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步式敘事護理對乳腺癌放化療患者預期性悲傷干預中的應用研究

2020-10-22 06:08周華萍
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電子版) 2020年52期
關鍵詞:總分量表乳腺癌

周華萍

(常州第四人民醫院,江蘇 常州 213000)

乳腺癌是女性第一高發惡性腫瘤,據WHO統計,我國每年女性乳腺癌發病16.9萬,占全球總發病數的12.25%,且發病年齡日趨年輕化[1]?;颊叽蠖嘣诩彝ズ蜕鐣邪缪葜匾巧?,易感知自理能力下降、經濟負擔、自我形象受損等諸多壓力,產生預期性悲傷[2]。

敘事護理作為一門新興護理科學,通過鼓勵患者傾訴,使護理人員更好地了解患者對自身疾病的看法、負性情緒,是基于敘事療法興起的一種心理護理新途徑,是基于人文護理基礎上的心理護理,能有效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3]。本研究將5步式敘事護理應用于乳腺癌放化療患者,幫助緩解預期性悲傷,在改善患者認知、情緒、行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抽樣法,選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腫瘤科確診為乳腺癌住院患者56例,按入院順序采用隨機抽樣法分為實驗組、對照組各28例,兩組患者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①自愿參與研究;②在本院腫瘤科行擇期放、化療;③神志清楚,能配合;④有一定文化基礎能理解調查內容。排除標準:①既往有精神疾病者或神志不清者;②病情不穩定有生命危險者;③情緒波動明顯者;④患者或家屬其中之一不愿意配合調查者。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接受腫瘤科常規護理:基礎護理、用藥指導、放療護理等,定期隨訪患者康復情況和生活方式。實驗組干預方法:成立干預團隊,制定干預方案,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5步式敘事護理干預,主要措施可以劃分為五個:外化、解構、干預、反饋、評價[4]。

①收集素材-外化:收集資料,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引導患者主動講述患病后基本問題及情緒方面的主要困擾、感受,使患者外化出心理問題,評估影響、論證評估。②對內容分析-解構:通過患者描述,深入故事分析材料,將問題劃分、評估、判斷、篩選出重點信息。分離出積極、消極因素。③干預:挑選出有意義的問題,采用個體化方案對其進行處理。鼓勵患者調整自我狀態,構建新事件更替患者的認知,積極面對新生活。④反饋處理干預:護理人員實時觀察患者的心理生理方面的變化,以此來反應干預效果。2周后,進行面對面訪談,引導患者說出在經歷這些干預措施后的心理生理方面的變化。⑤效果評價:干預前后采用中文版癌癥患者預期性悲傷量表評估,進行心理測評。

1.3 研究工具

1.3.1 一般情況調查表

研究者自行設計,包括年齡、婚姻、子女個數、文化程度、職業、醫療費用來源、照顧者健康狀況等。

1.3.2 中文版癌癥患者預期性悲傷量表

該量表由研究對象進行自評,用于深度評估和調整患者的悲傷反應。共31個條目,包括7個維度:自我意識、疾病調整、悲傷、憤怒、宗教安慰、軀體癥狀、社會支持。采用4級評分法(0~3分),0分代表不同意,3分代表同意,量表總分越高,患者經歷的悲傷越多[5]。辛大君[6]將其漢化,該量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919,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4 統計學方法

將合格問卷統一編號,校對無誤后,把資料轉為 SPSS 數據集。應用 SPSS 21.0統計分析軟件,對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項目分析和信度、效度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56例患者完成本次研究,試驗組、對照組各28例。兩組年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226,P=0.823)。

2.2 兩組干預前后預期性悲傷得分比較

干預前二次,兩組癌癥復發恐懼總分及維度得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2周后,實驗組預期性悲傷總分及維度得分(34.11±25.12),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預期性悲傷總分及維度得分與干預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結論

5步式敘事護理在乳腺癌放化療患者預感性悲傷中應用具有可行性,根據患者心理問題施以心理疏導方法,可引導患者在支持性環境中積極表露對患病后預感性悲傷的心理問題,消除其負性情緒,可有效降低患者的預感性悲傷。

猜你喜歡
總分量表乳腺癌
絕經了,是否就離乳腺癌越來越遠呢?
以患者為主的炎癥性腸病患者PRO量表特異模塊條目篩選
中醫治療乳腺癌的研究進展
網絡服裝虛擬體驗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開發
《公共體育服務政府供給社會期待量表》的編制與修訂
CSE閱讀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評價中的有效性及影響因素
第59屆IMO團體總分前十名的代表隊及總分
別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吃錯了 小心得乳腺癌!
一年級下冊期末考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