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活的河流

2020-10-21 15:49張楠
新華月報 2020年1期
關鍵詞:泉眼南水北調本市

張楠

端穩相機,屏住呼吸,按下快門,一只栗葦鳽站在荷葉上昂頭鳴叫的畫面被定格下來。幾年來,100多種在大運河兩岸流連的飛禽,闖進了“鳥叔”張春喜的鏡頭。

鳥兒歷來是生態的“風向標”,總是“用翅膀為城市投票”。只有生態向好,方能引鳥歸來。

和水清岸綠的大運河一樣,越來越多昔日或干涸見底或臭氣熏天的河湖水系,因水而復興,由水而變美。而這一切變化,都與一場跨區域的水資源調配密不可分。

2014年12月12日,歷時十余年建設的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南水進京,近七成用于首都自來水廠供水,還有部分補充進了密云、懷柔、大寧、十三陵等大中型水庫,同時為城市河湖生態補水、回補地下水。

5年來,南水北調給北京帶來的生態效益正不斷顯現,不僅緩解了地下水水位快速下降等一系列問題,還讓曾經干涸黑臭的河湖煥發出新生。

地下水水位持續回升

11月的延慶發生了件“奇事”,三眼用于監測地下水水位的監測井內,清澈的地下水竟然從井口不斷噴涌而出。南水北調以來,為了實時觀測本市地下水水位的變化,監測井的密度不斷加大,位于延慶的這三眼井,就是剛剛打好的監測井。監測井變成了“自流井”,這讓水文監測人員頗感意外,北京缺水多年,根據以前的地下水水位情況,不大可能出現“自流井”。但細一想,大家又格外驚喜,只有當地下水水位高于地面時,才有可能出現類似泉眼一樣的“自流井”。

2018年,本市的地下水埋深為23.03米,比上一年回升了1.94米,相當于地下水儲量增加了9.9億立方米。其中,平谷區回升得最多,達到9.17米;密云和懷柔也分別達到6.36米和3.92米?!八^埋深,就是地下水的水面與地面的距離?!笔兴目傉镜目偣こ處燑S振芳解釋。

歷史上,北京城曾經多河富水,掘地成泉。但自1999年起,本市經歷了連續8年的干旱,再加上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帶來的用水量猛增,導致地下水水位持續下降,“逢枯必降、逢平必降”,只有碰上豐水年或降雨量比較大的年份,地下水水位才會略有回升。

“地下水就像個水盆,水盆里的水量多少與兩個因素有關:一個是往水盆里倒了多少水,也就是降雨加上從周圍滲來的水;另一個就是從水盆里往外抽走了多少水?!秉S振芳解釋。為了保障社會和居民生活的正常運行,在嚴峻的供水壓力下,本市不得不每年超采地下水。1999年以后的8年間,地下水水位以每年1米以上的速度急劇下降,超采地下水高達14億立方米?!皬膱D表上可以看出,地下水水位的下降呈一條直線,‘唰地就下來了?!睆狞S振芳手中的統計圖表,可以清晰看出8年來地下水水位的明顯變化。

“北京的水硬,燒開后水垢特別多,熱水壺內壁老是積著厚厚一層白色的水堿,有時喝到暖瓶底兒的水都牙磣?!焙⒆映錾?,家住大紅門附近的韓小磊便為兒子單獨開了“小灶”,專門購買桶裝水給孩子喝。

“距地表越近的水,與地面和大氣越接近,能夠快速更新。而埋藏越深的‘老水,循環越慢,總硬度、礦物質含量都會相對較高?!秉S振芳說,過去老有百姓反映北京的水“硬”,其實是跟供水高度依賴地下水有關。

水資源短缺嚴重,制約著城市的發展,調水迫在眉睫。

2002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審議通過了《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要求抓緊實施。同年12月,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2002年12月27日,作為新中國第一個跨四大流域的調水工程,南水北調工程正式開工建設。歷時十余載,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南北共飲一江水終成現實。

