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責任審計中的風險與防范分析

2020-10-20 05:39馬明
財經界·上旬刊 2020年10期
關鍵詞:風險成因經濟責任審計風險防范

馬明

關鍵詞:經濟責任審計? 風險防范? 風險成因

由于經濟審計對從業人員的綜合能力較高,而很多行政事業單位中的審計人員卻又達不到這一要求,從而無法很好保證經濟責任審計質量。此外,再加上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對經濟責任審計重視程度不夠、經濟責任審計執行力得不到保障等,使得當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經濟責任審計風險隱患較高。為了進一步推動行政事業單位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開展,行政事業單位必須要強化認識與重視,加快完善經濟責任審計機制,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行政事業單位經濟責任審計效果。

一、探討經濟責任審計對行政事業單位建設的積極意義

首先,經濟責任審計是新時期,行政事業單位做好廉政建設工作的客觀需要。通過實施經濟責任審計可以對行政事業單位所承擔責任的履行情況所進行的審計評價,有利于及時發現行政事業單位中的腐敗情況。其次,經濟責任審計有利于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質量,通過實施經濟責任審計,提高了對行政事業單位領導及職工的要求,在這種條件下,行政事業單位的領導和職工會提高對自我的要求與管理,有利于提高行政事業單位整體素質,促進發展。

二、分析經濟責任審計運用到行政事業單位時存在的問題

(一)對經濟責任審計的重視有待進一步提高

經濟責任審計作為一種有效的審計方式,并未受到一些行政事業單位的重視,在很多行政事業單位中,仍然存在經濟責任審計意識淡薄的問題。行政事業單位對經濟責任審計的認識不科學,經濟責任審計有利于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的建設水平,但很多行政事業單位的領導和職工都認為,經濟責任審計是對自身的約束和不信任,所以不積極配合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開展。此外,經濟責任審計由于審計對象的特殊性,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很容易受制于各方利益關系,最終影響到審計結果。

(二)審計隊伍能力水平仍需提高

經濟責任審計對從業人員的能力素質要求較高,要求審計人員不僅需要具備過硬的心理條件、洞察能力、抗壓能力,還需要具備較高的審計技能。但從當前經濟責任審計的實際狀況看,這種專業化的審計人才相對較少,從而制約了經濟責任審計效果。首先,部分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者的職業道德與立場很難堅定,由于受金錢、利益的誘惑,很多經濟責任審計人員都將工作職責拋于腦后,在經濟責任審計過程中利用自身職務之便,以權謀私,誘發經濟責任審計風險。其次,針對經濟責任審計人員的培訓力度有待進一步提升,隨著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需求的不斷提高,對經濟責任審計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相關部門并未有針對性的開展培訓工作,導致對經濟責任審計人員的能力提升幫助有限,在實際工作中難以圓滿的完成工作。

(三)經濟責任審計相關法律法規仍需健全

完善的法律法規,是保證經濟責任審計效果的基礎,從目前來看,我國經濟責任審計相關法律法規還存在一定的漏洞,需要進一步完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會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的發展等而不斷變化,這就要求相關的法律法規也要及時的革新,但相關法律法規的革新速度與經濟責任變化沒有達到一致,這是當前經濟責任審計過程中比較凸顯的一個問題,加劇了經濟責任審計風險。此外,在經濟責任審計過程中往往會出現難以界定經濟責任的情況、相互推諉的情況等,這些方面都需要從立法角度進一步進行明確的法律規定,所以,想要有效降低經濟責任審計風險,健全相關法律法規是關鍵。

三、探討經濟責任審計風險的有效方法策略

當前,經濟責任審計風險成因主要有三點,所以經濟責任審計風險的防范策略要從這三點成因出發,及時解決好風險點才是,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降低經濟責任審計風險。

(一)端正思想,提高重視

行政事業單位,尤其是單位領導要改變片面的經濟責任審計認識,建立客觀的經濟責任認識,要清楚的明白,經濟責任審計并不是對自身權利的一種約束,而是為了更好幫助自己發展。進而在端正思想態度的前提上,行政事業單位領導要積極帶領單位職工參與到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當中,積極配合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開展,為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實施提供一個良好的行政事業單位環境。此外,在經濟責任審計中要進一步提高對大數據技術的重視,通過利用大數據技術來提升經濟責任審計效率。

(二)提升經濟責任審計隊伍水平

經濟責任審計人員是開展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關鍵,是經濟責任審計質量保證的關鍵,所以必須要加強對經濟責任審計人員的管理與培訓。首先,針對當前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現狀與發展需要,要進一步建立完備的培訓機制,增強培訓針對性,從而不斷提高經濟責任審計隊伍的能力水平,尤其要注重對經濟責任審計人員在思想道德上的教育,使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工作認識觀,降低經濟責任風險的人為成因。其次,經濟責任審計人員要認識到本職工作的重要性,要認識到自身工作的責任與重擔,在實際工作中嚴格要求自我,不斷加強對自我的管理與學習,切實提高自身的審計水平、職業道德、信息化運用能力等,從而為做好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奠定基礎。

(三)完善法律法規

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開展離不開完善的法律法規作為保障,所以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在法律法規制定之前,要深入調研、取證、分析當前經濟責任審計中存在的難點與要求,從而制定出符合我國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需要的法律法規來。進一步明確經濟責任審計范圍、主體、要求等,保證在經濟審計過程中,過程透明、規范,避免出現經濟責任審計推諉、經濟責任界定難等情況。此外,相關法律法規要進一步加大對行政事業單位經濟犯罪的處罰力度,從法律層面給與震懾,讓一些人能夠明白,其工作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民,而不是為了自身的利益。所以要進一步提高法律的約束作用和嚴懲力度,讓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在開展過程中始終有法可依、有法可循。

四、結束語

經濟責任審計是強化行政事業單位廉政建設、保證行政事業單位穩定發展的客觀需要,所以針對經濟責任審計風險方法的探討對行政事業單位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劉金濤.分析經濟責任審計中的風險與防范[J].智庫時代,2019(45):29+49.

[2]馬富權.經濟責任審計風險及其防范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8(16):226.

[3]李秀萍.經濟責任審計風險成因與防范措施分析[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8(03):89+78.

[4]王昉.經濟責任審計中的風險與防范措施分析[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7(28):82+70.

猜你喜歡
風險成因經濟責任審計風險防范
論事業單位經濟責任審計及風險控制
民間金融風險成因及防范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