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燈 火

2020-11-19 02:42■西
長江叢刊 2020年13期
關鍵詞:護士口罩同志

■西 域

2020年1月26日,農歷大年初二下午,吃完午飯后,小鄧同志坐下來,就著烤火桌,拿出手機。

這是她飯后的標準動作,也是她在家休息放松的特有方式。

小鄧是黨員,有文件規定,無論職務高低,黨內同志一律稱“同志”,所以,小鄧同志,我一直稱她叫小鄧同志。

小鄧同志翻了一會兒手機,忽然驀地站起來,說,要去上班了。

有點迷惑,才不到一點,咋恁快?!雖然小鄧同志一向早晨八點上班七點走,中午兩點半上班一點半出門,那現在還不到一點???!

小鄧同志說,剛衛健局通知,取消全縣衛生系統休假,全部上班。

從大年三十,初一,直到今天上午,小鄧同志一直在上班,本來今天下午可以休半天的,你看這事兒。旁邊的群眾有點情緒了,說,衛健局是說整體系統,又不是針對你一個人說的,你明天再上班也不遲嘛。

她沒理我,換上衣服,要出門。

群眾又說了一句,夫妻本是同命鳥,大難來時各自飛。

她怔了一下,沒說話,出門走了。

話說出口,我就后悔不迭。

縣城是從初一開始封城的。

緊接著是封鄉、封村,交通隔斷。沒有出門的一律不出門,沒有返鄉的一律不準返鄉。疑似新冠肺炎病人集中收治管理。學校開學也無限期延長。

還好!年前就送到鄉下外婆家去了的女兒也暫時不用接回來了,現在也回不來。但我為小鄧同志擔心,她是內科住院部護士長,工作又一向積極??剖疫B小鄧同志一共十四個護士,一個生病請長假,兩個請假生小孩。十一個護士要分成三班,負責全科60多個住院病人的護理治療。從執行入院醫囑到最后執行出院,一個病人平均要完成20多頁的病歷和十多項的操作程序。光輸液配藥每天就要完成400多瓶的工作量,每個人的手上都留下了大大小小的被錫皮藥蓋劃傷的痕跡。人手不夠,小鄧同志經常是一個人干起兩個人的活兒。

為了讓小鄧得到休息,家務活我幾乎全包了。廚藝也天天漸長。

1月30日,縣疫情防控指揮部統一部署,將感染病人和疑似病人集中治療,小鄧所在的縣中醫院是集中點之一,負責收治從縣人民醫院轉來的有發熱癥狀的疑似感染病人??紤]到家屬的安全,醫院在緊鄰的賓館租包了房間,供發熱病區的醫生護士臨時居住。當晚,小鄧同志就收拾好換洗衣物,裝進小皮箱,住進了賓館,開啟了我們的牛郎織女模式。

回來我才知道,她瞞著家里,前幾天就向醫院遞交了請戰書——

“我自愿赴武漢抗疫一線,堅決服從安排,不計報酬,不論生死!”。

晚上九點左右,手機響了,是鄰居老黃。

他說他老兩口兒在樓梯間消毒拖地,不小心把入戶門碰關上了,鑰匙在屋內,他們進不了門,請我翻過院墻從里面給他們開下門。

老黃與我同一層樓,共就一個大露臺,中間用矮墻隔開,老黃幾次忘帶鑰匙,都是從我家露臺院子搭梯子翻墻回去地。

考慮到大過年地翻墻,被樓上左鄰右舍看見了影響不好,頗有點躊躇。又想到平時愛好盆景栽培的老黃會把自己不想要了的老盆景送我兩盤,這個人情面子抹不開,還是搭起梯子翻過院墻,進入他家室內,給他們開了門。

老兩口連聲說謝謝!一邊解釋說,兒子兒媳年前從武漢回來了,一直好好的,今天兒媳婦出現喉嚨發臊,干咳。一家人嚇得連忙把兒媳婦送到醫院。完了老兩口回來又把家里家外用酒精消毒一遍。

我一聽,嚇了一跳,難怪屋子里一股酒精味,趕快按電梯,下樓。

幸虧剛過來時戴了口罩。

接下來,一人居家,回到了單身時代,但感覺與那個時代又有什么地方不對。

宅家的網民發揮出了強大的戰斗力,各式各樣的段子滿天飛——

“終于到了啥也不干在家躺著就能為社會做貢獻的時候了?!?/p>

“本以為今年的豬肉最搶手,沒想到最后關頭,口罩殺出重圍,豬肉怎么也想不到,它敗給了口罩!口罩怎么也想不到,它成了年貨!”

閑得無聊,也忍不住開個玩笑,給小鄧同志轉發個段子:“千萬注意安全,否則一旦掛了,就會有另一個人來,住你的房子,花你的票子,打你的娃子……”

發出后,又覺得似乎不妥,趕快撤回。還是微信好,說了不該說的話,兩分鐘內還可以撤回。

晚上,小鄧同志發來微信說,科室請假護士給她打來電話要求上班,說做不了別的,哪怕加藥也行。這讓鄧玉琴很為難,護士不夠,急需人手,但這兩位護士,一個馬上要生了,一個生完小孩才滿月也是客觀現實。

考慮到越來越嚴重的疫情與超負荷的工作量,她思忖再三,還是沒批準她倆的上班要求。

她覺得自己每天可以多干一點,是可以分擔的。

一連幾天,都不免擔心老黃家,尤其是幫他們開門的前兩天,老黃還站在矮墻上,幫我修剪櫻桃樹枝了。

我反復回憶,自己到底與他近距離接觸過沒有?!于是注意觀察,看看他們家里晚上的燈光亮了沒有?如果沒亮,是不是一家人都被隔離了呢?

