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特殊體育研究的述評

2020-10-20 05:46吳禮劍
各界·下半月 2020年10期
關鍵詞:學校體育

吳禮劍

摘要:為促進我國特殊體育研究的進一步發展,運用文獻資料法和邏輯分析法對我國特殊體育的研究做一述評,研究認為:我國特殊體育研究的內容包含特殊體育學科的基本理論研究、域外特殊體育的研究、特殊體育教師的研究和特殊體育教學和課程的研究等內容。

關鍵詞:學校體育;特殊體育;述評

特殊體育是保證殘障人群有效參與體育運動,促進殘障人群能夠得以全面發展的一項基本手段。特殊體育的研究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20世紀初便與康復學和運動醫學混雜在一起。隨著現代現代科學的進步,特殊體育才脫離醫學領域,形成獨立的學科。近年來,關于特殊體育方面的研究獲得了快速發展,本文試圖對我國特殊體育的研究做一述評,以期該學科在未來能更好的發展。

一、特殊體育學科的基本理論研究

特殊體育作為一門學科,他有著自己特有的學科屬性和研究對象,我國研究者非常重視這一方面的研究。陳華衛的《特殊體育相關問題辨析》對特殊體育的稱謂、含義、教育對象和本質特點進行了探析。作者認為:第一,對于歐美的“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應該翻譯成“特殊體育”而非“適應體育”;第二,特殊體育的教育對象不僅僅是殘疾人,還應包括運動能力低下或者運動能力發展遲緩的人群;第三,特殊體育的本質在于教育對象必須使用特別的教育計劃滿足特殊需要的人群的個性化需求。張加貝的《試論特殊體育學的內涵與外延》討論了特殊體育學的內涵與外延,作者認為,特殊體育學在學科形成、適應要求、服務對象、教學方法和課堂層次等五方面與普通體育學有相當的不同。這五個方面決定了特殊體育學的屬性,即特殊體育學是服務于體育運動能力明顯低于同齡人平均水平的特殊人群。特殊體育學的外延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特殊體育學的外延是,為那些體育運動能力明顯低于同齡人平均值的在校殘障學生提供體育服務。廣義的特殊體育學的外延是,為那些體育運動能力明顯低于同齡人平均值的任何人群提供體育服務,包括學齡前兒童、青少年、成年人以及老年人、忽視鍛煉人、傷殘疾病人等。

馬維平的《特殊體育論探析》論述了特殊體育學科與主要學科之間的關系,這些學科有體育社會學、生物學科、體育理論、特殊教育學、殘疾人心理學等。特殊體育學科的研究內容涵蓋對本學科體系的研究、對殘疾人運動心理特點的研究、對殘疾人身體特點的研究、對殘疾人體育運動的產生與發展的研究、對殘疾人體育運動的原則與方法的研究以及對殘疾人體育康復手段及其效果評定的研究。呂濤的《我國特殊體育教育理論體系的構建研究》,從教學內容架構、教學方法理論體系、基礎課程的規劃與安排、實踐應用在教學理論體系中的規劃安排等幾個方面對我國特殊體育教育理論體系的構建進行了論述。同時,作者在對未來特殊體育教育理論體系進行構建時,還需要考慮學校、家庭和社會等多重因素,才能支撐特殊體育教育的理論體系。

二、域外特殊體育的研究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鑒域外特殊體育的研究經驗可為我國特殊體育的發展帶來有益啟示,故對于域外,特別是歐美發達國家的特殊體育情況我國多有研究。桑國強的《美國APENS解讀及對我國制定特殊體育教師專業標準的啟示》對美國的《適應體育國家標準》的制定背景、標準內容及制定過程與方法進行了解讀,并對該標準對我國的啟示進行了探討。作者認為,美國的《適應體育國家標準》是在美國《殘疾人教育法》和《殘疾兒童體育法案》的基礎上頒布的,旨在保障每一個殘疾人都有參與體育的權利?!哆m應體育國家標準》的內容包括人類發展、運動科學、動作行為、歷史與哲學、學習者的特質、策略與評估、評估教學、課程理論與發展、計劃與評估等15條具體標準。作者根據美國《適應體育國家標準》為我國提出了標準制定應注重制定責任主體;發揮一線教師主觀能動性、突出實踐性等啟示。

曹烴的《美國特殊體育教育法律的基本精神與啟示》對美國特殊體育教育法律的問題進行了研究。作者認為:美國制定了多部法律對特殊體育教育進行了規范,如《康復法》《全體殘疾兒童教育法》《全體殘障兒童教育法修正案》《美國障礙法》《不讓一個孩子掉隊》等。美國特殊體育教育法律的基本精神體現在最大限度融合各類教育、評估程序規范、一體化服務、個別化教育計劃。根據美國特殊體育教育法律,作者提出了在我國制定相應法律時應健全配套的法律、厘清殘障學生的體育權利、制定《特殊教育法》、完善執行機制等。趙海的《美國特殊體育師資培養模式及其啟示》對美國特殊體育師資培養模式中的課程、目標、形式以及師資資格認證進行了研究。作者認為:美國特殊體育培養的師資目標是懂得體育教育的法律、歷史和哲學;了解特殊學生具體情況;了解各種不同類型殘疾疾病的成因;能夠對學生進行評估和評價;對教學環境進行管理和設計;具有良好的道德規范和職業素養;掌握交往與合作伙伴的關系;掌握對學生社會交往技能的管理等。作者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我國特殊體育師資培養應目標明確,形式應靈活多樣,建立健全特殊體育師資資格培養標準,課程理論應聯系實際等建議。

