現為已修:600÷(1-3/5)=1500米,未修:1500×(3/5)=900米,全長:1500+900=2400米。

4.轉化思想,調動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數學教學活動中,轉化思想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環,其作用在于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和發散他們的思維。

如在講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之前,教師可以借助遷移和同化方式來演繹長方形的計算公式,令學生明白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基礎數據是底和高,進一步將底乘以高這類新知識點融入原有的認知體系之中,為日后他們熟練性地掌握和靈活性地沿用三角形、梯形等圖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奠定基礎[3]。具體的方法就是基于轉化思想和數學方格媒介來進行平行四邊形割補、平移,將其成功地轉化成一個長方形;又或是鼓勵大家尋找一些類似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的實物進行課堂展示,令他們在實際觀察和互動探討之后,歸納它們的邊、角各自的共同特征,再慢慢抽象出圖形,概況出長方形還有平行四邊形的特征。如此一來,即可令小學生們快速理清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面積之間的關系,再透過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來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并借助實例進行驗證。在此期間,小學生的思想知識發生了明顯的轉化遷移,學習難度瞬間降低。

結語

綜上所述,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時,教師須有計劃和有針對性地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這樣才可以持續調動他們的獵奇、互動、創新創造的動力,借助問題和條件轉化來靈活解題,總結規律。長此以往,令小學生群體樹立起更加嚴謹求實的學習態度,大幅度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吳領香.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小學),2017,16(09):124-130.

[2]楊惠煌.小學數學數學中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探究[J].數碼設計,2017,38(10):155-159.

[3]尤琦宏子.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J].新課程(小學),2019,26(03):82-85.

猜你喜歡
邏輯思維能力現實意義培養方法
儒學視閾下芻議簞食瓢飲的顏回之樂與現實意義
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探究
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心靈的旅程
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論“教之道, 貴以?!钡默F實意義
初中生物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談學生化學興趣的培養
如何在中學地理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語文教學中對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