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機械設備管理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措施

2020-11-28 07:37王軍
裝飾裝修天地 2020年22期
關鍵詞:機械設備管理體系

王軍

摘 ? ?要:本文由工程機械設備管理存在的問題展開分析,內容包括管理體系完善度較低、使用與保養存在脫節、檢修工作缺乏及時性、檢修人員意識較差等,通過研究建立科學的管理體系、完善使用和保養體系、加強機械的生命管理、落實責任管理制度、建立智能化管理體系等措施,其目的在于降低工程機械設備管理問題的發生幾率,延長工程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

關鍵詞:管理體系;機械設備;檢修工作

1 ?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各項工程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但是截止到目前為止,并沒有形成一套科學有序、智能化的設備管理體系,在日常的使用、維修及保養中還存在著諸多顯著問題,這對整個工程的順利進行有著顯著的影響,因此本文將基于工程機械設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出發,進行探討。

2 ?工程機械設備管理存在的問題解析

2.1 ?管理體系完善度較低

沒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體系。從管理人員來看,各部門的分工極不明確,設備的管理人員與維修、保養人員界限不明,這就會導致出現事故的時候,設備管理人員與維修、保養人員之間互相推卸責任,不能及時上報問題,從而影響到設備的檢修以及整個工程的順利進行。檢修與養護人員的專業素養達不到要求,安于現狀,沒有上進心,不能在業余時間精進機械設備檢修方面的專業知識,沒有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庫。從管理機制來看,沒有建立一套完整的檔案記錄,包括各項機械設備的購買情況、使用情況、維修保養情況等各項記錄,這些記錄有助于發生事故時迅速地對設備做出準確的分析,確保檢修的高效進行。

2.2 ?使用與保養存在脫節

“只維修不保養”這種現狀廣泛存在于極大多數的工程中,為了提升施工工程帶來的總收益,因而超負荷使用各種機械設備,沒有給設備以緩沖的時間,殊不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機械設備不定期保養,不定期維護,將會造成機械設備的超額損壞,極大地損傷設備的各項機能,一定程度上會延誤工期,反而會事倍功半。若管理人員有這種憂患意識,提前做好維護與機械設備的保養工作,定期對各項設備進行全面的檢查,將各項記錄詳細備案,那么上述現象發生的幾率將大大減少。這種現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高層管理人員的不重視,基層人員更加懈怠,只要機器還能使用,就絕不停下,從而加速了機器的耗損,減少了機器的使用壽命。

2.3 ?檢修工作缺乏及時性

只有當機器嚴重損壞到影響正常工作時,往往才想起來要檢修,但是由于以下這幾點原因,常常導致檢修工作不及時,檢修工作效率低下,而影響到整個施工工程的進展。第一,

高層管理人員的重視程度不足,連帶基層工作人員也都是應付差事,責任度不高。第二,在檢修與維護方面的各項投入不足,如由于專業的檢修設備價錢昂貴,因而企業購買的低價設備性能不足以滿足檢修的高要求標準;在人員投入方面,缺乏專業的檢修人員,只調動其他部門的人員臨時湊數,專業知識不合格,這些都導致了檢修效率的低下,不僅對機器造成了一定的損壞,而且對整個工程都有著顯著的不良影響。

2.4 ?檢修人員意識較差

除了上述提到的應用問題外,在工程機械設備管理的過程中,還存在檢修人員意識較差的問題:具體體現在了以下幾方面:(1)檢修人員的責任意識較差,雖然企業會結合現場實際作業情況下達管理任務,但是在執行過程中,因為缺乏有效監督,許多檢修人員并不會按照要求來完成檢修任務。在出現管理事故后還會出現相互推脫的情況,這樣不利于管理工作的有序推進。(2)檢修人員自身綜合水平較差,企業在日常工作中雖然會組織一些有關檢修工作的培訓,但是檢修人員對于培訓工作的重視程度較低,沒有積極配合培訓工作的進行,從而造成檢修人員能力進步速度緩慢的情況。

