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佤族文化元素的提取及應用

2020-11-26 05:39魏學忠
探索科學 2020年10期
關鍵詞:提取應用

魏學忠

摘 ?要:佤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我國云南省西南部,佤族文化極具民族特色、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涵蓋了佤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佤族人生活區域偏遠,地處于亞熱帶區域,雨水豐富、林木茂密、自然氣候條件變化明顯,交通閉塞,山區海拔變化比較大,形成了比較封閉式的地理環境,因此,佤族文化資源的受重視程度較低,對其元素的提取及應用尚處于初級階段?,F在通過對佤族文化元素進行提取與吸收,能夠形成標準元素進行重組,并且將這些新的設計符號應用于文化旅游建筑創意產品開發設計中,促進佤族文化的宣傳與推廣。

關鍵詞:佤族文化元素;提取;應用

引言:民族文化主要是指,某個民族地區經過長期的文化演變,形成的獨特哲學觀念、審美習慣和民俗風情等。文化是旅游業、建筑業的重要靈魂,必須要確保民族性、地域性和時代性特點。由于佤族的社會形態是直接從原始社會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所以佤族文化中含有大量的原始文化元素,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審美理念。民族文化因素對文化旅游的影響是文化設計師要與現代設計有機地融合,促進文旅融合發展,產生群體感知和想象的視覺符號。

1佤族文化元素的選擇與提取

1.1民族文化元素選擇

在佤族地區文化元素選擇時,必須要從原始素材中選出相對典型的元素,并且對特征特點進行提取,從而形成標準化的紋樣形態。通過從原始素材中提取色彩,能夠明確色彩及顏色的配比特征,從目前來看佤族最常用的材料為基礎將代表性的材料進行特征提取,包括民族地區形象,由此而產生的各種圖案符號、文化旅游元素能夠設計出豐富多樣的素材,保證元素選擇的質感與肌理,體現出佤族的文化特征。提高創新設計的思維,對區域旅游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根據選定的不同文化符號進行排列組合,也可以形成相對應的設計圖案和符號。

佤族地區開展文化旅游產業具有非常顯著的優勢,通過佤族文化元素的提取不僅能夠使佤族文化旅游視覺形象設計更加現代化,同時還能夠對佤族文化旅游創意產品進行深入挖掘,從而開發出更具有特色的佤族文化旅游。要想提取出具有民族文化元素特點以及具有代表性的佤族文化元素,就必須對原有的傳統文化進行繼承與發展,開發出具有民族異域民族文化特色的產品。目前在佤族文化旅游形象視覺設計中,大部分的民族元素只是簡單的符號疊加,沒有能夠真正地凸顯出民族文化的特點和本質。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設計方面也不夠深入,導致佤族文化旅游特色沒有充分體現,這也影響了佤族文化旅游的宣傳和推廣效果。

云南作為我國少數民族地區最多的省份,是15個少數民族的聚居地,而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又是全國僅有的兩個佤族自治縣之一,憑借著獨特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民族文化,也吸引了海內外眾多游客,所以文化旅游產業是云南的支柱性產業,更是佤山人民擺脫貧困,全面發展的最大契機和樞紐。根據相關的數據資料顯示,云南每年接待游客達到5.7億次以上,而旅游總收入達到6000,922.32億元,所以旅游已經成為地區最主要的經濟來源之一。佤族作為云南獨有的少數民族,通過對佤族地區旅游產業的發展規劃進行分析,能夠將佤族文化符號進行提取,從而重點打造佤族文化旅游產品,實現生態文化旅游的發展。

1.2民族文化素材確定

由于佤族文化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涵蓋了佤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必須要通過多種文化元素進行分析。包括建筑、服飾、音樂、舞蹈、繪畫、雕塑、文學、宗教、文字、產品、傳說、民俗等等方面。在民族文化元素提取時,最重要的就是選擇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素材,包括建筑、葫蘆、肖像、滄源崖畫、人頭樁、牛頭樁、寨樁、牛頭等獨具特色的文化素材,這樣才能夠體現出佤族文化的獨特性。佤族民歌中,勞動歌、習俗歌、情歌十分豐富,多聲部民歌有“玩調”。結構多為上下句對應式的單樂段或兩對上下句構成的復樂段,并在此基礎上作小有變化的反復;有的則在曲首加一句甩腔或曲尾加一句襯腔。唱腔以獨唱為主,也有“一領眾和”,即興唱腔固定。簡單的舞步和打擊樂伴奏,適合各種風格的歌舞表演。距今3000多年前的滄源崖畫,描繪了眾多關于牛的圖像,有牽牛、吆牛、騎牛、食牛、飲牛、斗牛、剽牛等各類圖畫,還有化妝的牛角舞、手持牛角(兵器)的人畫像,可見牛在當時佤族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在佤族漫長的狩獵和采集歷史中,牛是人們主要的捕獲對象,是維系人們生存的重要食物來源,與人的生存密不可分。

