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意識形態發展態勢與正確引領

2020-10-20 05:46黨晨陽
各界·下半月 2020年10期
關鍵詞:網絡意識形態

黨晨陽

摘要:網絡意識形態蓬勃發展,網絡意識形態呈現受眾主體性增強、信息資源有效整合、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形勢良好的積極態勢,相對應的也會出現意識形態威脅的多元性、風險防控難度增大的挑戰。面對網絡意識形態的不同態勢,要采取積極的措施進行正確引領。

關鍵詞:網絡意識形態;傳播新態勢;正確引領

在信息網絡化、文化多元化的進程中,網絡技術手段的不斷升級、文化多樣性、多元化的發展,網絡空間不僅給意識形態的發展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習近平同志強調:“網絡已是當前意識形態斗爭的最前沿。掌控網絡意識形態主導權就是守護國家的主權和政權?!碑斍?,意識形態通過搭載網絡這個平臺,使得網絡意識形態的發展呈現出新態勢,具有新的發展趨向。

一、網絡意識形態發展的積極態勢

(一)網絡意識形態受眾主體性增強

傳統的意識形態傳播主要借助報紙、電視等現實中的媒介,是在高度集中和密閉的環境中進行的,民眾難于參與其中,多為“你說我聽”的模式,各類信息的受眾群體參與性不強,主體性難以得到發揮。而在信息網絡化的進程中,一方面受眾者可以根據自身的喜好、愛好以及大數據的推薦等,在一種開放、發散的空間中自由的選擇各種文化、各種傳播者傳播的信息,打破之前信息、文化等傳播的枷鎖,從而使受眾從新信息接收的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出擊,在不同的傳播場合中,跨越傳播者與受眾者之間的障礙,極大的提高了受眾者的主體性和參與性。另一方面網絡平臺的不斷更新升級,對于傳播者信息傳播的內容、質量、形式、新鮮度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而倒逼政府、企業、個體等傳播者創新傳播內容、形式等,從而為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傳播增添新力量。

(二)網絡意識形態信息資源有效整合

網絡具有技術和文化的雙重屬性,實現了文化的技術轉化和技術的文化轉化。通過網絡的這種雙重轉化,可以在質和量上保證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有效傳播,極大的擴充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在網絡文化中的占有量。一方面,有關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信息的相關資源可以利用各類網絡平臺進行價值傳輸,通過構建特色網絡欄目,向網民普及相關知識,使得民眾對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理解更加深刻、透徹。例如,當前由中宣部主管的學習平臺“學習強國”,這類學習平臺的推出,可以使網民不斷吸取正能量,及時、準確了解國家信息以及國家的發展歷程。這種APP的推陳出新,豐富了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網絡資源,使得網民可以通過網絡快速、便捷的進行搜索、閱讀,提高馬克思主義素養,從而在紛繁復雜的網絡信息資源中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另一方面,網絡信息專門化的趨使得網民可以足不出戶獲取信息資源。例如,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黨的各項方針政策、黨的歷史發展史料等等都可以在專門的中央黨史文獻研究院、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文庫等網站迅速獲取,這些網站有效的整合了現實空間中的書籍、報紙等資源,使得人們可以便捷的獲取想要閱讀的相關信息資源。網絡意識形態信息資源的有效整合使得網絡已經成為當代大家獲取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傳播的文化資源信息庫。

(三)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形勢良好

習近平在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提出:“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币庾R形態工作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安全實質上就是網絡信息安全。新時代以來,我國在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方面的實踐不斷增強。在制度方面:思想制度引領、人才制度保障和法制制度約束;在原則方面:堅持黨管媒體的原則,確保網絡意識形態工作始終堅持正確方向;在管理方面:利用大數據等網絡技術構建“互聯網+”管理平臺;在網絡安全保障機制方面:建立健全網絡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加強隱私保護等等。這一系列對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的保障,目的便是為了更好的維護網絡空間的長治久安,從而達到肅清網絡空間的目標。此外,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突破,虛擬網技術和防火墻技術的不斷升級,網絡安全問題得到強有力保障。同時,網絡信息安全法的不斷完善,網絡安全法治體系的積極探索與建構,也為網絡意識形態的安全筑建起一道屏障??傮w來看,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形勢發展狀況良好,并且,隨著5G技術的在世界范圍內的技術領先,我國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發展態勢會愈加清晰。

