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州省生態移民小城鎮集中安置可持續發展模式分析

2020-11-10 11:20金蓮馬添苗黃婷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20年15期
關鍵詞:脫貧可持續小城鎮

金蓮 馬添苗 黃婷

[摘要]貴州省實施生態移民工程的目的在于將貧困山區居民遷移至條件適宜的地區,幫助移民實現脫貧目標,保護和恢復生態脆弱區的自然環境,保障經濟、環境與社會的協調統一發展。自實施生態移民工程以來,貴州省始終堅持小城鎮集中安置,探索與當地經濟狀況、環境優勢、區域特色相匹配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從而確保工程效益最大化。根據貴州省的實際情況和實踐現狀,將生態移民小城鎮可持續發展模式分為產業驅動型、生態建設型和人文教育型,從模式的適用性、具體實踐、制約因素三方面分析不同之處,擬為各地區實現生態移民穩定發展提供合理的參考方案。

[關鍵詞]貴州省;生態移民;可持續;小城鎮;脫貧

[中圖分類號]F323.8

[文獻標識碼]A

生態移民小城鎮發展模式就是將生態移民與城鎮化開發相結合,對原先分散居住的移民進行整體搬遷和集中安置。2012年貴州省啟動實施扶貧生態移民工程,計劃至2020年將居住在深山區、石山區、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的貧困人口搬遷出來,從根本上改善農民的生存與發展狀況。王永平等(2014)指出以貴州為代表的土地資源稀缺地區,生態移民安置的可行模式為依托城鎮化發展的集中安置模式。劉詩宇(2015)也提出貴州省扶貧生態移民工程應與城鎮化政策共同推進。貴州主要以農村人口為主,其中貧困人口占比較大,且生活在自然資源稀少、生態系統功能減弱的地區,生態移民不僅利用城鎮化解決了農業人地矛盾等問題,還解決了原居住地的生態環境退化問題。生態移民人口轉移至小城鎮,突破了“二元經濟”結構,將貧困農村勞動力轉移出來,一方面提高生態移民的生活質量,另一方面為基礎產業提供充足的勞動力資源,有利于推動新型城鎮化發展和生態移民工程的可持續進行。但是由于遷入區區位地理條件、經濟發展狀況、區域功能、資源環境富裕度和人口承載力等條件不同,在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和反貧困兩大戰略目標的進程中存在許多制約因素,為使工程發揮效益最大化,本文通過整理文獻,并根據貴州省的具體實踐,將生態移民小城鎮可持續發展模式分為產業驅動型、生態建設型和人文教育型三種,以為各地區選擇相適應的小城鎮發展模式提供思路,從而抑制生態移民返遷率,確保移民安穩生活,保證工程進行的可持續性。

1貴州省生態移民小城鎮可持續發展模式

1.1產業驅動型小城鎮發展模式

產業驅動發展是指在實施生態移民的同時,對移民安置點的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充分利用當地的環境資源發展特色產業,提供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和服務,從而驅動小城鎮集中安置點的經濟與社會高速發展。

1.1.1模式的適用性。隨著農村產業革命深入推進,貴州省強調聚焦農業增產增效,根據土壤、溫度、日照等條件的不同選擇種植適宜的農作物,并搭建農產品基地,形成科學完整的產銷對接體系,注重地方特色品牌價值,建設現代農業示范樣板。貴州省蘊藏著豐富的水資源、能源資源、礦產資源以及生物資源,作為國家實施“西電東輸”戰略的重要省區,以煤炭、水能為基礎的能源工業已發展成為貴州省的支柱產業,推動城鎮化發展進程。同時,貴州是一個多民族融合的省份,具有豐富的民族文化,獨特的地理環境塑造了大量的風景名勝區,形成了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以旅游業開發為主的小城鎮吸引大量的外來游客,促進資金流動,同時投資者對小城鎮進行改造建設,加快小城鎮生態、經濟與社會一體化發展。因此,充分利用資源優勢的價值,實施資源開發與產業發展,形成強勁的產業創新驅動力,不僅能夠吸引外來資金、人才和技術,帶動產業優化升級,而且當地移民通過學習新的技術技能、與外來人員進行溝通交流,能有效提高移民綜合素質,拓寬就業空間,保障后續穩定發展。

