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業務外包風險及應對

2020-10-20 05:39何夢穎
財經界·上旬刊 2020年10期
關鍵詞:外包內部審計風險

何夢穎

關鍵詞:內部審計? 外包? 風險

1978年以來,國有企業在一系列的改革與轉型發展中,經濟規模不斷擴大,業務類型日益多元化。與此同時,企業內部調整布局、精簡機構,組織趨于扁平,管理相對集約,內部審計人員數量逐漸難以滿足企業發展需求,審計業務外包成為國有企業開展內部審計工作的一種新趨勢。

一、內部審計外包的概念及模式

內部審計外包,又稱內部審計外部化,是指組織及其內部審計機構將內部審計業務委托給本組織外部具有一定資質的中介機構實施的行為。根據其內容及形式,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外包具體包括三種模式:一是補充式外包,即企業內部設立審計機構以履行常規內部審計職能,只將部分特定性質的內部審計業務外包給中介機構;二是內外聯合審計,即內部審計人員和外部中介機構人員共同組成審計組,完成相關內部審計工作;三是管理咨詢,即企業聘請中介機構對日常內部審計工作開展進行指導咨詢。

本文主要探討部分外包和聯合審計兩種模式下的風險及應對。

二、內部審計外包的制度支撐

(一)中國內審協會《第2304號內部審計具體準則—利用外部專家服務》

第二章第七條:內部審計機構和內部審計人員可以在特定資產的評估、工程項目的評估、信息技術問題、風險管理問題等方面利用外部專家服務。

(二)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

第二章第八條:除涉密事項外,可以根據內部審計工作需要向社會購買審計服務,并對采用的審計結果負責。

(三)中國內審協會《第2309號內部審計具體準則—內部審計業務外包管理》

第二章第四條:除涉密事項外,內部審計機構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考慮下列因素(此處省略),對內部審計業務實施外包。

三、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外包的優勢

(一)借助外部審計資源優勢,提升內部審計水平

鑒于當下經濟發展和管理需要,內部審計職能定位逐漸從“監督”向“服務”和“價值增值”轉變,這對企業內部審計人員配置提出了更高要求。內部審計外包則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外部中介機構作為專業的咨詢服務機構,擁有各方面的人才儲備,且因長期從事專業工作,往往積攢了更多經驗,能協助內部審計人員更好地完成審計工作,提升內部審計工作質量。

(二)內部審計機構能夠集中精力做好管理提升

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中,除了小部分核心業務和涉密事項外,大部分都是常規業務,卻需要耗費內部審計人員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將這部分常規工作外包給中介機構使得內部審計人員有更多的時間放在重點工作、風險防控以及管理提升上,從而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

(三)減少企業固定成本投入

內部審計機構設立、維持正常運轉的費用及內部審計人員工資薪金、社會保險、差旅補貼、后續教育培訓支出等屬于企業的固定成本,機構越大、人員越多,固定成本相應就越高。審計業務外包使得部分固定成本轉換為可變成本,企業只需保留內部審計機構運行最基本的配置,即固定成本降到較低水平,較符合成本效益原則。

(四)擴大審計覆蓋面

隨著審計全覆蓋要求的出臺,對于內部審計人員較為短缺的國有企業,更應積極借助外部中介機構力量,緊跟企業轉型發展的步伐,擴大內部審計覆蓋面,實現審計全覆蓋。

四、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外包的風險

內部審計外包確實有助于國有企業節約成本、提質增效,但在實踐工作中也存在因外包風險控制不當而導致外包失敗甚至對企業造成嚴重損害的情況。

(一)中介機構的選擇風險

根據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行業信息統計,截至2020年5月,全國32個省級行政區(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共設立會計師事務所9516家,其中會計師事務所數量排名前十的地區如下:

根據表1,前十個省份共設立會計師事務所5588家,其中北京最多,有740家,排名第十的上海也有360家。迅猛的擴張導致行業整體執業水平參差不齊,有些機構的專業勝任能力并不達標。

(二)中介機構可能存在關注點偏差

中介機構人員對企業發展戰略、經營目標、業務流程、管理方式及管理層需求等信息不了解,對審計目標認識不到位導致審計過程中關注點出現偏差以及審計過于模板化、針對性不強。此外,中介機構人員與企業之間的契約關系使得他們往往只關注約定業務范圍內的問題,而對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并不關心。

(三)企業關鍵信息泄露風險

內部審計業務外包過程中,中介機構會接觸到企業大量的內部信息,如果事先未對外包業務及相關信息進行審核、篩選,一些涉密信息很可能落入中介機構手中,對企業信息安全產生很大威脅。