二、網絡意識形態發展面臨的主要挑戰

(一)網絡意識形態威脅的多元性

在歷史發展的進程中,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提升,民眾對精神方面的追求越來越高,我國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面臨多方面、多領域的意識形態威脅。在信息網絡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間的交流日益密切。一方面不同種族間的文化交流使民族文化得以發展,文化特性得以延續的重要方式。然而,另一方面,在不同文化交流中少數強國總是給予一定的特殊目的對其它國家進行文化滲透,使得各個民族文化面臨不同程度的考驗。此外,要時刻警惕儒化思想、“新聞自由”、公共知識分子思潮等新的社會發展思潮,這些思潮對我國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均造成潛在威脅。信息網絡化時代給世界文化格局帶來重新組合的機遇,文化格局的重組,只有從實現徹底的自身文化獨立、文化自信,才能以充分的文化實力反抗文化壓迫,擺脫不平等的文化待遇。因此,面對網絡意識形態威脅的多樣性,要自覺提高辨別力,面對網絡中傳播的錯誤思潮和錯誤言論,要提高自身馬克思主義素養,做網絡意識形態的“吹哨人”。

(二)網絡意識形態風險防控難度增大

與傳統意識形態傳播不同,網絡的虛擬性、開放性等特征增加了網絡意識形態傳播的風險,使得網絡意識形態安全防衛變得愈加復雜。傳統意識形態的傳播由于是自上而下的傳播,可控性強,它通過報紙、電視等意識形態傳播渠道便可達到明顯效果。但在網絡空間中,意識形態跨越種族、國家、民族和地區的界限,可控性降低,這大大的增加了意識形態的不可控性。此外,一些西方國家由于其網絡技術領先,通過一系列技術的支持向我們滲透它國價值觀,讓我國網民在一定程度上對自身的信仰、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等產生動搖,需要我們在源頭上進行防控、約制。因此,我們在網絡空間中要警惕意識形態“蝴蝶效應”。這種現象的出現,會對我國網絡空間的治理帶來后患。面對網絡意識形態的擴散的不可控性,要加強網絡監管,時刻監督網絡意識形態傳播動態,抑制偏離主流意識形態方向的可能。

三、網絡意識形態發展態勢正確引領

(一)堅持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

在網絡空間中,如果馬克思主義不去取占領,各種西方社會思潮就會占領。從長遠發展來看,哪種思想占領了網絡陣地這個制高點,就會形成強大的網絡宣傳優勢。如今,網絡空間中各種思潮互相激蕩,各種不良思潮通過網絡這個載體不斷挑戰我國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權威性和科學性。因此,面對網絡中的偏離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的言論、視頻、圖片等相關網絡信息,一是要做到旗幟鮮明、態度堅決,特別是對那些惡意攻擊黨的領導、攻擊社會主義制度、歪曲黨史國史、造謠生事的錯誤思想言論,要敢于發聲,善于發聲。網民在網絡中發表評論、看法時,要做到思動機、思原因、思后果,做到“三思而后行”。同時,黨員干部群體在網絡空間中,要充分發揮榜樣的力量,努力提升自身本領,主動擔起宣傳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責任做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堅定地傳播者。二是強化黨對意識形態的領導。如今,網絡已經成為各種社會思潮爭相搶奪的前沿陣地,面對網絡空間中各種意識形態的存在,首要問題便是掌握網絡空間治理工作的領導權,否則,網絡空間治理工作就會因為失去正確的引領而誤入歧途。因此,各級黨委都要從我國意識形態安全的發展戰略高度出發,充分利用網絡平臺、互聯網媒體等方式拓寬馬克思主義傳播度,積極創新各種網絡傳播方式,根據當地的地方特色構建有思想、有內容、有方法的傳播平臺,確保主流意識形態在網絡空間中的正確引領。

