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漢語在泰國語言政策中的地位變遷

2020-10-14 09:07趙紹平
青年生活 2020年31期
關鍵詞:華文外語華人

趙紹平

摘要:泰國外語政策影響著漢語的傳播以及漢語教育,漢語在不同的泰國語言政策下具有不同的地位,由最初的允許漢語自由傳播及發展,到漢語傳播政策的收緊,到現在的中泰語言文化融合,漢語在泰國經歷了多個發展階段,發展之路坎坷。從漢語在泰國語言政策中地位的變化可以看出,漢語的傳播與發展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文章分析了不同階段漢語在泰國語言政策中的地位變遷。

關鍵詞:漢語;泰國;語言政策;地位變遷

引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以及文化融合,語言政策成為開通國際交流渠道的重要舉措。各個國家對于國內所普遍使用的多門外語進行規劃,選擇適合于本國經濟及社會發展的外語、處理好外語與本國語言之間的關系、確定外語的工具價值不僅是語言政策制定與實施的需求,也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助推器。語言政策,尤其是外語地位的規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例如本國與外語國家之間的關系、本國的發展政策、國際經濟發展趨勢等。研究漢語在泰國語言政策中的地位變遷,能夠總結漢語在泰國傳播的一般規律,指導泰國漢語相關政策的制定。

一、漢語在泰國語言政策中的地位變遷

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漢語在泰國語言政策中占據不同的地位,主要合一劃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漢語在泰國的興起階段

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前后,大量男性華人移民至泰國,與泰國本地女性組成家庭,此時漢語傳播并沒有對泰國語言產生較為明顯的影響,主要原因在于由華人及泰國人組成的家庭中,通常使用泰語進行交流,但漢語的語言習慣也對泰語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北京條約》簽訂以后,女性華人也開始向泰國移民,泰國由華人男性及女性組成的家庭越來越多,交流以漢語為主,并且子女也掌握漢語。泰國不同區域內的華人群體已經形成了華人社會,在華人聚集的地方,漢語迅速發展,但不同區域內華人群體之間相互割裂,所使用的漢語也具有方言特色。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后,華文教育飛速發展,華校數量規模增加,華人群體融合趨勢明顯,漢語傳播突破了地域與方言的限制。

(二)漢語地位的衰退階段

第二次世界大戰于1939年爆發,同年八月,鑾披汶·頌堪成為泰國的總理。鑾披汶·頌堪主張親日,與日本交好,不僅與日本簽訂了臨時的攻守同盟協定,還制定一系列政策推行日本文化。同時,其在國內提出“大泰國”口號,鼓勵國人愛國,排外。受到西方民族主義的影響,此時華人學校及華文教育受到了限制與打壓,泰國的語言政策,包括取消部分華文報刊;華人教師取得教師資格的標準為學滿四年泰語等。至1940年,已有51所華人學校被迫停辦,泰國政府也以不符合辦學規定的借口封閉了其余的華人學校。鑾披汶·頌堪認為反華人就能夠實現“大泰國”的建立,在1939年至1945年期間,漢語教育停滯發展,漢語在泰國語言政策之中的地位急劇下降。

(三)漢語地位的波動階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初期,中國與泰國簽訂了友好條約,中泰關系有所緩和,并且承認了漢語教育的合法地位,允許華人在遵守泰國民辦學校規定的基礎上辦學,并具有教育子女的自由權。此時華文學校及華文教育迎來了短暫的恢復期。1947年11月8日,泰國發生政變,政變成功后鑾披汶·頌堪擔任國防部長,仍然主張反話,但此時華文教育及華文學校已經開始興辦,在泰國內也設立了四百余所華文學校,學生的數量規模超過六萬人。

1949年,新中國成立,漢語教育在經歷過短暫的復興以后迎來了更大的挑戰,泰國政府更加抵觸漢語,并嚴格限制華文學校的招生,華文學校的數量大幅度降低,在校人數也明顯下降,漢語教育發展受阻。

(四)漢語穩定發展階段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后,中國與泰國友好建交,并且形成了相對穩定的貿易合作關系,泰國轉變了對漢語的限制、打壓政策,允許漢語的傳播與發展。在此階段,華文學校及華文教育實現復興,也涌現了其他形式的漢語教育,例如泰國中小學、高等院校開展漢語課程,還有專門的漢語培訓機構,漢語教育也融入了職業院校。

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在國際中的地位顯著提升,漢語在世界范圍內傳播,成為國際交流的重要語言之一,海外漢語教育獲得了長足的發展,有其是泰國,成為擁有最多孔子學院的亞洲國家,此時漢語的工具價值顯著提高,在泰國語言政策中占據重要的位置。

二、漢語在泰國語言政策中地位變化的原因

(一)中泰之間的關系

由上文的相關論述可以看出,中國與泰國之間的關系由親近,到對立,到疏遠再到親近,漢語在泰國語言政策的地位也經歷了自由發展、被打壓限制、短暫復興后衰退、自由發展的四個階段。由此來看,中泰之間的關系直接影響漢語在泰國語言政策中的地位。只有中國與泰國兩國之間建立友好、和諧的關系、兩國人民密切交往,才能夠提高漢語的地位。

(二)漢語工具價值的演變

語言最本質的作用為交往與交流,在國際關系處理上依然如此。在十九世紀五十年代以前,中國與泰國之間具有密切的貿易往來,此時漢語作為一種貿易交往的工具具有極高的價值,并且影響著泰國政治、經濟等多個方面。在十九世紀五十年代以后,西方列強稱霸世界,漢語的工具價值有所下降,英語的工具價值顯著提升,泰語中也增加了較多英語詞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我國施行改革開放政策,經濟發展取得巨大的成就,國際地位有所提升,韓語的工具價值實現復興,泰國也出現“說漢語”的新潮流。漢語的工具價值是中國國際地位的體現,也反映了中國經濟的發展及國際影響力,只有國家強大,其語言才能夠擁有較高的價值。

結束語:

漢語在泰國語言政策中的地位經歷了不同階段的演變,從被打壓與限制,到現在的穩定發展,反映出我國國際地位的提升以及泰國對我國的認可。隨著中國與泰國之間關系的日益密切,漢語的工具價值也有顯著的提高,成為兩國人民交流及兩個兩國貿易交往中不可或缺的語言。

參考文獻:

[1]閻莉. 語言生態學視角下“一帶一路”核心區跨境語言規劃研究[D].西南大學,2018.

[2]譚曉健.19世紀中葉以來泰國語言教育政策嬗變[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15,13(01):71-79.

[3]趙燕.試論漢語在泰國語言政策中的地位變遷[J].東南亞縱橫,2014(08):50-53.

[4]SIRIWAN WORRACHAIYUT(韋麗娟). 泰國漢語教育政策及其實施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

基金項目:

2019年數育部國際司基金項目“一帶一路”教育國際合作2019年度專項研究課題”“一帶一路”背景下泰國語言教育政策對中國語言規劃的影響和對策研究的階段性成果。(19YDYL29)

猜你喜歡
華文外語華人
淺議小學語文閱讀指導策略
大山教你學外語
大山教你學外語
杭州特產
《華人經濟》雜志社特別鳴謝
《華人經濟》雜志社特別鳴謝
《華人經濟》雜志社特別鳴謝
《華人經濟》雜志社特別鳴謝
多一點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