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性在亞里士多德幸福觀中的重要性

2020-11-09 03:11陳宸
現代交際 2020年17期

陳宸

摘要:在《尼各馬可倫理學》中,亞里士多德提出了要追求幸福的生活,追求幸福的生活就是最高的善,幸福不同于其他德性,幸福是一種因它自身而被人們所追求的東西。在亞里士多德的倫理學中,“善”表示了事物向“好”的一種狀態,是人們的行為想要達到的最終目標。幸福體現在合德性的實現活動中,德性在亞里士多德的幸福觀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關鍵詞:道德德性 理智德性 中道 善

中圖分類號:B5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17-0224-03

幸福一直是人們思考的問題,對于幸福也一直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但亞里士多德卻表明,造成幸福的是合德性的活動,并且這種合德性的活動應當具有持續性,最幸福的人將他們生命的最大部分持續投入到這種活動中,這樣才能擁有穩定的幸福。因此,亞里士多德認為,幸福的人生總是在做著和思考著合德性的事情。

一、亞里士多德對幸福的表述

亞里士多德在《尼各馬可倫理學》中說過“人的每種實踐與選擇,都以某種善為目的”。在人們的生活中,實踐活動無處不在,這些行為的背后都追求某個目的,每一個行為的目的都是不同的,而它們最終的目的,或者說人們實踐所最終追求的那個最高的目的,就是幸福,幸福是至高的善。因此,人類一切活動的最終目的都是實現最高的善,獲得幸福。亞里士多德這樣描述我們所追求的善:善體現在人們的每一個行為中,行為的目的體現了善,善的目的各不相同,善的種類也多種多樣,但所有的善的目的都可以構成一個從低級到高級的階層,這個階層與人們最終想要達到的最高的善是統一的。雖然人們做每一件事情的目的都有差別,但人們的所有的活動都應當有一個最終的善。這就表示了人們的任何活動最終都有一個目的,并且這些目的最終也指向一個最高層次的目的,人們所做的這一切的活動都是為了那種永遠只因其自身而被選擇的、不是為了其他的什么原因而被選擇的那個最終的目的——最高的善,即幸福。例如,人們為了制作家具而去伐木,為了追求名利而去學習政治,但幸福卻只是因為幸福本身而被人們所追求?!靶腋J亲陨砭褪巧频臇|西”“幸福就是人生的最終的目的”“幸福是終極和自足的,它是行為的目的”。

幸福作為一種最高的善,是一種延續性活動,不是單獨特指那種時刻。亞里士多德認為幸福是自足的、完善的,而不是專門描述一種品質的詞語,幸福是人類特有的、體現于實踐生活中的,因為如果是幸福是一種品質的話,那么擁有某些品質的人就是擁有幸福嗎?好比睡覺也是人類的一種實踐活動,難道說睡著的人就是幸福的嗎?這顯然是不對的,因為睡著的人是沒有差別的,并且也沒有品質上的差別,那么幸福在此時也就沒有差別了嗎?因此我們說幸福不是一種品質,幸福應該在人們的實現活動中得以體現。

亞里士多德認為,作為實踐活動的主體,人們的生存狀態便是對幸福與否的反映,幸福是一種持續性的好的狀態,但也不可否認的是,人們對什么是幸福的追求也是不相同的,就如每個人想過怎樣的生活也不是統一、一致的。假設一個人認為擁有快樂就是幸福,那么他的行為只需讓自己獲得快樂便足矣,這樣他的生活很容易成為一種享樂的生活。雖然享樂的生活可以讓人快樂,但這不是長久地獲得幸福的途徑,享樂的生活的幸福只是短暫的,那亞里士多德認為什么樣的幸福才是最好、最長久的呢?亞里士多德認為,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狀態都反映了幸福,因此他將人們的生活方式劃分為三大類,這三種生活方式也正體現了三種生活狀態以及三種不同的幸福生活,第一種便是享樂的生活,這是快樂主義者追求的快樂的幸福,亞里士多德認為這是最低級的幸福;第二種是政治的生活,這是人們追求榮譽、名利、權利等的幸福;第三種則是亞里士多德最提倡的生活,思辨的生活,思辨生活的幸福源于人內在的智慧,是最接近圓滿的幸福的。