1.1.2模式的實踐。在現代化農業方面,移民安置點通過合理開發現有土地資源,種植地方特色農作物,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實現農業規?;?、集約化和專業化發展。貴州省習水縣三岔河鄉生態移民在道路兩旁種植花椒,成為當地的特色;風岡縣永安鎮移民重點發展茶業,并招商引資茶加工企業,解決了就業問題;正安縣安置點組建烤煙生產、茶葉生產及特種養殖協會,帶領農戶脫貧致富;小水鄉在900m海拔以上區域種植核桃、板栗等干果,栽植杉、柏、刺槐、方竹等綠化林木,在700-900m海拔區域內栽植櫻桃、楊梅、桃子等水果,并大力發展生態雞、白山羊、肉牛、傳統豬等畜業,充分利用了當地的地理優勢,實現農業深入發展。在新型工業方面,貴州優先選擇在區位條件好、經濟有活力的移民安置點創建工業產業園區,將其作為吸納生態移民就業和推動經濟快速發展的渠道。黔東南州實施“工業強州”戰略,通過完善配套體系與設施,提高企業準入標準,打造了黔東、洛貫、凱里等20多個工業經濟開發區,涵蓋了煤電鋁一體化、醫療器械加工、汽車制成、生物制藥、服裝加工、冶金制造等多項重點產業,拓寬移民致富渠道。在旅游業方面,貴州利用民族文化、資源環境優勢,積極發展生態旅游,形成了百里杜鵑、千戶瑤寨、洞塘梅原、玉屏泰美鄉居、瑤山古寨等鄉村旅游精品,建設了馬鬃紅苗風情區、小壩森林溫泉度假區等特色景區,其中翁昂移民安置點建筑融人了布依族文化元素,注重宣揚布依族傳統文化,把翁昂建成民族特色、生態文明、商旅合一的旅游新城鎮,極大地促進了當地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確保移民盡快融入新環境。

1.1.3模式的制約因素。通過調整移民安置點產業結構,實現農業現代化、工業多樣化、旅游業特色化發展,為移民提供創業條件和就業平臺,帶動整體經濟增長。但是一些制約因素也導致出現產業升級周期長、進度緩慢等現象:(1)對農業來說,農戶搬遷后大多是無土安置,通過加入農業基地從事專業化生產,由于移民受教育程度低,技能有限,長期從事個體種植,因而難以適應新的生產方式。同時農業生產所造成的土壤污染不利于促進其良好發展,存在食品安全問題。另外,地方特色農產品品牌尚未建立,區域性、季節性農產品易出現滯銷現象,影響移民收入的穩定性。(2)對工業來說,在生產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由于貴州特殊的喀斯特地貌,生態環境脆弱,自然資源分布廣、開發難度大、利用率低,因而加大對資源的開發利用將會破壞安置點周邊的生態系統,同時工業產生大量的三廢也會破壞當地環境,阻礙區域的可持續發展。(3)對旅游業來說,貴州少數民族的風俗、歌舞、服飾、飲食等是吸引游客觀光的優勢所在,但是旅游投資欠缺、資源開發不到位、景點無特色等都會影響當地旅游產業的發展,同時季節性變化也會導致淡季時客流量減少,資金流動緩慢,移民生計受挫。

1.2生態建設型小城鎮發展模式

為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貴州省將保護環境與扶貧兩大戰略目標有機結合,開啟生態建設型可持續發展模式,在加強小城鎮建設的過程中樹立生態文明理念,打造具有區域特點的綠色小城鎮。

1.2.1模式的適用性。生態建設型小城鎮集中安置模式以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為目標,雖然貴州環境整體沒有遭受嚴重污染,但是由于特殊的喀斯特地貌,自然引發的石漠化、荒漠化及水土流失等現象易破壞脆弱的生態環境,加之生態移民集中搬遷至安置點,人口密度增加,加大了區域內的資源開發,不合理的生產生活行為也會導致生態承載力超載。生態移民工程通過優先引導人口向重點城鎮適度集中,重視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始終堅持綠色低碳理念,注重地方生態管理與節能減排,有利于為移民建設環境優雅、生態宜居的新型小城鎮。因而通過實施生態建設型小城鎮安置模式,將地方特色與生態保護結合起來,規劃各類環保項目,實現經濟低碳、循環發展,有助于創新生態環境開發保護機制,拓寬可持續發展道路,打造生態文明示范城市,加強小城鎮綜合競爭力。

