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理安全管理在急診危重患者搶救中的研究

2020-10-19 08:09寇文雅
健康大視野 2020年11期
關鍵詞:危重患者護理安全管理搶救

寇文雅

【摘 要】目的:探討觀察護理安全管理在急診危重患者搶救中的研究。方法:觀察對象為我科(神經內一科)2018年-2019年收治急診轉入搶救的危重患者80例,自由組合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40例,采取常規護理,實驗組40例,采取護理安全管理,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搶救成功率以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實驗組護理滿意度為97.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2.5%,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的搶救成功率為97.5%均高于對照組的80.0%,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5.0%低于對照組的20.0%,據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護理安全管理在急診危重患者搶救中能有效提高搶救成功率,減少并發癥發生情況,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因此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護理安全管理;急診;危重患者;搶救

【中圖分類號】R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1--02

前言:急診危重患者具有發病突然、病情發展快、病情嚴重的特點[1],不及時搶救治療,會危及到患者生命健康,引發大型醫療糾紛,因此為患者采取有效護理措施具有重大意義。此次將我科(神經內一科)2018年-2019年收治急診轉入搶救的危重患者80例作為觀察對象,探討觀察護理安全管理在急診危重患者搶救中的研究?,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此次將我科(神經內一科)2018年-2019年收治急診轉入搶救的危重患者80例作為觀察對象,自由組合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納入標準:臨床資料完善。排除標準:年齡89歲以上。

對照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齡22-89歲,平均年齡(58.4±6.9)歲;

實驗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齡23-88歲,平均年齡(58.6±6.5)歲。

此次探討觀察得到本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批,兩組患者均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在各條件上均無顯著差異(P>0.05),因此數據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實驗組采取護理安全管理,具體如下:

(1)完善制度:總結分析以往管理制度中的問題,完善現在的管理制度,并調整規范患者轉運過程時的工作流程,修改搶救護理評估表等。

(2)提高護理安全意識: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護理知識規培,學習相關護理知識、技術以及法律知識。提高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

(3)專業技術提升:對護理人員進行護理技能培訓,如吸痰、心肺復蘇等技術,完善規范工作技術流程,開展實戰訓練和考核。

(4)規范藥物和器械:將急救藥物和器械分類擺放整齊,護理人員需做到常整理、清掃、整頓、清潔、提高。保證急救藥物和器械的有效性,每天安排護理人員做好清點檢查、準備工作。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搶救成功率以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用本院自制的問卷調查來統計記錄兩組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偡?00分。非常滿意:問卷分數≥90分,滿意:問卷分數≥60分,不滿意:問卷分數≤59分,(非常滿意+滿意)=總滿意度。

1.4 統計學處理

將對照組和實驗組的患者的各項研究數據錄入到SPSS25.0統計學軟件中進行統計學處理,()表示計量資料,采取t檢驗,采取χ2檢驗計數資料,以P<0.05為具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實驗組護理滿意度為97.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2.5%,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搶救成功率、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實驗組的搶救成功率為97.5%均高于對照組的80.0%,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5.0%低于對照組的20.0%,據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隨著醫務服務的發展,常規急救護理管理制度不能滿足臨床需求,不能及時對患者做出有效護理,延長患者搶救時間[2]。急診危重患者的病情嚴重、發展迅速[3],在搶救過程中出現一絲紕漏將會給患者帶來生命危險,進一步發展為醫療糾紛,為此,為患者采取有效護理措施具有重大意義。護理安全管理是指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不產生法定規章制度以及法律允許范疇以外的心理、身體結構或功能上的損傷甚至死亡[4]。使搶救工作有章可循,提高護理人員的安全管理意識,加強護理人員法律知識,提高護理人員搶救知識和技術;完善規劃急救藥物、設備以及器械,有效提高搶救成功率和護理滿意度。

此次探討觀察護理安全管理在急診危重患者搶救中的研究。探討結果顯示:實驗組護理滿意度為97.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2.5%,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的搶救成功率為97.5%均高于對照組的80.0%,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5.0%低于對照組的20.0%,據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護理安全管理在急診危重患者搶救中能有效提高搶救成功率,減少并發癥發生情況,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因此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王桂芝, 張洪露, 張瑾. 基于中西醫結合理論的護理干預在危重多發傷患者急診搶救中的應用[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17,36(21):2968-2971.

吳雪. 全程護理在急診危重患者搶救中的應用[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55):9618-9619.

張春珍. 急診護士經歷院內轉運危重患者突發心臟驟停事件的質性分析[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18,37(13):1809-1811.

周嫦. 改良SBAR轉運護理記錄單在急診危重患者院內轉運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J]. 中國醫院統計,2017,24(5):393-395.

猜你喜歡
危重患者護理安全管理搶救
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中的應用
改良早期預警評分(MEWS)在急診手術護理中的應用
結核內科病房護理安全隱患分析與對策分析
護理安全管理在血液凈化中心的實施應用效果分析
研究微創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在ICU危重患者中的應用價值
心臟介入圍手術期護理安全管理的施行意義探析
危重患者皮膚壓瘡護理預防
無創通氣下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危重患者32例臨床觀察
俄召駐外代表開會“搶救”軟實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