二、完滿的德性是實現幸福的前提

在亞里士多德的觀點中,合德性的生活是人們擁有幸福的前提要素,德性是獲得幸福的必要條件。在人合德性的行為中必然體現了作為善的內在價值,由于幸福是人人所追求的最終目的,造成幸福的是合德性的活動,那么想要獲得幸福,就要使人們靈魂合德性的現實活動達到至善,因此我們說德性是獲得幸福的前提,也可以說離開了德性,幸福也就無從談起。事物只要是有了一些益處或優勢就可以說它有了德性,德性使它具有一個良好的狀態來完成其現實活動。在《尼各馬可倫理學》中亞里士多德表示,“德性是使一個事物狀態好并使得其現實活動完成得好的品質”。正如,一匹馬的德性就是跑得快,一名將軍的德性就是指揮好軍隊。亞里士多德認為,人想要擁有幸福的必要前提就是要擁有德行,否則即使擁有再多的財富、再高的榮譽以及地位,都不能夠擁有真正的幸福。

德性是人在其現實活動中生成的,是在活動中培養的,是先用后有的,在特有的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優點。正如一個人做了慷慨的事,才是一個慷慨的人,做了節制的事,才是節制的人。只有當人真正地實踐了某事,才能獲得某種德性。幸福不能被人們選擇,它只是在人們做了正確的選擇之后,在人們某種合德性的活動中實現幸福。人們要正視自我理性的運用,有意識地將個人潛能轉化為現實,理性是人的特性,是人的內在善。

德性體現在活動中,人們在實踐活動中的行為或者選擇體現了一些優勢或者益處,這些優勢、益處就是人們在活動中、在行為的選擇上所體現的道德品格。亞里士多德所說的德性包括理智層面以及道德層面的德性,就是說,亞里士多德認為德性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道德德性,一種是理智德性。人們習慣性的行為實踐使得道德德性得以實現,并且只有做了有德性的事才可以成為有德性的人;而理智德性是依靠教育得以實現的,理智德性是道德德性的導航者,我們也可以這樣理解兩者,道德德性是人自身的行為德性,理智德性是人們學習而來的。我們通常所說的道德德性有友愛、大方等,理智德性包括智慧、明理等。

1.道德德性

道德德性是一種非理性德性,這種非理性部分是一切生物都具有的,不是人類獨有的,動物植物以及人類都有道德德性,例如成長,是一切生物都具有的潛能。但作為人的道德德性,正如很多哲學家都表明的一樣,靈魂是區別人與動物的,人的道德德性雖然是非理性的,但通過后天的教導、學習,非理性的部分有了理性,并且理性制約非理性,使人們靈魂中非理性的部分獲得了理性的形式。

道德德性不是后天教導而成的,它是一個地區生活的人約定俗成的,使人們的習慣性風俗禮儀,道德德性強調了一定的社會背景、一定的社會人群和有限的地區內而形成的,是一部分人的共同認知以及共同認可的合理的品質。就其生成條件來看,道德德性與人的實際倫理生活是無法割裂的,它確定了人們的感情取向、對某些行為認可和選擇等。例如人們大多認可溫和,反對暴力,認可勤勞,反對偷盜等等。但道德德性畢竟是人靈魂中非理性的那部分,受到理性制約的程度相對較小,道德德性極易被人的欲望所控制,例如人們雖然認可勤勞的生活,但很容易會被不勞而獲所誘惑,因此對道德德性進行一定程度理性的制約是非常有必要的,避免人走向歧途。道德德性關注人的行為的德性,一種行為是經過理性的思考并完成得好,才是道德德性所追求的,人們也才能通過做有德性的行為擁有德性。

2.理智德性

理智德性又被亞里士多德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思考其始因不變的理智德性,一方面是思考可變的事物的實踐的理智德性,理智德性一般是指科學、技藝等,實踐的理智德性則主要為明智這一德性。這些理智德性大多需要經過培養和歷練才能獲得,一個人只有通過接受教育和進行實踐積累才能具備一定的理智德性。

技術是關于事物的理智德性,例如將一根木頭制作成為桌子,做桌子的目的不是為了做桌子,而是因為使用的需求,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有對木頭的測量、取舍等等,這就說明理智德性要通過實踐德性來達成。另外,實踐也是判斷一個人德性水準的關鍵,日常行為體現道德品質。實踐活動能夠提高人們的道德素養?!懊髦切枰L時間積累相關經驗,但是年輕人沒有經受過此類實踐活動?!边@表明了明智是十分重要的,明智包含實踐經驗的積累,這是需要時間和行動的,因此年輕人就很難擁有明智了。

