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立公?!敖麧O”保護區對全球漁業有什么影響?

2020-10-16 02:08周薇
世界環境 2020年4期
關鍵詞:公海保護區漁業

■文 / 周薇

2019年6月,綠色和平拍攝的在北大西洋捕撈鯊魚的作業漁船。 ? Kajsa Sj?lander / Greenpeace

漁業捕撈是對海洋生物和生態系統影響最大的人類活動,也是約占全球海洋面積2/3的公海(即國家管轄范圍以外的海洋)上規模最大的開發活動,是公海生物多樣性面臨的主要壓力之一。

公海漁業自1950年后迅速發展,目前已遍及至少48%的公海面積。與此同時,過度捕撈,破壞性的捕撈方式,非法、不報告和不受管制的漁業等問題也被帶到了這片“全球公地”,對公海生物和棲息地造成了嚴重威脅。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2020年最新報告指出,公海漁業資源形勢非常嚴峻,作為公海漁業主要捕撈對象之一的金槍魚,有1/3的種群被過度捕撈。公海漁業捕撈每年造成數萬只海鳥,大量的鯊魚、海洋哺乳動物、海龜等意外死亡。底拖網對多處脆弱深海生態系統和那里特有的生物造成了不可逆轉的損害。加之氣候變化、海水酸化、塑料污染等多重壓力和累積影響,公海生物多樣性正面臨危機,亟須得到有效的保護。

科學證據表明,保護區在保護和恢復生物多樣性,增強其應對累積影響的恢復力方面,是最有效的工具。保護區分為不同級別,保護力度越大,所帶來的各種效益也越大。不允許任何開發或破壞性活動、并將其他人為影響最小化的“完全保護”級保護區,將產生很高的保護回報。

2013年7月,菲律賓阿波島的綠海龜。 ? Steve De Neef/Greenpeace

建立有效的保護區意味著將某些海域劃為“禁捕區”,這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現有的公海漁業活動。公海漁業行業能否認可保護區的漁業效益,接納這一措施,積極支持并參與保護區設計和建立的進程,對公海生物多樣性和可持續漁業的未來都至關重要。

保護區能產生諸多不可替代的漁業效益

保護區的首要目的是保護生物多樣性,這與漁業管理側重養護和可持續利用漁業資源的目的不同。保護區通過提供全面、綜合的保護,能產生許多即使是非常好的漁業管理也無法提供的效益。比如,保護區內的大魚不會被捕撈,在完全保護的區域內魚類個體大小能增加至少28%。魚類個體和年齡越大,產卵會越多、卵的存活率也越高,這一點隨著體重增加會翻倍提高,例如,1條30公斤的雌性大西洋鱈魚產下的卵比28條體重2公斤(總重56公斤)的雌魚產的卵還多。

在完全保護的保護區內,魚類生物量能得到顯著提升,比未受保護海域高670%,比受到部分保護的海域高343%。區內豐富的漁業資源會補充到鄰近海域,提高周邊的漁業效益,在同樣的捕撈投入下,保護區周邊海域的漁獲量比建立保護區之前高4倍。

保護區在提高海洋生態系統應對氣候變化影響的恢復力方面也有重要效用,而氣候變化也是漁業正在面對的一項重大挑戰。FAO的預測表明,到21世紀末,如果溫室氣體排放沒有顯著減少,各國海洋漁業捕撈潛力將整體下降16%-25%,中國將下降9%-24%。

規劃合理的保護區網絡,將為物種適應氣候變化做出的種群分布變化提供便利,例如為物種擴散提供廊道和歇息場所,為無法移動的物種提供庇護場所等。保護區還能夠加強對食物鏈頂層捕食者的保護,提高種群數量,豐富遺傳多樣性等,這些都終將增強漁業應對氣候變化的韌性。

完全保護的保護區還能防止其他人類活動(如采礦、噪聲等)的破壞,使漁業部門的保護成果不受這些活動影響?;谶@一優勢,保護區還可以充當天然的實驗室,研究不受人類活動干擾下的生態系統結構和過程,為制定科學合理的漁業管理措施提供基礎數據。

