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水工環地質勘察及遙感技術在地質工作中的應用

2020-11-28 07:37張中言
裝飾裝修天地 2020年22期
關鍵詞:電法水工遙感技術

張中言

摘 ? ?要:水工環地質勘查以遙感影像技術在地質工作中具有十分廣泛的應用,借助于這些先進、高效的技術,地質勘查的效率和準確性得到不斷提高,也對地質勘查工作的發展注入了動力。通過對水工環地質勘查以遙感影像技術在地質工作中的應用情況進行分析,期望促進地質勘察工作技術的進一步革新。

關鍵詞:水工環地質勘察;遙感技術;地質;應用

1 ?引言

地質工作能夠幫助技術人員對地質構造、巖石類型進行深刻認知,地質工作的成果將為基礎設施建設、環境保護、災害防治、地礦資源探查等提供技術數據。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地質工作的作用和重要性不斷凸顯,這就要求地質勘查的成果能夠盡可能準確,因此需要對現有的地質勘查技術的應用情況進行分析,以促進地質勘察工作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2 ?水工環地質勘察技術在地質工作中的應用

水工環地質勘察是一門涉及水文地質、工程地質以及環境地質勘測的綜合性學科,其被廣泛應用于對自然資源的持續監測工作中,對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保護生態環境平衡、減少工程地質災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1 ?水工環地質勘察技術類型

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先進科學技術的引進,水工環勘察工作的效率得到明顯提高。當前常用的水工環地質勘察技術包括電法勘探技術、RTK技術、GPS技術等,這些技術具有投入人力少、準確性高的特點,提高了勘察工作的效率。

2.2 ?水工環地質勘察技術在地質工作中的具體應用

GPS技術在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中具有十分廣泛的應用。不論是水文地質勘察、工程地質勘察還是環境地質勘察,都需要開展野外調查,對勘察對象進行準確定位,并在后續的數據處理階段,將位置信息錄入到計算機中?,F階段,勘察對象位置的確定離不開GPS全球定位系統。借助于相對位置原理,勘察技術人員能夠通過GPS接收機獲取所在位置的經緯度及高程坐標,并通過轉換算法,形成計算機可使用的坐標形式。同時,根據接收機性能,所獲取的經緯度及高程信息精度也不同,技術人員需要根據工程勘察要求進行設置。此外,借助GPS技術,能夠大大降低勘察人員前期工作的難度和周圍惡劣環境對工作的影響,提高勘察工作效率。

RTK是在GPS技術基礎上發展形成的一種更為先進的測量技術,但是兩者在具體的應用原理上存在較大的差距。RTK設備通過對載波相位觀測數據處理,實現對測量地物的準確定位。其主要由GPS接收器、數據傳輸設備以及數據處理設備三部分組成,其中,GPS接收器主要用于接收衛星信號,需成套布置,一臺布置到基站,一臺內嵌于手持設備中;數據傳輸設備能夠實現數據在基站與流動站的傳輸,設備的精密程度以及基站與流動站之間距離的遠近是影響設備精度的主要因素;數據處理設備即軟件系統,將采集到的位置信息進行差分修正處理,保證數據精度。相比其他的勘測技術,RTK具有實時性和動態性兩大特征,提高了測繪工作的效率,減少了外業測繪人員的工作強度,同時,RTK測量數據誤差小,測繪得到的數據經過簡單的格式轉換就能夠錄入計算機中使用,降低了測繪工作的難度。因此,在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中,RTK技術得到了十分廣泛的應用。

電法勘探就是利用各種巖石的電磁學或電化學特性差異,通過對天然磁場或人工磁場在地層中分布規律和時間變化特征的觀測,判斷地層地質結構的一種勘查技術。根據場源性質、觀測空間、電場的時間特性等,可以將電法勘探技術分為主動源法、被動源法、地下電法、地面電法、直流電法、交流電法等,在具體的勘察工作中,工作人員使用的電法往往是以上多種電法的綜合。當前,常用的電法為高密度電法、激發極化法、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法、瞬變電磁法等,這些電法在使用環境、適用范圍上存在差距,在具體勘察工作中,需要根據實際環境進行選擇。

