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列寧對馬克思主義黨內民主理論的開創性貢獻

2020-11-02 02:20王進芬
江漢論壇 2020年10期
關鍵詞:黨內民主列寧

摘要:列寧圍繞什么是黨內民主、如何發展黨內民主,留下了大量的理論思考和精辟論述,其中很多內容是馬克思恩格斯沒有涉及到或沒有深入闡述的。包括:明確指出了黨內民主的內涵、實質和構成要素;系統闡述了黨內民主的功能和發展黨內民主的限度;全面勾畫了黨內民主的制度體系;對發展黨內民主所涉及的關系作了科學的闡釋。列寧的黨內民主理論開創了馬克思主義黨內民主理論的先河,對馬克思主義黨內民主理論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

關鍵詞:列寧;黨內民主;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列寧黨內政治生活理論與實踐研究”(17AKS002);廣西八桂學者項目“廣西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重大問題研究”(2019〔79〕號)

中圖分類號:A8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3-854X(2020)10-0028-06

作為俄共(布)的締造者,列寧在領導建立和建設俄共(布)的過程中,結合俄共(布)進行革命和建設的特定歷史條件、黨在不同時期所面臨的不同形勢和任務以及黨自身的不同狀況,圍繞什么是黨內民主、如何發展黨內民主,留下了大量的理論思考和精辟論述,形成了比較系統的黨內民主理論,很多內容是馬克思恩格斯沒有深入闡述或沒有涉及到的。完全可以說,列寧的黨內民主理論開創了馬克思主義黨內民主理論的先河,對馬克思主義黨內民主理論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從學界的研究情況看,應該說,圍繞列寧時期的黨內民主理論和實踐也產生了不少理論成果,但主要集中于梳理列寧黨內民主理論和實踐的主要內容,對列寧在黨內民主問題上有什么獨創性的貢獻,還缺少系統和深入的研究。本文擬對這一問題作初步歸納和探討。

一、明確指出了黨內民主的內涵、實質和構成要素

作為無產階級政黨的創始人,馬克思恩格斯強調必須按民主原則建黨,并在《共產主義者同盟章程》等文獻中,強調了發展黨內民主所涉及的一些方面,諸如“所有盟員都一律平等”①,“組織本身是完全民主的,它的各委員會由選舉產生并隨時可以罷免”② 等,但對于什么是黨內民主,黨內民主的實質是什么,以及黨內民主有哪些構成要素,馬克思恩格斯并沒有明確地從理論上加以闡述。列寧則非常明確地指出了黨內民主的內涵、實質和構成要素。1906年5月,他在《讓工人來決定》一文中首次就什么是黨內民主、按民主原則建黨意味著什么進行了解釋說明,認為按民主原則建黨就是由全體黨員選舉產生黨的領導人、討論和決定黨所面臨的重要問題以及確定黨組織的策略方針。1907年,列寧又在《社會民主黨和杜馬選舉》一文中就黨內民主的內涵作了比較全面、系統的闡述。他說:“俄國社會民主工黨是民主地組織起來的。這就是說,黨內的一切事務是由全體黨員直接或者通過代表,在一律平等和毫無例外的條件下來處理的;并且,黨的所有負責人員、所有領導成員、所有機構都是選舉產生的,必須向黨員報告工作,并可以撤換?!雹?這里,列寧非常明確地指出,黨內民主就是指全體黨員擁有的平等地參與黨內事務管理的權利,其實質就是黨內事務由廣大黨員當家作主來決定而不是由少數人主宰。不僅如此,列寧的論述還非常清晰地勾畫出了黨內民主的構成要素和運行圖景。首先,全體黨員是黨內民主實踐的主體,黨內事務由全體黨員作主,黨員意見的自由發表和權利的充分實現是黨內民主的內在要求和邏輯起點。第二,黨內事務是黨內民主實踐的客體,黨內事務要盡可能向黨員公開、讓黨員知曉而不是暗箱操作,公開性是發展黨內民主的基本前提,列寧認為“沒有公開性而談民主制是很可笑的”④。第三,黨內平等是實現黨內民主的前提和必須堅持的原則。只有堅持黨內所有成員一律平等,才談得上黨員的主體地位。如果黨內的各級領導人員對下級和普通黨員總是頤指氣使,稍有不同意見就被視為異己予以排斥和打擊,黨內就不能實現不同意見的充分交流,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列寧強調發展黨內民主必須堅持黨內平等,認為“不平等是違反民主制的”⑤。第四,黨內民主通過直接民主和間接民主兩種基本形式實現,即由全體黨員直接或者通過代表決定黨內事務。在黨員規模比較小的時候,黨內事務可通過直接聽取所有黨員意見也就是直接民主的方式來決定;在黨員眾多的情況下,黨內事務都用征詢全體黨員意見的方式來決定顯然是不現實的,這個時候就需要通過召開黨的代表大會或代表會議即間接民主的方式來決定黨內事務,但黨內重大問題仍然必須聽取全體黨員的意見,即“為了貫徹民主制,極重要的問題以及那些同群眾本身的一定行動有直接關系的問題,不僅必須用選派代表的方式,而且必須用征詢全體黨員意見的方式來決定”⑥。

