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時代下我國黨建工作模式探索

2020-10-21 04:08賈靜
文存閱刊 2020年6期
關鍵詞:模式探索黨建工作大數據

摘要: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黨建工作必須要跟上信息技術的步伐,及時更新理念與工作方法,正確認識大數據的價值,使大數據與黨建工作充分融合,才能永葆黨的生機與活動。本文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著重分析了大數據黨建的內涵和具體應用,指出造成黨建工作困境的原因,并從思維創新、運行機制與隊伍建設等方面對大數據時代下黨建工作模式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大數據;黨建工作;模式探索

近年來,大數據的顯性影響日趨明顯,這對傳統黨建工作模式產生較大影響,面對新形勢,能否將大數據融入黨建工作,推動黨建工作質量不斷提升考驗著黨務工作者的能力與水平。

一、大數據黨建的內涵與具體應用

(一)大數據黨建的內涵

大數據黨建是指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以云計算平臺、數據挖掘以及可擴展的存儲系統等為手段對黨建信息進行分析,從理念、模式、方法等方面構建新型的黨建工作模式,提升黨的執政能力和創新能力。

大數據黨建通過技術手段提升了基層黨建工作的水平與效率,是一種新超越,是對執政理念的進一步升華與發展。黨建工作充分利用大數據所具有的開放性、全面性、互動性和高效性等特點,正是在信息傳播與溝通領域的一種創新與延展,大數據的運用拓寬了黨群溝通渠道,有利于提升黨組織的凝聚力與向心力,為推動黨建工作科學化、規范化發展打下夯實基礎。

(二)大數據在黨建中的具體應用

大數據可以充分發揮互聯網優勢,實現搜集、分析數據,完成動態跟蹤與信息傳遞,其具體應用體現在:

第一、在黨員干部、流動黨員日常管理方面的延展運用。因技術與信息來源的束縛,傳統的黨建工作只能采取局部抽樣的方式估算整體數據,難以掌握精準的數據,并在此基礎上分析,而大數據依據現實組織架構,黨組織可通過不同的權限分別掌握不同層面的信息,系統可根據用戶需要,分層級、分類別統計數據,依據具體情況,作出指導,調整隊伍結構,使得黨建觸角延伸到多空間領域,實現由單一管理到立體管理的轉變。

第二、在學習教育、群眾反饋等方面延展運用。除了收集黨員日常學習、支部會議、支部日常工作等信息外,大數據還可以對志愿活動、民主評議、評優組織情況等信息進行統計,并形成完整的動態跟蹤記錄,以便于黨組織對各項活動、會議的開展與黨員學習狀況有全面的了解,從而制定未來方向。同時還可以對留言建議、民意調研等信息進行統計,以圖表方式展現,幫助黨組織了解民眾所求與所需,實現從被動服務到主動到家工作方式的轉變。

第三、在宣傳、監督作用發揮方面拓展運用。大數據涵蓋新聞動態、學習教育、政策法規等內容,便于黨組織向廣大黨員宣傳黨的政策并了解基層實際情況,加強全局掌控力。同時通過這種方式可及時快捷延伸監督的“觸角”,發揮社會雷達作用的基本功能,實現了視角由局部到整體的轉換。

二、大數據時代下我國黨建工作困境分析

目前,我國開啟以云計算、大數據為基礎的黨建網絡云平臺時代,結合當前大數據運用于黨建的研究和實踐情況,我國目前仍存在多方面瓶頸問題。

首先,信息孤島,整合難。就全國黨建網站情況來看,雖然各級黨組織部建立的網站、網頁,但并沒有建立統一的專門數據管理機構和數據互通平臺,各網站相互獨立,數據支撐乏力,質量不高,挖掘潛力不足,平臺聚合功能運用不全面、不及時、不徹底,信息不能有效整合與共享。

其次,虛實脫離,覆蓋少。一方面,大數據黨建存在著線上虛擬黨建與線下傳統黨建不協調的情況。個別基層黨組織更是以黨建平臺維護的好壞評價基層黨組織工作的質量與優劣,使黨建工作未能真正深入基層、服務群眾,沒有發揮真正的實效,使得黨建工作無法融合,出現虛擬黨建與實體黨建相分離的狀態。另一方面,部分黨建大數據的使用只局限于各級黨組織,普通黨員的運用較少,由此可見,大數據在考核、評價等方面的運用仍屬于探索階段。

