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象因子對秭歸柑橘潛葉蛾及潰瘍病發生的影響分析

2020-11-20 06:27楊艷麗易繼平吳述勇
綠色科技 2020年19期
關鍵詞:秭歸秭歸縣潰瘍病

楊艷麗,易繼平,吳述勇

(1.湖北省秭歸縣氣象局,湖北 秭歸 443600;2.湖北省秭歸縣植保植檢站,湖北 秭歸 443600;3.湖北省秭歸縣特產技術推廣中心,湖北 秭歸 443600)

1 引言

柑橘潛葉蛾屬鱗翅目,橘潛蛾科。又稱繪圖蟲、鬼畫符、潛葉蟲。是柑橘新梢期主要害蟲,我國柑橘產區均有發生,長江以南受害最重。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幼蟲開始危害,7~9月是發生盛期,秋梢被危害也最為嚴重,其次是夏梢、春梢。新梢嚴重受害時也會扭曲,影響次年開花結果。幼年樹和苗木受害,嚴重影響樹冠的擴大和苗木質量。幼果受害,果皮留下傷跡。枝葉受害后的傷口常是柑橘潰瘍病病菌侵染的途徑,導致潰瘍病嚴重發生。又常成為螨類等害蟲的越冬場所[1]。

柑橘潰瘍病是國內外的植物檢疫對象。病原屬于細菌,該病危害柑橘葉片、枝梢和果實,柑橘感病后形成木栓化病斑,枝梢受害以夏梢最嚴重,嚴重時引起葉片脫落,枝梢枯死。秭歸柑橘潰瘍病自4~10月均可發生,5月中旬為春梢的發病高峰;6~7月為夏梢的發病高峰,8月為秋梢的發病高峰。田間以夏梢發病最重,其次是秋梢、春梢。

2 資料處理

2.1 資料來源

從2016年開始秭歸縣柑橘產區遭受以潛葉蛾、潰瘍病為主的病蟲害危害,以柑橘樹的新梢為載體開始發病。為了研究氣象因子對柑橘潛葉蛾、潰瘍病的影響,從秭歸縣農業局植保站、秭歸縣特產技術推廣中心、農技中心收集了近4年所記錄的柑橘潛葉蛾、潰瘍病資料。根據柑橘潛葉蛾和潰瘍病的危害特征,對應分析柑橘抽梢時期溫度、降水、相對濕度、日照等氣象因子對柑橘潛葉蛾和潰瘍病發生的影響。

2.2 資料處理

根據秭歸柑橘潛葉蛾和潰瘍病發病時段,分析2016~2019年4~9月的氣象因子變化特點,并判斷出它們的相關性,解析出氣象因子對柑橘潛葉蛾和潰瘍病的影響程度。

3 結果與分析

3.1 秭歸柑橘潛葉蛾和潰瘍病危害情況

在秭歸產區,柑橘一年抽發3次梢——春梢、夏梢和秋梢。各次梢抽發期,即為潛葉蛾和潰瘍病的集中危害期,潛葉蛾的危害程度為:秋梢>夏梢>春梢,特別是2016~2017年最為嚴重,果園的葉片、枝梢受害率達到20%以上[2];潰瘍病的危害程度為:夏梢>秋梢>春梢,2016年秋,潰瘍病面積驟增,1年內新增疫情面積355 hm2,累積面積上升到636.4 hm2,2017年新增疫情面積230.3 hm2,累積面積增到866.7 hm2。2年內,平均每年新增疫情面積292.7 hm2,比之前18年的累積面積還大[3],到2019年潰瘍病還沒有得到有效控制。