3 ?遙感技術在地質工作中的應用

隨著社會的發展,遙感技術從初期的數據獲取等基本功能逐漸完善成為能夠為農業、水文、規劃等各行各業服務的系統性學科,并且在地質工作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3.1 ?遙感技術發展新形勢

首先,隨著與遙感技術相關的軟硬件設備的更新換代,遙感影像的分辨率不斷提高,從最初的m級分辨率達到現在的nm級分辨率;同時,遙感技術受到天氣環境的制約越來越少,借助于全天候微波遙感技術的發展,遙感信息服務數據越發精確,為后續工作提供了準確數據;此外,近年來,遙感技術開始朝著綜合性和專業性的方向發展,通過搭建大型綜合平臺,實現全方位、全天候對此觀測,同時觀測的內容帶有重點性,出現了專門針對某個行業的遙感技術,包括資源普查、災害監測、環境監測、工程建設及規劃等等。

3.2 ?遙感技術在地質工作中的應用原理

在地質工作中,遙感技術同樣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相比傳統的勘測手段,遙感影像能夠幫助技術人員從更大尺度上對一個地區的地質構造進行分析和把握。其主要原理在于,不同的地質構造在遙感影像上會呈現出不同的色調和形態特征,當技術人員掌握了這些特征所對應地質構造的規律時,就能通過遙感影像從宏觀角度對地表地質構造甚至對地下的地質構造情況進行綜合分析,能夠不再受制于天氣、地形、人員等因素的影響。

3.3 ?遙感技術在地質工作中的具體應用

遙感技術在礦山地質勘查、地質災害防治以及地下水文勘測中具有廣泛應用。

在礦山地質勘查中,通過航測地表數據,空三加密,變形處理等,生成三維遙感影像,能夠對地表情況進行精確反映。通過影像判讀,技術人員能夠查明炕床實際分布情況,找到盲礦體。同時,還能夠根據三維遙感影像,合理布局礦山近期、遠期發展規劃,為礦山企業發展留足空間。

在地質災害防治中,遙感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地質災害調查、地質災害防災預案的制定、地質災害預警以及地質災害應急處置中。借助于高分辨率遙感影像,能夠掌握地區地層、斷裂等地質構造情況,實現較大區域內的地質災害調查、分類工作,為后續地質災害防治預案的制定提供基礎數據。此外,通過對比前后遙感影像中裂縫等的變形量能夠判斷地區發生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并進行及時預警,減少人員傷亡。另外,一旦發生地質災害,借助于遙感影像也能夠幫助救援人員制定安全有效的救援方案,提高救援效率。

在水文地質勘查中,通過信息采集和處理,形成經過渲染后的遙感影像,技術人員可以通過影像判讀,確定勘察區域內的植被分布以及地表水分布情況,并結合勘查地形,對地下水文情況進行判斷,實現水文地質勘察工作。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地質勘察工作所形成的成果在越來越多的行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為了保證成果的準確性,越來越多先進技術被應用于地質勘查中,包括GPS技術、RTK技術、電法技術、遙感技術等,這些技術的引入大大提高了勘察效率,實現了從微觀到宏觀的地質勘察,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基礎資料和發展動力。

參考文獻:

[1] 夏崢嶸.水工環地質勘察及遙感技術在地質工作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金屬通報,2019(8):251+253.

[2] 王子航.水工環地質勘察及遙感技術在地質工作中的應用[J].世界有色金屬,2019(7):287+289.

[3] 賀寅生.水工環地質勘察及遙感技術在地質工作中的應用分析[J].世界有色金屬,2019(8):266~267.

[4] 張穎.航測遙感同步技術在礦山地質勘查中的應用探討[J].世界有色金屬,2020(9):289~290.

猜你喜歡
電法水工遙感技術
水工環地質災害評估方法初探
利用遙感技術解析地理試題的研究
無人機遙感技術在地質環境災害監測中的應用探討
水工環的現狀及實現水工環地質新突破的辦法探究
電法透視技術實踐應用
電法透視技術實踐應用
探究水工環地質勘察中的GPS、RTK的技術應用
淺談水工建筑地下結構抗震特點及方法
測繪工作中測繪遙感的應用
地理檢測中測繪遙感技術的應用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