2012年11月,太平洋公海上,潛水員與巨大的金槍魚圍網。 ? Alex Hoあord/Greenpeace

填補全球海洋保護的“空缺”,公海保護區正備受期待

雖然保護區的價值已經得到廣泛認可,但公海保護區的面積比例還非常低,根據MPAtlas數據庫,保護區僅占公海面積的1.2%,其中完全或高度的保護區僅占公海面積的0.8%。

對于未來應有多少公海被設為保護區,目前存在許多不同的倡議,包括應將50%、30%或10%的公海設為保護區等。各個倡議中,受期待最高、共識最強的 “到2030年,保護至少30%的海洋”的目標,已經得到至少20個國家政府,科學界,環保人士和NGO的廣泛支持。

雖然對目標的共識在不斷提高,但目前仍然缺少在公海建立保護區的全球性法律機制,正在聯合國磋商的“BBNJ”協定被寄望于創設這一機制?!癇BNJ”協定指“根據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規定就國家管轄范圍以外區域海洋生物多樣性的養護和可持續利用問題”擬定的一份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文書。2018年,該文書進入政府間會議談判階段,原定于2020年3月底召開最后一次會議,受新冠疫情影響,目前會議處于延期狀態。

此外,“BBNJ”協定還被寄望于改善當前支離破碎的公海治理模式,補充和加強漁業、采礦、航運等現有各種部門性和區域性的協定、框架或機構的管理措施的效果,確保保護的連貫性和全面性。

公海保護區不會損害公海漁業,而且將使包括公海漁業在內的全球漁業受益

首先,漁業活動最重要的社會經濟貢獻是保障糧食安全,提供就業和生計,但研究表明,公海漁業在這些方面的貢獻不大。公海漁業捕撈量約占全球海洋捕撈總量的4.2%,如果將水產養殖和淡水捕撈的產量也計入,則僅占全球水產品總產量的2.4%。而且,目前多數公海漁獲物最終進入的是并不缺乏食物的富裕國家市場。

2019年4月發布的 《30×30:全球海洋保護的藍圖》 中推演出的數百種海洋保護區網絡規劃(橙色部分)方案之一。 ? 綠色和平

大部分公海魚類資源屬于跨界魚類,由公海捕撈船隊和沿海國家共享。研究估計,假如沒有公海漁業,沿海漁業資源會增多并帶來捕撈量增加,全球漁業總產量不會有凈損失。在許多沿海國家,漁業是當地居民重要的生計和食物來源,而公海漁業的經營者多是商業公司,從這個角度看,公海保護區可能對糧食安全和就業產生更大的效益。

公海保護區在很大程度上不會損害公海漁業行業的利潤,因為目前公海漁業的盈利高度依賴于漁業補貼。據研究,2014年,公海漁業行業共接受了42億美元補貼,去除補貼后,行業利潤僅為14億美元至負3.46億美元,如果沒有補貼,54%的公海漁場上的漁業都無法盈利。

其次,一些以“到2030年,保護30%的海洋”這一目標為背景的研究顯示,達到該目標并不必然造成公海捕撈量的減少。保護區會使一些海域成為“禁捕區”,但捕撈船隊可以轉移到其他漁場(前提是遵循可持續漁業管理且不對新漁場進行過度捕撈)。通過大數據和計算機技術,科學家可以規劃出若干保護區方案,在達到保護目標的同時將對公海漁業的影響降至最低。

2019年,綠色和平與牛津大學、約克大學共同開展的一項研究顯示,只需對現有22%的公海捕撈投入進行重新布局,就能夠實現30%的保護目標。2020年最新發表的一份研究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該研究證明,在將公海捕撈熱點區域納入模型后,保護區73%的規劃都可以保持不變,表明保護區對公海漁業的整體布局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不過,保護區的確會帶來捕撈產量的重新分配,有些國家的船隊可能會從中受益,有些國家的船隊可能面臨損失,復雜的利益分配問題是未來公海保護區設立的關鍵點。對此,各方應當盡早開展相關研究,加強溝通和合作,從已有的區域實踐中汲取經驗,以助力這一問題的談判和妥善解決。