此外,列寧還系統闡述了黨內民主所蘊含的包括知情權、參與權、選舉權和監督權在內的各項民主權利。就列寧對黨內民主各項權利的闡釋看,無論是就其內容的豐富性還是深刻性而言,應該說都超越了馬克思和恩格斯。比如,就黨員的監督權來說,恩格斯只是談到任何黨的領導干部都要接受黨員的監督,要求黨員不要把黨的領導干部“當做完美無缺的官僚,百依百順地服從他們,而不進行批評”⑦ ,但對于黨的領導干部為什么必須接受黨內監督,馬克思恩格斯并沒有進一步闡述。而列寧則深刻地闡明了黨內監督的理論邏輯就在于黨內權力的契約性質,即黨的領導機構和領導干部是由黨員選舉產生的,是受托人,其權力是作為委托人的廣大黨員授予的,從而無可辯駁地論證了黨員對黨的領導機構和領導人進行監督的正當性。列寧號召全黨為捍衛自己這種天經地義的民主監督權利而斗爭,認為“誰不善于要求和爭取使自己的受托者完成他們對委托人所負的黨的責任,誰就不配享有黨員的稱號”⑧。

二、系統闡述了黨內民主的功能和發展黨內民主的限度

對于無產階級政黨為什么要發展黨內民主、發展黨內民主可以發揮什么作用或有什么功能,馬克思恩格斯只是有一些零星論述。比如,針對歐洲一些工人階級政黨內出現的用粗暴方式壓制黨內不同意見的情況,恩格斯在其晚年的書信中明確指出黨內自由批評“是工人運動的生命要素”⑨,強調黨內出現的分歧和爭論是正常的,完全可以通過黨內自由批評的民主方式來消除,認為“建立黨內真正和諧的關鍵就在這里,而不在于否認和隱瞞黨內一切真正有爭論的問題”⑩,黨內有意見分歧和爭論是黨充滿生機和活力的表現,“人們都公開發表意見,比暮氣沉沉要好得多”。又如,恩格斯在回顧共產主義者同盟的歷史的時候,在談到組織本身完全是民主的時候說:“僅這一點就已堵塞了任何要求獨裁的密謀狂的道路”。除此之外,馬克思恩格斯對黨內民主的作用再沒有更多的話語,更缺少系統闡述。而列寧則對黨內民主的功能進行了比較全面的闡述,形成了比較系統而深刻的認識。他明確指出:發展黨內民主有助于凝聚全黨意志和維護黨的團結統一;可以使黨內充滿活力和生機,促進黨的自我更新;有利于約束黨的領導干部的權力,防止官僚主義;有助于避免或減少決策失誤,實現黨內決策的科學化等。其中,有的闡述即使今天看來也是相當深刻和精辟的。比如,就發展黨內民主有利于約束黨內權力,他強調,對黨的領導干部的監督“不單單是在口頭上加以責備,而是要在行動上加以糾正”。這里的“從行動上加以糾正”是黨內監督糾錯功能的重要體現,其實質是通過黨內監督來約束黨的領導干部的權力,糾正他們濫用權力或權力不作為的現象。又比如,就發展黨內民主能夠增強黨的生機和活力、實現黨的自我更新,他精辟地指出,通過發展黨內民主,使整個政治舞臺公開擺在大家面前,黨員在政治舞臺上的一舉一動就一目了然,就可以對黨員進行普遍的監督,從而“造成一種能起生物學上所謂‘適者生存的作用的自動機制。完全公開、選舉制和普遍監督的‘自然選擇作用,能保證每個活動家最后都各得其所,擔負最適合他的能力的工作?!?列寧談到的“適者生存”、“自然選擇”,實際上就是指黨內民主在黨的干部隊伍建設中所具有的自我更新功能的內在機制。這一自動機制由公開的選舉(以及與此相關的任期制、責任制、罷免制)、黨內監督等相互銜接、相互作用的要素構成,可以增強黨的生機和活力,實現黨的自我約束、自我提高和自我更新。

