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大學生踐行五四精神研究

2020-10-14 15:12董婷婷
青年生活 2020年31期
關鍵詞:五四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國夢

董婷婷

摘要:在五四運動之后的一百年里,“五四”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國人為中華民族之崛起而努力。五四精神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聯系、相輔相成,二者相互支撐共同作用于培育擔負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五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夠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向同心,為青年實現中國夢助力。高校應該積極將五四精神融入到課堂教學、校園文化建設以及學生的社會實踐中,教育引導大學生成長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棟梁之材。

關鍵詞:五四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919年5月4號爆發一場中國近現代史上意義最為深遠的思想解放運動。經過一百年的歷史淬煉,五四運動離我們已經很久遠,五四精神卻歷久彌新,依舊影響著我們的青年。

一、五四精神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在關聯

弘揚“五四”精神有助于當代青年勇挑歷史重擔,堅持腳踏實地、奮發圖強。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五四精神的傳播,樹立大學生心中對五四精神的理解,促進大學生價值觀培育及其愛國情懷。

(一)五四精神的內涵

所謂五四精神,可以簡單概括為八個字“愛國、進步、民主、科學”。這八個字卻意義深遠。第一,愛國精神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在這場聲勢浩大的運動中,人民群眾表現出了極高的民族使命感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新時代,發揮愛國精神要堅持黨的領導,將愛國精神融入到生活和工作中,為實現中國夢貢獻力量。第二,五四時期,進步是追求真理不懈的動力、是敢為人先的決心。在“五四”時候,如何改造國家,有進步、落后兩種性質的方法。用馬克思主義理論來改造中國,就是一種進步。新時代,進步精神體現在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自我革新、奮發向上,做時代的奮斗者,推動社會全面進步。第三,五四運動引發了當時的人們對自由和民主的憧憬。從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到如今,黨一直十分重視民主思想。新時代民主精神體現在樹立民主意識,以人民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站在人民的立場。第四,在五四運動里,科學跟民主一樣,是反封建、反迷信的另一面旗幟??茖W精神是實事求是,探索知識,倡導真理,敢于創新、創造。新時代,用科學的理論武裝自己,科學精神體現在改革創新精神,提高創新意識,培養創新型人才,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

(二)五四精神蘊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紅色資源

五四精神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聯系、相輔相成,二者相互支撐共同作用于培育擔負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在學習和宣傳五四精神的過程中,直觀了解當時青年學生所展現出的精神面貌,有利于大學生產生正確的思想觀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引領大學生日常生活的行為舉止,對當代大學生的行為規范發揮重要功能。高校應積極開發和利用與之相關的紅色文化資源,充分調動大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實現厚植愛國情懷,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凝聚力量的激勵功能,最終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二、五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導大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緊跟時代步伐,了解社會現象并具有解決能力。大學生在五四運動中展現出站在時代前列,勇于承擔時代責任的精神風貌,并且學習和傳播馬克思主義。

第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向同心。從時間維度來說,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形成離不開五四精神支撐下的一切歷史實踐。 五四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都是當代青年的價值指引,但從內容上看,二者并非一一對應,而是一脈相承。因而,大學生就成為五四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重要的指向主體。新時代大學生傳承五四精神絕不能僅著眼于“愛國、進步、民主、科學”這八個字,而要在傳承實踐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用更加豐富、更加全面的價值觀進行導向。

第二,助力青年實現中國夢。當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每一個中國青年的夢。要想實現這一夢想,青年就必須具備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能力與才干,而這離不開五四精神的支撐。高校在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宣傳五四精神,提高學生對于五四精神的認同感。學習和弘揚五四精神,激發大學生愛國情懷、提高民主意識、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樹立堅定理想信念,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砥礪前行、努力奮斗。

三、五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

將五四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大學生形成優秀的道德品質。主要是利用高?,F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途徑,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引導學生的踐行五四精神。

第一,將五四精神融入高校課堂教學。在教材中加入五四精神的內容有利于其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大學生在興趣的驅動下選取關于五四精神的選修課,有利于五四精神發揮思想政治教育。教師應在課堂和生活中自然的流露出愛國情懷、砥礪前行的奮斗精神、追求真理和自主創新精神、積極參與民主政治等言行舉止,潛移默化的影響大學生踐行五四精神。大學生應對五四精神融入課堂教學呈積極態度。在課堂上認真聽老師的講解,對五四精神的內容進行主動深刻的思考。學生可以積極主動的促進五四精神融入課堂教學。

第二,將五四精神融入校園文化建設。首先,將五四精神融入校園物質文化建設中。校園的物質文化主要是指校園硬件設施,在進行校園建設時,可以增添五四精神的內容展現。其次,開展關于五四精神的校園文化活動。通過社團活動學習和宣傳五四精神,增強五四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效果。開展關于五四精神的主題講座。最后,將五四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國夢聯系起來進行專題講座,也可以針對愛國、進步、民主和科學精神做系列講座,深入了解五四運動時期的五四精神和新時代五四精神。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習近平.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陳九如、陳俊.內涵、價值、途徑:五四精神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J].中國高等教育,2020(Z1):44-46.

[4]劉玉珂,王萍.五四精神傳承與新時代青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34(02):13-18.

[5]王建敏.五四精神的當代價值[J].紅旗文稿,2019(18):38-39.

[6]左文琦.五四精神對新時代高校愛國主義教育的價值[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0(08):72-74.

猜你喜歡
五四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國夢
養浩然正氣 為青春導航
“五四精神”的當代價值及傳承發展
以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微博文化與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與融合
淺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與啟示
美媒:非洲人欲在華追求“中國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