(四)內部審計業務外包決策風險

目前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業務外包尚處于發展初期,不論是理論還是實操都處于探索階段,對內部審計業務是否適合外包、如何外包、外包范圍如何確定、分包商如何選擇、審批權限如何確定等大都依賴于管理人員的主觀判斷,尚無明確標準,一旦決策失誤,將給企業帶來不同程度的損失。

五、風險防控措施

在內部審計業務外包過程中,如何采取相應的防控措施有效規避風險,是國有企業當下需要思考的問題。

(一)謹慎選擇合作中介機構

1、建立合格中介機構庫

根據企業內部審計業務性質、地點等情況篩選適當的中介機構,建立中介機構備選庫。

2、規范入庫機構的評選

企業要明確合格中介機構庫的歸口管理單位(一般為內部審計機構)。在進行中介機構評選時,要對中介機構的合法合規、專業資質、勝任能力、社會信譽、執業經驗、費用報價以及質量控制等方面的情況進行綜合考評,考評合格的中介機構才能入庫。

3、加強對合格中介機構庫的管理

建立健全中介機構準入與退出機制。定期對中介機構的執業質量、執業態度、費用報價等進行考評,對執業過程中有不良表現或出現重大疏漏的機構,根據具體情況予以提醒或退庫。當庫中機構少于一定數量時,及時補選。

(二)簽訂業務外包合同

雙方確定合作意向后,應盡快就工作事項的目標及內容、質量要求、成果形式及提交時間、報酬及支付方式、雙方權利與義務、違約責任和爭議解決方式、保密事項等達成一致意見,并完成合同的簽訂。

為了促進中介機構服務質量的提高,可在合同中增設評價與激勵條款,從業務能力、配合程度以及成果的完整性、規范性、建設性等方面對其服務進行評價,根據不同的評價結果采取相應的激勵措施;雙方也可以共同探討審計成果的表現形式,除審計報告外,中介機構還可以通過管理建議書、管理金點子等形式為企業經營管理提供良好建議,提高內部審計外包的效益性,實現合作雙方共贏。

(三)強化質量控制

1、對中介機構人員進行必要培訓

中介機構明確派出人員后,外包業務審計開始前,企業內部審計機構應就企業制度規定、業務流程、管理層需求以及內部審計操作規范等對中介機構人員進行必要的宣貫,或針對不同審計業務編制相應的工作手冊/操作指南,方便中介機構人員快速熟悉企業情況和內部審計要求,提高其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此外,在長期合作情況下,可要求中介機構派出人員保持相對穩定,避免人員更迭導致的重復培訓問題。

2、加強對中介機構審計全過程的引導和監督

內部審計人員應對中介機構人員編寫的審計方案和進度計劃進行審核,并注意引導中介機構人員關注審計重點,確保審計目標、范圍、內容、程序的完整準確以及審計進度的科學合理;審計實施過程中,內部審計人員要不定期對外包業務的實際進度和審計底稿進行檢查,對審計發現問題及時溝通、討論和匯報;審計收尾階段,加強對審計底稿和發現問題的復核,查缺補漏,并對中介機構人員的工作業績進行衡量與評價,根據制度規定給予相應的獎勵與懲罰。

(四)完善內部審計業務外包的制度建設

內部審計機構應考慮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內部審計業務外包管理辦法》,對內部審計業務從制度層面進行規范,降低決策失誤的概率。

六、結束語

內部審計業務外包實現了內、外部審計的有效結合,優化了資源配置,提高了內部審計的質量與效益。但對于現階段面臨的各種風險,還需要持續研究、不斷改善。

參考文獻

[1]王芳芳.企業內部審計業務外包問題探析[J].交通財會,2015(06):29-31.

[2]史偉立.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業務外包探究[J].中國內部審計,2019(01):34-37.

[3]肖明婧.關于企業內部審計外包的思考[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8(21):172-174.

[4]梁剛,陳慧樸.基于價值增值視角的內部審計外包決策[J].會計之友,2016(08):102-104.

[5]李文佳.企業內部審計外包存在問題與對策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5(06):17-18.

[6]王芬.淺析企業內部審計外包的弊端及改進措施[J].時代金融,2015(12):110+112.

[7]潘婷.基于SWOT分析法的我國企業內部審計外包問題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5(05):187.

猜你喜歡
外包內部審計風險
論“互聯網+”時代檔案服務外包的問題與策略
業務外包在“慕課”中運用的分析
開展鐵路電務設備維護外包的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