1.3民族文化素材特征元素的提取

在民族文化素材特征提取時,必須要深入捕捉原始素材的形態、色彩、紋樣等相關內容,將多種文化素材的特質進行比較,使元素能夠展示出相應的文化寓意。例如:通過從滄源崖畫、司崗里傳說、人頭樁、牛頭樁、寨樁、牛頭以及建筑屋脊中蘊含的佤族文化元素進行提取,能夠利用各種線條描繪勾勒出佤族文化的特點,最終提取出佤族文化的內涵。例如:滄源崖畫整體構圖非常簡練,但人物和動物卻惟妙惟肖,表現出佤族先民們日常生活和狩獵的情景。通過對圖案符號進行深入分析,能夠提取出古代佤族先民們戰爭、舞蹈、放牧等不同特征,讓古代生活真實生動地呈現在人們眼前。根據司崗里的神話傳說,佤族先民是“從葫蘆里出來”的,“司崗”也就是佤語中的葫蘆,佤族人對葫蘆具有非常特殊的感情,所以在傳統元素符號提取時應該注重對葫蘆的分析,加強葫蘆元素符號的有效應用。人頭樁、牛頭樁、寨樁也是極具特色的佤族地區典型象征,深受佤族人民群眾的敬畏和崇拜。在很多佤族地區的村寨處,由于獨特的屋脊形態呈現出半圓形或三角形特征,能夠有效適應云南地區高溫多雨的天氣情況,而且別具特色。通過對建筑屋頂形態進行提取,也能夠組成佤族文化的獨特元素。通過對佤族祭祀器物、服飾、建筑裝飾等原始素材進行分析,能夠發現佤族文化中對黑色和紅色非常崇拜,黑色代表著莊重、勤勞、健康、勇敢、智慧。例如:在摸你黑節中人們穿著黑色盛裝慶祝節日。紅色則代表著勝利、紅火、活力、鮮血,表示生命傳承不息的特點。紅色在佤族文化中具有非常獨特的地位,代表神秘色彩,還能夠“驅除妖魔,超度亡靈”。在服飾中有大量的紅色作為裝飾,所以佤族在色彩提取方面應該以紅色和黑色為主,同時搭配灰色、白色、米黃色。

服飾與室內建筑非常常見,所以應該將紅色和黑色確定為佤族文化獨特的色彩元素。目前很多的佤族服裝都以紋樣元素為主,呈現出幾何圖形,以紅色或彩條橫條為主,紅底間利用黑白藍綠黃色相搭配,成為三角波浪紋。佤族配飾中,大部分都采用銀飾作為配飾,因為古代的佤族人民認為銀器能夠辟邪佤族也會有獨特的“銀鐲叫魂”習俗,通過佩戴銀手鐲、銀項鏈、銀耳飾、銀腿箍、銀臂箍等,能夠表現出一個人的財富和地位。所以通過將銀作為佤族特征材料的文化元素進行提取,能夠體現出佤族獨特的文化內涵。

2佤族特征文化元素及其創意產品設計上的應用

2.1佤族文化元素的應用

佤族的文化特征能夠體現出民族內涵,而特征元素經過排列組合,可以形成全新的藝術形態,這也是設計的常用方法。通過將同一類型的特征元素進行組合疊加,不同的特征元素組合之后,依然能夠體現出佤族民族文化的深入特點。將形態元素與色彩元素緊密結合,還會形成全新的文化特點。直接將特征文化元素在圖騰服飾上應用,能夠體現出佤族的傳統文化形象,而且還能夠展示出佤族民族文化的精髓。將佤族的傳統形象代表提取出崖畫符號、民族符號、圖騰文化、戲劇形態等文化元素,既能夠保留傳統文化特點,又能夠體現出現代文化的審美樣式。例如:將婦女所佩戴的銀胸飾進行改動后,能夠設計成為徽章或掛件,從而提高設計的效果。還可以將特征文化元素利用夸張、抽象、簡化等演變方式重塑,將原有的符號特點打散,打破舊有的構成關系,經過重復疊加漸變等方式,形成全新的秩序圖案和符號特點,也能夠使得全新設計的產品打破常規凸顯主角,增強視覺藝術的效果。根據滄源崖畫的經典符號特點,將輪廓簡化為三角組合成的各種幾何圖形。將佤族建筑的屋脊簡化為中心,重疊利用若干線連接而成的三角形組合圖案,或者將牛頭骨簡化為上半部月形下半部圓形的抽象圖案,通過不同的色彩搭配,直接展示出獨特的文化內涵。在文化重塑后,依然能夠體現出佤族鮮明的文化特色。隨著我國建筑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建筑物的功能需求也在不斷增多,除了要保證實用性之外,更注重建筑物的整體美觀情況。但受西方思想觀念的影響,許多現代建筑在設計上千篇一律,缺乏地方特色,看不到城市的歷史積淀,使建筑文化設計陷入泥潭。在新時期,通過對中國古建筑元素進行深入挖掘,廣泛吸收建筑創作的精髓,讓藝術素養融入到建筑設計師的血液之中,這樣才能夠真正地使現代建筑煥發出新的生機。