(二)強化網絡技術水平,提升網絡意識形態風險的可控性

網絡意識形態是網絡技術的產物,及時發現、控制其他國家網絡意識形態的滲透,首先應從技術層面做好防范。強化中國網絡核心技術,不僅表現在網絡的更快、更強、更全,獲得國際上網絡技術的主導權和控制權,也要體現在網絡技術在意識形態的預防方面,主動利用網絡先進技術鑒別、控制、審查和篩選外來信息,防止錯誤、虛假、垃圾、有害信息的滲透和干擾。掌握技術和信息的主動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意識形態安全,為其它偏離主流意識形態的思潮、思想的傳播在網絡中構建一個信息保障,為治理網絡空間提供技術支撐。其次,建立網絡技術人才培訓體制和機制,提高宣傳隊伍利用網絡開展宣傳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水平,使我們的隊伍盡快適應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這是提高工作人員網絡技術水平的客觀要求。此外,當代網絡傳播隊伍應當是一支可持續發展的隊伍,為此,就要做到加強年齡結構優化工作,“老中青”協同工作。我們不僅要吸納優秀青年加入我們的網絡宣傳團隊,注入新鮮活力;也要結合中年層次工作人員的經驗,為宣傳工作保駕護航。

(三)積極開發軟件平臺,創新中國網絡話語權

加大中文軟件開發力度,打破西方話語霸權。語言是意識形態的表現方式,意識形態以不同的方式隱藏在語言文字中。西方國家會利用技術的優勢向其他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進行文化滲透,以達到自己的西方話語霸權的目的。由于網絡空間中充滿英語信息資源,這些內容的發布其中涉及西方的生活方式、價值觀、世界觀,這對于我國網絡意識形態的治理是非常不利的。因此,當前,在技術方面,我們要加大力度開發中文軟件,制作集思想性、價值型、知識性、科學性、娛樂性于一體的中文軟件,努力擴大中文在網絡空間的所占比例。在網絡話語權方面,搭乘中國漢語、典故、歷史等漢化軟件的快車,在軟件中講好中國故事,讓其他國家的人更多、更全、更準確的了解中國故事,通過網絡擴大中華文化影響力,進而擴大中國在國際上影響力。

四、結語

網絡意識形態發展的積極態勢擴大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的傳播力度、增強了受眾者的主體性,但也要看到其給主流意識形態傳播帶來的威脅。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會帶來挑戰和機遇,因此,在當前的網絡空間治理進程中,要時刻把握意識形態的傳播特征、動向、趨勢,抓住機遇,不懼挑戰,不斷提升網絡意識形態治理的能力,強化主流意識形態的傳播力、影響力、引領力。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M].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

[2]劉基,蘇星鴻.網絡境遇中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問題研究[M].中國文史出版社,2014.

[3]朱繼東.新時代黨的意識形態思想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8.

[4]總體國家安全觀干部讀本編寫組.總體國家安全觀干部讀本[M].人民出版社,2016.

猜你喜歡
網絡意識形態
新時期網絡 意識形態安全形勢與對策
大數據時代網絡意識形態治理的機遇與挑戰
“互聯網+”視角下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建設路徑探究
打好網絡意識形態斗爭主動仗
網絡意識形態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實施機制
淺析國有企業如何在新型網絡形態下做好意識形態管理工作
網絡擬態空間的意識形態治理路徑
新媒體時代我國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所面臨的挑戰及應對措施
網絡意見領袖視角下的網絡意識形態傳播路徑
網絡意識形態治理的理論邏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