5年間,南水奔流進京已超52億立方米,本市地下水開采量一下子壓減了3.36億立方米。這為北京地下水水位多年來的持續下降按下了停止鍵,地下水水位終于進入“止跌回升”期。2015年地下水水位停止下降;2016年和2017年分別回升了0.52米、0.26米;在降水量基本持平的情況下,2018年,南水使地下水水位快速回升了1.94米,成為自1978年有歷史數據記載以來,水位回升速度最快的一年。

“2019年是枯水年,降雨量減少了57毫米,我們還曾擔心地下水水位回升會不會暫停,甚至會不會再次下降?!笔聦嵶C明,黃振芳的擔憂是多余的。截至2019年10月底,本市地下水埋深為22.78米,同比回升了0.31米。這也是有歷史記載以來,第一次在枯水年出現地下水水位回升的情況?!坝心纤?,北京的地下水水位還會持續回升?!秉S振芳對此充滿了信心。

枯泉復涌或成常態

王振武的家,在僅有100多口人的昌平區延壽鎮連山石村??克运?,村民們祖祖輩輩過著下河挑水、自給自足的小日子。清澈、甘甜的河水直瀉而下,大小泉眼汩汩噴涌,泉水一直流入桃峪口水庫??墒?,到了上世紀90年代末,從上游流過來的水越來越少,水位也越來越低。舀起一勺水,足有半勺泥,想從河里挑水不太可能了。

但這還不是最糟的。

王振武從沒想到,村里的河竟會有干枯的一天。2000年左右,河中的大小泉眼沉寂下來,河道漸漸成了垃圾遍地、雜草叢生的荒地,昔日奔流直下的河流成了村民腦海中漸漸模糊的記憶。河干了,泉枯了,但日子還得過下去。村民們挖起了自備井,過上了喝井水的日子。

2019年入汛,接連幾場大雨過后,路過連山石河邊的王振武無意間發現,干涸了近20年的泉眼處,竟然有泉水從地底下噴涌而出??萑獜陀康摹按笮侣劇眰鞅榱肃l里,村民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紛紛跑到河邊求證。為了保護這失而復得的泉水,村里特意用石頭將泉眼圈起。如今,泉眼日以繼夜持續噴涌,圈出的水面面積已達200平方米左右,水深約1米。

枯泉復涌絕非偶然。如今,北京累計接收丹江口水庫來水超過52億立方米,相當于2500多個昆明湖的蓄水量。在用好南水的同時,本市多措并舉,壓采地下水、關停部分自備井、河道補水,京城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困局得以緩解,飲用水質量得到改善,地下水水位明顯回升。

“地下水水位抬升后,必然會出現泉水復涌?!秉S振芳介紹,根據普查,北京共有900多個泉眼,之前很多都干涸了。隨著地下水水位快速回升,昌平、懷柔、平谷等地陸續有干涸的水井和泉眼恢復噴涌。地下水水位的回升,不但能緩解地面沉降,也為白浮泉、玉泉以及“三山五園”水系的恢復提供了可能性?!耙院?,泉水復涌很可能會成為常態?!?/p>

枯泉因地下水生態的修復而復涌,泉眼的復活,預示著北京的河流將有源源不斷的水源供給。

臭水溝重現水清岸綠

南水進京不僅僅是一項簡單的“借水”運動,還加快了本市水污染防治的步伐,探索出解決生態問題的新路徑。

洋橋是涼水河、馬草河、旱河的三河交匯處。天氣晴好,路過家門口的涼水河時,市民閆黎明忍不住掏出手機,拍下一組濱河美圖上傳到朋友圈。沒一會兒工夫,朋友圈里就有人在照片下評論了:“呦,這么漂亮,這是哪兒???”

閆黎明頗有些自豪地回復:“家門口,涼水河!”

朋友難以置信:“你家門口不是條臭水溝嗎?”