實踐的理智理性主要指的是明智這一德性。一個人擁有明智這一德性,就可以進行審慎的思考以此促成好結果的出現,避免壞結果的發生。并且明智與我們前文討論的技術、理智、智慧等都不同,它是一種基于實踐而談的一種理性,是同善惡相關的、合乎邏輯的、一種求真的實踐品質,這種德性使人們做出正確的判斷,明智是人們對待事件進行理性的思考,既考量對待他人是否公道,也考量對己是否有益,是一種在“雙贏”的基礎上對公道的思考,在適度的基礎上擁有普遍的理性思維的能力,并且讓他人對自己的判斷和選擇同樣認可和贊同。

理智德性和實踐的理智德性的關系,也是相輔相成的,是目標與手段的關系。正如健康和治療的關系一樣,健康是最終要達成的目的,而治療則是達到目的的手段。醫生則首先要明確目標是達到健康,并完成目標,才可以稱他的手段是善的,否則一個沒有達到健康的目的的醫生不能稱之為好醫生。正如我們所說過的,理智德性大多數是可以通過教育等方式獲得、培養的,而實踐理智德性是可以讓人們發現其潛能并充分發揮,實踐理智德性通過系統的教育和教導讓人們認識到某種德性,并且在實踐中將其運用,從而讓人變得更好、更聰明。

3.道德德性與理智德性的關系

在亞里士多德的表述中,道德德性是人們通過其好的習慣性行為獲得的,理智德性是人們后天被教導、通過自己的學習而獲得的。道德德性、理智德性以及理智德性的內部各環節都是相互聯系著的,它們之間可能可以構成一個從認識到實踐、從理智到欲求的有層次的等級關系。實踐的理智德性在這個等級關系中有著極重要的地位,首先道德德性是人們在實踐活動中獲得的,其次,實踐的理智德性使實踐中的人們獲得理性思考、分辨善惡的能力,實踐的理智德性幫助人們在進行道德德性的實踐活動中對行為進行分辨,保障了“好”的德性的獲得,最后實踐的理智德性既是屬于理智德性,又立足于實踐,是人們分辨行為、獲得德性的前提。實踐的理智德性與道德德性相互融合,兩者密不可分、共同提高,實踐的理智德性幫助道德德性分辨行為的善惡,道德德性樹立行為所要達成的目標,實踐的理智德性便是達成目標的手段和對其進行理性的判斷,做出中道的選擇。這也就是將思維從認識的層面帶到具體的實踐活動中來,通過中道的選擇,讓思維變為實在的道德德性,實現對善的追求。

4.合乎完滿的德性——中道

事物的德性指的是事物的狀態好并很好地完全其角色的品質,而人的德性就是一個人能夠好地完成某種實踐行為的品質。這種“好”的品質便是一種中道,是一種適度,體現在人們的品格狀態中,而品格狀態是由實踐的理智德性在理性的約束下選擇的,它保障了人們在選擇過程中避免了過度,但這不能憑借計算或者測量得到,因為它只體現于實際的行為中,“若一位技師,如我們所說的那樣以中間為標準而工作,那么德性,如自然一般,要比一切技術都準確和良好,因此它就是對中間的命中?!眮喞锸慷嗟碌滦杂^的本質就是中庸,無論是人的行為還是人的感受失去平衡和適度,都會產生失誤,只有保持中道才能做到“好”。亞里士多德舉例說,冷漠和放縱是兩種極端,而節制則成為一種美德;吝嗇和揮霍的中間是慷慨,也被人們所贊美,這種中間的狀態就是中道。人們的行為,無論過度還是不及都將產生失誤,只有把握了恰當的標準才能獲得成功、取得稱贊。

三、亞里士多德的德性觀對幸福的意義

亞里士多德對德性的討論,正是由于他重視幸福,完滿的德性才能擁有長久的幸福,合德性的行為才能獲得幸福。雖然每個人可能仍對幸福有著不同的解讀,例如,對一個病人來說,得到好的治療恢復健康就是幸福;對于一個貧窮的家庭來說,擁有財富便是幸福;對于擁有名望的人來說,得到人們的擁護便是幸福,但這都不是最完滿和最終的追求。幸福應當具有延續性,幸福是人們所追求的最終目標,是只因其自身而被人們追求的,而我們所討論的德性,人們獲得德性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獲得幸福,幸福從本質上是完善、自足的,是出于意愿的實現活動。

四、結語

亞里士多德的幸福觀以及對德性和中道的討論,對當下生活仍有重要啟示,幸福是人們永恒追求的,亞里士多德的德性學說包含大量的人應當如何生活的智慧,對于當下的我們提高精神境界、促進社會發展、追求幸福有著重要的啟示。

參考文獻:

[1]亞里士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M].廖申白,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2]苗力田.亞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

[3]苗力田.亞里士多德選集:倫理學卷[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責任編輯:劉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