三、特殊體育教師的研究

特殊體育教師是特殊體育課程目標的制定者和特殊體育教學的實施者,特殊體育教師的質量關乎著特殊體育教育能否實施的成敗,故關于特殊體育教師的研究受到了研究人員的普遍關注。王平的《全納教育視野下我國特殊體育師資培養現狀研究》首先對我國特色體育教師的現狀進行了調查,揭示了當前我國特殊體育教師培養方面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和意見。作者認為,當前特殊體育教育師資培養存在基礎薄弱、觀念嚴重滯后,長期受到領導忽視,開設院校不多,課程設置與實際脫軌,教育管理水平總體落后和低下等問題。作者建議應加大力度對殘疾人師資培養進行宣傳,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完善課程內容體系,提高培養質量;制定行業標準,建立健全師資資格認證制度。

吳雪萍的《我國特殊體育教師專業化內涵探析》認為,我國特殊體育教師專業化內涵包括專業道德,如職業道德、敬業精神和健康的個性等;專業知識,如專業學科知識、普通文化知識、心理學知識、醫療康復知識等;專業能力,如教學的創新能力和教學教學能力等;自我發展意識,如自我規劃意識和自我反思意識等。周李莉的《上海市特殊體育教師專業化現狀調查與分析》對上海市特殊體育教師專業化的發展現狀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上海市特殊體育師資隊伍的年齡日趨年輕化;特殊體育教師均具備了較高的專業道德素養,但存在專業知識水平較低,專業能力發展不均衡,教師專業組織能力偏弱,特殊體育教師師資資格認定不完善,在職教師繼續教育不夠等問題。針對上海市特殊體育教師存在的問題,作者提出相關部門要制定培養特殊體育教師的計劃,形成特殊體育教師在職繼續學習和進修制度;掌握特殊教育研究的前言動態,不斷充實教師自身的知識結構。

四、特殊體育教學和課程的研究

特殊體育的教學和課程自是有別于普通體育科的內容,針對此一問題,研究者做了多方探索。李波的《全納教育視野下高校體育特殊教學設計的新闡釋》運用全納教育的視角對我國高校體育特殊教育教學狀況進行審視,從特殊教育的實際情況出發,對特殊體育教學內容及組織形式、教學評價、教學策略和體育特殊教育群體進行了新的闡釋,對特殊體育教學進行了新的設計和構建。作者認為,在對特殊體育教學群體進行分析時,需要對特殊體育教育對象的運動情況、體育參與態度,特殊體育教育的目標等進行分析。體育特殊教學的內容分為理論部分和實踐部分,在進行教學時應在全納視野下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完善:第一,體育教學設施、設備的專業化和無障礙化;第二,體育特殊教學內容設計的整體化;第三,體育特殊教學支援的網絡化;第四,體育特殊教師的專業化。

吳麗芳的《中學特殊體育課程標準研制依據及特點研究》認為中學特殊體育課程標準應具備理念有:課程級別的不可替代性、課程理念的差異性、課程服務對象的獨特性、課程目標重心的不對稱性、水平目標的個別差異性、領域目標的重點不一致性、教學組織形式的多樣性和評價標準的綜合性等。研制中學特殊體育課程標準應該遵循的原則是課程目標和教學目標的適切性、教師角色的明確性、重視學生的個體性差異、根據地方特色制定課程標準等。

五、結語

經過研究者的篳路藍縷,有關我國特殊體育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研究主要集中在特殊體育學科的基本理論研究、域外特殊體育的研究、特殊體育教師的研究和特殊體育教學和課程的研究等四個方面,未來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為深入的探討。

【基金項目:2020年度贛州市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贛州市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育現狀調查研究)】

【參考文獻】

[1]陳華衛.特殊體育相關問題辨析[J].體育學刊,2017,24(01):7-11.

[2]張加貝.試論特殊體育學的內涵與外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3,37(06):56-58.

[3]馬維平.特殊體育論探析[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0,24(12):79-81.

[4]呂濤,湯利軍.我國特殊體育教育理論體系的構建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6(11):143-146.

[5]桑國強,吳燕丹.美國APENS解讀及對我國制定特殊體育教師專業標準的啟示[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8,35(04):488-494.

[6]曹烴,曾建明,王健.美國特殊體育教育法律的基本精神與啟示[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3,37(02):1-6.

[7]趙海.美國特殊體育師資培養模式及其啟示[J].中國特殊教育,2010,124(10):17-20.

[8]王平,陳琳.全納教育視野下我國特殊體育師資培養現狀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1,37(05):88-91.

[9]吳雪萍,金昌龍,周李莉.我國特殊體育教師專業化內涵探析[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5,29(03):72-75.

[10]周李莉,吳雪萍,司虎克.上海市特殊體育教師專業化現狀調查與分析[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6,30(05):102-106.

[11]李波,朱琳琳,崗川曉.全納教育視野下高校體育特殊教學設計的新闡釋[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6,50(04):74-83.

[12]吳麗芳,吳燕丹,許文馫等.中學特殊體育課程標準研制依據及特點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0,27(2):230-235.

猜你喜歡
學校體育
拉丁健身操在學校體育中的應用研究
中國礦業大學文法學院課外體育活動的調查研究
論當今社會對體育教師成見問題
淺議高職院校健美操教學新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