最后,人才短缺,培養難。大數據黨建一改以往傳統黨建工作的方式,對黨務工作人員的信息技術和黨建專業知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從目前實際情況看,大量的大數據平臺的建設和維護還是依靠計算機方面的專業公司,這些公司對于黨建工作的流程是不熟悉的,因此最終的建設還是要依靠自己的專業人才,而對于這類同時精通兩門專業的人才培養也是相當困難的。

三、大數據時代下我國黨建工作模式探索

(一)以創新思維為引領,擴寬服務渠道

黨務人員要從傳統的思維和工作模式中走出來,從線下走向線上,在確保線下黨建工作質量的前提下,豐富線上的黨建內容和方法,使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因利用大數據的優勢而得到更好的發揮,保證黨建工作的時代性特點。此外,依托互聯網技術,拓寬基層黨組織服務渠道,增強服務功能,變以往的線下黨員跑腿為線上數據跑路,用“大數據”來推動全面從嚴治黨抓在日常、嚴在經常,不斷提升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

(二)以整合與監管為重點,完善運行機制

信息與數據只有不斷地流動和充分共享才有生命力。大數據的應用要借外力、激內力、聚合力,各部門和各級黨組織要通力配合,從橫向上消除壁壘,從縱向上暢通信息傳遞,打破“數據孤島”,以監管為約束手段,實現數據的有效整合與監管。

第一,制定統一標準。要建立面向不同群體、不同主題以及不同領域的大數據建設標準,以滿足基層黨建工作的黨員教育、黨員管理和黨員服務等方面的需要,制定統一的數據接口和數據交換標準,為實現各級信息互聯、資源共享奠定基礎。這就需要進一步明確各級黨組織的職責分工,以促進建設過程中各個環節的有效性。

第二,搭建共享平臺。要在云計算環境下有效利用云共享的數據集成,努力打通數據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從數據源接入,到數據采集、數據處理,再到數據分析和挖掘,實現數據填報、處理、分析一體化,實現各級各類黨建系統和應用的數據共享,搭建共享平臺,著力加強對各級網站、APP進行整合,實現黨務“一網通”,推動黨建工作與其他業務工作相融合,全面提升黨建引領發展的能力。

第三,有效監督管理。正如硬幣有兩面,大數據亦是一把"雙刃劍",它在輕松收集、分析處理信息的同時,也為監督管理提出了嚴峻挑戰,因此,專業規范的管理手段必不可少。要定期對基層黨務人員進行培訓,加強思想教育,規范其使用流程,限制使用權限,以確保數據的安全性。完善監督機制,對違規操作和惡意泄露黨員信息的行為嚴厲懲處,保證數據使用和傳輸的合法性。

(三)以隊伍建設為保障,優化培養路徑

利用網絡平臺,健全完善了基層黨組織建設、黨員干部隊伍建設,實現辦事流程等信息公開、網上監督、網上辦理,這就要求黨務人員既了解黨建業務,還具備使用大數據技術革新的能力,實現數據信息價值的高效發掘利用。因此,建立一支專業的技術—黨建復合型人才團隊是黨建工作平穩運行的前提與保障。各級黨組織要加快從傳統到現代黨建工作的轉換,加大培養力度,不斷吸納青年專業人才,真正將大數據運用與黨建工作有效融合,從而推動黨建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靳敏,張銥晗.大數據背景下高校黨建質量提升路徑探析[J].國家教育行政黨院學報,2018(10).

[2]尹春艷.大數據背景下高校黨建工作創新改革路徑[J].教育管理,2018.

[3]歐陽莎.大數據時代高校黨建工作創新路徑研究[J].青年時代,2019(08).

[4]潘軍,邱觀建,朱喆.大數據視閾下智慧黨建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10).

[5]祝敏丹.大數據時代高校黨建工作創新路徑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9(03).

作者簡介:

賈靜,女,遼寧沈陽人,沈陽大學,講師,從事黨建研究。

猜你喜歡
模式探索黨建工作大數據
高校戶籍管理模式探索
初中英語合作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
新時期供電企業黨建工作發展策略分析
淺析新形勢下加強高速公路企業黨建工作的實踐與思考
淺論企業文化建設中加強黨建工作的措施及其創新
試論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黨史教育
基于大數據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設研究
小學英語讓學與生的教學模式探析
高?!胺D課堂”教學模式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