三是實行黨的領導機關、負責人工作報告制度。馬克思恩格斯時期實行中央委員會向代表大會報告工作的制度,但對于中央委員會以外的各級領導人和領導機構是否向黨員報告工作,并沒有明文規定,只有《共產主義者同盟章程》提到區部委員會每半年要向所屬各支部匯報收支情況。在這一問題上,列寧時期則形成了更加完善的制度。除了要求黨的中央委員會向黨的代表大會報告工作,黨的章程還明文規定黨的中央檢查委員會和其他中央機關要向黨的代表大會報告工作。俄共(布)六大黨章規定:黨的代表大會“聽取和批準中央委員會、檢查委員會和其他中央機關的總結報告”。這之后列寧時期的歷次黨的代表大會通過的黨章都重申了這一規定。除此之外,列寧時期還實行黨的各級領導機關和負責人工作報告制度?!爸醒胛瘑T會要按月向黨報告自己的工作”,“有關的黨委員會不僅要向上級組織,而且要向下級組織經常報告工作”。列寧時期實行讓黨的各級領導人和領導機構向廣大黨員報告工作的制度,可以使廣大黨員更好地對黨的領導人的履職情況和工作成效給出評判,從而決定他們是否可以繼續擔任領導職務。

四是著手建立獨立、專門、權威的黨內監督機構。盡管馬克思恩格斯也有加強無產階級政黨的黨內監督的思想,但由于他們那個時期的無產階級政黨并沒有掌握政權,他們對黨內民主監督并沒有明確的制度安排方面的理論闡述。從具體實踐來看,他們更多的是通過黨的選舉制、黨的代表大會制和倡導集體領導來實現黨內監督,沒有建立起專門的黨內監督機構。列寧在強調黨內監督上述重要途徑的同時,明確主張建立專門、獨立、權威的黨內監督機構并付諸實踐,這是他在黨內監督問題上最大的貢獻或者說超越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地方。為了更好地同官僚主義作斗爭和約束黨內權力,防止黨的領導干部蛻化變質,列寧在1920年召開的俄共(布)第九次全國代表會議上提出了建立一個同黨的中央委員會平行的黨內專門的監督機構即監察委員會的建議。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過了關于監察委員會的決議,對監察委員會的規模、權限、工作人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訴求作了具體規定,特別是進一步強調“監察委員會委員有權出席本級黨委會和蘇維埃委員會的一切會議以及本級黨組織的其他會議,并有發言權”,“監察委員會的決議,本級的委員會必須執行,而不得加以撤消?!?監察委員會是俄共(布)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黨內監督機構。按照列寧的設計,監察委員會與同級黨委的關系不是隸屬的而是平行的,實行自上而下的垂直領導,監察委員會工作人員必須專職化,不能兼任黨政負責人職務,因而具有相當的獨立性和權威性。1922年3月,俄共(布)十一大通過了《監察委員會條例》,進一步補充和完善了黨的監察制度。列寧在臨終前向身邊工作人員口授的遺言中,提出了改組工農檢查院,并將改組后的工農檢查院與中央監察委員會進行合并,共同加強對黨政高級領導機關及其領導人的監督的思路和設想,其中還涉及到了對政治局和總書記的監督??梢钥闯?,列寧關于黨內監督的制度設計凸顯了監督機構的專職性、獨立性和權威性,為提高黨內監督的有效性提供了根本的保證,從而對馬克思主義黨內監督理論作出了獨創性的貢獻。

