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殘疾人社會工作的實務研究

2020-10-14 10:07董加興
青年生活 2020年31期
關鍵詞:社會工作殘疾人

董加興

摘要:殘疾人社會工作是專業社會工作對殘疾人工作的介入。殘疾人社會工作作為專門為殘疾人服務的社會工作實務類型,其發展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殘疾人的生存狀況和生理狀況。殘疾人在我們社會中是一個不小的群體,但是由于自身的缺陷和殘疾人社會工作理論和方法的滯后,他們常常無法充分參與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在社會中往往處于不利地位。因此,有必要結合我國實際,構建殘疾人社會工作體系,使他們享有同其他人一樣的權利和同等的機會。

關鍵詞:殘疾人;社會工作;實務研究

近年來,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 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 國家和政府對社會弱勢群體的保障工作也較為重視, 其中對殘疾人社會工作更加關注。這是國家進一步完善社會公平的體現。保障社會公平有利于實現社會穩定,是推動我國現代化建設的要求。

1實務:殘疾人社會工作的介入手法

社會工作有個案工作、小組工作與社區工作等專業介入方法, 從目前我國殘疾人實際狀況看, 個案社會工作與小組社會工作是較為合適并行之有效的殘疾人社會工作介入手法。

1.1個案介入手法

個案工作以單個案主或家庭為服務對象, 通過面對面交流的方式, 針對其需求與特點制定相應的工作計劃, 應用諸如心理調適、能力建設、網絡構建等具體行動, 為被服務者提供一系列的“助人”活動, 以達到改善和改變服務對象現狀的目的??茖W借鑒運用個案社會工作的一系列理論學派, 對于改善與改變殘疾人個體現狀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1.2小組工作介入手法

小組社會工作是由社會工作者和小組成員組成的有機聯系的系統, 是在小組成員的互動中達成經驗分享、相互支持、相互教育與治療, 從而帶來小組成員的行為和思維方式的變化。小組工作是社會工作者的工作過程, 也是小組成員改變的方式和手段。小組工作的基本價值觀與實務模式對改善與改變殘疾人狀況具有十分積極的現實與理論意義。

(1)基本價值觀

結合一般小組工作的價值理念, 殘疾人小組社會工作的基本理念可以表現為:每個人、包括殘疾人都有內在的價值和能力;殘疾人小組社會工作者和殘疾人組員之間以及殘疾人組員與組員之間都是互助互惠的關系;在小組成員的互動中, 殘疾人可以互相學習和啟發, 實現新的社會化, 有助于開創新生活。

(2)實務模式

與一般性小組社會工作模式相對應, 殘疾人小組工作同樣具有社會目標模式、互惠模式、治療模式、發展型模式。

①社會目標模式。該模式反對社會排斥, 要求社會的整體和諧, 強調社會是個人問題的根源, 個人問題的解決要通過社會變遷來實現。為此, 對于殘疾人, 應強調參與、賦權、提升意識、恢復功能以適應社會變遷。特別是通過小組互動, 推動其能力建設與賦權。

②互惠模式。該模式強調在助人過程中個人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構建, 其關注的焦點是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共生性。面對殘疾人個體與社會的沖突, 殘疾人小組社會工作強調個人的滿足是來自成員對系統的歸屬感和成員之間的相互依存與相互依賴, 形成殘疾人及社會人的互助系統, 尋求殘疾人平等的成長機會。

③治療模式。該模式是通過小組活動提供個人預防和康復的一種干預方式, 小組治療模式的特點是著眼于矯治、治療、人格重建等過程, 因此具有再教育與再社會化的功能, 其重在心理治療, 特別適合于殘疾人小組社會工作的開展。通過治療模式, 解決殘疾人在心理、社會和文化等方面的適應不良問題, 提升其適應社會的能力, 達到治療和補救的目的。

2殘疾人社會工作落實的具體措施

2.1為殘疾人提供參與社會的機會和平臺

殘疾人社會工作者的目的是幫助殘疾人走出自我, 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能力, 從而通過社會工作者的幫助, 促使他們提升參與社會工作的熱情, 推動殘疾人工作的開展, 讓他們明白殘疾并不可怕, 也并不可恥。每個人都有其優點, 社會工作者要積極挖掘殘疾人身上的優勢, 并通過自己的專業手段, 引導他們學會生存的基本技能。

2.2豐富殘疾人社會文化活動

社區活動是為了滿足社區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但是在以往的社區文化建設過程中對殘疾人的重視度不夠, 社區沒有考慮到殘疾人的需求。社會工作者要以社區為單位積極開展社區殘疾人活動, 調動殘疾人積極參與公益活動, 能幫助殘疾人做好自身恢復工作。

2.3完善殘疾人社會工作相關政策

政策支持是社會活動的法律依據和基礎,完善殘疾人社會工作的相關政策, 一方面是對我國保障性法規的完善和補充, 另一方面是社會進步發展的需要, 能夠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社會環境, 通過政策規定使社會活動更加規范化, 為幫助殘疾人提供更多便利, 完善殘疾人社會工作者相關政策能促使相關工作者把工作落到實處。

2.4完善殘疾人社會福利保障體系

社會保障體系是國家為了實現社會公平, 對弱勢群體提供基本的生活福利保障措施, 作為殘疾人社會工作者要積極開拓社會福利渠道, 幫助殘疾人獲得應有的福利, 可以靈活通過多種方式, 如社會捐助, 公益基金等。

2.5創新殘疾人社會工作模式

對于殘疾人的社會工作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要求,才能滿足當代的發展需要, 傳統的殘疾人工作基本都是由健康的工作人員開展, 容易給殘疾人造成自卑心理。為了改變這種情況, 可以創新殘疾人工作模式, 開展“以殘助殘”工作, 可通過選取部分積極樂觀的殘疾人, 然后經過專業的訓練和培訓開展社會工作。

3結語及對未來展望

殘疾人社會工作問題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加強對殘疾人的社會服務性工作, 有利于營造和諧溫馨的社會環境。我國的殘疾人社會工作目前尚不成熟, 需要在實踐工作中不斷完善。殘疾人工作者要積極開展自己的工作, 促進殘疾人的康復治療, 幫助殘疾人走出自卑陰影, 進一步提升殘疾人社會服務工作質量。做好殘疾人社會工作, 不僅有助于提高殘疾人的生活質量, 對社會穩定與和平發展也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周沛.殘疾人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研究[J].殘疾人研究,2016(1):16-19.

[2]姚尚滿.我國殘疾人社會工作的理論及方法探討[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6,18(9).

[3]戴玉昭.殘疾人社會工作所面臨的困境及策略探析[J].祖國,2017(14):288.

[4]丁靖儒.殘疾人社會工作中優勢視角的應用[J].商,2016(29):41.

[5]朱翠琴.優勢視角在殘疾人社會工作中的應用[J].懷化學院學報,2017(4).

猜你喜歡
社會工作殘疾人
結構性嵌入:社會治理視域下強制隔離戒毒“民警+社工”工作模式研究
社區退休老人的老有所為與社會工作介入
社會工作介入流動兒童需求與服務研究
以社會工作視角解決四大國有控股銀行服務質量提高困境
淺析儒家文化對老年社會工作的影響
我驕傲
老爺爺,我來幫您
十二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