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輿論引導和新聞報道的關系

2020-11-17 12:36賈楠
記者觀察 2020年15期
關鍵詞:輿論導向責任感新聞報道

文 賈楠

一、輿論引導和媒體責任之間的關系

媒體的責任感與媒體公信力二者相互作用互相影響,媒體高度的責任感會給其帶來巨大的公信力,媒體的責任感不強,其公信力與權威性就會受到不良影響,二者的發展成正比。但是如今的媒體在報道時過分追求曝光率、收視率,追求大量的創造和收益,忽略了自己的社會責任。

二、輿論引導和傳播效果的關系

大眾傳播活動的目的性極強,任何傳播活動都會產生傳播效果。傳播效果一般來說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上的傳播效果是指該傳播行為能引起受眾的心理變化、態度變化、行為變化;廣義上的傳播效果是指大眾傳播媒介(報紙刊物、廣播、電視等)通過影響受眾來產生的一切社會影響和作用。不管是顯性的還是隱性的、直接的還是間接的,都會起到一定的社會作用。為什么會有社會捐款,為什么小人物的感人事跡可以得到社會廣泛關注,這些與媒體的介入有著密切關系。新聞報道使他們的命運產生了根本性巨變,可見媒體的影響力是十分巨大的。所以,作為媒體工作者,在報道新聞的時候要時刻牢記自己的責任和使命,合理使用媒體的巨大影響力,在報道前充分考慮到所帶來的效果。

在新聞報道里,要有媒體自身鮮明的特點,媒體的特點要由編輯部和記者共同打造,編輯人員有獨特的觀點,記者有自己的報道主題,善于把自己的觀點融合到事實的客觀敘述中,讓受眾在瀏覽客觀事實的同時不經意地被我們的觀點帶動,接納我們的觀點。有些記者在報道過程中不能把握好自身態度的客觀性,在采訪時自己比當事人還激動,說出的語言慷慨激昂,整個人的狀態義憤填膺。讓受眾產生這名記者是哪一方代表的錯覺,懷疑報道的可信度,對宣傳效果產生消極影響。

三、輿論引導和新聞價值的關系

新聞的價值很重要,新聞報道要將其價值最大化。報道角度和新聞內容可以引導輿論導向、決定宣傳價值,正確的角度和內容對輿論導向和宣傳價值產生正面影響,不同媒體對同一新聞事件的不同報道方式可以體現出這個結論。比如,一個汽車駕駛員違規行駛,不但不停車接受交警處罰,反而還拖著交警行駛二十多米。這則消息被多家媒體相繼報道,報道的角度各不相同,報道的篇幅也不同,所體現的引導價值自然也不盡相同。

有的報紙將此稿件放在與另一則車禍新聞并列平行的版面進行報道,用四百字左右進行陳述,是當做一條普通交通新聞發布的。

另一個報紙將稿件位置放在第六版第二條,有引題且題目字號加粗較大,還有現場圖片。用六百字左右進行敘述,客觀記述了事件過程,以目擊者角度譴責司機的惡劣行徑。

這些報道形式不同,所起到的報道效果也不相同,第一則讓讀者覺得僅僅是一個新的交通事故,第二則會讓讀者覺得這是一個比較大型的交通事故,第三條會讓讀者覺得這個事件十分嚴重,強烈譴責司機不道德的行為,這就是報道角度不同,引發的輿論導向也不同。因此,新聞工作者在報道新聞時一定要注意報道的全面性和客觀性,不能緊抓自己感興趣的點進行報道,要考慮到新聞事實的核心問題。

四、結語

綜上所述,無論大眾傳媒發展到任何程度,都要加強對新聞報道的重視,提高自身的社會責任感,正確認識媒體報道的影響力,綜合考慮新聞報道的效果,正面引導社會主流輿論。媒體要認真思考,在這個信息容量爆炸、信息發布渠道復雜、信息質量高低不齊的時代,作為大眾媒體要如何正確發揮自身的輿論引導功能,發揮自身的信息主渠道作用。

猜你喜歡
輿論導向責任感新聞報道
英國“大爺”的責任感
中國時政新聞報道中委婉語的語篇功能
“她時代”新聞報道中的“時代精神”呈現
培養孩子立身之本
——責任感
國企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要有“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責任感
數字出版產業引領功用及其核心競爭力提升研究
避免情緒化勿作“標題黨”
媒體服務大局堅持正確輿論導向之我見
讓新聞報道充滿正能量——江西宜春“奪刀少年”報道的啟示與思考
論黨報的新聞溫度*——以《云南日報》新聞報道的“溫暖”轉型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