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GIS 在土地利用規劃空間布局合理性評價中的應用

2020-11-29 05:44田麗亞王文杰
科技與創新 2020年15期
關鍵詞:空間布局空間規劃合理性

田麗亞,王文杰

(1.銅仁市碧江區自然資源局,貴州 銅仁554300;2.銅仁市城鄉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貴州 銅仁554300)

現階段,隨著新城鎮建設水平不斷提高,城市化進程持續快速推進,城鎮人口不斷增加,出現了土地資源緊缺、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嚴重退化等問題,影響著緊張的土地資源有效利用和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因此,必須利用好土地規劃空間布局,使土地利用集約化和節約化,確保土地利用規劃空間布局的合理性。在土地規劃過程中引入GIS 技術對空間布局進行合理評價分析,可及時發現并解決其中存在的問題。

1 GIS 技術的優勢

GIS 技術即地理信息技術,屬于多學科綜合體系,能夠借助計算機硬件和軟件完成對地理數據庫的構建,將地理環境各要素集成到數據庫中,采用數字化分布式存儲的方式,為數據的分析和處理提供技術支撐。它屬于一個功能強大的空間數據信息系統,該系統將現代信息技術與大量計算技術、地理科學技術等融合在一起,實現對空間數據信息的采集、儲存、編輯、處理以及管理等多種功能,對各類空間數據信息進行快速分析形成相關結構圖表,同時根據工作的需要還能二次開發與整合空間數據信息。因此,在土地利用規劃或城鄉規劃等空間規劃中,GIS 技術比傳統的CAD 具有以下兩個較為顯著的優勢:GIS 可實現圖和表的聯動,可分析計算規劃中的大量數據,通過地圖直接顯示地圖結果,還可完成空間關系的分析運算,并將結果輸入表格;可實現柵格和矢量的聯動,矢量數據既可進行繪圖、編輯、運算,方便轉化為柵格數據,而柵格數據通過很多空間分析與運算,又可以將結果轉變為矢量數據。

2 土地利用規劃現狀

國土空間規劃是將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空間規劃融合為統一的空間規劃,也即“多規合一”,同時提出了在土地利用空間規劃中必須遵守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以及城鎮開發邊界等空間管控邊界。通過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摸清當前土地利用現狀,掌握土地資源利用情況,才能更好開發利用規劃土地,使土地利用規劃空間布局更加合理,從而促進國土空間規劃對各專項規劃的指導約束作用。然而在城鄉一體化持續快速發展中,人地矛盾較突出,一些地區永久基本農田被非農建設用地利用、一些耕地變荒地等,導致耕地面積在不斷減少;在城鄉建設用地方面,一些地方未能有效利用土地,造成城鎮建設不斷向外擴張,占有大量土地資源;甚至有的城鎮的大量土地資源以及閑置土地沒有得到有效利用,造成土地資源嚴重浪費,城鎮建設用地結構和空間布局方面也出現不合理情況。因此,要嚴格控制城鄉建設用地規模,科學優化用地結構和布局,合理調控城鎮工礦用地規模,規范農村建設用地,保護好基礎性用地,對存量土地進行潛力開發利用,做好區域用地統籌和規劃,使土地利用規劃達到集約化和節約化用地效果。通過GIS 的應用,在土地利用規劃現狀基礎上對空間布局進行合理性評價,使土地利用規劃空間布局更加科學和合理。

3 基于GIS 的土地利用規劃空間布局合理性評價

當前,中國社會經濟發展逐漸由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為了適應新形勢發展,對土地利用規劃空間布局合理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須使其具有專業性、技術性和準確性等特點,對各類土地利用結構以及布局不合理性進行調整。主要是根據土地利用現狀,同時結合土地利用規劃及土地適宜性評價等進行分析。GIS 在土地利用規劃空間布局的應用,是發揮GIS 的空間數據分析與數據管理功能,對土地利用規劃信息進行有效轉換、處理以及空間數據模型的表達,從而科學反映出土地利用規劃空間布局的合理性。