五是形成了關于黨內選舉的制度構想。馬克思恩格斯只是通過共產主義者同盟章程和國際工人協會章程表達了黨的領導機構和領導人由選舉產生并可以罷免的基本主張,但對如何進行黨內選舉或者說黨內選舉應該堅持什么樣的原則沒有明確論述。列寧在談到俄共(布)的民主性時一直把黨員的選舉權作為黨內民主的題中應有之義,強調黨的所有領導人和領導機構都必須由選舉產生并可以撤換。雖然由于列寧領導的俄共(布)大多處在沒有政治自由的條件下或戰爭環境中,列寧強調的黨內選舉并沒有得到真正意義上的實現,但這并不意味著列寧對如何實現黨內選舉沒有整體制度設計。梳理列寧關于黨內選舉的系列論述,可以發現他為黨內選舉制度確立的基本原則可以用公開、普遍、直接、平等四個關鍵詞來表達。首先是選舉的公開性。列寧強調整個政治舞臺都應公開擺在大家面前,這樣全體黨員就可以對要擔任領導職務的人有全面了解,從而能夠心中有數地決定是否選舉其擔任黨的某種職務。其二是選舉的普遍性。列寧在談到黨內選舉時,用了三個“所有”,即黨的所有負責人員、所有領導成員、所有機構都是選舉產生的來表明黨內選舉的普遍性。其三是直接選舉。列寧提出,黨的中央機關的選舉必須是直接選舉,必須在代表大會上進行,二級選舉是不符合完全的民主制的做法,只有在存在無法克服的實際障礙時才被容許。其四是平等的選舉。列寧倡導的黨內平等選舉主要表現在一人一票制上。列寧時期始終堅持這一點,他本人也嚴格遵守一人一票制。

四、對發展黨內民主所涉及的關系作了科學的闡釋

發展黨內民主,必然涉及黨內一些關系的處理,諸如民主與集中的關系、權力和權利的關系、紀律與自由的關系、發展黨內民主與反對派別活動的關系等等。馬克思恩格斯的黨內民主理論對民主和集中的關系關注相對較多一點,對其他幾組關系要么沒有涉及,要么很少論及。列寧則對發展黨內民主所涉及的關系作了更加全面、具體和深刻的闡釋。

比如,就黨內權力和權利的關系,馬克思沒有明確的理論闡述,只是恩格斯在其晚年的書信中談到“任何一個身居高位的人,都無權要求別人對自己采取與眾不同的溫順態度”,但對于黨的領導干部為什么無權要求別人順從自己并沒有進一步闡述。而列寧則非常清晰地闡明了黨內權力和權利之間的授受關系,深刻揭示了黨內權力的契約性質。他明確指出,黨的領導機構和領導人都是由廣大黨員選舉產生的,必須向全體黨員報告工作并接受全體黨員的監督,黨員可以撤換不稱職者?!胺目偽瘑T會這條紀律是以總委員會服從它的委托人,就是說服從各地委員會及其整體即黨代表大會為條件的?!?這清晰揭示了黨內權力和黨內權利相互關系的內在機理,即:黨內權力實質上是廣大黨員通過選舉的方式將其一部分權利自愿地讓渡出來而形成的黨內公權力,也就是說,作為受托者的黨的領導者的權力來自作為委托者的廣大黨員的權利授予,因此黨內權力不僅不能凌駕于黨內權利之上和壓制黨內權利,而且必須接受黨內權利的監督。

再比如,就紀律和自由的關系而言,恩格斯談到批評是工人運動的生命,不能壓制批評自由,但對于自由和紀律之間的關系,馬克思和恩格斯都沒有更多的論述。列寧則在深刻把握自由和紀律關系的基礎上,明確地提出無產階級政黨的紀律就是批評自由和行動一致,黨的紀律要體現黨內民主的精神,黨員的自由又必須以遵守黨的紀律為限度,即:“行動一致,討論和批評自由——這就是我們明確的看法。只有這樣的紀律才是先進階級民主主義政黨所應有的紀律?!?這里,列寧明確闡明了黨的紀律與批評自由在黨內政治生活中是有機統一的關系。

