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喬十光的現代漆畫藝術

2020-10-21 00:03張帆李雅
大東方 2020年3期
關鍵詞:漆畫漆藝幅畫

張帆 李雅

“漆”擁有悠久的歷史,早在七千多年前就已經存在了,因為漆耐腐蝕的特性,最早,人類利用漆來進行制作一些生活用品,以滿足生活需求,后來由于生產力的逐漸發展,人類對漆的了解更深入,開始誕生了一些好看的漆器,除了實用,又增加了美觀這一特點。在歷史長河的發展中,漆衍生了很多的藝術種類,從最開始的一個碗,到一把梳子,一張桌子,甚至一幅畫,裝飾的功能越來越強大也越來越重要,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人類對美的追求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不得不說,漆藝在某個時代是達到過巔峰的,那么現代的漆藝呢?“中國漆畫之父”喬十光無疑是現代漆藝最好的代言人。

《魚米鄉》的問世給喬十光先生的漆畫之路開了一個好頭,它第一次展現在人前就博得了眾多關注,這樣一幅充滿了江南風情的與眾不同的畫給人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畫中的一景一物,每個部分都代表著探索,代表了作者在探索中的嘗試與發現,作為喬十光先生第一次的探索和嘗試,這幅畫為以后的創作打下了基礎,由此也打開了他將民間工藝與現代藝術相結合的探索之路。

《魚米鄉》的構圖是亮點,局部細節真實,整體虛構的構圖方法,并沒有使整幅畫變的凌亂不堪,反而有一種意外的和諧,由于局部細節刻畫真實,整幅畫甚至可以分割成好幾個部分獨立存在。當然,就整幅畫來講最亮眼的地方莫過于畫中的房子,房子的處理正是運用技法最多的部分,比如在這幅畫中我就學會了快干漆起皺法可以用來表現屋頂的肌理表現,墻壁用白蛋皮鑲嵌可以表現江南水鄉建筑獨特的“白墻”。水中的倒影表現的也很真實,這種在銀箔上罩透明漆再研磨的技法再次展示了喬十光先生對漆畫工藝技法的熟練程度。這種技法可以很好地表現出虛實關系,對比也很強烈。

“快干漆起皺法”和“蛋皮鑲嵌法”是漆畫工藝技法中最常見的兩種,這兩種技法簡單易學,操作性強,表現力強,喬十光先生對這兩種技法的使用說明了他勇于探索,發現的精神,而我也對這兩技法的使用有了新的體會,不僅可以用來裝飾畫面,還可以用來表達具體的物體。

這幅畫對我啟發最大的地方是在喬十光先生對“黑色”的巧妙構思和運用。大面積的黑色并沒有使整幅畫顯得沉悶,呆板,反而增加了一種神秘感,整幅畫既抽象又具體,虛虛實實,似夢似幻,極具裝飾性。

繼《魚米鄉》之后喬十光并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他不滿足于《魚米鄉》尚不成熟的繪畫,和略顯生澀的技巧,不管是為了滿足教學還是為了探索更多的可能性,他相繼到各處學習。喬十光先生從事漆藝創作至今長達半個世紀之久,在這么長的時間內他依然能夠保持對漆藝的熱愛,并堅持不斷地去探索,去創作,這種藝術家的精神讓我折服。藝術之路從來就不是平坦大道,這條路上有荊棘陷阱,也有名利誘惑,但是,荊棘沒有阻擋他的腳步,名利沒有吞噬他的初心。不管是左右搖擺不定的時代格局,還是文革期間的動蕩,都沒有阻擋他前進的腳步和對藝術的追求。其實在社會因素很不安定的情況下,他依然有很多優秀作品面世。這一時期的作品很明顯的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狀,這使我明白,藝術是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的,只有將藝術融于生活,用藝術的形式表達人民群眾的心聲,才更能被人民接受,這樣的作品也更具有人文情懷。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對漆畫研究的不斷深入,喬十光先生的作品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如“西雙版納系列”、“青藏高原系列”、“苗家兒女系列”、“南海漁女系列”等,看了這一系列的作品讓我有了很深的感受,也有了不同的藝術感受;比如,創作時可以打破常規,同一個主題可以有不同的表達方式;比如,可以用多個部分表達一個整體等。這些系列的作品構思巧妙,意喻明確,帶有濃厚的民族氣息,是民族文化與現代漆畫藝術碰撞的結果,實現了傳統與現代的融合,代表了現代漆畫的創新與發展,其中最具盛名的作品有《潑水節》和《青藏高原》。

《潑水節》是在1978年的春天,喬十光先生在采風時趕上了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首府景洪過潑水節,目睹了瀾滄江上龍舟競渡的熱鬧場景。也許是潑水節的場面太過壯觀,也許是被人們的熱情所感染,由此誕生了這幅充滿了民族特色的《潑水節》。

《潑水節》這幅畫從構圖上來看,并沒有刻意的烘托熱烈的節日氣氛,僅僅用了在岸邊駐足觀賞龍舟競渡的女人動作就可以看出當時的比賽一定是十分激烈的,這樣的構思十分巧妙,不是從正面表達主題,而是通過側面烘托來傳遞情感,就像是以靜制動。還綜合運用了多種技法,髹涂、鑲嵌、貼金、罩染、研磨、泥銀彩繪等,可以說這幅畫是漆畫技法的總匯。多種技法的運用和色彩的大膽搭配,使這幅畫的整體效果富貴華麗,精美典雅。

如果說《潑水節》是奔放的、熱烈的、極致的那么《青藏高原》則是神秘的、古樸的、悠遠的。這幅畫構圖簡單,龐大的牦牛隊伍占據了大部分,也使這幅畫充滿了力量感,藍天上的白云,綠地上的野花和站立的少女與牦牛的組合更像一種力量的對比,整幅畫洋溢著青藏高原獨有的神秘感和悠遠的意象,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蛋皮的運用讓牦牛顯得更加精神,藏族少女的刻畫讓這幅畫充滿了靈動感。

喬十光先生的作品題材都是很常見的,但是他能把常見的東西通過不同形式的表達和解讀去展現在人前,這是我需要學習的地方。他讓我覺得,藝術不需要投機取巧,只要腳踏實地,認真對待生活,就能有不一樣的藝術感悟。江南水鄉這一題材的作品給我的感悟最深,這一系列的作品沒有運用復雜的技巧,但它展示的一幕幕場景都在用平凡訴說著偉大,每一幅畫都能讓人感到生活的寧靜。

喬十光先生的創作歷程經歷了風風雨雨,不管是那一階段的作品,都很好的表達了他對生活的感悟,他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訴說別人的生活,又將生活變成藝術。但他的作品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他懂得打破傳統,又會“取其精華”,還開放的接收西方藝術,正是秉持這種信條,他才走出了一條與眾不同的漆畫之路,為中國的漆畫藝術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作者簡介:

張帆(1986-10),女,漢族,籍貫:遼寧人,碩士,沈陽化工大學,講師,研究方向:傳統工藝品、裝飾品設計。

李雅(1997-5),女,漢族,籍貫:河南商丘人,沈陽化工大學人文與藝術設計學院,16級在讀本科生,專業:產品設計,研究方向:家居產品設計

(作者單位:沈陽化工大學)

猜你喜歡
漆畫漆藝幅畫
蹇然漆藝作品
四川省三國漆藝傳習社:天府之韻 漆藝之美
買畫
遇見大師
猜畫
大漆:鮮活的現在進行時
寧波市江北區洪塘實驗學校
最佳工藝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