3.2 溫度對柑橘潛葉蛾和潰瘍病的影響

通過對2016~2019年4~9月間的溫度數據進行分析,可以看出,潛葉蛾和潰瘍病的發生與溫度成正比關系(圖1)。當春季旬平均氣溫達15 ℃以上,即為春梢期潰瘍病的始發期;春、夏、秋梢期間,旬平均溫度達20~30 ℃,則潰瘍病可能嚴重發生,旬平均氣溫為28~30 ℃,發病率最高[4~6]。秭歸近4年4月份的平均氣溫在17 ℃以上,5月份的平均氣溫21.1 ℃,春季平均氣溫17.2 ℃,夏季平均氣溫26.6 ℃,適合病蟲害的生長發展。秭歸柑橘產區的秋梢發于7月下旬到8月上中旬之間,而這段時間正是梅雨結束,進入盛夏時期,旬平均氣溫都在28~30 ℃,而柑橘潛葉蛾和潰瘍病危害最重,由此可見柑橘潛葉蛾和潰瘍病喜高溫,平均溫度28~30 ℃是其發展旺盛階段。

圖1 2016~2019年溫度趨勢

3.3 降水對柑橘潛葉蛾和潰瘍病的影響

柑橘潛葉蛾和潰瘍病的發生與降水成正相關。秭歸4月份開始降水明顯增多, 病蟲害開始發生;6月上中旬進入梅雨期,7月中旬結束,梅雨期的降雨量在300 mm左右,近4年的6~7月平均降水量為472.7 mm,特別是2016年6~7月降雨量726.2 mm,占全年的48%,誘發柑橘潛葉蛾和潰瘍病發展兇猛,梅雨結束進入盛夏,出現高溫少雨, 但受三峽河谷地形影響,區域性強降水和局地強對流天氣多發,可見高溫高濕的天氣是促進柑橘潛葉蛾和潰瘍病高發的誘因(圖2)。

圖2 2016~2019年降雨量對比

3.4 濕度對柑橘潛葉蛾和潰瘍病的影響

柑橘潛葉蛾和潰瘍病的發生與濕度密切相關。秭歸的年平均相對濕度76%,適合病蟲害的發生。4~8月上旬的濕度都在74%以上,且溫度適宜,利于柑橘潛葉蛾和潰瘍病的發生。特別是2016年4~8月的相對濕度一直保持在82%以上,病蟲害最為嚴重,由此可見在溫度適宜條件下,相對濕度在82%以上, 柑橘潛葉蛾和潰瘍病的發病率最高[7](圖3)。

圖3 2016~2019年相對濕度變化

3.5 日照對柑橘潛葉蛾和潰瘍病的影響

適宜的日照對柑橘潛葉蛾和潰瘍病有利, 但春季陰雨寡照,容易滋生病蟲發生,柑橘抽梢期的平均日照時數在4 h左右,對柑橘的病蟲害發展極為有利,調查發現, 8月份平均日照時數在5 h以上,卻時常出現35 ℃以上高溫天氣時,病蟲害明顯減輕,得到有效抑制(圖4)。

圖4 2016~2019年日照分布

4 結論

柑橘病蟲害與氣象因素關系密切,溫度、降水、相對濕度、日照等氣象因子的變化都對柑橘潛葉蛾和潰瘍病的發生起到影響作用。

秭歸的溫度、相對濕度在各個時段都是利于柑橘潛葉蛾和潰瘍病發生。在6~7月的梅雨期,高溫高濕天氣是柑橘潛葉蛾和潰瘍病高發的主要因素。

春季的連陰雨有利于柑橘潛葉蛾和潰瘍病發生,而梅雨期和汛期的區域性強降水給潛葉蛾和潰瘍病的盛行提供了濕度條件。

充沛的日照對柑橘潛葉蛾和潰瘍病發生是有利的,但最高氣溫超過35 ℃,日照日數達到5 h以上的強日照對病蟲害的發生有抑制作用。

猜你喜歡
秭歸秭歸縣潰瘍病
湖北:秭歸晚倫臍橙斬獲全省金獎
湖北:秭歸推廣秭歸臍橙手繪系列升級包裝版式
夏季嫁接獼猴桃注意啥
萬州區獼猴桃潰瘍病的防治藥劑室內篩選
暢想馬年 馬到成功
潰瘍病在身 服藥需謹慎
烤饅頭片與潰瘍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