1.2.2模式的實踐。在實施生態移民過程中,貴州始終注重生態保護理念,采用環保技術設備,大力發展綠色產業,營造低碳文化氛圍,為移民創造生態化的生活。貴州的礦產資源豐富,煤礦開采量大,為有效降低污染物質排放量,貴州省利用“風力發電”的環保優勢,實現各區域通電全覆蓋化,進一步實現了低碳效果。揚武移民安置點是全省扶貧生態移民工程示范安置點之一,安置小區毗鄰配套建設的金湖山體公園三面環水,依山體地形建設溢水石磨、月牙景墻、陽光草坪、植樹綠化、假山置石、觀水小徑、臨水木臺等設施,為移民到公園休閑娛樂帶來了便利,同時環境保護與綠化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升。黔西南州2016年建設的33個安置點全部按照“綠色小鎮”的標準進行建設,同步配置主導產業、特色街區、主題廣場、文化展館、商旅市場、眾創平臺等,每個安置區都有著不同的綠色風情,實現生態與產業的精準融合。荔波縣甲良移民安置點在實施生態移民的同時啟動了黃江國家濕地公園建設,規劃區內河流濕地、森林濕地、巖溶喀斯特濕地、農田濕地等豐富,河谷兩岸自然景觀和生物多樣性優越,更好地保護荔波縣濕地和生態系統,構建了甲良城景互動、商旅相承的新格局。木瓜河移民安置區內道路干凈寬敞,綠化帶、停車位規范整潔,圍繞“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要求,當地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著力將木瓜河生態移民安置房打造為集商業、集居住為一體的綜合人文小區,助推小城鎮生態建設,富于生態化的環境極大地改善和提升了移民生活質量。

1.2.3模式的制約因素。在大力推行生態文明、低碳建設的過程中,若實現經濟進步與環境改善雙贏,本身發展落后的小城鎮仍面臨一些制約性因素:(1)產業發展污染。移民安置區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國家和政府所能提供的補助有限,為維持移民生計,通常選擇大力發展傳統工業以帶動經濟增長,生產所排放的大量污染物阻礙了綠色低碳發展。同時,由于地方企業節能減排技術和新型人才引進力度不大,綠色企業發展受限,產業升級緩慢,影響了生態建設總體進程。(2)移民素質偏低。在經濟落后的小城鎮發展高新產業需要技術人才,然而大多數生態移民文化教育水平偏低,無法滿足技術崗位要求。并且由于貧困農戶長期居住在偏遠山區,習慣于自給自足的生活,搬遷后依然采用傳統燃燒方式進行取暖、煮飯等,影響環境質量,無法與生態發展理念達成一致。

1.3人文教育型小城鎮發展模式

生態移民往往為生態脆弱、封閉落后山區的貧困農戶,受教育機會有限,文化素質偏低,個人技能較弱,為使農戶更好地融入新環境,通過構建人文教育型小城鎮,加強移民技術培訓,注重移民子女教育,不斷提高個人能力和基本素養,形成具有發展優勢的人力資本。

1.3.1模式的適用性。生態移民工程將貧困人口集中搬遷至具有發展前景的城鎮,由于當地公益性工作崗位數量有限,移民文化素質低,無法從事高技術崗位,加之土地分配的稀缺性,導致大量移民沒有穩定的工作。為使移民搬遷后實現可持續發展,獲得可靠的收入來源,貴州省各安置點通過對移民進行后期文化教育與技術培訓,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營造人文教育氛圍,從而將小城鎮打造為具有文化底蘊和發展實力的地區。這不僅能有效降低返遷率,還能大力開發人力資源,發展較好的移民可對家鄉事業進行投資,形成“投資-教育-移民-增加投資-提高教育水平-擴大教育移民”的連帶效應。因而,通過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文化教育培訓,提高移民就業能力、社會交際能力,著重加強對移民子女的教育和引導,推向多元化就業方向發展,有利于社會整體素質的提高,促進地區產業調整,帶動周邊貿易活力,實現生態移民效益最大化。

1.3.2模式的實踐。貴州省各級政府部門為解決移民搬遷后的就業問題,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尊重移民個人意愿,通過補助教育資金的方式為年齡、性別、文化層次不同的移民設置多種技能培訓,將移民由簡單體力勞動者轉化為技術技能型勞動者。企業也為移民提供職業培訓,使其掌握一定的工作技能,確保工作質量與效率。同時,貴州省高度重視移民子女的教育問題,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完善校園基礎設施,幫助適齡子女順利完成學業。貴州省銅仁市黃道鄉積極組織搬遷戶開展勞動技能培訓,根據自己的愛好進行針對性學習,通過開展蔬菜種植、油茶管護、電工培訓等活動,共培訓移民群眾350余人次,提高了移民的就業能力,拓展了移民的就業范圍。印江縣2016年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入住1461戶6259人,其中縣城安置點共安置1262戶5419人,集鎮安置點共安置199戶840人。為了銜接好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的“就學”問題,印江縣抓實縣城安置點義務教育新生入學工作,出臺了《印江自治縣2018年城區義務教育學校、幼兒園招生公告》,明確就讀學校,暢通入學渠道,規定入學流程,簡化就讀手續,為移民子女的義務教育開設了綠色通道。為增強移民的學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識,貴州平羅縣紅瑞村建設了生態移民法治宣傳文化教育基地,由法治文化廣場、法治之聲廣播、公共法律服務等板塊組成,通過憲法碑、普法宣傳燈桿、宣傳櫥窗、互聯網法律服務等形式,將法律知識、鄉村振興戰略以及脫貧攻堅等內容呈現給移民,向移民普及法律知識,強化法制理念,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