“早變樣了,你們現在再來看看,比照片里還美呢,我家現在可是標準的‘河景房?!痹谶@里住了20多年的閆黎明禁不住為家門前環境做起了“硬廣”。

說起過去的涼水河,洋橋附近的老住戶恐怕都會忍不住皺眉頭,“那就是條臭水溝”。夏季三伏天,涼水河邊的居民都不敢開窗,只要一打開窗戶,一股股惡臭就會從河面往屋里飄。

有了南水作為城市供水的基本保障,北京的河湖治污也隨之提速。涼水河被當作一條樣本河道,成了治理重點。

首先要“堵”住污水。沿岸35個排污口被封閉,不允許任何污水直排入河;水衙溝暗涵出口、西站暗涵出口新建兩處生物除臭塔,工程兵橋上游、岳家樓橋下游、甘石橋下游、紅蓮南路橋下新建四處離子除臭工程。

堵住污水后,河道中的景觀用水哪里來?從自來水管中流出的南水,除了注滿居民的水杯,還作為生活用水承擔起洗衣、洗菜、沐浴的重任。為了讓生活污水不再直排入河,涼水河流域建成10座大型再生水廠,日污水處理能力超過200多萬立方米。到2018年年底,涼水河沿線再無污水入河,而源源不斷注入河道中的,則是經過再生水廠處理過的高品質再生水。到2018年,本市再生水利用量達到10.7億立方米,再生水已經成為本市穩定可靠的“第二水源”。

5年的治污攻堅戰,城區最后的“臭河”再現水清岸綠。岸邊的居民終于可以打開臨河的玻璃窗,盡情呼吸清新的空氣。

涼水河重現生機,是南水北調工程修復水生態、改善水環境的一個縮影,本市越來越多的河流正逐步恢復生機。除了將凈化后的再生水補入河道作為景觀用水,隨著地表水資源的開采力度下降,一些昔日干枯的河道被重新注滿?!霸谀纤M京之前,雁棲河、小中河等河道完全是干涸的。南水通過這些生態補水河道為地下水和水庫進行補水的過程中,肯定會順著河道流經一段距離,最終滲入地下,或是將水輸送到水庫中。所以,我們就能看到雁棲河、小中河等一些過去干枯的河道中又有水了?!秉S振芳解釋說。

為增加本市的水資源戰略儲備,南水不斷為水庫“充值”。截至2018年底,向懷柔應急備用水源地補水0.78億立方米,向潮白河飲用水源地補水2.18億立方米,向永定河稻田水庫補水0.47億立方米,向玉泉山補水700萬立方米……隨著南水的注入,密云水庫蓄水量節節攀升,不斷創下本世紀新高,不僅自己喝了個飽,甚至有條件開閘向下游放水。2018年密云水庫開閘放水,向下游生態補水1.77億立方米。

一渠南水,潤京五年。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日益凸顯。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南水北調工程是實現我國水資源優化配置、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戰略性基礎設施,要做好后續工程籌劃,使之不斷造福人民。

根據新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本市將形成外調水和本地水、地下水和地表水聯合調度的多水源供水格局。此外,按照“節、喝、存、補”的用水原則用好用足南水,緩解北京本地水資源短缺的壓力。到2020年,將基本實現城鎮污水全收集、全處理,重要河湖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由現在約57%提高到77%。到2035年,全市城鄉污水基本實現全處理,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95%以上,逐步恢復水生態系統功能,成為天藍、水清、森林環繞的生態城市。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充沛南水,源源不斷為老北京注入新活力,讓北京構建出藍綠交織、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新格局。

(摘自2019年12月13日《北京日報》)

猜你喜歡
泉眼南水北調本市
南水北調:曾有三個問題爭執不下
大地的取水者
小池
一起走過的日子
小池
【數據一覽】
本市主要鋼材品種平均價格走勢圖
用好南水北調征地移民資金
曲奇餅盒中的挑釁書
本市二手房成交量及價格走勢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