這種可能不是不可能。

非常時期,一切皆有可能。

晚上,小鄧同志又發微信說,甄別住院病人中是否隱瞞了接觸武漢返鄉情況,她們想到一個妙招:把縣政府發布的《發熱病人就診獎勵辦法公告》搬出來,給所有病人念一遍。

公告說,凡發熱人員主動到縣鄉定點醫院就診的,獎勵1000元。凡群眾舉報發熱人員并查實的,每1例獎勵舉報人500元。主動就診的發熱人員就在就診醫院領取獎勵。

沒想到當天下午就有兩個針打完了病人趁著無人的機會,找到她,嚅嚅囁囁地“供出”了自己可能與武漢返鄉人員有過接觸的經歷。

小鄧同志又氣又急,她壓著怒火,趕快把這兩病人隔離到單間。好在這幾天病人都沒有出現原發病癥加重的情況。

大封閉中,底層的老百姓的苦痛像冬天也會生長的苦菜一樣都呈現了出來。

《十堰晚報》載:房縣一青年農民為了趕回上海打工,繞過重重關卡,步行20多個小時,走到十堰火車站,卻因饑乏昏倒,被巡查人員發現,又遣送回房縣。

天門市一名貨車司機,年前拉貨,不知道疫情爆發,沒有及時返回,在高速路上開車走了二十天,一直回不了湖北老家,處處被攔截。每天靠吃方便面維持,身上的錢也用完了。幸運的是這個像印度電影《大篷車》中的吉普賽人的湖北“吉普賽人”,流浪到陜西漢中時被交警發現,好心的警察收留了他,讓他在休息區里休息了兩天,并聯系安排他回家。

深圳一網友微博寫道:看到街道邊一婦女在刺骨的寒風中抱著娃擺地攤賣雜貨,可街上一個行人都沒有,我下車隨便挑了樣東西,也就不到十元吧,我給了她100元,給了她一個口罩,還把剛買的水果放在地上就上車了,然后她緊緊地抱著娃哭了,我一個男人坐在車上也哭了……

想起作家方方那句廣為流傳的話——

“時代中的一?;?,落在個人那里,可能就是一座山。而我們偏偏處在一個塵土飛揚的時代之中?!?/p>

從臥室轉到客廳。

從客廳轉到廚房

從廚房轉到露臺。

露臺上,兩盆臘梅在肅瑟的寒風中怒放了。

那天,快11點了才起床,打開手機,看到小鄧同志的微信圈,昨晚,女兒給她發了一個52.1元的紅包:生日快樂!

哎呀!昨天是小鄧同志的生日。整天渾渾噩噩,忘記了日期,也順便忘記了小鄧的生日??此⑿爬锏淖耘?,就著一盒方便面,過了自己三十七歲的生日。

趕緊給補發過去九朵玫瑰。

并留言說,待到勝利的那一天,再給你補上生日蛋糕。

晚上,收到遲來的回復——

好!勝利見。

于是,再下載了一首老歌,發過去。

歌曲是反映當年湖北大別山革命斗爭的老電影《挺近中原》的主題曲《待到勝利的那一天親人再相見》——待到勝利的那一天親人再相見……

上午,老黃出來了,在院子里澆花。

我假裝到院子里掃地,與老黃搭訕。得知他兒媳婦到醫院做了拍片、查血,說沒有問題,只是輕微的咽炎,開了點藥,就回來了。

我暗暗長舒了一口氣,懸著幾天的心,放下來了。

已經三天沒給小鄧同志打電話了,晚飯后正準備打過去,不料她先打過來了。

她說,科室分了一點四川農民捐獻的大白菜,我送回來。

小區封閉了出不去,正好需要青菜。我下樓在大門口等,隔著鐵柵欄和保安,遠遠地看見小鄧同志似曾熟悉的身影。半個月不見,小鄧同志瘦了,黑了,憔悴了。我只有望著她,平時手機中那些煽情的、甚至肉麻的話,這一刻都忘記了。

她急匆匆的樣子,下了摩托車,把一塑料袋青菜、雞蛋,還有兩包中藥,從柵欄中間遞給了我。

我說,你不進來了?

她說,算了,在醫院上班,進來了對大家都不好。她說得就像自己是個嫌疑犯似的。

她轉身欲走,我趕緊補了一句,夫妻本是同命鳥,大難來時牽手飛。

她回頭一笑,笑得很美。留下我,站在柵欄后面,看著她漸漸地走遠。漸漸,消失在那燈火最亮的地方。

猜你喜歡
護士口罩同志
最美護士
最美護士
『大元帥』與『小同志』
戴口罩的苦與樂
因為一個口罩,我決定離婚了
FOR YOU, O DEMOCRACY
援鄂護士林燕華的元宵節
同志關系
向雷鋒同志學習
霧霾口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