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市市北區2014-2019年新生兒死亡病例分析

2020-10-26 06:37張春光曲延云
健康大視野 2020年19期
關鍵詞:高危妊娠早產兒

張春光 曲延云

【摘 要】 目的:通過對2014-2019年新生兒死亡病例資料進行分析,了解轄區新生兒死亡現狀及影響因素,總結在圍產期保健及新生兒救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改進措施,為制訂相關政策提供理論依據。方法:以新生兒死亡評審工作為依托,對 2014年至2019年青島市市北區發生的347例戶籍新生兒死亡病歷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研究死亡病例的影響因素。結果:新生兒死亡常見的病因為:早產和低出生體重、新生兒重度窒息、新生兒畸形、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歷年死亡情況在性別、產次和分娩方式上沒有明顯差異,在孕母分娩年齡、出生胎齡、出生體重、孕母孕期保健次數上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應加強孕前及孕期管理,注重健康教育宣傳工作,提高孕婦產檢意識,規范高危妊娠管理,關注高齡產婦等風險因素,強化產兒科合作機制以進一步降低新生兒死亡率。

【關鍵詞】 早產兒;低出生體重;高危妊娠

【中圖分類號】R7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9-208-02

新生兒死亡評審是落實這項工作的重要舉措之一,對提高新生兒搶救水平,降低新生兒死亡率有重要意義。本文對 2014 年至2019年青島市市北區新生兒死亡評審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從而了解新生兒死亡因素的變化明確圍產新生兒保健救治的重點及制定相應的干預措施。

1 資料和方法

1.1 調查對象 2014年-2019年青島市市北區新生兒死亡評審病例347份。

1.2 研究方法

根據《新生兒死亡評審規范》的相關要求,組織開展新生兒死亡評審會。研究自2014年開展新生兒死亡評審以來新生兒死亡率、死因構成比、順位的變化情況及分娩年齡、出生體重等因素,匯總并分析評審結論和建議。用(2檢驗進行統計分析,主要統計方法采取描述性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轄區新生兒死亡率由2014年的3.59‰下降至2019年的1.97‰,死亡新生兒孕母平均年齡由2014年的29.71歲提高到2018年的32.45歲,年齡小于24歲13例,2 4~2 9 歲119例 ,3 0~3 5 歲118例 ,大于 3 5 歲77例(x2=13.4,p<0.01);分娩方式剖宮產為177例、經引產為170例,無顯著差異;新生兒死亡病例中男210例、女137例,無顯著統計學差異;早期新生兒268例,晚期新生兒79例。出生體重小于1000克的39例,1000~1500克的89例,1500~2500克的91例,2500~4000克的120例,大于4000克的8例,(x2=30,p<0.01)。出生胎齡小于2 8 周的45例,28周~36+6周的193例,37周~41+6周的99例(x2=7.2,p<0.05)。在隨機選取的140名產婦保健記錄中,產前隨訪5次以上的51例,在5次以下的89例,(x2=17,p<0.01)。

2.2 新生兒死因順位 按照國際疾病分類法(ICD-10)的原則,2014- 2019新生兒死亡前四位的疾病為:早產低出生體重、新生兒窒息、新生兒畸形、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

2.3 評審結論 創造條件可避免死亡287例,構成比為82.7%,不可避免死亡37例,構成比為10.7%,可避免死亡23例,構成比為6.6%。

3 討論

3.1 新生兒死亡率是反映婦幼保健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標,根據2019年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中國婦幼健康事業發展報告》[1]顯示,2018年全國新生兒死亡率為3.9‰,青島市市北區新生兒死亡率從2014年的3.59‰降至2019年的1.97‰,均低于國家平均指標,說明本地區的新生兒救治水平已經達到較高水平,但從2016年開始降幅有所放緩,但高齡孕母所占比例及平均年齡均有所增加,考慮同全面實施二胎政策后高齡高危產婦比例增加有關[2]。

3.2 在新生兒死因順位中,早產和低出生體重是主要原因,病例討論中,早產和低出生體重的發生影響因素較多,隨著產前檢查次數的減少,早產兒風險也隨之增加。新生兒死亡同孕母是否接受產前系統檢查次數方面具有統計學意義。因此規范的孕前檢查可以有效地預防早產發生。

3.3 新生兒窒息仍是新生兒死亡主要原因[3],主要見于宮內窘迫、陰道難產等情況。提高產、兒科醫生窒息搶救復蘇技能仍不能放松,兒科醫師進產房,定期舉辦新生兒窒息復蘇技術培訓班,加強理論培訓和實際操作培訓,不定期進行實操演練,以保障復蘇過程快速、規范。

3.4 加強健康教育與產前篩查,控制出生缺陷的發生[4]婦幼保健機構、醫療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有關單位要利用媒體、宣教資料、孕期課堂等途徑進行宣傳,普及群眾的孕期保健意識,從孕前抓起,提高婦女自我保健的意識,提高孕前、孕期保健知識的普及率。在規范產科檢查頻次基礎上,應該提升產科醫師的診療水平,以便及時發現孕婦與胎兒的問題,及早進行干預。

本研究資料的結果,提示我們可以通過加強圍產期保健宣傳力度,普及產前篩查等方面的措施,提升醫務人員孕期管理新生兒救治的診療水平,切實降低新生兒死亡率。

參考文獻

[1] 中國婦幼健康事業發展報告(2019)(一)[J].中國婦幼衛生雜志,2019,10(05):1-8.

[2] 王德慧,魏濤,魏敏,陸虹.全面二孩政策對住院分娩孕產婦情況的影響[J].中國生育健康雜志,2020,31(01):36-38.

[3] 衛生部發布《中國出生缺陷防治報告(2012)》[J].中國藥房,2012,23(39):3693.

[4] 李鴻斌,沈莉,馮海娟.二十年新生兒窒息死亡動態分析[J].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12,27(03):157-160.

猜你喜歡
高危妊娠早產兒
早產兒長途轉診的護理管理
晚期早產兒輕松哺喂全攻略
高危妊娠產婦的心理特點及其護理干預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聯合縮宮素在高危妊娠剖宮產術后產后出血的防治效果
探討影響高齡初產高危妊娠與結局的相關因素
高危妊娠致產后出血的臨床護理
高危妊娠危險因素分析及預防
高危妊娠危險因素分析及預防
高原地區早產兒凝血功能分析與輸血漿后療效觀察
早期護理干預對腦損傷早產兒預后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