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貧困學生管理工作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
——以寧夏警官職業學院刑事司法系為例

2020-11-24 23:48錢偉
就業與保障 2020年20期
關鍵詞:貧困學生學院家庭

文/錢偉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精神及全國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為公安隊伍輸送新鮮血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要求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人員切實深入學生群體,做好學生管理工作。尤其是在學生管理工作中所面臨的家庭貧困學生現狀、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措施等需要學生管理人員(以下簡稱“學管人員”)的高度重視、謹慎思考。

一、家庭貧困學生的現狀

家庭貧困學生是指家庭收入低、負擔不起學雜費、生活費的貧困家庭學生,他們是校園里的弱勢群體,需要有針對性的管理方法。作為學管人員,正確認識家庭貧困學生問題是解決家庭貧困學生問題的前提條件,全面了解家庭貧困學生的家庭情況,加強與他們的交流和溝通,是緩解家庭貧困學生問題的有力保障[1]。

寧夏警官職業學院刑事司法系是學院學生數量所占比例最大的系部,多數學生來自寧夏固原、海原等銀南地區。經調查統計顯示,刑事司法系在校生共918 名,其中建檔立卡家庭子女285 人,占學生群體28%;低保家庭子女157 人,占學生群體17%;家庭貧困學生數量共442 名(家庭發生重大變故、父母雙方殘疾或死亡、單親家庭、勞動力弱、收入低的家庭貧困學生未計算)占總人數的48%,平均每2 名同學中就存在1 名家庭貧困學生,這一部分學生因為家庭貧困、經濟壓力過大等因素衍生出諸多問題,出現的這些問題直接影響著學生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和學院的和諧發展[2]。

二、家庭貧困學生存在問題分析

(一)家庭經濟負擔繁重,無法專心完成學業

家庭貧困學生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經濟水平落后、生活條件窘迫,無法滿足他們在學校的基本生活需求。盡管他們通過國家以及地方的各種扶貧政策順利入學,但來自家庭的經濟負擔使得他們心里總有負擔,是他們的一大通病。他們常常為自己的生活費而擔憂,不少家庭貧困學生因此萌生了輟學錯誤思想,提前進入社會靠打工維持生計,緩解家庭壓力成為他們必須選擇的一條路。繁重的家庭經濟負擔使家庭貧困學生無法專心完成學業,成為學業道路上的絆腳石。

(二)家庭困窘,心理呈亞健康狀態

由于家庭貧困造成沉重的經濟壓力,使家庭貧困學生長時間處在一個憂愁、壓抑的低落情緒里,容易產生敏感與孤僻、嫉妒與怨恨、焦慮與抑郁、虛榮與依賴、無奈與愧疚、逆反與偏激等負面情緒。

自尊與自卑是一對矛盾心理,自尊感越強,自卑心理越重。部分家庭貧困學生的自尊心較強,好勝、不甘落后且極其敏感,不愿意被扣上家庭貧困學生的沉重帽子,原有的韌勁、吃苦耐勞的精神逐漸扭曲,形成自尊又自卑的雙重人格,變得孤僻、自我封閉。種種因素交織,導致家庭貧困學生心理狀態亞健康,嚴重影響正常學習及生活。

(三)受不同人群影響,形成錯誤的消費理念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便捷的網絡服務使得部分學生出現盲目消費、攀比消費、超前消費等現象。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部分家庭貧困學生抱著僥幸心理選擇向網貸平臺貸款,最終落入騙局,裸貸、校園貸、套路貸等情況不斷發生,造成無法預估的后果,甚至導致自殺等惡性事件,這些問題直接針對的主體就是在校學生,尤其是家庭貧困學生對于巨額貸款更是無力償還,滋生諸多問題。

(四)沉重的就業壓力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大眾教育觀念不斷增強,大學畢業生逐年增高,就業問題成為一個社會高度關注的問題,家庭貧困學生作為大學生中的“特殊”群體,就業問題更是一大難題。他們自身存在著心理等方面問題;家庭貧困學生的資源受限,他們沒有強大的“后臺”,沒有過硬的背景,只能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在社會謀取就業崗位。

三、家庭貧困學生現狀的成因分析

(一)經濟因素

我國經濟發展不平衡,東部及沿海地區經濟較為發達,西部及內陸地區相對落后,城鄉差距和貧富差距較大。刑事司法系學生多數來源于中國西部偏遠地區,學生相對集中寧夏南部山區,經濟發展水平落后,家庭貧困學生數量較多。

(二)家庭因素

刑事司法系學生多數為家庭貧困的農村子女,且部分家庭中有較多子女,同時完成學業十分困難,加上贍養老人的壓力,使得家庭能夠負擔的學習費用十分微薄,這些學生家庭經濟收入情況不穩定,難以承擔大學生在校期間所需費用。

