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貿易:用商品和服務推動民族團結
——怒江州貢山縣民貿商店的故事

2020-11-04 11:33楊麗玉四川大學錦城學院龍成鵬佚名
今日民族 2020年9期
關鍵詞:市斤獨龍族獨龍江

◇ 文/楊麗玉(四川大學錦城學院) 龍成鵬 圖/佚名

在云南,在民族地區,吃飯穿衣這等平常的事,也是民族工作者服務的內容。70 多年前新中國才建立時如此,今天脫貧攻堅下同樣如此。

有一個1951 年6 月出現的名詞——“民族貿易”,提示了這兩者的聯系。今年,媒體熱議脫貧,回頭看民族貿易的篳路藍縷,我們不難看到民族工作的意義、脫貧壯舉的初心。

風雪背糧路

獨龍族第一代售貨員

1953 年10 月,從昆明學習回來的孔志禮,被貢山縣政府分派了一份今天看來有些特別的工作——去獨龍江區(貢山縣四區)開商店。

孔志禮是云南民族學院(現為云南民族大學)第一批貢山縣學員,也是唯一的獨龍族。1951 年6 月,貢山縣一行6 人(1 名獨龍族、2 名怒族、3 名傈僳族)從縣城步行七天抵達麗江(1954 年前貢山屬麗江專區),隨后與麗江匯集的其他學生組成17 人的隊伍,前往民族學院報道。這批學生有的第二年就開始加入首次組建的省民族工作隊,成為此后云南民族地區具有深遠意義的政治變革的推動者。(褚友本:《四十年的經歷》)

就在孔志禮回到貢山縣前夕,貢山縣由麗江派來的民族工作隊也剛好組建,但是孔志禮并沒有直接加入這支隊伍(工作雖然有交集),而是被引進到一個似乎同樣很需要他的工作崗位。

不久,獨龍江出現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事物——中心商店,一并誕生的還有獨龍族第一代售貨員。(李華口述、馬朝福整理:《獨龍江第一個貿易商店的建立》)

無獨有偶,一年后,1954 年,14 歲的獨龍族女孩加納,也被派往云南民族學院學習。一年后她回來,在民族工作隊工作幾年后,因為會幾門語言,她被調入縣商業局,成為獨龍族第一個女售貨員。(加納口述、何秀春整理:《獨龍族第一代女售貨員的回憶》)

培養民族干部很杰出的云南民族學院,連續培養了兩位獨龍族售貨員,這對于我們全面理解貢山的民族貿易的歷史情況,是不容錯過的提醒。民族貿易,今天已然有些陌生的詞,其意義值得我們把它放回到歷史的語境下去重新認識。

貧窮的根源

貢山縣在怒江州北部,與中國的西藏、緬甸接壤,在怒江州“邊四縣”中(“邊四縣”指瀘水縣、碧江縣、福貢縣、貢山縣。其中碧江縣于1986 年撤銷。民族貿易的一些統計數據經常把“邊四縣”放在一起),交通困難程度、物資匱乏程度可能相對更為嚴重。而其中,獨龍江區(鄉)因為與怒江峽谷隔著海拔4000 多米的高黎貢山,交通的困難又更加突出。

首先,物資非常匱乏。新中國成立前,糧食不夠吃,“一年生產的糧食只夠吃三四個月”,剩下就需要采集葛根、董棕粉和“達格勒”等野生植物,以及漁獵所得來維持。

生產生活的物資更是缺乏,除了自制的竹木器,砍刀、斧頭、鐵鍋、三腳、食鹽、茶葉等都需要從外面輸入。而這種輸入又特別困難。(李華口述、馬朝福整理:《獨龍江第一個貿易商店的建立》)

中央西南民族訪問團云南分團1950 年10 月到麗江,獨龍族代表趕來參加各民族代表大會。他們在麗江穿政府新發放的中山裝,副團長王連芳看見后,出于對民族文化的尊重,跟籌辦會議的人說,“這幾位代表還是穿本民族服裝好?!苯Y果,獨龍族代表換上了原來的衣服,在麗江冷得“打哆嗦”。獨龍族代表原來的服裝,露出雙臂,上身著一件皮褂,下身穿小短褲,根本扛不住麗江的冷空氣。王連芳后悔自己“太主觀”,但也深切感受到云南“民族兄弟”的苦。(王連芳:《云南民族工作回憶》,第32 頁)

從自然資源看,貢山其實很富有。這里的麝香、黃連、貝母都是名貴藥材。新中國成立前,獨龍江還發現金沙,有些淘金者冒著生命危險到這里謀求暴富。

貧窮的原因出在哪里?

