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經肌肉電刺激聯合早期康復訓練對關節鏡下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后康復的影響

2020-11-04 11:16王李琴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20年17期
關鍵詞:活動度關節鏡康復訓練

王李琴, 方 景

(湖北省黃岡市中心醫院, 1. 骨外科疼痛門診, 2. 骨傷科, 湖北 黃岡, 438000)

前交叉韌帶(ACL)損傷原因主要為劇烈運動及交通事故,可對患者膝關節穩定狀態及關節生理功能造成明顯影響[1]。關節鏡下ACL重建術是目前臨床治療ACL損傷的主要方法,具有機體損傷輕、術后康復速度快等優點,但多數患者術后仍主訴癥狀明顯,故實施早期康復訓練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2-3]。神經肌肉電刺激(NMES)是中樞神經及周圍神經損傷患者常用的康復治療方法[4-5], 本研究觀察了NMES聯合早期康復訓練對關節鏡下ACL重建術后康復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8月—2019年2月在本院骨科接受關節鏡下ACL重建術治療的64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32例。對照組男22例,女10例,平均年齡(43.4±11.2)歲,損傷原因為運動跌倒7例、交通意外22例、其他3例,損傷類型為單純型24例、合并外側半月板損傷型8例; 觀察組男24例、女8例,平均年齡(44.1±11.7)歲,損傷原因為運動跌倒8例、交通意外20例、其他4例,損傷類型為單純型23例、合并外側半月板損傷型9例。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且本研究方案已通過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 ① 經詢問有明顯外傷史者: ② 單側ACL損傷者; ③ 臨床癥狀體征、影像學檢查均符合相關診斷標準者。排除標準: ① 既往有損傷關節手術治療史或骨折史者; ② 合并后交叉韌帶和/或側副韌帶損傷者; ③ 嚴重骨質疏松者; ④ 無法配合早期康復訓練或NMES治療者。

1.2 方法

對照組: 從患者術后生命體征穩定第1天開始采用早期康復訓練治療,以促進血液循環、消除腫脹為主??祻陀柧殐热? 術后指導患者行股四頭肌、腘繩肌等長收縮運動,踝泵練習等; 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逐漸進行抗重力踝泵練習、側抬腿及后抬腿訓練、關節活動度訓練。術后1周左右,患者開始進行負重及平衡練習,逐漸至患腿單足站立(可使用單拐輔助),并進行主動屈伸練習(在無痛范圍內訓練)。術后2周左右,患者開始進行俯臥位“勾腿”練習?;颊吣苊摴招凶吆?,靠墻半蹲練習下肢肌力,并根據具體情況加強關節活動度及肌力練習。每次訓練30 min, 每周訓練5次,共訓練3個月,可根據患者具體康復程度對訓練強度及力量予以調整。

觀察組: 在對照組早期康復訓練的基礎上聯合采用KT-90A型NMES儀(北京耀洋康達醫療儀器有限公司)進行康復治療?;颊呷⊙雠P位為治療體位,頭部擺放至中立位,對股二頭肌、股薄肌及半腱肌同時予以NMES治療,將電極片放置在病變肢體上,作用頻率設置為30 Hz, 作用強度(感覺閾)設置為20~30 mA, 以患者能耐受為宜,脈寬為30 μs, 間歇時間設置為10~15 s, 每次刺激作用時間30 min, 每天治療1次,共治療3 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① 膝關節功能評估: 采用Lysholm評分評估2組患者術前和術后1、2、3個月的膝關節功能,總分為100分,評分越高表示膝關節功能越好[6]; ② 膝關節活動度檢測: 采用關節活動度測量尺檢測2組患者術前和術后1、2、3個月的膝關節活動度,活動度越大表示膝關節功能越好[7]; ③ 膝關節活動舒適度: 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2組患者術前和術后1、2、3個月的膝關節活動舒適度[8], 畫10 cm的直線,標記為0~10不同刻度并分別代表0~10分,囑患者在屈伸膝關節時根據自身感覺標記出相應刻度,評分越高表示膝關節活動舒適度越差。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方差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手術前后Lysholm評分比較