建筑物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提供一個獨立私密的空間,確保室內空間與外界環境有明顯分離。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獨立的空間也逐漸成為中國傳統建筑特有的元素。隨著當今社會的快速發展,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也在不斷減少,通過將傳統建筑空間設計理念融入到現代建筑中,能夠給人一種無限的遐想空間。在運用傳統元素時,還要將木雕、石雕、竹林等設計應用到庭院之中,選用當地自然材料,結合地形、地勢條件,確保室內外空間相互滲透,從而滿足環境的需求。不僅可以反映出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人工建筑環境,而且也能夠使整個建筑生態更加地自然,提高現代建筑的藝術氣息,促進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在對傳統民居建筑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必須要增強對民居建筑的精神性、地域性、文化性、歷史性、民族性等多個角度進行分析,從而為研究提供更加廣闊的素材。建筑學需要具有非常豐富的歷史知識沉淀,與人類的社會發展具有緊密關聯。建筑符號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承,也是對文化發展的推動力,沒有建筑符號的建筑師很難脫穎而出,無法與用戶進行深入的溝通和交流。通過不同的建筑符號能夠帶給人不同的感受。幫助人們的思維空間得以擴充,讓人們在不知不覺中就能夠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內涵與底蘊,通過將建筑符號元素在現代建筑中應用,還能夠對傳統建筑符號進行升華,確保整個建筑符號的應用效果更加強大。在現代設計師通過將色彩作為重要的裝飾手段,能夠形成獨立的色彩語言。還可以利用傳統的吉祥寓意圖案作為設計元素進行裝飾,讓人們能夠對建筑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還可以通過家具、燈具等室內陳設品進行改造,作為局部裝飾來擺設現代雕塑,也能夠滿足現代人們的審美觀念。

2.2佤族文化元素在創意產品設計上的應用

文化元素是文化視覺呈現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文化創意產品設計的重要基礎。只有附著在產品之上才能夠體現出文化元素的設計價值,通過對佤族文化元素素材符號進行提取,明確典型形態色彩紋樣,并且深入解析佤族文化的元素符號,將其應用于文化旅游產品之中,能夠更好地強化文化傳播的效果。在現代社會中,旅游文化產品內容豐富,逐漸發展成為景點門票、日歷、書簽、明信片、徽章、漁夫帽、馬克杯、T恤衫、帆布包、手機殼日歷等多種文化產品上,體現出獨特的民族文化。符號既能夠帶給人一種強烈的吸引,又能夠使民族文化在日常生活中不斷重復,帶給人們更深刻的印象。在旅游文化創意產品中加入獨特的佤族名文化元素,需要在特征、色彩、紋樣和圖案等方面盡可能凸顯民族特色,從而增強旅游文化產品的辨識度。作為我國少數民族,他們有獨特的民族文化特點,佤族人民淳樸善良,熱情好客,流傳著許許多多神奇的故事,佤族擁有非常良好的優良傳統美德,同時熱心公益事業,無論是風雨亭涼亭還是鼓樓的雄健,都離不開佤族人民全體的努力。顏色是表達和刺激強烈的具有特定美學意義的材料屬性。佤族建筑美術,即使色彩的創意出眾,也是非常成功的。屋頂側墻、風橋、鼓塔的翻轉葉片,用白色和粉紅色來改變材料的基本顏色,小面積的基本顏色和寬闊的基本顏色較強。兩個極色相互反射,形成相反的和諧與差異的和諧之美。特別是在鼓樓,屋檐彼此緊密相連,具有較小的坡度和相對窄的寬度。整個身體和每個屋檐都被鏡框成白色和粉紅色?;绢伾旌峡臻g,綠色模糊。面積較小的裝飾性顏色成為占支配地位的顏色,整體色調顯得非常協調。整座鼓塔的燃燒輪廓線為純透明色、粉色和白色,并以其鮮明的光感使其更加優雅,明亮和安靜。

結語

由于少數民族文化,旅游特點是中華民族文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而文化元素也是現代設計靈感的主要來源,民族文化元素和現代設計通過相互融合能夠促使區域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通過民族文化的特征提取,在新時代也被賦予了全新的意義和印記,成為各行各業產品設計的主要創意來源。

參考文獻

[1] 黃圣游,林立平,徐俊華,朱炫霖.云南佤族寨樁的文化符號意義及價值探究[J]. ?貴州民族研究. 2019(08)

[2] 李紅梅,尹紅澤.臨滄佤族傳統文化中的生態智慧[J]. ?普洱學院學報. 2016(04)

[3] 周未,王存睿,王楠楠,段曉東,吳旭.云南佤族文化數字化保護研究[J]. ?大連民族大學學報. 2017(05)

[4] 陳文興.云南佤族文化旅游資源開發[J]. ?安徽農業科學. 2016(30)

猜你喜歡
提取應用
現場勘查中物證的提取及應用
土壤樣品中農藥殘留前處理方法的研究進展
中學生開展DNA“細”提取的實踐初探
淺析城市老街巷景觀本土設計元素的提取與置換
蝦蛄殼中甲殼素的提取工藝探究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分析膜技術及其在電廠水處理中的應用
GM(1,1)白化微分優化方程預測模型建模過程應用分析
煤礦井下坑道鉆機人機工程學應用分析
氣體分離提純應用變壓吸附技術的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