在與中央訪問團的座談中,一個傈僳族代表說,新中國成立前,“我們沒有鹽,只好受國民黨敲詐,5 斤黃連換1 斤鹽,漢族商人的一顆針換我們一只雞?!保ㄍ踹B芳:《云南民族工作回憶》,第32—33 頁)

買賣不公平,搞“剪刀差”,是過去貧困的原因。曾任福貢縣第一任縣長的李世榮,在后來的文章中提供了更詳細的數據。

他說,福貢縣盛產黃連,新中國成立前“外來商人進行謀取暴利和投機買賣,甚至壟斷了某些居民迫切需要的商品如食鹽、布匹、糧食等”。結果,黃連價格下跌,而從外商購買的生產生活用品價格則暴漲。

價格懸殊多大?看他列舉的一組數據。

大概在抗戰前、后,黃連的價格從每市斤半開(指當時云南鑄造的小銀元)5元,降到半開0.5元,降了十倍。與此同時,過去在這里熱銷的大理土布,從每件半開1.5元,漲到了5、6 元。按過去價格,1 斤黃連可換3 件布,做兩套衣服還有剩余。黃連降價后,十幾斤黃連才能值1 件布的錢,價格前后相差30 倍。

盡管黃連是福貢、貢山的特產,但黃連也并非遍地都是。李世榮說,一個成人挖黃連要4 天才能挖1 市斤,價格跌落后,1 市斤黃連換來的食物不夠一個人吃4 天。這就意味著挖黃連無法生活下去了。(李世榮:《福貢市場史況與解放初期的民貿工作》)

新中國成立前的十多年里,因為貝母價格上漲、獨龍江發現黃金等等有利可圖的契機,內地商人,乃至跟官商勾結的政府官員,想各種辦法來貢山縣謀取暴利。比如,貢山政府在路上設關卡,貝母10 斤,交稅1.8 斤。再比如,抗戰結束不久,貢山設治局局長跟商人合伙,從維西趕著60 頭黃牛到獨龍江,強行給每戶獨龍族賒銷6 斤牛肉,然后讓他們挖貝母、黃連償還。(李華:《民國時期貢山商品流通史況》)

新中國成立前,貢山縣的貿易方式比較奇特,既是原始的以物易物,又誘導甚至強制地搞提前消費,甚至還有搞金融產品的意思。

踐行黨的民族政策

貢山縣的民族貿易,從正式機構講,始于1951 年。

貢山縣1949 年8 月和平解放,第二年4 月人民政府成立。1951 年,也就在國家貿易部發文(《關于準備出席民族貿易會議問題的通知》)倡導積極發展民族貿易這一年,貢山縣成立了顛覆以往貿易規則的民族貿易辦事處。

民族貿易對基層的輻射帶動作用,1953 年后更加明顯,主要原因是這時辦事處規模擴大,職工由原來的4 人增加到18 人,隨后全縣四個區分別建立了民族貿易中心商店??字径Y被分到獨龍江區(四區),而另一位獨龍族的售貨員加納則先是留在縣城的百貨門市部,再后來又調到一區丙中洛的商店。

民族貿易在網點鋪開之后,收和購的功能都得到增強,這兩個功能在當時物資匱乏和貿易不暢的情況下,作用很大。

時任福貢縣縣長李世榮說,福貢的民族貿易,最缺的東西是鹽巴和鐵質農具。鹽巴缺到什么程度?