(三)社會因素

隨著國家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在推進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同時沒有對高校收費標準增長過快采取相應措施,現行資助制度雖然對高校家庭貧困學生的上學、就業問題提供相應的保障,但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貧困這一現象,致使家庭貧困學生問題仍然突出。

四、如何緩解現存家庭貧困學生問題

(一)建立完善的扶貧制度,落實家庭貧困學生幫扶措施

國家對家庭貧困學生的教育問題高度重視,并實施建檔立卡、雨露計劃、家庭低保戶、助學貸款等相應補助措施。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家庭貧困學生的經濟壓力,但家庭貧困學生數量巨大,想幫助更多家庭貧困大學生解決問題還需要學院和系部采取相應措施。

1.學院和系部要加大對家庭貧困學生的幫扶力度,多方面施以援助,最大限度地為家庭貧困學生減免學費。不斷完善雷鋒基金,采取按季度對家庭貧困學生發放補助金。按季度發放補助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避免家庭貧困學生超前消費、一次性消費;學院及系部聯合校優秀畢業生、校外知名企業家給予家庭貧困學生幫助,成立新的扶貧基金,以此緩解家庭貧困學生的經濟壓力。

2.學院建立勤工儉學平臺,為家庭貧困學生提供圖書管理員、食堂幫工、超市售賣員等一系列兼職崗位,在不耽誤家庭貧困學生學業的前提下,讓其通過兼職獲得相應報酬以緩解經濟壓力。這一措施既可以培養家庭貧困學生的自立能力,減輕家庭經濟負擔,又可以維護家庭貧困學生的自尊,使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3.學管人員深入學生群體,對家庭貧困學生進行談心談話活動,加強與家庭貧困學生的溝通交流,深入了解家庭貧困學生的綜合情況及存在的問題,設身處地地從家庭貧困學生的角度出發,為他們解決問題,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懷,讓他們感受到來自老師、來自系部、來自學院的溫暖,將家庭貧困學生的幫扶工作落實、落小、落細。

(二)建立心理援助站,培養健康心理

家庭貧困學生因為家庭經濟困難等諸多原因會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作為學管人員,應該時刻關注家庭貧困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懷與理解。學院可以定期邀請心理專家到我院召開心理健康專題講座;建立家庭貧困學生心理咨詢處,由具有專業的心理老師負責對家庭貧困學生進行無償心理健康教育,讓家庭貧困學生有機會和心理老師面對面的進行溝通交流,及時發現家庭貧困學生所存在的心理問題并給予幫助,解決家庭貧困學生的心理困惑,培養健康心理,引導他們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

(三)轉變觀念,理性消費

從思想上培養家庭貧困學生改變貧困、改變命運的志氣,正確對待貧困,明白未來需要自己用行動去改變,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成就自我。精神貧困比經濟貧困更可怕,生活困難可以向學院申請助學金或者向輔導員說明情況,申請延緩繳納學費,但是精神貧困就很難解決問題,轉變家庭貧困學生的思想尤為重要。

(四)積極開拓社會資源,建立就業援助站

在高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的情況下,繼續依賴國家資助經費已不能完全解決日益突出的家庭貧困學生問題,學院要積極開拓社會資源,為家庭貧困學生建立就業援助站,開辟更多的就業渠道。學院實踐教學部可以為家庭貧困學生在派出所、拘留所、戒毒所等基層崗位安排實習,一方面,使其學習新技能,另一方面,為他們留有充足的時間去尋找合適的工作,彌補畢業與就業的空檔期。

五、結語

家庭貧困學生問題不僅是一個教育問題,而且是一個社會問題。對于學院而言,家庭貧困學生的問題關系到能否全面實施教育、提高教學質量及辦學效益,完成為公安隊伍輸送預備軍的任務。對于家庭貧困學生而言,則關系到個人的成長與成材以及能否實現人生價值。解決家庭貧困學生問題,既要經濟援助,又要進行思想教育,既要扶貧,又要扶智,要做到資助與育人有機結合,不斷加強對家庭貧困學生的勵志教育,使其樹立遠大理想,磨煉意志,增強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成為對社會有貢獻、有價值的人。

士當弘毅,扶貧道遠。國家和學校的補助只能解決一時的燃眉之急,不是長久之計,從根本上消除家庭貧困學生的存在,需要學校與社會各界共同助力,完善多渠道資助家庭貧困學生。作為學管人員,要結合實際情況,轉變對家庭貧困學生的資助理念及方式,讓有限的資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探索出更多教育管理的新方法、新模式,不斷為祖國培養出一批又一批有信念、有理想、有奮斗、有奉獻精神的時代新青年。

猜你喜歡
貧困學生學院家庭
初等教育學院
家庭“煮”夫
戀練有詞
學院掠影
軍旅書法家李洪海捐助蘭考縣貧困學生
2600多名貧困學生得到資助
尋找最美家庭
尋找最美家庭
獨立學院高等數學教學改革思考
獨立學院:“我該如何存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