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林樹種栽植及后期管理技術探討

2020-10-14 09:10徐艷華
青年生活 2020年31期
關鍵詞:經濟林

徐艷華

摘要:不同區域下的作物有不同的成長特性,因地制宜是樹種栽培的基本原則,經濟林應從當地的環境、土壤等條件出發, 構建多元化的經濟林樹種模式,使得林業生態建設更為多樣,栽培期間應選擇適宜成長的、具有一定抗病能力的樹苗,注重栽培的樹種篩選,通過后期的管理技術,保障樹種健康生長,滿足經濟循環的要求。

關鍵詞:經濟林;樹種栽植;后期管理技術

引言:

林木成長離不開人力的布控與管理,借助自然的空間,通過人為的干預,能夠促使林木成長處于一個科學的環境中,盡可能的排除了影響林木健康養殖的危險誘因,減輕了林木遇到風險的幾率,能夠保障經濟林的品質與產量達到相應的標準,為使得經濟林的作物具有經濟價值,且能夠持續生長,增加收益,應注重對樹種栽植的技術檢查,并注重后期管理技術的施行。

1.經濟林樹種栽植

1.1對樹苗進行質量篩選

選擇樹苗作為栽植的第一步,直接的影響后續一段時間,甚至多年經濟林的經營情況,若不能保障樹苗的質量,后期的管理多么的科學化,也難以完成預期的目標,通常為了簡化后期管理中的養護成本,減輕管理人員的壓力,會選擇適應當地環境,自身具有抗病能力,同時可適應土壤性質的樹苗。另外還應結合經濟林的建設指標,了解樹苗成長各個階段的需求,對樹苗養成后的狀態進行分析,保障生態環境建設達到標準,分析栽植植株的高矮、密度等,還應分析附近市場環境,減少運輸的距離,進行專業的樹苗檢測,若從外地選購樹苗,應做小范圍的試驗,避免樹苗長成效果與想象的大相徑庭,對于比較陌生的樹苗,通過第三方檢測后方可進行二次處理,保障其發芽率[1]。

1.2樹苗的栽植密度管理

密度是影響經濟林栽植效果的關鍵元素,為減少對土地資源的浪費,通常會測量土地面積,在不同的陰坡、陽坡上栽植不同的植被,在高大植株的底層次區域,可栽植比較矮小的植株,以填充其空隙,但要保障植株之間的相互適應,但如果栽植密度過大,也會導致樹木的生長空間不足,抑制植株成長,一些樹木可以成長為參天大樹,可先對這些植株進行種植,而后在保障采光的情況下,分區域的種植矮小的植株,從陽光、土壤、水分、溫度等多個角度進行栽植分析,結合具體的土壤利用需求,合理的計算、計劃密度,制定多元植株栽植方案,保障經濟林收益有短周期、長周期的不同接替模式,緩解經濟林長周期回收成本的壓力。

1.3栽植管理的注意問題

栽植需要注意的時間問題與空間問題較多,如在挖穴時間的選擇上,就要結合樹苗的種類,根據不同的季節栽植計劃而選擇挖穴的月份,秋季對應8月;春季對應10月,部分栽植挖穴后還應放置一些秸稈,結合苗木的類型進行肥料的選擇, 部分苗木需要物理肥料滋養、改善土壤環境,部分苗木僅需要市場普遍應用的肥料,按照時間規律反復施肥即可,栽植過程中,苗木應處于一個樹立狀態,埋土時工作人員可將苗木稍微的抬高,避免根部的堆積,用過人工處理將回填土踩實,栽植的初期應對水源、溫度等進行人工干預,保障土壤有足夠的濕度,不受氣候環境變化的影響, 苗木處于一個恒溫的空氣中,吸收養分[2]。

2. 經濟林后期管理技術

2.1后期的施肥與澆水

苗木管理中比較重要的兩個方面就是施肥、澆水,施肥要結合肥料的種類與苗木的營養需求展開,物理的肥料,如蚯蚓等施肥多次產生的負面影響也很小,但經過化學處理的肥料就需要按照周期進行施肥,通常有機肥的頻率為1次/2年,樹苗成長后,5年沒有發生嚴重的病蟲害,即可延長施肥的時間間隔,當樹木成長起來后,對有機肥的量需求也增多,應注意追肥,根據樹木的生長情況,可在7月 追肥,除了土壤追肥,還可以將肥料裝入噴壺中,以人工的形式對容易發生病蟲害的植被樹葉進行藥物噴灑,噴灑肥料還能夠保障樹苗在入冬后具有抗凍性。一般北方澆水比較多,南方應注意在暴雨季節,做好雨水的疏散,將多余的雨水排出經濟林區,應檢測水分滲透到地下50厘米的深度,北方應在溫度降低后,做好封凍水的處理[3]。

2.2整形修剪技術

經濟林修剪技術,能夠保障林業的數量與品質,能夠結出果實的林木更需要做好修剪工作,修剪的形態有很多種,結合林木的特征,可分別修剪成疏散分層形、細長紡錘形等,修剪之前應全方位、360°對樹木進行觀察,分別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的評估樹木的形態,在心中形成一個修剪的計劃,酌情進行整形,結合樹木進行修剪,按照枝葉伸展的自然情況進行整形,修剪應有長遠的眼光,不能僅看到目前的修建需求,還應構建修建后的樹木主副層次,不能混亂的修建,應先修建主體部位,而后進行細節的修飾,后續應按照枝葉進行逐次修剪。

2.3病蟲害防治

經濟林在病蟲害侵蝕下,容易損失成本,一切的準備都化為虛無,當前我國的很多林木病蟲害影響較大,能夠在短時間擴散風險影響面積,因此在病蟲害的防治上,應做好準備工作,并提出緊急預案,避免在出現病蟲害后手腳忙亂,不能根本的剔除問題,應從物理、化學、生物的角度進行器械準備,單靠人工處理難以快速的消除病蟲害,在除害的同時還應盡可能的減少對周圍環境的破壞,應組織管理人員學習防治病蟲害的理論等,在科學依據下充分的做好預防,要了解當地的常見病蟲害類型,在各個易爆發的季節做好準備工作,可預設防護網等,減輕外界影響。

2.4過冬防寒

無論南北方,在冬季嚴寒氣候下,林木都容易受到氣溫變化的影響,而出現枯萎、成長受阻等問題,除了要灌凍水,還應聯合培土、防寒布、涂白等不同的形式,對樹木進行早期保護。

結束語:

經濟林的樹種栽植應具有科學依據,保障樹木處于適宜的生存空間中,排除常見的病蟲害誘因,在溫度適宜、水分適當、養分足夠的條件下,快速的成長,獲得經濟的回收,同時也為生態的建設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高愛玲. 經濟林樹種栽植及后期管理技術探討[J].建材與裝飾,2018(43):81-82.

[2]張平. 經濟林樹種栽植及后期管理技術探討[J].現代園藝,2019(17):186-187.

[3]張星海. 經濟林樹種栽植及后期管理技術探討[J].南方農業,2018,12(11):57-58.

猜你喜歡
經濟林
遼寧省經濟林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
試析經濟林種植技術
淺談生態環境建設中經濟林發展現狀和趨勢
山西開全國先河 將立法促經濟林發展
經濟林果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遼寧省經濟林資源的現狀及其發展對策
核桃經濟林抗旱保水栽培技術分析
淺談萊蕪地區經濟生態林建設
生態理念的經濟林建設研究
淺析經濟林中生物災害的防治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