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性護理干預對急性腸胃炎的護理效果觀察

2020-10-30 01:46陳曦
中國實用醫藥 2020年27期
關鍵詞:運用價值綜合性護理干預護理效果

陳曦

【摘要】 目的 觀察綜合性護理干預對急性腸胃炎的護理效果。方法 68例急性腸胃炎患者, 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34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干預, 觀察組患者采取綜合性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效果, 護理前后焦慮評分及抑郁評分, 臨床癥狀改善時間, 護理前后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質量評分及護理滿意度評分。結果 護理后, 觀察組的護理總有效率為94.1%,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2207, P=0.0399<0.05)。護理后, 觀察組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分別為(48.3±1.2)、(42.4±1.1)分, 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的(67.5±1.6)、(58.9±1.7)分,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55.9771、47.5151, P=0.0000、0.0000<0.05);且兩組患者護理后的焦慮、抑郁評分均低于護理前,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腹痛、嘔吐、退熱、止瀉改善時間分別為(1.0±0.4)、(1.6±0.5)、(1.8±0.7)、(2.1±0.9)d, 均明顯短于對照組的(1.7±0.6)、(2.0±0.7)、(2.2±0.9)、(3.2±1.5)d,?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5.6603、2.7113、2.0456、3.6667, P=0.0000、0.0085、0.0448、0.0005<0.05)。護理后, 觀察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生存質量、護理滿意度評分分別為(9.5±0.5)、(9.2±0.8)、(9.4±0.6)分, 均高于對照組的(8.2±0.2)、(8.5±0.5)、(8.3±0.2)分,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14.0762、4.3266、10.1415, P=0.0000、0.0000、0.0000<0.05)。結論 急性腸胃炎患者治療過程中運用綜合性護理干預, 可有效提高臨床護理質量, 增強患者的依從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加快改善患者臨床癥狀, 幫助患者提高生活質量。

【關鍵詞】 急性腸胃炎; 綜合性護理干預;護理效果;運用價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7.083

急性腸胃炎是一種發病率較高的消化系統急腹癥, 發病后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上腹部疼痛、發熱、腹瀉、惡心及嘔吐等癥狀。該病的發生主要是由于飲食不當、暴飲暴食、食入生冷腐餿以及穢濁不潔的食品等因素導致的細菌和毒素感染所致[1]。為此, 本文觀察分析了急性腸胃炎患者治療中運用綜合性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 具體內容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68例急性腸胃炎患者, 將其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34例。對照組患者中男19例, 女15例;平均年齡(51.0±2.4)歲。觀察組患者中男18例, 女16例;平均年齡(51.5±2.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 告知患者相關注意事項, 做好病房環境衛生護理、飲食及用藥指導。觀察組患者采取綜合性護理干預。①建立護理干預小組, 加強小組成員的技能培訓, 提升護理人員對急性腸胃炎高危因素的識別能力、危險防范意識、臨床護理能力以及崗位責任意識。②風險評估:護理前要對患者病情、存在的危險因素以及患者心理狀態進行詳細掌握, 并結合疾病護理要點和以往護理經驗, 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護理計劃[2]。③環境護理:加強病房環境管理, 定期進行消毒處理, 并要確保病房空氣流通和溫濕度適宜, 同時要減小病房內噪音, 為患者創造一個舒適整潔的病房環境, 避免外在因素影響治療效果;可適當為患者播放舒緩音樂, 從而緩解患者緊張情緒, 提高患者身心舒適度[3]。④心理護理:要耐心的與患者進行語言交流, 讓患者能夠將心中的壓力及問題闡述出來, 給予患者針對性的健康教育、語言疏導及鼓勵安慰, 從而提高患者的認知度, 改善患者心理壓力及負面情緒。⑤健康宣教:為患者詳細講解疾病發生原因、合理用藥方法、藥物作用機制、遵醫用藥的重要性、合理飲食控制方法以及日常自我管理方法, 并要告知患者不合理用藥所產生的危害以及常見的不良反應, 增強患者醫學知識的掌握度及自我管理能力[4]。⑥用藥護理:做好患者的日常用藥指導, 合理控制患者的輸液速度, 并要告知患者不可隨意調動輸液速度, 避免引發不良反應影響治療效果;同時要密切監測患者的用藥后不良反應情況以及病情改善情況, 若用藥后出現異常不適情況, 應及時告知醫生給予有效處理;同時要對高熱患者及時采取物理降溫以及合理的退燒藥物, 并要做好患者的衛生護理, 告知患者正確的清潔肛門方法, 避免感染現象發生[5]。⑦康復指導:患者出院前要督促其進行合理的康復鍛煉, 通過進行腹部按摩及合理的有氧運動, 提高胃腸蠕動, 減輕患者疼痛程度;同時要糾正患者不良生活習慣, 告知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及生活飲食習慣, 并按時服藥, 防止疾病復發。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效果, 護理前后焦慮評分及抑郁評分, 臨床癥狀(腹痛、嘔吐、退熱、止瀉)改善時間, 護理前后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質量評分及護理滿意度評分。焦慮、抑郁情緒運用漢密頓焦慮量表及漢密頓抑郁量表進行評定, 兩個量表均有24項, 總分均為100分, 分值越高說明焦慮、抑郁情緒越重。兩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護理滿意度及生活質量采用本院自制的調查問卷表進行評定, 單項分值為10分, 分值越高表明指標情況越好。護理效果判定標準:護理后患者臨床癥狀全部消失, 排便以及飲食均恢復正常為顯效;患者護理后臨床癥狀基本消失, 排便以及飲食均基本恢復正常為有效;護理后患者臨床癥狀未得到顯著改善或加重為無效。護理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猜你喜歡
運用價值綜合性護理干預護理效果
鄉土資源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鄉土資源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綜合性護理干預在胸椎骨折治療中的價值探究
“中國古代音樂史”課程直觀教學法運用初探
骨科術后疼痛應用綜合性護理干預的緩解效果分析
早期康復護理在腦卒中偏癱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
創傷骨科下肢骨折手術圍手術期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與護理
經陰道宮腔手術中的超聲監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