又比如,就發展黨內民主與反對派別活動的關系來說,由于每個政黨內部幾乎都永遠存在不同的思想傾向乃至思想流派,如何對待黨內派別是黨內政治生活中必須面對的問題。對于如何既發展黨內民主,允許黨內不同的派別批評自由,又不致于破壞黨的團結統一、損害黨的事業,馬克思沒什么論述,只是恩格斯談到“誰如果不由分說地開除較為極端的派別,那只會促進這個派別的發展”,其它再沒有更多的論述。列寧時期激烈的黨內斗爭,使列寧對黨內民主和黨內派別活動的關系有了更為切身的感受和更加清醒的認識,進而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觀點。其一,列寧強調要充分尊重少數反對派的民主權利,允許黨內不同派別的批評自由,吸收和采納他們的合理建議,“我們必須在黨章中保證一切少數派的權利……它有權派代表參加代表大會并享有充分的‘舌頭自由?!?其二,針對黨內一度無視黨的中心任務、陷入無休無止爭論甚至出現派別活動的傾向,列寧強調一方面必須以嚴厲的組織措施禁止黨內的派別活動,“以求得最大程度的統一”,另一方面又不能簡單地壓制黨內反對派的不同意見,而要對他們提出的反對官僚主義等合理意見“十分認真地加以考慮”。

最后,即便就馬克思恩格斯關注比較多的民主和集中的關系而言,他們只是說不能追求絕對的民主,不能把任何集中和權威都當成絕對壞的東西,至于民主和集中之間是什么關系,馬克思恩格斯并沒有明確的論述,而列寧則作了系統的闡述。列寧明確指出:黨內民主是實行正確集中的前提和基礎,但發展黨內民主并不是不要集中和權威,更不是要搞無政府主義。要既反對不要黨的領導和集中的極端民主化和無政府主義,也反對那種脫離黨內民主的官僚主義或專制主義。不僅如此,在處理民主與集中的關系上,列寧還強調發展黨內民主應與黨所處的具體歷史環境、所面臨的歷史任務和黨自身的實際狀況相聯系,根據不同時期的不同情況在民主和集中問題上各有側重,從而深刻揭示了發展黨內民主的內在規律。

以上,我們歸納了列寧在黨內民主問題上的主要思想觀點,這些思想觀點從不同層面深刻揭示了黨內民主的內在發展規律,也為無產階級政黨發展黨內民主方面留下了寶貴經驗,其中很多是馬克思恩格斯沒有深入闡述或沒有涉及到的?!芭袛鄽v史的功績,不是根據歷史活動家沒有提供現代所要求的東西,而是根據他們比他們的前輩提供了新的東西?!?由此可以說,列寧的黨內民主理論開創了馬克思主義黨內民主理論的先河,列寧對無產階級政黨黨內民主問題作出的歷史貢獻是開創性的。

注釋:

①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19頁。

②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278、278頁。

③⑥ 《列寧全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49、250、121頁。

④ 《列寧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31、132頁。

⑤ 《列寧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23、320頁。

⑦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3、72頁。

⑧ 《列寧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92、292、8頁。

⑨⑩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95、658、595頁。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83頁。

王進芬:《列寧關于黨內民主功能的重要認識》,《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2年第5期。

《列寧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78、214頁。

《列寧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88頁。

《列寧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00、387頁。

《列寧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63、59頁。

《蘇聯共產黨代表大會、代表會議和中央全會決議匯編》第1分冊,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65、495頁。

《列寧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89頁。

《蘇聯共產黨代表大會、代表會議和中央全會決議匯編》第2分冊,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60、57、71頁。

《列寧全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08頁。

《列寧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83、82頁。

《列寧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54頁。

作者簡介:王進芬,廣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區域實踐協同創新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廣西桂林,541004。

(責任編輯 ?劉龍伏)

猜你喜歡
黨內民主列寧
斗鵝
列寧的后代
拉美有多少“列寧”?
黨內民主語境下高校學生黨支部公推直選機制研究
全面從嚴治黨視角下的黨內民主研究
對禁止“妄議中央”,干部有哪些顧慮
禁止“妄議中央”的必要性、針對性與可行性
不準“妄議中央”≠壓制黨內民主
構成“妄議中央”有何條件,有何危害
紀念列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