“一般人看來,食鹽比黃金還要稀奇。即使是富裕戶,也要用麻繩把一小塊鹽拴著,吃飯時在湯里隨便泡一下就很快拿出來,娃娃哭了才給他舔一下。廣大貧苦農民則哄騙娃娃一小點鹽巴也沒有,甚至有的人為了去蘭坪買點鹽巴凍死在碧落雪山上?!?(李世榮:《福貢市場史況與解放初期的民貿工作》)

獨龍江的生活條件不比福貢好,所以鹽巴同樣是民貿商店帶來的大福利。此時,獨龍族群眾不僅不用擔心買不到鹽巴,而且鹽巴的價格也大幅下降。

鹽巴的價格降幅有多大,可以參考福貢的情況。

李世榮收集了1949 年和1951 年的價格對比。

1949 年1 市斤黃連只能換來井鹽8 兩,到1951 年,1 市斤黃連就可以換30 斤井鹽了——“歷史上長期存在的缺鹽問題完全解決了?!? 市斤黃連,還可以換新鮮豬肉6.9 市斤,大米15 市斤。過去那種壓低本地特產黃連的價格,抬高外來商品價格的剪刀差現象再也沒有了。

不只是交易更公平了,而且透過貿易,國家對怒江少數民族的物資方面還給予照顧。比如,“為了照顧邊疆兄弟民族的生活困難,食鹽減稅供應?!?951 年11 月,每百斤鹽稅從5 元降為1 元,每市斤食鹽銷售價從0.13元降為7 分5 厘(后來稍微調整到8 分2 厘)。(李世榮:《福貢市場史況與解放初期的民貿工作》)

據《怒江調研》的作者李道生說,“食鹽一項為賠本供應,僅1952 年政府補貼食鹽差價和稅款就達2.5 萬元?!彼信e的數字,應該是針對包括貢山、福貢、碧江、瀘水在內的“邊四縣”的情況。

他說民族貿易政策,對不同的物資分別采用 “不賠不賺、少賺和有些商品賠本經營”等三種策略。而鹽巴就屬于賠本經營。(李道生:《怒江調研》,第6 頁)

鐵器的需求太多樣,供應更有難度。

獨龍族使用的小鐵農具有砍刀、斧頭、鋤頭,形制與內地有所不同,這些過去大部分是從緬甸進來,內地沒有現成的模板。為了滿足獨龍族需要,“我就帶了這些農具的樣品,直接到麗江農具廠訂做,”李華說,結果是麗江“加工出來的產品和群眾使用的一模一樣,而質量比緬甸的要好,從而很受當地群眾的喜愛”。到寫這篇文章的上世紀90 年代時,這些農具已經可以在貢山縣自己加工了。

民族貿易流通中的那些農具、生活用品的供應,不僅傾注了當地民族工作者的心血,而且也牽涉內地、乃至外省的各族人民。

“為了幫助兄弟民族發展生產,改變貧窮落后面貌,昆明鋼鐵公司根據各民族喜愛和要求,制造供應了大量的‘昆鋼鋤’,取代了國外進口的高價‘洋鋤’?!?/p>

李世榮介紹的是福貢情況,一部分也適用于貢山。除了“昆鋼鋤”,他還提到昆明和附近地州調進了成批的打谷機和包谷脫粒機,另外日常用具,還包括從德宏引進的阿昌刀,麗江加工生產的板鋤、砍刀、鐮刀和斧頭。

滿足民族文化生活的特殊需要方面,傈僳族和怒族的鐵三腳,民貿公司專門定制供應,還有他們喜歡的煮玉米稀飯的鐵腰鍋。還供應了天津生產的鋁制鋼精鍋,請國家紡織部門專門為傈僳族生產了制作服裝用的素底條花棉布,還派專人到北京、天津、上海、廣州等地組織生產硨磲片、瓷白圓珠等頭飾品和胸飾。

“這些民族特需商品的供應,對于增強民族團結,穩定邊疆,起到了重要作用?!?李世榮總結說。李世榮1950 年代初在福貢擔任縣長,他的觀點可能比較貼近當時的歷史情形。當時民族地區,“把發展民族貿易工作,作為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內容來抓”。