1.3.3模式的制約因素。雖然生態移民教育培訓模式有助于改善移民及子女的受教育水平,促進人力資本積累,但在實施過程中存在一些阻礙性因素:(1)教育培訓資金短缺。由于國家和地方政府投資有限,因而導致一些經濟落后的地區沒有足夠的資金開展專項技術培訓和職業教育,校園學習環境建設落后,影響了人文教育模式的整體發展進度。(2)移民自身能力受限。移民長期生活在貧困山區,教育系統不完備,文化水平低,在接受職業培訓時存在理解和實踐方面的障礙,學習內容掌握不全面,加上培訓課程根據市場需求進行劃分,移民的可選擇性相對偏小,整體培訓效果不明顯。(3)基本保障體制不完善。移民子女接受教育后具備一定的知識水平,通常會選擇向大城市發展,導致出現更多的留守老人和兒童。移民安置區的醫療、教育、養老等基本保障系統尚不完善,因而會產生一系列家庭隱患,在生態移民實施過程中應當予以重視。

2總結與思考

小城鎮集中安置可持續發展模式統籌遷出地的生態修復、遷入地的開發與可持續發展三個環節,充分展示生態移民的核心理念和實質內涵。貴州在實施生態移民過程中,依托小城鎮集中安置,衍生出產業驅動型、生態建設型、人文教育型等多種模式,既加快了城鎮化建設進程,又有利于移民脫貧致富。產業驅動模式不斷升級優化產業結構,形成特色產業群,企業之間合作共贏,推動經濟高速發展;生態建設模式在節約能量資源消耗的同時有效保護生態環境,為移民營造良好的居住環境,提升移民的幸福值;人文教育模式提高移民整體的文化水平與綜合素養,實現生態移民效益最大化。每種模式的適用性決定了其在貴州各生態移民安置點的實踐,但是也存在自身的制約因素,影響模式總體的可持續性和最終效果。因此生態移民區的當地政府應結合自身的現實狀況,因地制宜,可以采用多種模式相結合,以一種模式為主,其他模式為輔的方式保證安置區內的協調發展,同時根據各種模式存在的制約因素探究解決方案,開發新型生態移民安置模式,加強實施監管力度,保證移民和安置區的和諧穩定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永平,周丕東,黃海燕,等.生態移民與少數民族傳統生產生活方式的轉型研究——基于貴州世居少數民族生態移民的調研[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1).

[2]劉詩宇.貴州省扶貧生態移民工程與城鎮化推進政策研究[J].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2):96-100+109.

[3]周鵬.試論中國生態移民可持續發展的思路與原則[J].財經界(學術版),2014(3):26-28+53.

[4]俞剛.可持續發展觀視角下的民勤縣生態移民問題研究[J].財會研究,2010(03):76-78.

[5]王新軍,楊娟,邵超峰,等.生態文明視域下的生態移民模式設計[J].生態經濟,2014,30(07):122-126.

[6]李耀松,許芬,李霞.寧夏生態移民可持續發展研究[J].寧夏社會科學,2012(1):29-35.

[7]景文超.西部生態脆弱區可持續發展模式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13.

[8]黃海燕,王永平.城鎮安置生態移民可持續發展能力評價研究——基于貴州生態移民家庭的調研[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8,39(4):643-653.

[收稿日期]2020-06-30

[基金項目]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一般項目“貴州易地扶貧搬遷農戶就業質量及影響因素研究”(19GZYB77);貴州省教育廳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點項目“全面小康時代背景下貴州鄉村旅游精準脫貧戶的獲得感研究”(2019zd10);貴州省“生態移民與可持續發展”創新團隊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金蓮(1978-),女,浙江臨海人,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農村貧困與發展、農業經濟理論與政策、農村社會發展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馬添苗(1995-),女,河南信陽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農村連片特困區資源環境與反貧困;黃婷(1991-),女,浙江杭州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反貧困理論與實踐。

猜你喜歡
脫貧可持續小城鎮
基于可持續發展的小城鎮建設研究
淺談小城鎮規劃中地域特色的突出
中國特色小城鎮
脫貧攻堅中的媒體擔當
全媒聯動融入、強化責任擔當,把脫貧扶貧作為“走轉改”重要抓手
十八屆五中全會五大發展理念之堅持“綠色發展”
十八屆五中全會五大發展理念之堅持“綠色發展”
唐縣精準發力助推精準扶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