3.1 應用手段

應用手段如下:①應該做好圖件的編制工作。從目前來看,市場上存在的一些GIS 軟件產品都具有完善的地圖編輯功能,這些產品都可以幫助相關技術人員更好進行圖形編輯和圖例制作,從而促進土地利用規劃圖件質量的提高,并通過屬性編輯、文本注釋等方式呈現出來。進行土地利用規劃時,利用GIS 技術進行圖形數據處理,能夠得到高質量的地圖。②應做好數據庫管理。在開展土地利用規劃時,GIS 系統中的數據錄入、數據編制和數據刪除等功能,可為各項工作的順利實施提供支持和幫助,而在土地利用規劃空間布局合理性評價環節,可借助GIS 系統中存儲的海量數據信息,對土地利用規劃進行合理評價,為相關工作提供指導,在保證評價結果有效性的同時,促進土地利用規劃工作效率的提高。③應該重視適宜性評價。在開展土地利用規劃空間布局合理性評價過程中,利用GIS 空間分析功能對土地利用規劃空間布局適宜性進行分析,使評價指標量化、等級化。另外,對不同種類要素圖層進行加權疊置分析,根據分析后所得結果,再利用相關數學模型對土地利用規劃空間布局適宜性進行評價分析。然后,利用GIS 軟件技術,借助多目標土地利用規劃結構優化相關功能,對土地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從而提出土地合理優化利用方案,確保土地利用規劃布局的科學性以及合理性。

3.2 應用策略

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土地資源緊缺是幾乎所有城市都需要面臨的問題,運用GIS 技術對土地利用規劃空間布局進行深入研究,可以在“多規合一”的前提下,完成土地利用規劃合理性的分析。具體來講,GIS 在土地利用規劃空間布局合理性評價中的應用策略如下。

3.2.1 做好城鄉結合部治理

新的發展環境下,中國的城鄉一體化進程持續加快,城市規模的擴大進一步加劇了人地矛盾沖突,土地資源匱乏成為了限制城市發展的核心因素之一。同時也有不少城市存在土地利用不合理的情況,實際用地面積超出甚至遠遠超出了資源擁有量,在這種情況下,原有的土地利用規劃空間布局很容易出現土地資源浪費的問題。對此,建議地方政府相關部門應該切實做好城鄉結合部的治理和改造工作,如果相關工作不能得到有效落實,不僅會影響城市功能的正常發揮,還會導致土地利用效率大大降低。因此,從土地規劃實踐的角度分析,在開展土地利用規劃編制的過程中,需要高度重視土地空間布局的合理性評價,將GIS 的功能和作用最大限度發揮出來,對照土地規劃空間布局評價的結果,針對城鄉布局不合理的地方進行治理與改造,以此有效解決城市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常見問題。

3.2.2 提升土地規劃合理性

在土地利用規劃中,首先,要嚴格守牢永久基本農田底線,避免農業用地無計劃無約束、以調整農業結構為名進行大量非農性建設,同時還要嚴控新城鎮建設中用地擴展規模,使城鎮建設用地能得到高效利用;其次,嚴格執行土地利用預審制度,合理規劃土地,并制訂出科學規范化的土地利用規劃技術標準,可利用GIS 等先進技術對土地規劃進行科學指導;最后,對土地規劃管理進行優化,借助GIS 構建土地信息數據庫,為土地規劃提供大量準確的數據支持,從而對土地規劃實現有效調控,同時也可完善和構建土地規劃監管機制。因此,必須重視土地規劃結構的科學性和布局的合理性。還可以利用GIS 的強大空間數據和分析等多功能,為不同區域土地利用規劃空間不同布局合理性評價分析提供技術支持,保證評價工作的順利開展以及高質量完成,從而有效提高土地利用規劃空間布局的合理性。

3.3 相關技術標準要統一

在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之前,各級各類空間規劃的基礎數據,來自不同部門且各部門在數據采集上使用的坐標系以及制圖環境,還有使用的地圖比例等方面都存在有一定的差異性。例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多數是利用ArcGIS 平臺進行編制,而城市規劃繪制基礎性圖件大多都使用AutoCAD制圖軟件。當前,國家推行2000 大地坐標系已經在各地統一開始使用,國土空間規劃布局方面要求守牢三條“紅線”。因此,土地利用規劃空間布局合理性評價的前提是必須使相關技術標準達到統一,數據平臺也實現統一。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空間布局的基礎數據與規劃數據因坐標系、制圖環境以及地圖比例存在的無法銜接和統籌協調等問題。

4 結語

總而言之,在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背景下,人地矛盾越發突出,必須積極開展基于GIS 的土地利用規劃空間布局合理性評價,獲得準確的評價結果才能為相關工作的順利實施提供參考和借鑒。而借助合理性評價,實現對土地利用空間布局合理性的有效分析,明確土地資源利用現狀,做好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有效減少土地資源浪費問題。

猜你喜歡
空間布局空間規劃合理性
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中的城市規劃路徑思考
淺談通信基礎設施(傳輸部分)空間布局規劃
基于貝葉斯網絡的室內環境空間布局優化系統設計
試論自然資源資產管理與國土空間規劃
國土空間規劃的法理和機理
地理信息系統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的應用分析
碰撞合理性問題的“另類”解決方法
奇遇
關于用逐差法計算紙帶加速度合理性的討論
沈陽故宮的營建與空間布局特色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