民族貿易和黨的民族工作的關系,直接反映在民族貿易的方針中,這個方針就是“加強物資交流、增進民族團結、促進少數民族的生產和生活的改善”。另外,李世榮還列出“三照顧”的政策,其中一條是價格照顧,虧本經營,“對各族人民生產生活必需品如鋼鋤、鐵鍋、食鹽、茶葉等供應,實行最高限價,對農副產品如黃連、漆蠟、香菌、木耳等的收購實行最低保護價。對棉布、藥品等重要工業品實行全省統一價格,以照顧邊遠地區”。

融合了經濟照顧、政策關懷的民族貿易,跟新中國成立前相比,其發展程度不可同日而語。而且,隨著網點擴大,民族貿易在50 年代也一天比一天繁榮起來。

李世榮提供的這組數據,是很生動的詮釋:

1951 年至1955 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從5363元增加到321184 元,增長了60 倍,農副產品收購總值,從3168 元增加到108714 元,增長了34.3 倍。黃連的收購量也從2250 市斤增長到62650 市斤,超過了歷史最高水平。(李世榮:《福貢市場史況與解放初期的民貿工作》)

把服務做到最基層

民貿基層網點的意義,不止于收購與銷售,它也是農業技術、商貿知識普及的窗口。

獨龍江民貿商店每年秋冬季節,都要舉辦藥材培訓班,組織各村群眾學習,教他們怎樣識別藥材,加工藥材,并組織群眾上山采集、加工。還教會他們種植黃連的技術和黃樟油的制作方法。(李華口述、馬朝福整理:《獨龍江第一個貿易商店的建立》)

加納所在的丙中洛商店也同樣兼有技術推廣的功能。1960 年她調到丙中洛,送貨下鄉時兼收購一些農副產品,進而發動老百姓種辣椒、草煙,養雞、豬、牛、羊,商店還調來木香、當歸、黨參等藥材種子,發動群眾種植,商店給每個職工分配任務,晚上他們就到村子去召集社員開會落實種植面積,還在技術上給予指導。(加納口述、何秀春整理:《獨龍族第一代女售貨員的回憶》)

貿易的基層網點,通過具體的服務,還踐行民族團結。

在獨龍江,有一個群眾背藥材來換生活用品。由于工作失誤,少算40 元的商品。發現后第二天他們派人請他回來,按價補給他兩背食鹽。他回去之后,對其他人說,“中國共產黨的商店真好,很講信用?!?(李華口述、馬朝福整理:《獨龍江第一個貿易商店的建立》)

丙中洛商店規模要大一些,工作人員發展到10多人,6 個民族。晚年的加納回憶這段經歷,很愉悅地說,他們是名副其實的“團結互助的民族大家庭”。那時候工作很累,送貨下鄉,走10 多公里的山路,背著糖、茶、煙、鹽、火柴和膠鞋、縫衣針、線等日用百貨。盡管一路辛苦,但遇到群眾在地里干活,還是會放下籃子,跟他們一起勞動。等群眾休息時,趕緊擺出貨來賣,等群眾收工,又挨家挨戶去服務。

加納會傈僳語、怒族語,所到之處,跟各族群眾都處得愉快。西藏察瓦龍有藏族馬幫來趕街,加納進而又學了藏語。

“我對顧客從不耍態度,只要是他們滿意就是我最大的心愿?!倍櫩蛡円步洺T陔x開商店時,“臉上帶著滿意的笑容”。(加納口述、何秀春整理:《獨龍族第一代女售貨員的回憶》)

猜你喜歡
市斤獨龍族獨龍江
8月龍眼市場監測分析
少數民族音樂
獨龍族的服飾藝術
獨龍江鄉
獨龍江
我的獨龍江記憶
天路造就的神話
怒江:獨龍人WIFI山外
吉林市龍潭區江密峰雙豐養兔場
新疆料票上的兩種維吾爾文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