最后,雖然建立保護區在短期內會對公海漁業帶來布局調整、產量重新分配等影響,但長期來看,保護區帶來的資源恢復和增長,增強漁業應對氣候和環境變化的韌性等各種成效,將使包括公海漁業在內的全球漁業都從中受益。

中國遠洋漁業轉型與公海保護區的“協同增效”

中國是公海保護區建設密切的利益相關方。截至2016年底,中國有公海作業漁船1329艘,產量132萬噸,分別占世界公海漁業總量的6%和12%。

在經歷了數年的捕撈能力快速增長后,2017年《“十三五”全國遠洋漁業發展規劃》確立了以“轉方式、調結構”為核心的一系列發展目標。中國的遠洋漁業行業可以從積極參與公海保護區,特別是帶有禁捕措施的完全保護級的保護區的建設之中,找到與行業轉型升級、提高質量效益、提升國際形象等諸多發展機遇。

公海漁業長期持續發展的驅動力不在產量,而在質量??沙掷m、生態友好的漁業產品,不僅可以獲得更高的市場價格,而且便于進一步拓寬市場。近年來歐美等公海漁獲物的重要進口方,出于履行其在可持續漁業和生態保護方面的責任等原因,不斷提升進口水產品的環境標準,未來還會有更多國家或地區設立或加強此類進口標準。此外,水產品加工、銷售企業以及消費者的環保意識也在不斷增強,生態友好的產品正得到越來越多市場的青睞。

此外,積極參與公海保護區建設,保護公海生物多樣性,也有望作為遠洋漁業行業踐行“海洋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創新路徑。一些走在前列的漁業企業,如南極“負責任的磷蝦捕撈企業協會”、挪威的Fiskeb?t漁業企業聯盟都已經找到了捕撈與禁捕、開發與保護攜手并進的發展動力,樹立了很好的范例。

2014年5月,印度尼西亞科摩多國家公園,日出照映下的珊瑚礁。 ? Paul Hilton/Greenpeace

在“后BBNJ時代”正式開啟前,中國的遠洋漁業行業可以為積極參與公海保護區的建設進行充分的準備。一方面,應繼續促進行業規范有序發展,強化監督執法手段,提高履行國際義務的能力與水平。對漁業部門而言,執行公海保護區與執行現有的禁漁期、禁止跨界捕魚等措施沒有本質差別。

除了加強海上執法合作外,還應強化其他環節的管理,例如提高水產品的可追溯性和透明度,強化港口管理,以防止在保護區內捕撈的非法漁獲物流入市場,或者利用衛星、遙感、電子監控等手段監督漁船活動,及時提供執法信息。

另一方面,應加強公海漁業資源和生物多樣性方面的科學研究、數據收集和共享,促進國際合作和溝通交流。在完成生物多樣性保護目標的基礎上,保護區的規劃設計方案并不唯一。

在“后BBNJ時代”,公海保護區的劃定方案仍將以磋商談判形式產生,這必然會是各方利益博弈的過程。提前為保護區劃定方案進行準備,既有助于明確表達中國遠洋漁業行業的相關訴求,更能推進保護區設立的進程,促進保護目標的達成。

多方資源應當被調動起來,一同服務于漁業轉型加速。例如,“有害”的成本性補貼應被轉移用于漁業管理、服務、科研、保護區建設等“有益”的活動;增強多學科交流;加強社會組織之間的合作等。

猜你喜歡
公海保護區漁業
我國首次在印度洋北部公海試行自主休漁
湖南省2021年漁業經濟形勢
河南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鳥類名錄與分布
Deep Sea Exploration History and Technology
2021年我國公海自主休漁措施正式實施
我國首次公海自主休漁7月1日起實施
歡迎訂閱2020年度《河北漁業》
黃河三角洲保護區自然資源的開發與保護
高黎保護區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方案
休閑垂釣 傳統漁業新引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