3 ?工程機械設備管理存在問題的應對措施

3.1 ?建立科學的管理體系

由于沒有一套完整的管理體系,而導致的整個工程機械設備管理比較混亂,整體效率低下。因而應該建立起科學的管理體系,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實施。第一,在人員方面,建立一套合理的獎懲制度,有獎有懲,賞罰分明,這樣能很大程度上激勵員工的上進心和斗志,從而帶動整個團體的精神文化氛圍,創立一個積極向上的工作環境。第二,在機械設備上,創立機械設備入檔制度,對每一個設備都進行詳細記錄,如購買情況,使用情況,檢修情況和維護保養情況,并由專業人員負責和保管,需要取用的時候可以快速調取。這樣能夠在機械設備出現故障時,第一時間獲取該設備的所有資料,可迅速準確地做出故障判斷,有利于檢修工作的順利進行。

2.2 ?完善使用和保養體系

針對機械設備的使用與保養中存在嚴重脫節的現狀,應該完善該套體系,避免出現“只維修不保養”的情形發生,在機械設備沒有損壞的時候也要定期進行維護與保養,不能讓機械設備長時間處于高負荷的運轉狀態中。而且每一次的維修與保養都要做好詳細的記錄,存放于該設備下的檔案中,便于熟悉該設備的使用現狀及各項機能的效能現況,遇到損壞時,可以快速對該設備做出準確的故障判斷。確保大型機械設備由專人負責,落實各環節的責任小組人員,出現故障后可以第一時間找到責任人,明確設備出現問題的具體原因,及時進行上報檢修,后期進行總結經驗教訓,盡量避免類似的情況不再發生[1]。

3.3 ?加強機械的生命管理

機械設備如同人一樣,有著完整的生命周期。從剛開始的啟用,到后來的頻繁使用,再到機械設備的逐漸老化,徹底損壞,整個過程中,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但這些問題起初都是隱藏在機械設備后,不易發現,如若不定期的對設備進行全方位細致的檢查,將很難發現這些潛在問題,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一旦爆發,將會影響到設備的正常使用,及施工的整體進度。更嚴重者,會對施工工程的工作人員造成一定的人員傷亡現象,可以說加強機械的生命管理,應該受到廣泛關注,并嚴格實施,這對整個工程的順利完成意義重大,不容小覷[2]。

3.4 ?落實責任管理制度

通過落實責任管理制度,有利于提升檢修人員的責任意識,提高檢修工作的開展質量。在實際應用中,第一,企業會結合現場實際作業情況下達管理任務后,需要做好相應的監督工作,并且也需要建立相應的責任管理制度,落實檢修人員的工作任務,使其可以按照要求來完成檢修任務。在出現管理事故后還可以根據制度進行追責,提高檢修人員重視程度,利于管理工作的有序推進。第二,企業在日常工作中除了組織培訓外,還需要建立對應的測試體系,將測試結果記入到季度考核或者月末績效考核中,結合獎懲體系對其進行處理,從而起到提高培訓效果的作。

3.5 ?建立智能化管理體系

通過建立智能化管理體系,能夠加快故障問題的發現速度,提高故障問題的檢修效率。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優勢,對于現場機械設備的工作狀態進行監督,還可以在機械設備內安裝傳感器,對于設備的工作狀態進行監督。在發現一些異常問題后可以直接對其進行處理,同時做好異常處理的記錄工作,對于完善技術體系也有著積極的意義。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施工工程機械設備的管理存在著諸多問題,針對這些存在的問題,可以通過建立科學的管理體系,完善使用和保養體系,加強機械的生命管理,落實責任管理制度,建立智能化管理體系,從而確保機械設備管理井然有序的進行,為整個施工工程的高效完成建立良好的基礎,確保施工團隊的安全,延長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

參考文獻:

[1] 王忠偉.工程機械設備管理存在問題分析[J].全面腐蝕控制,2020(7):68~70.

[2] 李錦和.工程機械設備管理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措施[J].中國設備工程,2020(13):48~49.

猜你喜歡
機械設備管理體系
新建城區消防安全管理體系的完善措施
食品機械設備的維修管理策略
地鐵資產管理體系運行評估研究
基于ERP系統構建協同化的電力物資供應鏈管理體系
論多管理體系融合運行模式在企業中的探索與應用
新標準有助中小型企業推行ISO 14001
裝卸機械設備的維修和保養問題淺談
“珠江”榮獲《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論提升工程施工機械設備管理水平的研究分析
淺析建筑安裝企業中機械設備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