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人民為中心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

2020-10-20 05:46李丹丹
各界·下半月 2020年10期
關鍵詞:治理體系社會治理創新

李丹丹

摘要:新中國成立以來,社會治理和社會穩定一直被國家視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在推進改革以來所取得的成就更是空前。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則進一步面向未來34年,面向整個新時代,面向整個民族復興。新時代社會治理創新面臨新的挑戰,這就對社會治理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和新的制度安排。它強調的是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必須要堅持和完善相關的制度,以人民為中心,提升治理水平,構建現代化治理體系,從而真正實現共治共建共享的治理新格局。

關鍵詞:社會治理;治理體系;創新

十九屆四中全會關于社會治理的重要論述可以歸納為宏觀層面的“四個一”,即一個判斷、一個優勢、一個制度、一個目標。新時期,社會的轉型、社會需求的變化、社會治理領域的突出問題等都再一次將創新社會治理提上了日程。必須要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才能更好地應對新的社會挑戰。

一、新時代社會治理創新面臨的挑戰

整個社會結構還沒有完全現代化,就必須堅持創新。從五個方面來分析面臨的挑戰:一是財富結構相對失衡,貧富差距較大;二是人口結構的挑戰持續而深遠,人口結構慣性作用,從長遠來看影響比較大;三是階層結構快速分化但未定型,各階層管理非常重要,要謀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四是社會組織結構未完成現代式重組,十八大以來,基層黨組織的力量越來越強大,自組織化趨勢比較快;五是社會心理結構出現負向情緒,存在大量有違公平正義的現象,引發中度和重度的焦慮,可能導致社會冷漠或者是社會的憤怒。

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體系

(一)黨委要發揮好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黨委領導整個社會領域,他的領導主要表現在:第一,它健全在各級組織中間,健全黨組織,黨的基層組織;第二,體現在它發動和依靠群眾;第三,體現在社會治理的指導思想,創新方向方面的指導。黨委領導是通過普及給組織,把老百姓給發動起來,依靠老百姓。

(二)政府要強化抓好社會治理的責任制

政府負責,關鍵是分工明確,協調互動,關鍵是齊抓共管。比如,社會矛盾化解,就是政府相關部門的司法部門負責;社會治安則是公安部門負責;基層社會治理以前是社區在街道負責,公共安全也基本上是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或者應急管理部,或者等相關部門在負責。

(三)民主協商是凝聚社會共識的重要渠道

民主協商具體來講,四中全會列了以下協商方式:人民團體、社會組織,基層協商。這兩年比較提倡的是人民團體和社會組織協商。而新媒體,各地正在探索之中。

(四)社會力量要充分發揮社會協同作用

企事業單位,尤其是人民團體,社會組織、社區要發揮社會協同的作用,要根據不同情況實行不同的激勵,根據它的不同的性質,要激發積極推動。

(五)發揮好法治對社會治理的規范保障功能

要健全社會公平正義的法治保障體系。

(六)人民群眾要成為社會治理的主體力量

讓老百姓成為社會治理的主體力量,要發動依靠老百姓,讓老百姓支持參與創新社會治理,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

(七)科技支撐是現代化社會治理體系的技術保障

我們國家正處在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最前沿。要充分發揮和規范好新技術,讓生活更美好,社會更安全的強大。

三、新時代提升社會治理水平的基本途徑

(一)共同治理: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水平

共治是發揮社會各方面的激發全社會的活力進行治理。黨委要把黨組織給建好,要把群眾給發動起來,要指導好整個社會主義的方向。人民團體是黨領導下的聯系群眾的組織,要塌下心去干一些聯系老百姓的事情。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在參與社會事務,維護公共利益,救助困難群眾,幫助特殊人群,預防違法犯罪等方面發揮作用。

(二)依法治理:提高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

對于治理者來說,關鍵是一碗水端平,規范社會行為,法律應該是最大公約數。法治化需要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一定要讓老百姓信仰法律。法治在自治的過程中,和德治要結合,對于矛盾糾紛,要多元預防調處化解。另外還應重視家庭、家風、家教、家規、族規、祖譜等方面,發揮其正面作用。

(三)科學治理:提升社會治理智能化水平

科技能夠讓生活更美好,社會更安全,需要發揮它的功能?;ヂ摼W現在不僅僅是技術互聯網,用互聯網新技術來治理社會,需要關注加載在互聯網基礎上的新技術。而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正是加載在互聯網基礎上的新技術。

需要警惕的是,技術一旦被過度利用就很可怕。所以智能化是非常重要的,治防風險、智輔決策、智助司法、智利服務,我們可以用在很多領域,其中最重要的一個領域就是社會治安、服務。要利用大數據來輔助決策,提供服務的科學依據。

(四)專業治理:提高社會治理專業化水平

專業化水平的提升,主要是人才隊伍建設,先進的理念制度和專業隊伍方面。社工隊伍、輿論引導隊伍和志愿服務隊伍,要積極去發展。然而可適時進行心理干預的心理服務隊還有所欠缺,在香港,談判專家、社工、有心理資質的社工就很健全,做的事雖小卻很重要,這就很值得借鑒,對于營造良好的社會心理氛圍也是必不可少的。

【參考文獻】

[1]向春玲.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新思路與新舉措[J].治理現代化研究,2018(03):6.

[2]孫偉.創新網絡社會治理機制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J].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9(04):8.

[3]吳忠民.社會治理與現代化建設[J].山東社會科學,2020(06):1.

[4]丁元竹.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J].人民政協報,2019(12):3.

[5]卓翔,鄭濟洲.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J].黨課參考,2019(23):9.

猜你喜歡
治理體系社會治理創新
新加坡法治反腐的實踐經驗及啟示
大數據視角下的國家治理現代化
高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探究
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問題現狀研究及對策初探
社會轉型期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實踐和經驗研究
社會治理面臨的現實困境與路徑選擇
政府主導型社會治理模式下社會組織發展理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