術前, 2組Lysholm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術后1、2、3個月, 2組Lysholm評分均高于術前(隨著術后時間的延長,評分逐漸升高),且觀察組的升高幅度大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手術前后膝關節活動度比較

術前, 2組膝關節活動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術后1、2、3個月, 2組膝關節活動度均大于術前(隨著術后時間的延長,膝關節活動度逐漸增大),且觀察組的增大幅度大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2組手術前后Lysholm評分比較 分

表2 2組手術前后膝關節活動度比較 °

2.3 手術前后VAS評分比較

術前, 2組患者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術后1、2、3個月,2組患者VAS評分均低于術前(隨著術后時間的延長,評分逐漸降低),且觀察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手術前后VAS評分比較 分

3 討 論

膝關節ACL是確保膝關節旋轉角度處于正常范圍內的人體組織結構,不但可有效避免脛骨及股骨出現前置后移過度現象,而且可確保膝關節和肢體處于平衡穩定狀態[9]。對ACL損傷患者實施關節鏡下重建術治療后,其下肢生物力學結構受到明顯損傷,且患側肢體的神經導入動作電位以及傳出動作電位幅值出現明顯降低,進而對患者膝關節神經系統的信號傳導通路及反饋作用通路造成影響[10]。此外,膝關節周圍肌肉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損傷,使得患者身體無法有效平衡,導致膝關節損傷嚴重程度加重[11]。

早期康復訓練是外科手術后的一種延續性治療手段,具有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其通過一系列科學合理的康復訓練內容刺激各種通路神經元,促進條件反射的盡快重建,有效激發反射的興奮性,避免肢體肌肉出現異常萎縮現象,最終促進患者膝關節功能盡快恢復[12]。需要注意的是,康復訓練期間,醫生應根據患者病情變化及時調整訓練強度和力量,囑患者康復訓練前適當熱身,提升膝關節的穩定狀態以及肢體肌肉力量的訓練強度,避免出現過度勞累情況,減少膝關節再次損傷的風險[13]。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術后各時點Lysholm評分、膝關節活動度和VAS評分較術前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且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改善更為明顯,提示在關節鏡下ACL重建術后實施早期康復訓練效果顯著。NMES是一種結合肌電生物反饋技術與神經肌肉電刺激的康復治療方法,通過將事先設置的電刺激程序作用在支配肌肉的神經元上,使相應肌肉收縮,從而改善患者的運動功能[14-15]。相關研究[16]證實, NMES可使肌肉被動地節律性收縮,從而維持肌肉的正常生理功能,延緩失用性萎縮現象的發生,為神經再支配創造有利條件,并促進受損神經修復和再生,最終恢復其正常的傳導功能。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各時點Lysholm評分、膝關節活動度和VAS評分均較術前及對照組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且隨治療時間的延長改善更為明顯,提示NMES聯合早期康復訓練的臨床效果優于早期康復訓練。分析原因,觀察組將適度的早期康復訓練與機體神經肌肉刺激反射相結合,有效促進了患者運動反應的形成。早期康復訓練和NMES的反復結合減輕了神經突觸的阻力,從而在患者中樞神經系統中成功建立運動神經傳導通路,可明顯減輕神經元麻痹嚴重程度,最終促進膝關節功能快速康復[17]。

綜上所述, NMES聯合早期康復訓練能明顯改善關節鏡下ACL重建術后患者的膝關節功能、膝關節活動度,減輕其膝關節活動不適感,可廣泛應用于關節鏡下ACL重建術后的康復中。

猜你喜歡
活動度關節鏡康復訓練
手術室舒適護理用于關節鏡下肩袖修補術的效果觀察
全膝關節置換術后關節鏡治療:不是良好的治療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中醫輔助對退行性骨關節病關節鏡術后康復的治療效果
基于Delphi的運動處方對斷指再植術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動度及患指感覺恢復的影響
慢阻肺緩解期患者行肺康復訓練護理的臨床效果觀察
獼猴脊髓損傷康復訓練裝置的研制
536例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與疾病活動度的關聯性分析
聽覺腦干植入兒童康復訓練個案研究
NLR、C3、C4、CRP評估系統性紅斑狼瘡疾病活動度的比較分析
氣壓差減重步行康復訓練系統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